王安石關于酒色財氣的詩
這是宋 佛印寫的《酒色財氣》詩,有關詩人和詩如下:
1. 《酒色財氣》宋 佛印
酒色財氣四道墻,人人都在里邊藏。
若是誰能跳過去,不是神仙也壽長。
2. 蘇東坡見了和詩道:
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
世財不義切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
3. 王安石見了和詩道:
世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
民為財富才發奮,國有朝氣方生機。
4. 宋神宗見了和詩道:
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鋼常。
財足糧豐國家盛,氣凝大宋如朝陽。
5. 《贈孟浩然》唐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供參考。
酒色財氣的故事
酒色財氣的故事很久以前,在山東和江蘇的邊界處,有一個著名的“四詩亭”。
是四個秀才路經此亭分別在亭的四柱上題詩而得名。我看罷這個故事覺得妙極,采來同樂! 一個秀才為鄰居胡某的官司奔走,路過該涼亭便在小亭里休息一會。
這秀才坐在石凳上,不由得想起了這場官司:他的鄰居胡某終日貪酒,以酒當飯,竟把祖上留下的一點家業全都喝光,自已的身體也被那黃湯灌得骨瘦如柴。人們見他如此模樣,便勸他戒了杯中之物,可胡某就是不聽,以致家貧如洗,無法度日。
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向同村的黃財主家借了十兩銀子生活,但過后無力歸還。這黃財主本是個好色之徒,見胡某的妻子很有幾分姿色,便以討債為由,經常上門要錢,趁胡某不在時,對其妻子先是言語挑逗,繼而動手動腳,公開調戲勾引,終于弄假成真,勾搭成奸了。
這一天,胡某又喝得醉醺醺地回家,推開房門一看,見黃財主與妻子赤身裸體地摟在一起,正在干那襄王會神女的好事,頓時怒火沖天,猶如下山猛虎,沖到床前,把黃財主一把拉下床來,拳打腳踢。誰知胡某仗著酒力,下手過重,那黃財主竟被他打死了。
胡某的妻子也覺得無臉見人,乘人不備,也一頭扎進水井里,死了,黃家把胡某告上了衙門,兩家打起了人命官司,黃家有錢有勢,到處打通關節,眼看要胡某告倒,秀才路見不平,挺身相助。他想到這里,心中感慨萬分,激動不已,以為這場官司皆因酒色財氣而起,便拿出筆墨在涼亭的南邊柱子上憤然寫道: 酒是穿腸毒藥, 色是剔骨鋼刀, 財是惹禍根苗, 氣是下山猛獸。
這秀才寫完以后,收入起筆墨,又去為那胡某的官司奔波去了。過了一些日子,有個秀才路過此處涼亭中歇腳,看見寫在柱子上的那四句詩,順口念了幾遍,覺得此人對酒色財氣的評價有些偏頗,尋思一會兒,便拿出筆墨來,在涼亭的東面柱子上,也寫了四句詩: 無酒畢竟不成席, 無色世上人漸稀, 無財誰肯早早起, 無氣處處受人欺。
這位秀才寫完以后,又讀了兩遍,也揚長而去。過不多久,又有一位秀才路過小涼亭,休息時看到兩根柱子上的詩句,覺得這兩個人詩句寫得不錯,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對酒色財氣的看法,都有些片面。
于是,他斟酌了一下,便在北面亭柱子上也寫了四句詩: 飲酒不醉量為高, 見色不迷真英豪, 非分之財君莫取, 忍氣饒人禍自消。 這位秀才寫完之后,認為自己的詩句內容,既充實,又全面。
可謂佳作,便得意而去。又過了一段時間,也有一個秀才路過這里,在涼亭里見到那三首詩后,認為三位詩人雖有自己的看法,但對酒色財氣的認識,境界不高,容易把人引到邪路上去。
于是,他稍作思忖,靈感便來了,他在涼亭西面的柱子上也寫了四句詩: 酒色財氣四堵墻, 人人都在里邊藏, 誰能跳到墻外頭, 不是神仙也壽長。 我的長輩補充一句:做人要量體裁衣!。
以酒色財氣作寓意詩
這里沒有人寫的,寫一首好詩要花很多時間的,我告訴什么地方可以求詩。
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添加朋友,搜索“微詩詞”后關注,可以求原創藏頭表白詩、打油詩、愛情詩、祝福詩等等。
作為自然美的代名詞,藍天白云是詩,山水田園是詩,海上明月是詩,大漠孤煙是詩,東南西北是詩,春夏秋冬是詩,天籟是詩,人體也是詩……
作為藝術美的代名詞,旋律是詩,色彩是詩,線條是詩,結構是詩,雄渾激越是詩,輕靈優雅是詩,壯麗崇高是詩,恬靜閑適也是詩……
作為人生美的代名詞,青春是詩,愛情是詩,事業是詩,理想是詩,天真是詩,智慧是詩,守望是詩,淡泊是詩,入世出世皆可為詩……
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可以用詩來形容:詩一般的風景,詩一般的國度,詩一般的語言,詩一般的年華,詩一般的時代。
了緣法師寫給蘇東坡的詩酒色財氣是堵墻
相傳,有一天蘇東坡與相國寺佛印和尚對飲。酒興起,和尚即興揮毫一首打油詩于墻上:“酒色財氣四堵墻,人人都往墻里藏;若能跳出墻垛外,不活百歲壽也長。”
