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書法的句子 句子
★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
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
★入木三分★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唐·李白《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揮毫落紙如云煙 (杜甫寫張旭)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宋·范仲淹《祭石學士文》) 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
(宋朱長文《續書斷》對懷素評論) 懷素如壯士撥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米芾《海岳書評》)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鐵書銀鉤,冠絕古今。(后人評價王羲之書法)群鴻戲海,舞鶴游天(梁武帝蕭衍評王羲之《賀捷表》)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畫微瘦,若霜林無葉,瀑水進飛。
(三國時魏人韋誕評杜度)看似點橫撇捺,實則精深廣大,它包容著萬物,它包容著百家,它像大海無邊,它似宇宙無際,世界上有哪國文字,能像漢字這博大精深?看似筆情墨趣,實則馳騁撕殺,譬如那粗獷狂草,豈不是千軍萬馬?正如狂風勁吹,正似暴雨猛下,世界上有哪家之書,能似中國書法威力強大?據傳是倉頡造字,最初是象形文字;日像日 月像月,人似人 家似家那活龍活現的甲骨文,正是漢字最早的精華,由此,才演繹了中華文字,由此,才演繹了中國書法。須知,正是中華文字,記載著華夏的歷史;須知,正是中國書法,傳承著民族的文化。
啊,從盤古開天地古老傳說,到新中國成立這文明的國家,那一頁頁來書寫歷史的,都是我們中國的書法。也曾有太史公含辱,《史記》才萬載留名,也曾有班固著述,《漢書》同樣偉大,那不屈的是中國文土,那不朽的是中國文字,華夏民族能讓世人矚目,就因為它有無比濃厚的文化。
也曾有王羲之《蘭亭序》,它如同白玉無痕無瑕,也曾有顏真卿《多寶塔碑》,它被傳之為萬古佳話……那瀟灑的是中國的文杰,那不朽的是中國的書法,中國文化之所以輝煌,因為它包容中國書法。我雖只是書界小小卒子,但我所寫是中國的書法,我雖只是大樹上的一片嫩葉,但也襯托中國書法的紅花,晚來者并不必羞愧,因為文化傳承全靠你我他,個人作用小沒有什么,萬眾一心事業才能發揚光大。
啊,我們都是后輩,但接過了巨人的接力棒,啊,我們都是綠葉,但襯育著碩大的紅花,其實,我們的職責最重要,其實,我們的作用最巨大,只有把中國書法代代傳承,我們的民族才能更加偉大。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
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
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初寫黃庭:黃庭:道家經典《黃庭經》,晉人有《黃庭經》小楷書帖。舊時評論書法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的成語。
后用來比喻作事恰到好處。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跡那樣彎曲。
劍拔弩張:劍從鞘里拔出來了,弓也張開了。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后也比喻書法雄健,有氣勢。舉例發凡:左丘明為《春秋》作傳,把《春秋》書法歸納為若干類例,加以概括的說明。
后因稱分類舉例以說明一書的體例為“舉例發凡”。參“發凡起例”。
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現也用來形容詩文生動,深刻有力。龍飛鳳舞:如龍飛騰,似鳳飛舞。
原形容氣勢奔放雄壯。現多形容書法筆勢活潑,形容靈活熟練地書寫,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龍鳳造型藝術。
龍蛇飛動:形容書法筆勢的勁健生動。蘇軾《西江月·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鸞飄鳳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原來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
也比喻進修生夫妻離散。鸞翔鳳翥:翥:高高地飛起。
比喻書法筆勢飛動的姿態。美女簪花:形容書法或詩文風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書法筆力強勁(相傳晉·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墨汁滲入木板有三分深),現多形容分析、描寫、議論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詞力透紙背,形容書法根偉貼切。
鐵畫銀鉤: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又剛勁又漂亮。
信筆涂鴉: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畫。
后用“信筆涂鴉”、“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信手涂鴉:信:聽憑,隨意;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
后來用“涂鴉”或“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也有人自稱信手涂鴉,以示謙虛的。
龍飛鳳舞、蒼勁有力、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樓主的書法定能讓我得最佳!!!!!。
2.褚遂良的書法特點是什么
唐代是中華文化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詩歌、音樂、散文、繪畫、雕塑、書法等多種藝術門類都涌現了許多名家佳作,千古流芳。唐人書法更是中國書法浩瀚史學上的巨大河流,是有唐以來書法學人不可逾越的一座髙峰。唐代楷書是唐代書家集體創造的曠世杰作,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氣勢恢宏、法度森嚴、氣象正大、格調雍華”是唐楷藝術的主要特征,唐楷代表人物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四大家的作品雖風格炯異,但總體藝術特征都一致地反映了唐代政治、經濟、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和作用,是唐大國國度在書法藝術上的時代性標志。褚遂良作為前唐和盛唐的一代名臣,官至顧命大臣,深受唐太宗器重的“愛卿”,其書法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在今天看來甚至超過了他的政績。褚遂良的楷書作品是唐楷中最具個性、最有法度、最富美感而遠離庸俗的書家,要研究和學習褚體楷書需要弄明白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褚遂良出生在書香世家,其父褚亮入隋時為東宮學士、太常博士,文才頗好。褚遂良少秉家學,博涉文史,工于書法,幼從史陵學書,稍長即受到其父友虞世南、歐陽詢二位大家的影響。史陵之書我們尚未見到,以褚遂良貞觀年間所書《伊闕佛龕碑》來看,其古雅峻嚴處迥異于虞書,加上平畫寬結的特點,可以說褚遂良少年志學、博涉多體,以北朝墓志筆法結體相近。同年所書《孟法師碑》亦多魏書用筆,酷似歐陽洵。至于史載貞觀元年太宗詔集京官文武五品以上職事官的子弟二十四人入弘文館學書,“敕虞世南、歐陽洵教示楷法”,以及次年國子監恢復書學,設書學博士收徒講學,傳授《石經》《說文》《字林》等專業,加之,別置校書郎二十人,楷書手一百人入秘書省繕寫校對四部圖書的情況看,作為當時負責分判課寫工程的秘書郎,褚遂良的書法必然受到當時楷書家的影響。之后,他還參與了朝廷收購征集王羲之書作的參校工作,能經見“右軍書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紙、裝為十三帙一百二十八卷”,也是褚遂良學書的一大良機。史書關于褚遂良的政治生涯的記述中,每一環節均有其書名書事,尤以與唐太宗的親近起緣于書法。
