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月下獨酌》的詩意

    一、詩意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

    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

    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

    醒時一起歡樂,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二、原文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三、作者

    唐代詩人李白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時李白在長安,正處于官場失意之時。

    此詩題下,兩宋本、繆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首詩作于長安。

    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

    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二、賞析

    這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

    詩意表明,詩人心中愁悶,遂以月為友,對酒當歌,及時行樂。

    組詩運用豐富的想象,表達出詩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

    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有無限的凄涼。

    全詩筆觸細膩,構思奇特,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個性。

    三、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天寶三載(744年,注:天寶三至十五載、至德年號期間稱“載”而不稱“年”)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

    在這里,他遇到了杜甫。

    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

    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并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

    而“性豪也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

    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

    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

    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

    他們還在這里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

    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

    三人暢游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

    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后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

    李白到濟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請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箓,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

    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箓的蓋還,為他造了真箓。

    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天寶四載(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

    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濟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

    就在這年冬天,李杜兩人分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月下獨酌》的詩意

    散文

    山中雜詩的100字散文

    閱讀(401)

    《山中雜詩》改寫:瞧!那高高的山,廣闊的天空中間隔著一條道,就像天河一般寬闊。大山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可以可以看見煙霧。這煙霧原來是從山里的人家做飯時飄出來的煙,那煙還帶著點飯菜的香氣。一個人坐在一大片幽深的竹林,心里感到閑適而又滿足

    散文

    關于讀書的作文200字急一定要200字的

    閱讀(388)

    《繁星春水》有感這是我完整地讀過第一篇現代詩文,也是第一次讀到冰心的作品,更是第一次讀到《繁星春水》這篇動人的大作,讀完之后,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忽然在我的腦子里晃動。這篇文章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我從小就聽說的名字——冰心寫的。

    散文

    關于讀書的作文【200字】

    閱讀(399)

    書書,雖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幾張紙和印刷字組合而成。但卻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沒有一本是書的家,就是一個沒有花的花園。沒有一本是書的家,就是一個沒有小鳥的樹林。沒有一本是書的家,就是一個沒有魚的小河。可見書在我們日常生活

    散文

    用讀書的感想寫一篇作文200字的

    閱讀(448)

    書猶如我們的一個好朋友,它是一片心靈深處的綠蔭。書的翅膀可以帶我們到科技的雪地里;書可以使人沉浸在只是的海洋里。讀書使一個無知的孩童,知道了什么是數字,圖形和周長,面積,還知道了無窮的宇宙奧秘,一年四季的美麗……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

    散文

    關于讀書的作文200字

    閱讀(350)

    兒時的我,在“鋤禾日當午,汗滴何下土”的詩歌聲中長大,每次端起書,看著那毫無生命的方塊字,我總是大喊沒意思。讀書是我最頭疼的事了。漸漸長大了,我感到了知識的缺乏,每次作文,我都不知從何說起。爸爸、媽媽為我不喜歡讀書而煩惱,常常買許多書讓

    散文

    小學生寫讀書讓人生更美好的作文200字

    閱讀(387)

    讀書,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字眼,書是良師,書是益友,讀書是心靈與書之間的相處。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讓我們不斷前進,不斷跨越。讀一本好書,就像是交了一位益友,讀書讓我們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也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充實而

    散文

    讀書心得體會200字作文怎么寫

    閱讀(463)

    許多人都喜歡讀書,我也不例外。書帶給我無窮的知識,書教會我怎樣做人,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在這字里行間蘊含著無限樂趣的知識世界里,我可以盡情地遨游,我可以與偉人促膝長談,我可以放松身心……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總喜歡

    散文

    李白的絕句詩

    閱讀(329)

    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對雪獻從兄虞

    散文

    花語長久永遠的愛是什么花

    閱讀(377)

