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莊重、嚴肅、認真的樣子詞語
如下:
冷若冰霜 [yàn ruò táo lǐ,lěng ruò bīng shuāng][出自:無 ]
解釋: 形容態度嚴肅。
一本正經 [yī běn zhèng jīng][出自:晉·葛洪《抱樸子·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他說話從來都是~,不茍言笑。 ]
解釋: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后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正襟危坐 [zhèng jīn wēi zuò][出自:《史記·日者列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R先生把我請在一把上位的太師椅上坐下,~和我對話起來。(郭沫若《學生時代·到宜興去》) ]
解釋: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始終不渝 [shǐ zhōng bù yú][出自:《晉書·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區區之心,唯以地方秩序為主,以人民生命財產為重,~,天人共鑒。(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十九回) ]
解釋: 渝:改變,違背。自始自終一直不變。指守信用。
尾生之信 [wěi shēng zhī xìn][出自:《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好惡失其宜,是非亂其真,雖有~,曾子之孝,吾弗貴也。(《二程全書·粹言二》) ]
解釋: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言必信,行必果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出自:《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我們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從來是~。 ]
解釋: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大難不死 [dà nàn bù sǐ][出自: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陰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難不死,必有后程,準定發跡也。” ]
解釋: 難:災禍。遇到巨大的災難而沒有死掉。形容幸運地脫險。
三生有幸 [sān shēng yǒu xìng][出自: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久聞老師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顏,三生有幸。” ]
解釋: 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來生;幸:幸運。三世都很幸運。比喻非常幸運。
2. 關于威嚴的四字詞語
【威風掃地】:wēi fēng sǎo dì,完全喪失了威嚴和信譽。
作謂語、定語;指徹底失去威信。【懷德畏威】:huái dé wèi wēi,懷德:心中懷有感恩戴德之情。
指對君王或上司既感激而又懼怕其威嚴。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威風凜凜】:wēi fēng lǐn lǐn,威風:威嚴的氣概;凜凜:嚴肅,可敬畏的樣子。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
作謂語、賓語、狀語;用于人。【下車作威】:xià chē zuò wēi,原指封建時代官吏一到任,就顯示威風,嚴辦下屬。
后泛指一開頭就向對方顯示一點厲害。作謂語;指下馬威。
【下馬作威】:xià mǎ zuò wēi,指官吏到任故意用嚴法處理下屬樹立威風。泛指先給對方一點厲害。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新官上任。【虎狼之威】:hǔ láng zhī wēi,像虎和狼那樣的威風。
形容威嚴兇猛的氣派和聲勢。作賓語;形容極兇猛的威勢。
【威儀不肅】:wēi yí bù sù,威儀:嚴肅的容貌和莊重的舉止;肅:恭敬,嚴肅。容貌和舉止不莊重嚴肅。
【打下馬威】:dǎ xià mǎ wēi,官吏初到任時,嚴厲對待屬員,并加以責打,以顯示威風。后也指初見面時借故給人出難題,以顯示自己的權威。
作謂語、定語;指借故給人出難題。【赫斯之威】:hè sī zhī wēi,赫:顯耀;斯:語助詞;威:威嚴。
指帝王或顯耀人物威武奮發的樣子。作賓語;用于帝王等。
【謹重嚴毅】:jǐn zhòng yán yì,謹:慎重小心;嚴:威嚴;毅:堅強。處事事情謹慎持重,嚴峻果斷。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龍威燕頷】:lóng wēi yàn hàn,形容威嚴雄武的相貌。
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不惡而嚴】:bù è ér yán,并不惡聲惡氣,但很威嚴,使人知敬畏。
作謂語、定語;用于長輩。【威尊命賤】:wēi zūn mìng jiàn,威:威力。
法令尊嚴、生命賤微,指軍令如山倒,寧可犧牲生命,不得抗令。作賓語、定語;用于軍事。
【威儀孔時】:wēi yí kǒng shí,孔:甚,很。儀容嚴肅,舉目莊重,甚合時宜。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威刑肅物】:wēi xíng sù wù,以嚴刑使人恭順。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隱若敵國】:yǐn ruò dí guó,隱:威嚴莊重的樣子;若:象;敵:匹敵,同等;敵國:相當于一國。
指對國家起舉足輕重作用的人。作定語;指人作用大。
【凜然正氣】:lǐn rán zhèng qì,凜然:整肅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氣:正直的氣概。形容極威嚴的英雄氣概,使人敬畏。
作賓語、定語;用于人的氣概。【犯顏極諫】:fàn yán jí jiàn,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威嚴;極諫:以直言規勸(常用下對上)。
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勸其改正錯誤。作謂語、定語;指敢于說真話。
【犯顏直諫】:fàn yán zhí jiàn,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威嚴;直諫:以直言規勸。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勸其改正錯誤。
【犯顏苦諫】:fàn yán kǔ jiàn,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威嚴;苦諫:苦苦規勸(常用下對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勸其改正錯誤。
作謂語、賓語;指敢于直說。【天王下界】:tiān wáng xià jiè,天王:迷信中的一種天神;下界:從天上來到人間。
