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曹文軒《藍花》文章

    曹文軒《藍花》文章

    一個秋日的黃昏,村前的土路上,蹣跚著走來一位陌生的老婆婆。

    那時,秋秋正在村頭的銀杏樹下撿銀杏。

    老婆婆似乎很老了,幾根灰白的頭發,很難再遮住頭皮,瘦削的肩胛,撐起一件過于肥大的舊褂子,牙齒快脫落盡了,嘴巴深深地癟陷下去,嘴在下意識地不住蠕動。

    她拄著一根比身體還高的竹竿,手臂上挽一只瘦瘦的藍花布包袱,一身塵埃,似乎是從極遠的地方而來。

    她終于走到村頭后,便站住,很生疏地張望四周,仿佛在用力辨認這個村子。

    受了驚動的秋秋,閃到銀杏樹后,探出臉來朝老婆婆望著。

    當她忽然覺得這是一個面孔和善且又有點叫人憐憫的老婆婆時,就走上前來問她找誰。

    老婆婆望著秋秋:“我回家來……回家……”她的吐詞很不清晰,聲音又太蒼老、沙啞。

    但秋秋還是聽明白了。

    她盯著老婆婆的面孔,眼睛里充滿疑惑:她是誰?秋秋很糊涂,就轉身跑回家,把七十多歲的奶奶領到了村頭。

    奶奶盯著老婆婆看了半天,舉起僵硬的手,指著對方:

    “這……這不是銀嬌嗎?”

    “我回家來了……回家……”老婆婆朝奶奶走過來。

    “你出去三十多年啦!”

    “回來啦,不走啦……”

    圍觀的人慢慢多起來。

    年輕人都不認識老婆婆,問年紀大的:“她是誰?”“銀嬌。

    ”“銀嬌是誰?”“銀矯是小巧她媽。”

    “小巧是誰?”“小巧淹死許多年了。

    ”……

    這天晚上,秋秋坐在奶奶的被窩里,聽奶奶講老婆婆的事,一直聽到后半夜……

    你銀嬌奶奶這一輩子就做一件事:給人家幫哭。

    這幾年,幫哭的事淡了。

    放在十年前,誰家辦喪事,總要請人幫哭的。

    辦喪事的人家,總想把喪事辦好。

    這喪事要辦得讓前村后舍的人都說體面,一是要有排場,二是要讓人覺得苦、傷心。

    辦喪事那天,從早到晚的,都有很多人來看。

    奶奶就喜歡看,還喜歡跟著人家掉眼淚。

    掉了眼淚,心里就好過些。

    誰家的喪事辦得不好,誰家就要遭人議論:“他家里的人都傷心不起來,一群沒良心的。

    ”其實呀,也不一定是不傷心,只是那一家子沒有一個會哭的。

    要讓人覺得傷心,就得一邊數落。

    有人就不會數落,只知道光哭。

    還有一些不知事理的人,平素就不太會說話,一哭起來,就瞎哭了,哭了不該哭的事情。

    好幾年前,西王莊周家姑娘死了,是瞞住人打胎死的,是件丑事,是不好張揚的。

    嫂子是半癡人,卻當了那么多人的面,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數落:“我的親妹妹哎,人家打胎怎么一個個都不死呢,怎么你一打胎就死呢?我的苦妹子……”被小叔子一巴掌打出一丈遠:“死開去吧,你!”有人倒不至于把事情哭糟了,但哭的樣子不好看,怪,丑,聲音也不對頭,讓人發笑,把喪事的喪給破了。

