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上冊蘇教版字詞表上全部四字詞蘇教版字詞表上全部四字
千姿百態 潛移默化 危言聳聽 密密麻麻 半明半昧 搖搖欲墜 熙來嚷往 旁若無人 錙銖必較 揚長而去 死乞白賴 說長道短 刨根究底 搜索枯腸 歷歷在目 記憶猶新 百看不厭 煙波浩淼 走投無路 津津有味 氣象萬千 美不勝收 眼花繚亂 心曠神怡 五彩紛呈 油然而生 滾瓜爛熟 鴉雀無聲 明察秋毫 物外之趣 怡然自得 龐然大物 白駒過隙 茫然若失 一視同仁 談笑風生 其貌不揚 罪魁禍首 指手畫腳 不屈不撓 茅塞頓開 出手不凡 道聽途說 無動于衷 咬文嚼字 沸沸揚揚 出謀劃策 可歌可泣 雞毛蒜皮 冥思苦想 心花怒放 自鳴得意 密密匝匝 嚎啕大哭 陳詞濫調 涕泗橫流 忘乎所以 火燒火燎 與民同樂 念念有詞 賞心悅目 邪魔鬼祟 返老還童 瓊樓玉宇 悲歡離合 陰晴圓缺 天涯海角 海納百川 無欲則剛 物華天寶 人杰地靈 呼朋喚友 花枝招展 重巖疊嶂 遮天蔽日 乘本御風 素湍綠潭 回清倒影 清榮峻茂 空谷傳響 輕飛曼舞 春華秋實 承前啟后 細滋慢長 閑情逸致 星羅棋布 正兒八經 斑斑點點 漫不經心 心不在焉 默默無聞 一勞永逸 等因奉此 狗血噴頭 天高地厚 付諸行動 興高采烈 竊竊私語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一事無成 持之以恒 不言而喻 輕而易舉 鍥而不舍 茫無涯際 微不足道 足不出戶 無可奈何 不亦樂乎 溫故知新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則善而從 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 舉一反三 一覽無余 不可思議 喜出望外 感人肺腑 近在咫尺 不可救藥 全副精力 駭人聽聞。
跪求 小學-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的全部課文,共25篇
1. 我們愛你啊 中國 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 帕米爾高原依然是群星閃爍。
當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著盎然的春色。 啊,我們愛你,中國! 我們愛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濃妝淡抹, 黃山、廬山的云霧飄渺, 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
我們愛你…… 龍井茶的清香, 茅臺酒的醇美, 江南絲綢的光潔絢麗, 景德鎮陶瓷的天工巧奪。 我們愛你…… 傣家竹樓前如水的月色, 世界屋脊上布達拉宮的巍峨,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大草原的羊群、戈壁灘的駱駝。
我們愛你…… 戰國編鐘奏出的古曲, 改革開放譜寫的新歌, 神州萬里涌動的滾滾春潮, 祖國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我們愛你…… 奮斗書寫的史冊, 汗水澆灌的碩果。
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 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 我們驕傲,我們自豪, 我們奮發,我們開拓,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 我們愛你啊,中國! 2. 鄭成功民族英雄鄭成功是福建省南安縣人。
明朝末年,荷蘭侵略者強占了我國的寶島臺灣。他們殘酷地奴役臺灣同胞,臺灣人民恨透了這伙強盜。
當時,鄭成功駐軍廈門。一天,他登上軍營附近的一座山頭,臨風眺望。
鄭成功指著東南方向問衛兵:“那是什么地方?”衛兵說:“是大海。”“大海那邊呢?”衛兵說:“是寶島臺灣呀!”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
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 鄭成功在廈門修造船只,聚集糧草,加緊操練海軍。渡海東征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
鄭成功在一群將領的簇擁下,站在船樓上四處嘹望。這支前進中的龐大艦隊,前后綿延十幾里,風帆蔽空,戰旗招展。
鄭成功看到自己親手訓練的海軍紀律嚴明,軍容整肅,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荷蘭侵略者憑借高大堅固的鐵甲艦和艦上的大炮,企圖負隅頑抗。
英勇的鄭軍官兵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駕著艦船向敵艦隊沖去。他們團團圍住敵艦,使敵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所有的艦船都震動起來,海面上掀起十幾丈高的水柱。原來是一個炮手瞄準敵艦放了一炮,剛巧打中了彈藥庫。
那艘敵艦被炸成許多碎片,飛向天空。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
鄭軍官兵乘勢用鉤子鉤住敵艦,一個個跳了上去。敵艦官兵無法逃脫,只好統統舉手投降。
臺灣同胞聽說鄭成功的軍隊到了,個個喜出望外。他們把糧食、海鮮、蔬菜和茶葉送來慰勞鄭軍官兵。
高山族的酋長也送來鹿皮和獸肉,要見鄭成功。鄭成功贈給他們綢布和煙草,表示謝意。
街頭巷尾,鞭炮之聲不絕,人們載歌載舞,歡慶勝利。 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后,大力發展生產。
他派人把漢族農民用的犁、耙、鋤、鐮等農具,送到高山族弟兄手里。高山族弟兄逐漸學會了農業生產的新技術,生活得到明顯改善。
從祖國內地來到臺灣的,有不少愛國的讀書人,鄭成功讓他們辦起了學校。他還規定高山族子弟讀書可以免除徭役。
這樣一來,高山族和漢族的關系更融洽了。 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臺灣的偉大功業,是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 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19世紀初,波蘭遭到歐洲列強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領土落到了沙皇俄國的手里。
波蘭人民從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壓迫的深淵。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肖邦,滿懷悲憤,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1830年11月的一天,維斯瓦河上彌漫著薄薄的霧靄。20歲的肖邦告別了自己的親人,坐著馬車離開了首都華沙。
在城郊,馬車突然被一大群人攔住,原來是肖邦的老師埃斯內爾和同學們來為他送行。他們站在路邊,詠唱著埃斯內爾特地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
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說:“孩子,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呀!”肖邦感動地點了點頭。這時,埃斯內爾又捧過一只閃閃發光的銀杯,深情地對肖邦說:“這里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