    櫻花的花語:純潔。蓮花的花語:信仰。橄欖的花語:和平。罌粟花的花語:遺忘。銀木星的花語:初戀。亞卡夏的花語:友情。黃玫瑰的花語:分手。向日葵的花語:愛慕。油菜花的花語:奉獻。紫羅蘭的花語:相信我。番紅花的花語:等待你。毛地黃的花語:不誠實

    散文

    求一些關于酒和贊美酒的古詩句詩詞越多越好

    閱讀(489)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唐李白《行路難》譯文: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2、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唐李白《客中行》譯文: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

    散文

    關于酒的詩句

    閱讀(419)

    1、行路難·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白話翻

    散文

    怎么理解李白詩歌與盛唐文化的關系

    閱讀(327)

    在中國古代文學這個豐富而燦爛的花園里,唐詩無疑是眾芳中的奇葩,而李白則是其中奪人耳目的碩果。李白,作為盛唐文化孕育出來的天才詩人,以其非凡的自負和自信,狂傲的獨立人格,豪放灑脫的氣度和自由創造的浪漫情懷,充分體現了盛唐詩人的時代性格

    散文

    表達積極向上豪邁情懷的詩句

    閱讀(597)

    1、客中作唐代:李白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譯文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酒的香氣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鄉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處才是家鄉?2、鶴沖天

    散文

    名人散文網名人的散文或古詩

    閱讀(412)

    滬上煙雨漸行漸遠,入秋的風把這個城市修理得那么清涼,涼透了的讓人不禁贊嘆幾聲。這個城市在薄薄的歷史塵埃里,摻雜了辣椒的火熱又投入了砂糖的顏色,輸于嗅覺的熱淚盈眶,收于味覺的咀嚼,而偎依在屋檐斜窗旁穿著旗袍的女子似乎詮釋了它的全部!夢

    短句

    一首寫景的詩和詩意

    閱讀(296)

    寫景詩:《終南望余雪》祖詠——唐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詩文解釋】終南山北嶺的景色秀麗,積雪好像浮在云端上。初晴的陽光照在樹林末梢,傍晚的長安城中增添了寒意。【詞語解釋】林表:林外。【詩文賞析】祖詠年輕時

    散文

    席慕容的《鄉愁》全文及詩意

    閱讀(4348)

    一、席慕容的《鄉愁》全文如下: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離別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二、詩意賞析。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遠離故鄉的

    散文

    古詩《宿建德江》的詩意和全文分別是什么

    閱讀(996)

    孟浩然于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離鄉赴洛陽,再漫游吳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宿建德江》當作于作者漫游吳越時,與《問舟子》是同一時期的作品。此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后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

    散文

    宿建德江的詩意

    閱讀(1541)

    《宿建德江》的詩意: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感情的歸宿,寫出了作者羈旅之思。《宿建德江》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第一句

    散文

    《登飛來峰》詩意

    閱讀(455)

    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當過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實行改革,歷史上叫做“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又是文學家,詩和散文都寫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辭,據說,他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經過幾十次修改才選定“綠”字,千百年來

    散文

    孫犁小說的詩意美

    閱讀(648)

    寫實又富有詩意的孫犁孫犁的遺言意味深長:“我所走的文學道路,是現實主義的。有些評論家,在過去說我是小資產階級的,現在又說我是浪漫主義的。他們的說法不符合實際。有些評論,因為顛倒了是非,常常說不到點上。比如他們曾經稱許的現實主義的杰

    散文

    楓橋夜泊的詩意

    閱讀(476)

    詩意: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楓橋夜泊【作者】張繼【朝代】唐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擴展資料:創作背景

    散文

    詩意唯美的句子用在中考作文開頭謝謝

    閱讀(425)

    1、請告訴我該怎樣忘記。2、你愛的春天,很快就會來臨。3、我站在迷霧的森林中,左邊是不能回去的旅途。右邊是無法擁抱的幸福,如果有一天我可以醒來。愿春回大地。花滿枝頭,愿所有的人都不再孤獨讓我終于可以驕傲地說失去不在乎4、有時候懦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