    這哭喪怎么那樣要緊,還有一點,你曉得嗎?你小孩子家是不曉得的。

    奶奶告訴你:說是哭死人呀,實是為了活人的。

    人死了,可不能就讓他這么白白的死呀!得會哭,會數落死人一生的功德。

    許多好人死了,就缺個會數落的,他一生的功德,別人也記不起來了。

    就這么不聲不響地死了,活人沒得到一點好處,多可惜!如果能有個會哭的,會數落的,把他一輩子的好事一一地擺出來,這個好人就讓人敬重了,他家里的人也就跟著讓人敬重了。

    碰到死去的是個壞人、惡人,就更要會哭會數落了。

    誰也不會一輩子都做缺德事的,總會有些善行的。

    把他的好事都說出來,人心一軟,再一想人都死了,就不再計較了,還會有點傷心他死呢!覺得他也不是個多么壞的人,他家里的人也就從此抬起頭來了。

    就這么著,一些會哭的人,就常被人家請去幫哭。

    你銀嬌奶奶哭得最好,誰家辦喪事,總得請她。

    村里人知道她會哭,是在她十六歲的時候。

    她十三歲那年秋天,到處是瘟疫。

    那天,早上剛抬走她老子,晚上她媽就去了。

    苦兮兮地長到十六歲。

    這年春末,村西五奶奶死了。

    下葬這一天,兒女一趟,都跪在地上哭。

    人就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望哭,指指點點地說誰誰哭得最傷心,誰誰肚里苦水多。

    你銀嬌奶奶就打老遠處站著。

    這五奶奶心慈,把你沒依靠的銀嬌奶奶當自己的孫女待。

    在你銀嬌奶奶心中,五奶奶是個大恩人。

    這里,五奶奶家的人哭得沒力氣了,你銀嬌奶奶過來了。

    她“撲通”一聲,在五奶奶棺材前跪下了,先是不出聲地流淚,接著就小聲哭,到了后來,聲越哭越大。

    她一件一件地數落著五奶奶的善行,哭得比五奶奶的兒子、幾個兒媳婦、孫子、孫媳婦都傷心。

    她趴在五奶奶的棺材上哭成個淚人,誰都勸不起她來。

    哭到后來,她哭不出聲來了,可還是哭。

    在場的人也都跟著她哭起來。

    打那以后,誰都知道你銀嬌奶奶哭得好;誰家再有喪事,必請你銀嬌奶奶幫哭。

    不過,沒有幾個人能知道你銀嬌奶奶怎么哭得那么好。

    她心里有苦,是個苦人……

    銀嬌奶奶回來后,出錢請人在小巧當年淹死的小河邊上蓋了間矮小的茅屋。

    從此,徹底結束了漂流異鄉的生活。

    秋秋常到銀嬌奶奶的小屋去玩,有時她與奶奶一起。

    每逢這時,她就坐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兩個老人所進行的、用了很大的聲音卻都言辭不清的談話。

    看她們的腦袋失控似地不停點著,晃動著。

    有時,她獨自一人去;那時,她就會沒完沒了地向銀嬌奶奶問這問那。

    在秋秋看來,銀嬌奶奶是一個故事,一個長長的迷人故事。

    銀嬌奶奶很喜歡秋秋,喜歡她的小辮、小嘴和一雙總是細瞇的眼睛。

    她常伸出粗糙且顫抖不已的手來,在秋秋的頭上和面頰上撫摸著。

    有時,銀嬌奶奶的神情會變得很遙遠:

    “小巧,長得是跟你一個樣子的。

    她走的時候,比你小一些……”

    秋秋一有空就往河邊的茅屋跑。

    這對過去從未見過面的一老一小,卻總愛在一塊待著。

    秋秋的奶奶到處對人說:“我們家秋秋不要我了。”

    “你到江南去了幾十年,江南人也要幫哭嗎?”秋秋問。

    “蠻子不會哭,說話軟綿綿、細聲細氣的,哭不出大聲來,叫人傷心不起來。

    江南人又要面子,總要把喪事做得體面,就有不少江北的好嗓子女人到了江南。

    有人家需要幫哭就去幫哭;沒幫哭活時就給人家帶孩子、縫衣、做飯,做些零七八碎的雜活。

    江南人家富,能掙不少錢呢。”

    “你要掙那么多錢干嘛?”

