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全的南唐二主詞
應天長 一鉤初月臨妝鏡,蟬鬢鳳釵慵不整。
重簾靜,層樓迥,惆悵落花風不定。 柳堤芳草徑,夢斷轆轤金井。
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病。 望遠行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長日鎮長扃。
馀寒欲去夢難成,爐香煙冷自亭亭。 遼陽月、秣陵砧,不傳消息但傳情。
黃金臺下忽然驚:徵人歸日二毛生! 攤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眉頭。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春色暮,接天流。
按:此首一作李煜詞,見《花庵詞選》。 攤破浣溪沙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桿。
后主李煜詞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許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攲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一斛珠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按:此首一作溫庭筠詞,見《花間集》,是。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
畫簾珠箔,惆悵卷金泥。 門巷寂寥人去后,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多少淚,沾袖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
按:此首詞《尊前集》、《全唐詩》、《歷代詩馀》均分為二闋。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采桑子 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英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喜遷鶯 曉月墮,宿煙微,無語枕頻傾攲。
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馀花亂,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
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按:此首又見雙照樓本歐陽修《近體樂府》;《花庵詞選》等作李世英詞。 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長相思 云一渦,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 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依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鏟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望江梅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
愁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按:此首《全唐詩》、《歷代詩馀》均分為二闋,調作《望江南》。 菩薩蠻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瑣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菩薩蠻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未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阮郎歸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春睡覺,晚妝殘,憑誰整翠鬟?留連光景惜春顏,黃昏獨倚欄。
按:此首又見馮延巳《陽春集》、歐陽修《近體樂府》。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采桑子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如愁,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夢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欄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禁。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欄桿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啼清夜月。
子夜歌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馀上苑風光。粉英含蕊自低昂。
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 瓊窗夢◇留殘日,當年得。
2.推薦一部寫南唐后主李煜的書
古代
《南唐二主詞》陳振孫
《墨華齋本》 春呂遠
《十名家詞集》 侯文燦
《南唐二主詞析釋》傅正谷、王沛霖
《南唐二主詞詩文集譯注》載劉孝
《李璟李煜詞》 詹安泰
《南唐李后主詞研究》 謝世涯
《南唐二主詞箋》劉繼增
《粟香寶叢書》金武祥
《南唐書》陸游 馬令
《李煜傳》田居儉
《舊五代史》
近現代
《風住塵香花已盡-李煜李清照詞品讀 》周仕惠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詞典評 》王兆鵬 導讀,田松青 注
《梧桐深院——南唐二主長短句 》傅融
《李煜:人生不過一場春花秋月 》桃花潭水
《李煜詞傳:一種銷魂是李郎 》吳俁陽
《左手李煜,右手納蘭:李煜和納蘭容若詞情歲月寫真 》子莊
《無限江山,一晌貪歡-詞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木溪
《李煜詞傳:西樓孤客的離亂江山 》吳偉靜
《李煜全集 》張玖青
《夢里不知身是客——南唐后主李煜的人間詞話 》青蒿
《李璟李煜集 》蔣方
《今生最愛李煜詞 》梅邊吹笛
《李煜詞選:圖文典藏本 》許淵沖
《南唐后主李煜傳 》楊軍
《趙曉嵐說李煜 》趙曉嵐
《李煜 》劉小川
《李煜 》檀作文,萬希
《為誰和淚倚闌干 》白巍 注評,蘇晉,葉峰 繪
《往事成空一夢中——細品李煜詞 》王遠國,余克勤
《李煜詞賞讀 》周仕慧
《李煜集——中國家庭基本藏書·名家選集卷 》王曉楓
《李煜全閱讀 》璧華
《李煜李清照——插圖本中國詩詞經典 》楊義、邵寧寧 選注
《獨自莫憑欄詞話南唐后主李煜 》姚敏
《最是尋常夢:南唐后主李煜的人間詞話 》綾子
《算來一夢浮生—南唐后主李煜的詞話人生 》丁元
3.求關于納蘭容若或李煜詩詞的注解或解釋的書籍
安意如的《當時只道是尋常》,不過這個比較適合有浪漫情懷而且底子較淺的初學者。
《納蘭詞典評》趙明華著
《一生最愛納蘭詞》
《納蘭詞箋注(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若問生涯原是夢--納蘭詞注評》
《我是人間惆悵客》
李煜的: 南唐二主詞校訂
新版家庭藏書-名家選集卷-李煜集
獨自莫憑欄詞話南唐后主李煜
梧桐深院——南唐二主長短句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詞典評
——————————
應該夠了吧這些。
4.關于一首我們學過的宋詞
作品名稱: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創作年代:五代時期 作者:李煜 作品體裁: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②。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注釋譯文作品注釋 ①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②離愁:指去國之愁。 ③別是一般:也作“別是一番”,另有一種之意。
[2]作品譯文 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離別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3]編輯本段作品格律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注:○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4]編輯本段創作背景 975年(開寶八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
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趙炅賜酒毒死。李煜不是一個好皇帝,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和詞人。
李煜的詞以被俘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作多描寫宮廷生活與男歡女愛,香艷精致,才情蘊藉;后期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見歡》便是后期詞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5]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6]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
神態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隱寓的很多不能傾訴的孤寂與凄婉。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寥寥12個字,形象地描繪出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
仰視天空,缺月如鉤。“如鉤”不僅寫出月形,表明時令,而且意味深長:那如鉤的殘月經歷了無數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無數的悲歡離合,如今又勾起了詞人的離愁別恨。
俯視庭院,茂密的梧桐葉已被無情的秋風掃蕩殆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和幾片殘葉在秋風中瑟縮,詞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慘秋色,也要被“鎖”于這高墻深院之中。
而“鎖”住的也不只是這滿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的情,亡國的恨,都被這高墻深院禁錮起來,此景此情,用一個愁字是說不完的。 詩詞中常借梧桐抒發作者內心的愁悶。
如溫庭筠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李煜寫缺月梧桐,則又是一番境界。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種凄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心的孤寂之情,同時也為下片的抒情做好鋪墊。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茍延殘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極其婉轉而又無奈的筆調,表達了心中復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絲喻愁,新穎而別致。
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
然而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動的離愁別緒,是追憶“紅日已高三丈后,金爐次第添金獸,紅錦地衣隨步皺”(《浣溪沙》)的榮華富貴,是思戀“風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破陣子》)的故國家園,是悔失“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河山”(《破陣子》)的帝王江山。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國奴、階下囚,榮華富貴已成過眼煙云,故國家園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毀于一旦。閱歷了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經受了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這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詞人的心頭難以排遣。
作者嘗盡了愁的滋味,而這滋味,是難以言喻、難以說完的。 末句“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緊承上句寫出了李煜對愁的體驗與感受。
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內心深處,是一種獨特而真切的感受。“別是”二字極佳,昔日唯我獨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常人更是體會不到。
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傾訴,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國之君,即使有滿腹愁苦,也只能“無言獨上西樓”,眼望殘月如鉤、梧桐清秋,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
這種無言的哀傷更勝過痛哭流涕之悲。[5] 沈際飛在《草堂詩余續集》中評價說:“七情所至,淺嘗者說破,深嘗者說不破。
破之淺,不破之深。‘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句妙。”
唐圭璋在《唐宋詞簡釋》中說:“此詞寫別愁,凄惋已極。‘無言獨上西樓’一句,敘事直起,畫出后主愁容。
其下兩句,畫出后主所處之愁境。舉頭見新月如鉤,低頭見桐陰深鎖俯仰之間,萬感縈懷矣。
此片寫景亦妙,惟其。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梧桐深院南唐二主長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