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松樹的句子
贈從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陳毅的《青松》最熟不過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古詩對松樹的描寫。
松樹植根于高山峻嶺之中,時時承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風吹雨打,但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只要把根扎穩了,再大的風雪也不可怕。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盡日,寒盡不知年。 人生不得為松樹,卻遇秦封作大夫 松樹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畢竟共虛空,何須夸歲月。 松樹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 類別:【】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秋宵辭 年代:【宋】 作者:【白玉蟾】 體裁:【樂府】 類別:【】 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
兩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 嗟彼昂藏姿,山林端可惜。
浩然呼西風,夜深鳴蕭瑟。 此意偶相似,嘆息復嘆息。
青松一首送楊侍郎丈赴闕 年代:【宋】 作者:【度正】 體裁:【】 類別:【】 東山種青松,西山種榿木。 三年已成林,十載盤空谷。
榿成供烹爨,松成架巨屋。 所用各兩涂,成功異遲速。
早作起攬袂,庖人已炊玉。 盈車載束薪,軋軋鳴車轂。
萬家爭欲買,須臾無一束。 樵夫喜易售,不知山已禿。
朝夕手不停,采采嘗不足。 人情貴適用,那復問榮辱。
落落青松子,歲寒抱孤獨。 大可充棟梁,小亦宜桁福。
奈何人不顧,偃蹇傲芻牧。 牽補芘風雨,無復思營筑。
有如命召公,往欲尋洛卜。 首當開明堂,號令于此肅。
明堂禮有制,伻圖載簡牘。 殷人崇以三,周制加其六。
廣袤度尤嚴,所冀容群服。 奉璋列左右,天顏中穆穆。
規恢既宏遠,制作難逼促。 當資合抱干,一柱扶天軸。
切勿用小材,小材必傾覆。 操斤走宇內,濯濯無遺育。
堅剛老不枯,允哉東山麓。 殷勤謝匠氏,所望一留目。
勿謂道里遠,登載容萬犢。 君王顧之嘆,巨用必收錄。
修竹操亦奇,謹毋遺修竹。
2.有關松柏的句子
關于描寫松樹的好句:
1.夏天,它的葉子變得碧綠碧綠的,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勃勃的生機。風雨來了,花、草、樹木都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在風雨中艱難地支撐著。只有松樹不管怎樣打雷、閃電,都依然頑強地挺立著,不曾有絲毫的歪斜。大雨過后,松樹在晴空下顯得更加挺拔,郁郁蔥蔥。
2.古今中外,有許多古人都贊美松樹,例如:白居易寫的《松樹》,胡仲弓寫的《詠松》等。松樹的品質最令我佩服,它默默無聞地為人們做出貢獻,做出犧牲,松樹還不怕狂風暴雨,堅韌不拔,松樹不但為人們提供著木材,還陶冶著人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
3.松樹一年四季枝葉茂盛,生機勃勃。到了冬天,花草都凋零了沒有一點綠意,可是松樹依然是蒼翠挺拔。寒冬大雪紛飛,松樹的枝條上落滿了雪花,好像一層白色的棉被。真是另一番北國的風光景象,是我們得到美的享受。
4.夏天到了,雷雨交加,松樹在風雨中挺立,那一片片綠得發亮的葉子還仍然在枝頭歡笑著,那風雨中一聲聲清晰而動聽的聲音,像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一樣。令我肅然起敬。
5.進入校園內部,總會看見幾棵小樹在茁壯成長。我們校園最高、最密的就數松樹了,高大的松樹聳立在國旗臺旁。遠遠望去,顯得一片碧綠。這棵松樹很高大概有四層樓那么高。這棵樹也很密,密得幾乎沒有一點縫隙。這棵松樹是校園里的“老客人”了,它常年挺立在校園內。它總是無私奉獻自己龐大的身軀—在炎熱的時候為我們乘涼;在刮風下雨的時候為我們遮風擋雨。
6.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棵象寶塔一樣青綠色的松樹,它的樹干挺拔而筆直,直指藍天;枝條柔軟而有彈性,它不管遇到多大的外來壓力,都能自動壓低柔軟的樹枝,通過柔與彈來為自己卸壓;樹葉象一根根細針,十分茂密,我想這應該是松樹保護自己的一種兵器吧!
3.帶 松 的成語或名言
松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晉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唐·寒山子)
松門風自掃,瀑布雪難消。(唐·皇甫曾)
蒼蒼松檜陰,曉日露西嶺。(唐·許渾)
松間石上定僧寒,夜半猶溪水聲急。(唐·陸龜蒙)
穿松渡雙澗,宮殿五峰圍。(宋·夏竦)
松風吹茵露,翠濕香裊裊。(宋·蘇軾)
兩廊諸岳色,九里亂松聲。(宋·洪適)
應有山神長守護。松風時為掃埃塵。(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巖桂,長笑無風起澗松。(宋·何孫)
~~~~~~~~~~~~~~~~~~~~~~~~~~~~~~~~~~
我覺得你給你朋友些個藏頭詩不錯。O(∩_∩)O~
4.有關松的詩句含出處
南軒松
【唐】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
扶風歌》(漢樂府)劉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數圍。洛陽發中梁。松樹竊自悲。斧鋸截是松。松樹東西摧。特作四輪車。載至洛陽宮。觀者莫不嘆。問是何山材。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蘇合香。本自南山松。今為宮殿梁。
《贈從弟》(三國)劉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詠史·其二》(東晉)左思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