    “蓋房子!蓋大房子,寬寬敞敞的大房子。”

    “怎么沒蓋成?”

    “蓋成了。”

    “在哪兒?”

    “離這兒三里路,在大楊莊。”

    當秋秋問她為什么將房子蓋在大楊莊,又為什么不住大楊莊的大房子卻住在這小茅屋時,她不再言語,只把睛睛朝門外大楊莊方向癡癡地望,仿佛在記憶里尋找一些已幾乎逝去的東西。

    不一會,秋秋聽到了她一聲沉重的嘆息。

    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她總沉默著。

    秋秋回到家,把這番情景告訴奶奶,并追問奶奶這是為什么。

    奶奶就告訴她:“那時,你銀嬌奶奶幫哭已很出名了。

    誰家辦喪事,方圓十里地都有人趕來看她哭。

    她一身素潔的打扮,領口里塞一塊白手帕,頭發梳得很整齊,插朵小藍花。

    幫哭的人總要插一朵小藍花。

    她來了,問清了死人生前的事情,嘆口氣,往跪哭的人面前一跪,用手往地上一拍,頭朝天仰著,就大哭起來。

    其他跪哭的人都忘了哭,直到你銀嬌奶奶一聲大哭后,才又想起自己該做的事情,跟著她,一路哭下去。

    你銀嬌奶奶的長哭,能把人心哭得直打顫。

    她一口氣沉下去能沉好長時間,像沉了一百年,然后才慢慢回過氣來。

    “她還會唱哭。

    她嗓子好,又是真心去唱去哭,不由得人不落淚。

    大伙最愛聽的,還是她的罵哭。

    哭著哭著,她‘罵’起來了。

    如果死的是個孩子,她就罵:‘你這個討債鬼呀!娘老子一口水一口飯地把你養這么大,容易嗎?你這沒良心的,剛想得你一點力,腿一蹬就走啦?你怎么好意思喲!’她哭那孩子的媽媽怎么懷上他的,怎么把他生下來的,又是怎么把他拉扯大的。

    哭到后來,就大‘罵’:‘早知道有今天,你娘一生下你,就該把你悶在便桶了……’假如死的是個老人,她就‘罵’:‘你個死鬼哎,心太狠毒了!把我們一趟老老小小的撇下不管了,你去清閑了,讓我們受罪了!你為什么不把我們也帶了去呀!你害了我們一大家了……’這么一說,這么多人跑這么遠的路來聽你銀嬌奶奶哭,你也就不覺得怪了吧?

