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山水美”的句子有哪些
1、水幾重呵,山幾重?水繞山環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綠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懷,此時此身何處來?
2、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
3、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4、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云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
5、第二天早上起來,拉開窗簾,卻發現經過一夜風雨的玉蒼山,竟是如此的美麗:藍藍的天空下,陽光明媚,參差不齊的山頭上遍布著神態各異的石頭。昨夜的那一場雷雨,昨天的那一場煙雨仿佛就是早已化為灰塵的夢境。
6、兩岸青山對峙,綠樹滴翠。抬頭奇峰遮天,腳下清流潺潺,怪石臥波。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無之中。如果說它有,它隨著浮動著的輕紗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經化作蒸騰的霧氣;如果說它無,它在云霧開合之間露出容顏,倍覺親切。
7、山,綿延綿亙;山,險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讓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圣賢,沉穩是他的天性,不露聲色地詮釋著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
形容山水美的成語
山水美是指具有美的形態,給人以審美享受的山景水色之美。山水美是自然美的一大類別。山水美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具有一些審美特征。
山清水秀,青山綠水,山水如畫,波瀾壯闊,碧波蕩漾,細水長流,碧水長天,風光秀美 ,
鬼斧神工, 郁郁蔥蔥,層巒聳翠,重巒疊嶂,隱天蔽日
形容山水美的詩句
《望天門山》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登鸛雀樓》作者: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望洞庭》朝代:唐代作者:劉禹錫原文: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作者: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描寫山水優美的成語:
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凈。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水光山色:指湖上風光,山間景色。形容山水秀麗。
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凈。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真山真水:形容風景特別優美的山水。
水秀山明:形容山水清麗,風景優美。
青山綠水:泛稱美好山河。
山清水秀:形容風景優美。
山水如畫:形容山美水美,像畫中一樣。
青山碧水:青色的山,綠色的水,形容秀麗的景色。
湖光山色:湖的風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風景秀麗。
觀于友情的詩歌、詞句有哪些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 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 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 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唐.杜甫<<徒步歸行>> 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 清.翁照<<與友人尋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南朝宋人陸凱的《贈范曄詩》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 同門為朋,同志為友。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唐朝陸龜蒙《別離》 人生得一知己足也,斯世當以同情視之。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江倫送我情。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塞下曲 [唐]盧綸 (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里人。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琴詩(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過沙頭(楊萬里) 過了沙頭漸有村,地平江闊氣清溫。 暗潮已到無人會,只有篙師識水痕。
有沒有觀于描寫花的詩句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春望》)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 《辛夷塢》)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秦觀 《虞美人》)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蘇軾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趙嘏 《長安晚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 《臨安春雨初霽》)不要人夸好顏色,要留清氣滿干坤(王冕 《墨梅》)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春色滿園》)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 《海棠》)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辛棄疾 《賀新郎》)。
描寫山水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1、我們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攀登崇山峻嶺,旁邊那些茂林修竹和郁郁蔥蔥的大樹盡收眼底。樹林里的空氣特別新鮮,讓人覺得幽雅寧靜,仿佛置身于無聲世界。
2、優美逶迤的山嶺,蜿蜒盤旋,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俯瞰足下,白云彌漫,環觀群峰,云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
3、這兒的巖石,有的嬌小玲瓏,宛如破土而出的唇筍;有的精巧雅致,好似含苞欲放的睡蓮;有的氣勢磅礴,仿佛飛流直下的瀑布。
4、山中一條小徑蜿蜒曲折,像一條彩帶從云間散落,游人似一個個小白點,零零星星散步在彩帶上,緩緩地向上移動著。
水
5、你瞧,在那綠樹成蔭的兩山之間夾著雄偉的大瀑布。急弛飛奔的水流直瀉而下,像奔騰咆哮的萬匹野馬破云而來,又像神話中的仙女披著銀紗,在斜陽的照耀下,光彩奪目。
6、湖水藍藍的,真靜啊!靜得讓你看不出它在流動,輕風一吹,層層水浪,猶如起了皺的群幅,均勻地平鋪在湖面上。藍藍的湖水映著雪白的云,鼓起的浪花吻著流云的倩影,明極了,亮極了。這云,這水,這天,這浪,和著柔柔的微風,好一派優美的景致,使人心曠神怡。
7、那蜂擁而來的層層巨浪,猶如千萬匹脫韁狂奔的烈馬,“嘩”地撲向堤岸,濺起幾丈高浪頭,綻開萬朵潔白的梨花。
8、山河真美啊!清澈、碧綠、恬靜,令人神往,遠看它是那樣的綠,綠得像一條翡翠色的綢帶;近看,它是那樣清,清得可以看見河底那游動的魚蝦,夜晚那彎彎的月牙倒映在“愁帶”上,是那樣美麗、溫柔、迷人。
9、飛瀑中噴濺出來的水珠,大的如珍珠,晶瑩透亮,歡蹦亂跳;小的如煙塵,彌漫與空氣之中,成了蒙蒙水霧,給山澗林木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
10、小河清極了,像一張碧綠、透明的玻璃紙,水底的一塊塊卵石也都像水晶似的光滑、透亮。早晨,小河像剛剛睡醒似的,眨著水波粼粼的眼睛。整個水面綠得如翠,亮得如玉;裊裊升騰的霧氣像潔白的面紗,遮掩著小河羞澀的臉。
11、這里群峰迭起,湖水清靜,真是山清水秀,風景宜人。
回答滿意望采納
觀于傳統文化的句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準;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
后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譯: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11、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14、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19、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20、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21.小不忍,則亂大謀。
——《莊子》 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后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