蘇東坡和道:“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世財不義切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
后來,神宗皇帝和宰相王安石同游相國寺,見墻上題詩,頗感新鮮。
王尊旨先和一絕:“世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民為財富才發奮,國有朝氣方生機。 ”
皇帝詩興大發,當即吟道:“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國家盛,氣凝大宋如朝陽。”
看得出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視角,解讀出的“酒色財氣詩”,各有千秋,見仁見智。
贊美曹雪芹句子
周汝昌:曹雪芹的一生,是不尋常的,坎坷困頓而又光輝燦爛。
他討人喜歡,受人愛恭傾賞,也大遭世俗的誤解誹謗、排擠不容。他有老、莊的哲思,有屈原的《騷》憤,有司馬遷的史才,有顧愷之的畫藝和“癡絕”,有李義山、杜牧之風流才調,還有李龜年、黃旛綽的音樂、劇曲的天才功力……他一身兼有貴賤、榮辱、興衰、離合、悲歡的人生閱歷,又具備滿族與漢族、江南與江北各種文化特色的融會綜合之奇輝異彩。
所以我說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代表形象。胡德平:英國人講,寧愿失去英倫三島,不愿失去莎士比亞。
曹雪芹和莎士比亞、塞萬提斯一樣,用文學的火把給人以真情,給人以溫暖,給人以訣別舊制度的勇氣。蔡義江:曹雪芹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他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與成就,比之于莎士比亞、歌德、巴爾扎克、普希金、托爾斯泰都毫不遜色。張慶善:曹雪芹是中國最偉大的作家,他值得中國人民緬懷、紀念。
因為他是《紅樓夢》的作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因為有了曹雪芹和《紅樓夢》,中國人面對著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普希金、托爾斯泰等等世界文學巨匠,而不會不好意思。
因為曹雪芹的《紅樓夢》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藝術和永恒的魅力,可以與世界上任何一部文學經典相媲美而毫不遜色,它永遠矗立在世界文學的珠穆拉馬蜂上,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曹雪芹吟月詩詞
1,《對月寓懷》年代: 清 作者: 曹雪芹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白話文釋義:時間到了三五(即十五)的時候就會團圓,月圓之夜的月滿之光灑落在護欄。
天上的月亮才出來,人間的萬千百姓都抬頭仰望它。 2,《詠菊》年代: 清 作者: 曹雪芹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白話文釋義:筆尖上積聚著靈秀,面對著霜寒把秋菊描寫,口齒闖含著菊花的芳香,仰對明月把菊花吟詠。滿紙所寫的都是哀憐自己、自傷命運的詞句, 誰又能夠從這些片言字語中真正了解到其中傾訴的哀愁呢! 3,《中秋對月有懷》年代: 清 作者: 曹雪芹 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白話文釋義:未能預料三生的心愿能否實現,團圓的月亮常增添了自己的煩惱。為此經常皺眉蹙額,愁悶,丫環看到了離去時不免又回頭一兩次。
看看自己一副倒霉的樣子,哪配找對象呢?希望月光也能引起女方的思念,讓我與她一見。 4,《香菱詠月·其一》年代: 清 作者: 曹雪芹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白話文釋義:月亮掛在中天夜色多么寒涼,月光如此皎潔月輪分外團圓。
詩人們月下吟常常雅興勃發,漂泊的游子惹恨牽愁卻不忍把她遙觀。月輪啊!你是翡翠樓邊懸掛著的玉鏡,月輪啊!你是珍珠簾外高掛著的冰盤。
這美好的夜晚何必要點起蠟燭,輝煌的光彩映照著這畫棟雕欄。 5,《殘菊》年代: 清 作者: 曹雪芹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云雁陣遲。
白話文釋義:一輪殘月半照在床前,蟋蟀的叫聲也漸漸微弱,寒云密布的天空中雁隊飛行也變得緩慢。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曹雪芹寫酒色財氣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