    “就在這聽哭的人當中,有一個大楊莊教小學的小先生。

    那個人很文靜,臉很白,戴副眼鏡。

    他只要聽到你銀嬌奶奶幫哭的消息,總會趕到的。

    他來了,就在人堆里站著,也不多言,不出聲地看著你銀嬌奶奶。

    每次幫哭之后,你銀嬌奶奶總像生了一場大病,臉色很難看,坐在凳上起不來。

    聽哭的人都散去了,她還沒有力氣往家走。

    那個小先生總是不遠不近地跟著。

    你銀嬌奶奶上路了,他就在她身后不遠不近地跟著,一直把她送到家門口。

    后來,你銀嬌奶奶就跟他成家了。

    “那些日子,你銀嬌奶奶就像換了一個人,整天笑瞇瞇的,臉色也總是紅紅的。

    孤零零的一個人,現在有家了,有伴兒了,還是一個識字的、愛用肥皂洗面孔的男人。

    她自然心滿意足。

    那些日子,她總是想,不能讓他跟著她過苦日子,就四處去幫哭。

    可也不會總有幫哭的事,其余時間,她就幫人家做衣服,納鞋底。

    “后來,她生了一個閨女,叫小巧。

    等小巧過四歲生日,她跟他商量:‘我們再有些錢,就能蓋房子了。

    我想去江南,高橋頭吳媽她愿意帶我去。

    你在家帶小巧。

    ’她就去了江南。

    兩年后,她帶回一筆錢來,在大楊莊蓋起了一幢方圓十里地也找不出第二家的大房子。

    一家三口,和和美美地過了一段日子,她又走了。

    房子蓋到最后,錢不夠了,跟人家借了債。

    她又想,那么大一幢房子,總該有些家什,不然顯得空空蕩蕩的。

    她還想給小巧他們父女倆多添置一些衣服,不讓他們走在人前被人看低了。

    再說,她也習慣了在外面漂流。

    “她就沒有想到再隔一年回來時,小先生已喜歡上他的一個女學生了。

    那時候的學生歲數都很大。

    那姑娘長得很好看。

    而你銀嬌奶奶這時已顯老了;一對眼睛,終年老被眼淚漚著,眼邊都爛了,看人都看不太清爽。

    她很可憐地央求他。

    他說那姑娘已有孩子了。

    她沒有吵沒有鬧,帶著小巧又回到這兒。

    我對她說:‘那房子是你掙的錢蓋的,你怎么反而留給他?你太老實,太傻!’她把小巧緊緊摟在懷里不說話。

    ‘叫他出去!’好多人對她說。

    她搖搖頭,說:‘我有小巧乖乖。

    ’她把嘴埋在小巧的頭發里,一邊哭,一邊用舌頭把小巧的頭發卷到嘴里嚼著。

    打那以后,她再也沒去過大楊莊……”

    秋秋走到門口去,用一對淚水朦朧的眼睛朝小河邊上那間小茅屋望著……

    秋秋往銀嬌奶奶的小屋跑得更勤了。

    她愿意與銀嬌奶奶一起在小河邊上乘涼,愿意與銀嬌奶奶一起在屋檐下曬太陽,愿意聽銀嬌奶奶絮絮叨叨地說話。

    有了秋秋,銀嬌奶奶就不太覺得寂寞了。

    要是秋秋幾天不來,銀嬌奶奶就會拄著竹竿,站在路口,用手在額上支著,朝路上望。

    九月十三,是小巧的生日。

    一大早,銀嬌奶奶就坐到河邊去了。

    她沒有哭,只是呆呆地望著秋天的河水。

    秋秋來了,就乖乖地坐在銀嬌奶奶的身邊,也呆呆地去望那河水。

    銀嬌奶奶像是對秋秋說,又像是自言自語:“我不該把她托給人家去了江南。

    她走的時候,才七歲。

    她準是想我了,跑到了河邊上,用蘆葦葉折了條小船。

    我知道,她想讓小船帶著她去找我呢。

    風把小船吹走了。

    這孩子傻,忘了水,連鞋也不脫,跟著小船往前走了。

    這河坎陡著呢!她一個懸空,滑倒了……”

    她仿佛親眼看到了似的說著:“那天我走,她哭著不讓。

    我哄她:‘媽媽給你買好東西。

    ’小巧說:‘我要棒棒糖。

    ’‘媽媽給你買棒棒糖。

    ’小巧說:‘我要小喇叭,一吹嗚的打響的。

    ’‘媽媽給你買小喇叭。

    ’我的小巧可乖了,不鬧了,拉著我的手,一直走到村口。

    我說:‘小巧回家吧!’小巧搖搖頭:‘你先走。

    ’‘小巧先走。

    ’‘媽媽先走。

    ’……我在外拚命掙錢,跌倒了還想抓把泥呢!到了晚上,我不想別的,就想我的小巧。

    我給她買了棒棒糖,一吹就嗚的打響的小喇叭。

    我就往回走。

    一路上,我就想:秋天,送小巧上學。

    我天天送她去,天天接她回來,要讓她像她爸那樣,識很多字……這孩子,她多傻呀……”

    她的眼睛直勾勾地望著水,仿佛要從那片水里看出一個可愛的小巧來。

    快近中午時,銀嬌奶奶說:“我生下小巧,就這個時辰。”

