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奮斗的古詩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3、十年磨一劍——唐.賈島《劍客》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1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行路難》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
19、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二、為目標而努力奮斗的詩句有哪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裴多菲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長歌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騏驥一越,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丘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曹植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王勃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李白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陸游 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 王陽明。
三、表示奮斗古詩句
努力奮斗的詩句
1、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2、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3、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4、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5、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6、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7、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9、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10、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1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13、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17、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1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19、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2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1、業精于勤,荒于嬉。
22、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23、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24、志當存高遠。
25、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26、百學須先立志。
27、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28、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29、人生難得幾回搏,此時不搏待何時。
30、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3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32、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
3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3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3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8、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39、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4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41、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4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44、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45、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
46、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4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8、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49、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50、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51、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5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四、催人奮進的詩句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懷投助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一垂釣碧溪上,忽得乘舟夢日邊。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司馬將軍歌》
狂風吹古月,竊弄章華臺。北落明星動光彩,
南征猛將如云雷。手中電擊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
我見樓船壯心目,頗似龍驤下三蜀。揚兵習戰張虎旗,
江中白浪如銀屋。身居玉帳臨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細柳開營揖天子,始知灞上為嬰孩。羌笛橫吹阿亸回,
向月樓中吹落梅。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動九垓。
功成獻凱見明主,丹青畫像麒麟臺。 李白名篇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最經典的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崖苦做舟
圣書萬卷任縱橫,
常覺心源極有靈。
狂笑驚散四方客,
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風吹血雨,
豪歌一曲萬里晴,
獨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五、古詩詞中,關于奮斗的詩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竹石》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書憤》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黃山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三軍可奪其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其赤。——《呂氏春秋》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論衡》
盛年不重來,一日再難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楊萬里《曉行望云山》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六、努力的詩句
1、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3、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4、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3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36、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3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