他鄭重地從老師手里接過了盛滿泥土的銀杯,回首望了望遠處的華沙城,然后登上馬車,疾馳而去。 就在他離開祖國的那幾天,華沙爆發了反抗沙俄統治的起義。
可是,沒過多久,起義失敗了。肖邦得知這一消息,悲憤欲絕。
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化成了音符,寫下了著名的《革命進行曲》。那催人奮起的旋律,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
肖邦日夜思念著祖國。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他勉勵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幽暗的房間里,點上一支蠟燭,徹夜地作曲、彈琴。
時間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沒有了時間的概念。 肖邦在法國巴黎一住就是18年。
為了祖國,也為了生計,肖邦四處奔波。疲勞加上憂憤,使肖邦原來的肺結核病又復發了。
1849年10月,他終于躺倒在病床上。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肖邦就是這樣帶著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當時他才39歲。
4. 古詩兩首 示兒 (南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聞。
找蘇教版五年級語文的課文
論語文教科書練習題設計的價值取向 ——以人教版、蘇教版、臺灣版教科書中《核舟記》《愚公移山》為例 張學凱 (內蒙古包頭師范學院 文學院,內蒙 古包頭 014030)摘要:在《核舟記》《愚公移山》兩篇課文練習題的設計上,人教版、蘇教版注重練習題內容的覆蓋面和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單一性、封閉性題目居多,題目總量偏少;臺灣版沒有文言基礎知識及背誦的題目,多設計聚焦式、綜合式、開放式的題目,題目總數多。
設計練習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其價值取向應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就引發我們思考:怎樣設計練習題的內容、形式、層級和數量,才能達到這一目標。
關鍵詞:教科書練習題;語文素養;人教版;蘇教版;臺灣版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練習題是語文教科書中助學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體現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特點以及編輯者的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內容。本文選取人教版、蘇教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和臺灣統編教材——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臺灣“國立編譯館”主編1999年版,下稱“臺灣版”)中的《核舟記》《愚公移山》兩篇課文的練習題作為分析比較樣本。
由于臺灣的國文教育教學理念與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有較大差異,我們試圖通過對教科書練習題的比較分析,探討不同地區教科書練習題的價值取向,以期使練習題有效地引導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一、練習題的分析比較(一)內容三套教科書中兩篇課文的練習題,在內容上主要涉及了背誦(熟讀)、文言知識、理解課文內容、運用語言、思維以及評價、態度幾個方面,呈現出以下特點。
第一,人教版、蘇教版的練習題注重內容的覆蓋面。以練習題最少的人教版《愚公移山》一文為例:該文共3道題,涉及了文言知識、運用書面語言能力、想象能力、評價、情感態度五個方面的內容。
臺灣版的練習題則與之相反,往往是根據課文的特點設計練習題,并聚焦于某一方面。如《核舟記》內容是生動、形象地描述一件工藝品,練習題就聚焦于“運用語言”來設計。
共6道題,除第1題的第1問外,其余均為語言運用題;而在語言運用上,又聚焦于運用“描述”法。第二,人教版、蘇教版重視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和文言詞義的掌握,蘇教版尤甚。
如《核舟記》共5道練習題,其中朗讀1題,文言詞義3題,占去該文練習題量的80%;臺灣版則沒有設計這類練習題。第三,臺灣版重視對學生評價能力和情感態度的培養,這方面的題目較多,如《愚公移山》中的第2、3、4題。
第四,人教版、蘇教版,單一內容的題目居多,如背誦、解釋加點的詞義等,蘊含多項內容、培養多種能力的題目偏少;臺灣版正好相反,綜合類的題目較多,往往一道題目中包含著多項學習內容,如《核舟記》中的第1題就包含了理解、寫作知識、運用語言、思維四方面的學習內容。(二)形式三套教科書兩篇課文的練習題形式的總體情況是:蘇教版的封閉式題目比例最高,《核舟記》為83.3%,《愚公移山》為75%;人教版次之,分別為75%和33.3%;臺灣版最低,為33.3%和42.9%。
人教版、蘇教版注重讓學生積累、掌握文言基礎知識,因而設計了背誦、釋義、區別一詞多義等封閉式的題目;雖然也設計了開放式題目,但比例偏低。臺灣版的開放式題目較多,比例較高,分別占66.7%和57.1%。
其開放式題目分為兩類:一類是語言運用題,有仿寫、改寫、片段作文等類型;另一類是通過多元讀解課文、討論、寫作等形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形成自我觀點的題目。(三)層級蘇教版大體按照感知理解、文言基礎和積累(熟讀背誦)三方面來設計的,基本上屬于基礎類作業,層級不很分明。
人教版基本上按照感知理解、文言基礎和延伸拓展三方面來設計,前二者是基礎練習題,后者是綜合、提高類練習題。如《核舟記》共4道練習題,構成由淺入深,由課內到課外的層級:第1題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是第2、3、4題的基礎;第2題探討課文的寫作結構,分析研究具體問題,加大了難度,同時又為第4題作了鋪墊,提供了關于寫作順序的知識和范例;第3、4兩題同屬于語言運用類題目,但第3題是翻譯句子,難度較小,排在前面,第4題要求學生簡介工藝品,屬于延伸拓展,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題目,放在最后。
臺灣版則按照理解課文、創意想象或表達觀點、語言運用設計練習題。練習題的層級清晰、合理。
以《核舟記》為例,第一,按照語言的表達方式分為口語題和書面語題,先口語后書面,一者口語題為書面題服務,口語題學習“描述”,書面語題運用“描述”;二者口語題描述“人物”神態,書面語題目描述“手工藝品”,又兼顧了不同的描述對象。第二,口語題中,從學習內容來看,第1題“描述”人物的神態;第2題“想象”人物說話內容;第3題“闡述”自己的觀點,題目難度逐題遞增。
從提供的學習資源來看,第1題是全資源式,答案在課文中,學生只需要讀懂原文,把文言文轉化為語體文即可;第2題是半資源型,即只提供了“想象”情境,并未提供具體內容,難度有所增加;第3題則未提供課文以外的學習資源,。