    她讓秋秋攙著,一直走到水邊,然后在河坎上坐下,摸摸索索地從懷里掏出一個小布包包,放在掌上,顫顫抖抖地解開,露出一疊錢來。

    “小巧要錢用呢!”她把錢一張一張地放在水上。

    河上有小風,大大小小的錢排成一條長長的隊,彎彎曲曲地朝下游漂去。

    秋秋用雙手托著下巴,默默地看那些錢一張一張地漂走。

    有時,風有點偏,把錢刮向岸邊來,被蘆葦竿擋住了,她就會用樹枝將它們推開,讓它們繼續漂去。

    離她們大約四、五十米遠的地方,一個叫九寬的男孩和一個叫蝦子的男孩把一條放鴨的小船橫在河心,正趴在船幫上,等那錢一張一張漂過來。

    他們后來爭執起來了。

    九寬說:“明年讓你撈還不好嗎?”

    蝦子說:“不會明年讓你撈嗎?”

    爭來爭去,他們又回到了原先商定好的方式:九寬撈一張,蝦子撈一張。

    秋秋終于發現了他們,便沿著河邊跑去。

    她大聲地說:

    “不準你們撈錢!”

    九寬嬉皮笑臉地說:“讓你撈呀?”

    “呸!”秋秋說:“這是給小巧的錢!”

    九寬知道一點,說:“小巧早死了。”

    秋秋找來三四塊半截磚頭,高高舉起一塊:“你們再不走開,我就砸了!”她的臉相很厲害。

    九寬和蝦子本來就有點怕秋秋,見秋秋舉著磚頭真要砸過來,只好把船朝遠處撐去,一直撐到秋秋看不到的地方;但并未離去,仍在下游耐心地等著那些錢漂過來。

    秋秋坐在高高的河岸上,極認真地守衛著這條小河,用眼睛看著那些錢一張一張地漂過去。

    這地方的幫哭風曾一度衰竭,這幾年,又慢慢興盛起來。

    這年春上,北邊兩里的鄒莊,一位活了八十歲的老太太歸天了。

    兒孫一趟,且有不少有錢的,決心好好辦喪事,把所有曾經舉辦過的喪事都比下去。

    年紀大的說:“南邊銀嬌奶奶回來了,請她來幫哭吧!”年輕的不太知道銀嬌奶奶那輝煌一哭,年紀大的就一五一十地將銀嬌奶奶當年的威風道來,就像談一個神話般的人物。

    這戶人家的當家主聽了鼓動,就搬動了一位老人去請銀嬌奶奶。

    銀嬌奶奶聽來人說是請她去幫哭,一顆腦袋便在脖子上顫顫悠悠的,一雙黑褐色的手也顫動不已。

    這里還有人記得她呢!還用得著她呢!“我去,我去!”她說。

    那天,她讓秋秋攙著,到小河邊去,用清冽的河水好好地洗了臉,洗了脖子,洗了胳膊,換了新衣裳,又讓秋秋用梳子醮了清水,把頭發梳得順順溜溜的。

    秋秋很興奮,也就忙得特別起勁。

    最后,銀嬌奶奶讓秋秋從田埂上采來一朵小藍花,插到頭上。

    銀嬌奶奶是人家用小木船接去的。

    秋秋也隨船跟了去。

    一傳十,十傳百,數以百計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

    他們想看看老人們常提到的銀嬌奶奶,要領略領略她那聞名于方圓幾十里的哭。

    大多數人不認識銀嬌,就互相問:“在哪?在哪?”

