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天讀古詩文中的詩詞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于是有相思淚,點點滴滴,濕了芭蕉”可能是“雨打芭蕉聲聲泣,遙請驚鴻問故人”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有牡童的短笛有漁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臺樓”這句不是很清楚。
“牧童的短笛”估計是“牧童遙指杏花村”那句,“漁翁的箬笠”應該是“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南朝樓臺”應該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上攤來。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老杜春野吟俄”指的是杜甫《春夜喜雨》;“小杜清明問路”指的是杜牧《清明》;“陸放翁臥聽夜闌”指的是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僧志南杖過橋東”指的是志南《絕句》;“易安居士嘆綠肥紅瘦”指的是李清照《如夢令》;“誠齋主人賞荷心呈珠”指的是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張志和泛舟垂釣不須歸”指的是張志和《漁歌子》“蘇東坡淡妝濃抹擬西湖”指的是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戚戚悲悲”似乎是化用李清照《聲聲慢》。
2.描寫秋天下雨的古詩詞名句
1、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2、地卑多雨潤,天暖少秋霜。
3、已覺秋窗秋不盡,哪堪風雨助凄涼。
4、裊裊秋風動,凄凄煙雨繁。
5、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6、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
7、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8、老夫不出長蓬蒿,稚子無憂走風雨。
9、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10、雨中白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顏色鮮。
11、挑銀燈,扃珠戶,繡被微寒值秋雨。
12、闌風伏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云。
13、空庭相和秋雨。又南城罷柝,西院停杵。
14、夜云起河漢,朝雨灑高林。
15、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16、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
17、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3.求一段古文翻譯后數日,蒯通復說曰:夫聽者事之候也,計者事之機也
此段古文出自《史記·準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譯】:此后過了數日,蒯通又對韓信說:“能夠聽取別人的善意,就能預見事情發展變化的征兆,能反復思考,就能把握成功的關鍵。聽取意見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決策失誤而能夠長治久安的人,實在少有。
聽取意見很少判斷失誤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語去惑亂他;計謀籌劃周到不本末倒置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語去擾亂他。 甘愿做劈柴喂馬差事的人,就會失掉爭取萬乘之國權柄的機會;安心微薄俸祿的人,就得不到公卿宰相的高位。
所以辦事堅決是聰明人果斷的表現,猶豫不決是辦事情的禍害。專在細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會丟掉天下的大事,有判斷是非的智慧,決定后又不敢冒然行動,這是所有事情的禍根。
所以俗話說:“猛虎猶豫不能決斷,不如黃蜂、蝎子用毒刺去螫;駿馬徘徊不前,不如劣馬安然慢步;勇士孟賁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決心實干,以求達到目的;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閉上嘴巴不講話,不如聾啞人借助打手勢起作用'。這些俗語都說明付諸行動是最可寶貴的。