蘇教版七下語文背誦篇目有哪些
七年級背誦 一、直接默寫: 1、花落黃陵廟里啼2、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3、萬里赴戎機,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4、童稚攜壺漿 5吳楚東南坼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7、晨興理荒穢,道狹早木長,但使愿無違。8、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9、誰憐一片影,望見似猶見。
10、佳人才唱翠眉低。苦竹叢深日向西。
11、垂飲清露,非是藉秋風。12、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
13、憑軒涕泗流 14、非是藉秋風 15、曾不事農桑 16、草盛豆苗稀 17、猶有花枝俏 18、贏得生前身后名 19、濯清漣而不妖 20、看紅裝素裹 21、日暮鄉關何處是 22、聞歌始覺有人來 23、引無數英雄竟折腰24、月曉風清欲墮時 25、煙波江上使人愁 26、雨中留得蓋鴛鴦 27、了卻君王天下事 28、力盡不知熱 29、萬里赴戎機 30、她在叢中笑 31、弓如霹靂弦驚 32、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33、長河落日圓 34、芳草萋萋鸚鵡洲 二、理解默寫: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今我何公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2、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3、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如: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②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③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鬃毛衰。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8、(蓮之)出淤泥而不染9、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等 10、示例一: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示例二: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1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2、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日暮鄉關何處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16、蓮,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漣而不妖。
17、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18、山舞銀蛇,原弛蠟象。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山舞銀蛇,原弛蠟象。
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弛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19、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20、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21、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22、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3、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可憐白發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24、“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25、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26、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27、望見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28、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29、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30、多謝浣紗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移舟水濺差差綠。
31、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32、33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34、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35、城中擔上賣蓮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露為風味月為香。
36、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37、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41(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2)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耕耘一分獲。
(3)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4)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 。
蘇教版語文初一下學期背誦課文有哪些
按要求看有以下幾篇:
一單元《冰心詩四首》《古代詩詞三首》
二單元《幼時記趣》
三單元《社戲》一段 《中秋詠月詩詞三首》
四單元《春》一段 《三峽》《古代詩詞三首》
五單元《夢溪筆談》二則 論語八則
六單元《古詩二首》
不過中考根本沒什么用,現代文根本不考,學校出的可能性也接近為零,估計就是平時小測驗看看。比較重要的是古代詩詞(我懶得再往后翻書了,每次的學期考試都會涉及到全冊的古詩,所以沒什么輕重可言,重點看看著名的詩句,實在不行就壓在那些句子上了。論語八則很重要,每次中考都會考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蘇教版從詞句入手的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