    有人用手指道:“那就是。”

    人們似乎有點失望。

    眼前的銀嬌奶奶似乎已經失去了他們于傳說中感覺到的那番風采。

    他們只有期待著她的哭泣了。

    哭喪開始,一群人跪在死者的靈柩前,此起彼伏地哭起來。

    銀嬌奶奶被人攙扶著,走向跪哭的人群前面。

    這時,圍觀的人從騷動中一下子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皆跟隨著銀嬌奶奶移動著。

    銀嬌奶奶不太俐落地跪了下來,不是一旁有人扶了一下,她幾乎要歪倒在地上。

    她從領口取出白手帕時,也顯得有點拖泥帶水,這使從前曾目睹過她幫哭的人覺得有點不得勁。

    她照例仰起臉來,舉起抓住手帕的手,然后朝地上拍下,但拍得缺了點分量。

    她開哭了。

    她本想把聲音一下子扯得很高的,但全不由她自己了,那聲音又蒼老,又平常,完全沒有以前那種一下子抓住人心并撕人肝腸的力量了。

    圍觀的人群有點騷動起來。

    鉆在最里邊的秋秋仰起臉,看著那些圍觀的人。

    她瞧見了他們眼中的失望,心里不禁為銀嬌奶奶難過起來。

    她多么希望銀嬌奶奶把聲音哭響哭大,哭得人寸腸欲斷啊!

    然而,銀嬌奶奶的聲音竟是那樣的衰弱,那樣的沒有光彩!

    從前,她最拿手的是數落。

    但那時,她有特別好的記憶和言語才能,吐詞清晰,字字句句,雖是在哭泣聲中,但讓人聽得真真切切;而現在,她像是一個在僻靜處獨自絮叨,糊糊涂涂的,別人竟不知道她到底數落了些什么。

    跟大人來看熱鬧的九寬和蝦子爬在敞棚頂上。

    初時,還擺出認真觀看的樣子,此刻已失去了耐心,用青楝樹果子互相對砸著玩。

    秋秋朝他們狠狠瞪了一眼。

    九寬和蝦子朝秋秋一直脖子,眨眨眼不理會,依然去砸楝樹果子。

    當蝦子在躲避九寬的一顆楝樹果子,而不小心摔在地上,疼得直咧嘴時,秋秋在心里罵:“跌死了好!跌死了好!”

    這時,死者的家人倒哭得有聲有色了。

    幾個孫媳婦又年輕,又有力氣,嗓子也好,互相比著孝心和沉痛,哭出了氣勢,把銀嬌奶奶的哭聲竟然淹沒了。

    人們有點掃興,又勉強堅持了一會,便散去了。

    秋秋一直守在一旁,默默地等著銀嬌奶奶。

    哭喪結束了,銀嬌奶奶被人扶起后,有點站不穩,虧得有秋秋做她的拐棍。

    主人家是個好人家,許多人上來感謝銀嬌奶奶,并堅決不同意銀嬌奶奶要自己走回去的想法,還是派人用船將她送回。

    一路上,銀嬌奶奶不說話,抓住秋秋的手,兩眼無神地望著河水。

    風把她的幾絲頭發吹落在她枯黃的額頭上。

    秋秋覺得銀嬌奶奶的手很涼很涼……

    夏天,村里的貴二爺又歸天了。

    銀嬌奶奶問秋秋:“你知道他們家什么時候哭喪?”

    秋秋答道:“奶奶說,明天下午。”

    第二天下午,銀嬌奶奶又問秋秋:“他們家不要人幫哭嗎?”

    秋秋說:“不要。”

    其實,她聽奶奶說,貴二爺家里的人已請了高橋頭一個幫哭的了。

    “噢!”銀嬌奶奶點點頭,倒也顯得很平淡。

    這之后,一連下了好幾天雨,秋秋也就沒去銀嬌奶奶的茅屋。

    她有時站到門口去,穿過透明的雨幕看一看茅屋。

    天晴了,家家煙囪里冒出了淡藍色的炊煙。

    秋秋突然對奶奶說:

    “銀嬌奶奶的煙囪怎么沒有冒煙?”