所有的事業都難以成功而容易失敗,時機難以抓住而容易失掉。時機啊時機,丟掉了就不會再來。
希望您仔細地考慮斟酌。”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漢王,又自認為功勛卓著,漢王終究不會奪去自己的齊國,于是謝絕了蒯通。
蒯通的規勸沒有被采納,就假裝瘋癲做了巫師。 ------------- 附【原文注釋】: 后數日,蒯通復說曰:“夫聽者事之候也,計者事之機也,聽過計失而能久安者,鮮矣①。
聽不失一二者,不可亂以言②;計不失本末者,不可紛以辭③。夫隨廝養之役者,失萬乘之權④;守儋石之祿者,闕卿相之位⑤。
故知者決之斷也,疑者事之害也,審豪?又〖疲盤煜輪笫 淺現齦ジ倚姓擼偈輪鲆并蕖9試弧突⒅淘ィ蝗舴瀲倉麥Б擼繪腈髦R躅,不如駑馬之安步⑧;孟賁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⑨;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聾之指麾也⑩'。此言貴能行之。
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不再來。
原足下詳察之。”韓信猶豫不忍倍漢,又自以為功多,漢終不奪我齊,遂謝蒯通。
蒯通說不聽,已詳狂為巫。 ①聽:聽取意見。
候:指事物變化發展的征候。計:計謀思考。
機:指把握事情成敗的時機。鮮:少。
②不失一二:一點也不失誤。亂:混亂,迷惑。
③不失本末:周到,全面。紛:紛擾。
④隨:順適,安心。廝養之役:下賤的差役。
廝,砍柴。養,養馬。
萬乘之權:即當君王的權利。 ⑤儋石之祿:微薄的俸祿。
儋,同“擔”。石,古代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石。
闕:通“缺”,失去。 ⑥知:“智”之古字。
審:詳察,計較。豪?櫻和ā昂晾濉薄4笫 捍蠹疲笫隆? ⑦蠆:蝎子一類的毒蟲。
致螫:用毒刺刺人。螫,毒刺。
⑧騏驥:良馬。跼躅:徘徊不前的樣子。
駑馬:劣馬。安步:穩步行。
⑨孟賁:古代勇士名。 ⑩吟:通“噤”,閉口。
:啞吧。指麾:用手比劃。
麾,同“揮”。
4.有沒有形容天氣悶熱,想下雨時的夏天時的陣雨來前的文言文詩句,
其實關鍵在情感的表露,以前我們老師講解過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老師講的時候無限感慨,年少時不懂,現在仔細揣摩,才知道觸景生情,睹物思人,個中滋味別人怎能知曉。
寫雨的——雨澤下注:雨水往下傾瀉。下,往下。 雨澤:雨水
另附上《岳陽樓記》,寫雨的,意境不是很符合,自己看著再改改吧。
若夫(fú)霪(yín)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míng),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jī),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5.文言文里描繪天氣驟變的句子
忽然間天變起來。但見:
烏云蔽日,黑浪掀天。蛇龍戲舞起長空,魚查驚惺潛水底。艨艟泛泛,只如棲不定的數點寒鴉;島嶼浮浮,便似及不煞的幾雙水。舟中是方揚的米簸,舷外是正熟的飯鍋。總因風伯大無情,以致篙師多失色。
黃昏左右,只聽得樹梢呼呼的風晌。須臾之間,天昏地黑,風雨大作。但見:
封姨逞勢,巽二施威。空中如萬馬奔騰,樹抄似千軍擁沓。浪濤澎湃,分明戰鼓齊嗚;圩岸傾頹,恍惚轟雷驟震。山中猛虎喘,水底老龍驚。盡知巨樹可維舟,誰道大風能拔木!
雷震數聲,甘雨大注。但見:
千山靉靆,萬境昏霾。濺沫飛流,空中宛轉群龍舞;怒號狂嘯,野外奔騰萬騎來。閃爍爍曳兩道流光,鬧轟轟鳴兒聲連鼓。淋漓無已,只教農子心歡;震疊不停,最是惡人膽怯。
變為一天大雪。怎見得?你看:
風添雪冷,雪趁風威。紛紛柳絮狂飄,片片鵝毛亂舞。團空攪陣,不分南北西東;遮地漫天,變盡青黃赤黑。探梅詩客多清趣,路上行人欲斷魂。
一時風雨驟至,雷電交作,只聽的:
聲如地裂,勢若山崩。一聲霹靂,轂轆轆震動山川;兩條閃電,明晃晃照徹宇宙。
風卷石沙,刮在馬面牛頭皆閉目;霧滿乾坤,驚的山精野怪盡藏頭。三峽倒流,不住盆傾甕點;銀河下瀉,一時溝滿濠平。只使的風伯雨師無氣力,雷公電母少精神。
忽然飛沙走石,風雨大作,顯出一場怪異。但見:
怨氣沖天,變成狂風怪雨。冤魂叫屈,化作拔木揚沙。昏慘慘陰云,似有悲哭之意。烈轟轟震電,如聞號慟之聲。玉帝亦憐其無辜,諸神盡恨其作惡!
忽然地震起來。只見:
動搖不定,初時眾駭群驚;簸蕩難休,頓覺天翻地轉。家家墻倒,東藏西躲走無門;戶戶房頹,覓子尋爺行沒路。峰摧城陷,非兵非火響連聲;血海尸山,疑鬼疑神人莫惻。不信巨靈排華岳,真同列宿戰昆陽。
。。。。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古文連續下雨數日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