由于唐太宗倡導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虛運實、化實入虛,形成了既饒骨力、又豐神韻,瘦潤華逸、清靜剛毅的風格。《書斷》評其書:“若瑤臺青瑣,窅映春林。美人嬋娟,不任羅綺,增華綽約,歐、虞謝之”。褚書以永徽年的《房玄齡碑》及《雁塔圣教序》為代表,尤其是《雁塔圣教序》,是他五十八歲之作,王虛舟評曰:“筆力瘦勁,如百歲枯藤,空明飛動,渣滓盡而清虛來,想其格韻超絕,直欲離紙一寸,如晴云掛空,仙人嘯樹,故自飄然不可攀仰”。又說:“褚公書看似疏瘦,實則腴潤,看似古淡,實則風華,盤郁頓挫,運筆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紙,而字外之力,筆間之意,不可窮其端倪”。綜合歷代評論和筆者學習褚體楷書的體會,我認為學習褚遂良楷書必須認識到褚楷的以下三個特點:
1、端莊而秀麗。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愛的第一大特點。端莊是以其超越的結字能力為前提的,褚楷無論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嚴格而和諧的結構,方正莊嚴,富有廟堂之氣;筆劃組成毫無牽強附會,端正勻稱,飽含出水芙蓉之姿;秀麗是其才情的表達,褚楷瘦硬而靈動的線條輔助在方正嚴謹的結體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時時流露出神出鬼沒的犀利,把血肉筋骨與作者內心的儒雅之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嶺,象脈脈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暢而凝重。褚楷在解決這對矛盾上可謂彰顯了作者橫溢的才華,恐怕也是至今書壇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師碑》以歐法居多,凝重厚實為主要特點外,其余碑帖都帶有自然流暢、凝重沉著的褚氏風格,是褚楷成熟的標志之一。不雕不飾、不拘小節、靈巧空明、情采飛揚,出入自由.大氣開張、凝筆聚墨、宜長合短、盼顧有度、提按分明。流暢而不失為荒唐,凝重而不失為拖沓。我們在《雁塔圣教序》《房玄齡碑》,特別是兩個墨跡本《大字陰符經》和《倪寬贊》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
3.描寫書法的詞語如下,筆酣墨寶,筆走龍蛇,力透紙背,入木三分,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
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初寫黃庭:黃庭:道家經典《黃庭經》,晉人有《黃庭經》小楷書帖。舊時評論書法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的成語。后用來比喻作事恰到好處。
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跡那樣彎曲。
劍拔弩張:劍從鞘里拔出來了,弓也張開了。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后也比喻書法雄健,有氣勢。
舉例發凡:左丘明為《春秋》作傳,把《春秋》書法歸納為若干類例,加以概括的說明。后因稱分類舉例以說明一書的體例為“舉例發凡”。參“發凡起例”。
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現也用來形容詩文生動,深刻有力。
龍飛鳳舞:如龍飛騰,似鳳飛舞。原形容氣勢奔放雄壯。現多形容書法筆勢活潑,形容靈活熟練地書寫,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龍鳳造型藝術。
龍蛇飛動:形容書法筆勢的勁健生動。蘇軾《西江月?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鸞飄鳳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原來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也比喻進修生夫妻離散。
鸞翔鳳翥:翥:高高地飛起。比喻書法筆勢飛動的姿態。
美女簪花:形容書法或詩文風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書法筆力強勁(相傳晉?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墨汁滲入木板有三分深),現多形容分析、描寫、議論的深刻有力。
鐵畫銀鉤: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又剛勁又漂亮。
信筆涂鴉: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畫。后用“信筆涂鴉”、“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
信手涂鴉:信:聽憑,隨意;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后來用“涂鴉”或“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
4.形容書法墨香的句子
1、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
2、無聲之音,無形之相。
3、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
4、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志也。
5、書肇于自然。
6、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
7、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
8、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
9、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
10、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
11、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12、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
13、夫書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
14、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
15、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
16、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