    奶奶看了看,拉著秋秋出了家門,往小茅屋走去。

    過不一會工夫,秋秋哭著,從這家走到那家,告訴人們:

    “銀嬌奶奶死了……”

    幾個老人給銀嬌奶奶換了衣服,為她哭了哭。

    天暖,不能久擱,一口棺材將她收斂了,抬往荒丘。

    因為大多數人都跟她不熟悉,棺后雖然跟了一條很長的隊伍,但都是去看下葬的,幾乎沒有人哭。

    秋秋緊緊地跟在銀嬌奶奶的棺后。

    她也沒哭,只是目光呆呆的。

    人們一個一個散去,秋秋卻沒走。

    她是個孩子,人們也不去注意她。

    她望著那一丘隆起的新土,也不清楚自己想哭還是不想哭。

    田埂上走過九寬和蝦子。

    九寬說:“今年九月十三,我們撈不到錢了。”

    蝦子說:“我還想買支小喇叭呢!”

    秋秋掉過頭來,正見九寬和蝦子在蹦蹦跳跳地往前走,便突然打斜里攔截過去,并一下子插到他倆中間。

    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她已用兩只手分別揪住了他倆的耳朵,疼得他倆吱哇亂叫:“我們怎么啦?我們怎么啦?”

    秋秋不回答,用牙死死咬著嘴唇,揪住他倆的耳朵,把他倆一直揪到銀嬌奶奶的墓前,然后把他倆按跪在地上:“哭!

    哭!”

    九寬和蝦子用手揉著耳朵說:“我們……我們不會哭。

    ”他們又有點害怕眼前的秋秋,也不敢爬起來逃跑。

    “哭!”秋秋分別踢了他們一腳。

    他們就哭起來。

    哭得很難聽。

    一邊哭,一邊互相偷偷地一笑,又偷偷地瞟一眼秋秋。

    秋秋忽然鼻子一酸,說:“滾!”

    九寬和蝦子趕緊跑走了。

    田野上,就秋秋一個人。

    她采來一大把小藍花,把它們撒在銀嬌奶奶的墳頭上。

    那些花的顏色極藍,極鮮亮,很遠就能看得見。

    秋秋在銀嬌奶奶的墳前跪了下來。

    田野很靜。

    靜靜的田野上,輕輕地回響起一個小女孩幽遠而純凈的哭聲。

    那時,慈和的暮色正籠上田野……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曹文軒《藍花》文章

    散文

    怎樣與父母之間溝通寫一篇作文800字

    閱讀(344)

    與父母溝通溝通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橋梁,溝通是兩個人傾聽對方心聲。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飯后的一聲聲震撼心靈的關門聲,是我們和父母之間的沉默和爭吵。缺少了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自然也就和父母之間有了“

    散文

    描寫父女之情的詩句、散文有哪些

    閱讀(477)

    描寫父女之情的詩句:1.哀哀父母,生我勞瘁。____佚名《蓼莪》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____佚名《蓼莪》3.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____蘇軾《送賈訥倅眉》4.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____聶夷中《田家》5.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____白居

    散文

    關于愛的敘事性散文五段

    閱讀(313)

    永遠的康定情歌-經典散文還記得清楚,八四年,全村還只有一部黑白電視機,放在大隊部的窗戶邊,整個村子的人都去看,那一年《宇宙牌香煙》火了,在那年知道了中央電視臺的春晚。冰心關于愛的文章凡有男女兩人進餐之食客,有三道菜為必點菜。遠遠望去,

    散文

    求散文

    閱讀(376)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美好的詞句無不贊賞著天涯海角。自古被喻為天之盡頭、海之角落的天涯海角,原是發配人犯的地方,何時成了愛情的見證地?一個美麗的傳說成就了一個美麗的景點。到了海南才知道,我又與臺風結緣了。在我

    散文

    作文:我們三姐妹450

    閱讀(312)