比喻極其威嚴的吏役。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春露秋霜】:chūn lù qiū shuāng,比喻恩澤與威嚴。也用在懷念先人。
作賓語、定語;指懷念先人。【正氣凜然】:zhèng qì lǐn rán,正氣:剛正之氣。
凜然:可敬畏的樣子。形容正氣威嚴不可侵犯。
作定語、狀語;用于人的態度等。【犯言直諫】:fàn yán zhǐ jiǎn,敢于冒犯尊長或皇上的威嚴而直立相勸。
作謂語、定語;指直言規勸。【犯顏敢諫】:fàn yán gǎn jiàn,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諫:以直言規勸。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勸。作謂語、定語;指敢于說真話。
【犯顏進諫】:fàn yán jìn jiàn,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諫:以直言規勸。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勸。
作謂語、定語;指敢于說真話。【狼顧虎視】:láng gù hǔ shì,如狼虎視物。
形容威嚴而兇狠。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豹頭環眼】:bào tóu huán yǎn,形容人的面目威嚴兇狠。作謂語、賓語;指人的長相。
【大失人望】:dà shī rén wàng,指在群眾中嚴重喪失威望,威信掃地。【陵厲雄健】:líng lì xióng jiàn,猛烈嚴肅,剛強威武。
【雷厲風飛】:léi lì fēng fēi,①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同“雷厲風行”。
②嚴厲威猛。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處事。
3. 形容人威嚴的成語
號令如山 指軍令嚴肅,不容更改
凜若冰霜 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態度嚴肅,不易接近
目不斜視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壁壘森嚴 壁壘:古代軍營四周的圍墻;森嚴:整齊,嚴肅。原指軍事戒備嚴密。現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
不茍言笑 茍:茍且,隨便。不隨便說笑。形容態度莊重嚴肅。
大義凜然 大義:正義;凜然:嚴肅、或敬畏的樣子。由于胸懷正義而神態莊嚴,令人敬畏。
道貌岸然 道貌:正經嚴肅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樣子。指神態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
吊爾郎當 形容作風散漫,態度不嚴肅。
浩氣凜然 浩氣:即正氣,剛直正大的精神;凜然: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浩然之氣令人敬畏。
渾渾噩噩 渾渾:深厚的樣子;噩噩:嚴肅的樣子。原意是渾厚而嚴正。現形容糊里糊涂,愚昧無知。
侃然正色 剛直嚴肅的樣子。
斂容屏氣 斂容:收起笑容,態度變得嚴肅。屏氣:閉住氣不敢出聲。比喻有所畏懼而恭敬謹慎,不敢稍微放肆。
肅然起敬 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玩世不恭 玩世:以消極、玩弄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
威風凜凜 威風:威嚴的氣概;凜凜:嚴肅,可敬畏的樣子。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
嬉皮笑臉 形容嬉笑不嚴肅的樣子。
笑比河清 形容態度嚴肅,難見笑容。
妖由人興 妖物因人而生。指不正常事物是由于人自己不嚴肅、不正派引起的。
艷如桃李,冷若冰霜 形容女子容貌艷麗而態度嚴肅。
一本正經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后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鄭重其事 鄭重:審慎,嚴肅認真。形容說話做事時態度非常嚴肅認真。
油腔滑調 形容說話輕浮油滑,不誠懇,不嚴肅。
正言厲色 正:嚴正;厲:嚴厲,嚴肅;色:臉色。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小心翼翼 翼翼:嚴肅謹慎。本是嚴肅恭敬的意思。現形容謹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
正襟危坐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岸然道貌 指嚴肅的神態。
詞嚴義正 措詞嚴肅,道理正當。
慎重其事 謂對某一事的態度嚴肅認真。
臺閣生風 臺閣:東漢尚書的辦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臺閣中嚴肅的風氣。比喻官風清廉。
儼乎其然 十分嚴肅正經的樣子。帶有諷刺意味。
言笑不茍 不隨便談笑。形容態度嚴肅莊重。
義正詞嚴 義:道理。詞:言辭。道理正當公允,嚴肅的措詞。亦作“義正辭嚴”、“辭嚴義正”、“辭嚴意正”、“詞嚴理正”、“正義嚴辭”。
亦莊亦諧 形容既嚴肅又風趣。
正兒巴經 亦作“正兒八經”。亦作“正二八擺”。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②真正的;確實的。
整襟危坐 整衣端坐。形容嚴肅拘謹。
正經八百 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②猶名副其實。
正容亢色 謂神色嚴肅。
正色直言 正色:嚴肅或嚴厲的神色。態度嚴肅,語言正直。形容剛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整整截截 端方嚴肅貌。
正正經經 ①嚴肅而認真。②猶言堂堂正正。
鄭重其辭 謂說話態度嚴肅認真。
直言正色 謂言語正直,儀容嚴肅。
肅然生敬 〖解釋〗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同“肅然起敬”。
正色敢言 〖解釋〗態度嚴肅,敢于直言。
正色危言 〖解釋〗態度嚴肅,語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4. 形容很規矩,很莊重,成語
形容很規矩很莊重的成語:
【莊嚴肅穆】指氣氛莊重,通常是用來非常正式的場合。
【不茍言笑】茍:茍且,隨便。不隨便說笑。形容態度莊重嚴肅。
【一本正經】形容態度嚴肅莊重,有時也帶諷刺意味
【正襟危坐】形容恭敬嚴肅地坐著出處:《史記·日者列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
【直言正色】謂言語正直,儀容嚴肅。
【循規蹈矩】循、蹈:遵循,依照。規、矩是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原指遵守規矩,不敢違反。現也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做變動。
【鄭重其事】鄭重:審慎,嚴肅認真。形容說話做事時態度非常嚴肅認真。
【畢恭畢敬】畢:十分。形容態度十分恭敬,后來也形容十分端莊有禮。
【規規矩矩】指人的品行方正,謹守禮法、有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