    瞧!我們三姐妹湖北省枝江市公園路小學六(1)班薛覃瑤我有兩個特殊的朋友,每到周末,我們就會在一起玩。這兩個人就是我的姐姐妹妹。我們這三姐妹呀,一個網蟲,一個書蟲,還有一個懶蟲。不信?就來看看唄—網蟲姐姐我的姐姐可是個名副其實的網蟲。自從

    散文

    有你,我才更幸福(作文600字)

    閱讀(311)

    十七歲的我、擁有她們我很幸福。轉眼我都已經17歲了,是她們陪伴我成長,和她們在一起有歡笑、有爭吵、還偶爾會發點小脾氣,也許就是她們能忍受我的脾氣。真的很謝謝她們。人的一生中需要有這樣一個人:即使遠隔千里,數年沒有聯絡,見面時仍然輕松

    散文

    作文我愛我家600-700字

    閱讀(282)

    您好!兩篇作參考。附了幾個好的開頭。1家,是每個人值得依靠的地方,在我幼小的時候,媽媽常輕輕地唱著“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著雯雯,組成幸福家庭”的歌曲,哄著我進入甜蜜的夢鄉,每當回憶起在幼小時媽媽唱這支歌時,我不禁油然而生一種對家的眷戀之

    散文

    冰心的散文集詩集兒童文學集有哪些

    閱讀(382)

    冰心(1900—1999.2.28)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

    散文

    小站的作者散文集有什么詩文集有什么?

    閱讀(436)

    袁鷹,原名田鐘洛,1924年生,是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家、散文家,政治家。其生于一個破敗的地主家庭,曾發表過《白楊》,《筏子》等優秀作品。迄今為止,他已出版文學創作、評論隨筆的集子約四十多種,散文集、兒童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性的優秀

    散文

    求名家的著名散文

    閱讀(358)

    1、《荷塘月色》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朱自清先生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后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托了作者一種向往于

    散文

    五個著名宋代詞人及其代表作簡介

    閱讀(508)

    1、范仲淹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進士出身官至參知政事。詞作不多,其邊塞詞《漁家傲》情感悲涼,突破了男女與風月的界限。今傳《范文正公詩余》,僅有五首。2、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人。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參知政事。是

    散文

    散文類型的分類

    閱讀(2572)

    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1、敘事散文敘事性散文指以記人敘事為主,又洋溢著濃厚抒情氣氛的散文。以對人和事物的具體敘述和描繪為其突出特色,同時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它側重于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

    散文

    生活的陽光雨露作文600

    閱讀(349)

    生活,就像一只小船載著你到每一個角落去欣賞,生活就像一個調味盒讓你飽嘗酸甜苦辣。而我的生活也有這樣,如陽光般雨露般的愛。記得那時三年紀時,我寫了一篇文章,母親一讀完興奮的說:“這是你寫的嗎?寫的真好。”我連忙說:“這是我寫的。”媽媽激

    散文

    享受文學的陽光雨露作文600字

    閱讀(331)

    不知是哪個花開的時刻,悄悄地,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就來到了世上,慢慢地到了上學的年齡,便纏著爸爸媽媽要去上學.我們永遠忘...感謝陽光雨露感謝,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感謝,是為了銘記點滴的幫助;感謝,是為了感恩的明燈。如果我是一塊黑板

    散文

    普通話考試朗讀文章有那些篇

    閱讀(349)

    一般報普通話考試時,都會要求購買一本書。朗讀范圍就是從那里面出。有書的話,翻看一下就可以了。再就是,普通話考試,不用很緊張。還是比較容易的。最后,祝你好運。希望你可以考一個好成績。^_^

    短句

    從網上摘抄文章到自己網志上算不算抄襲

    閱讀(487)

    LZ``我先可以告訴你`所有的文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轉載..世界上人這么多`你要發出來``就不可能沒人看到看到的人喜歡`就會搬走`發到其他地方`區別只是垃圾點的人就蓋上自己的名字`好一點的就會公開說自己是轉載``你那怎么能算抄襲呢````不過

    散文

    托物言志的名家文章600字

    閱讀(397)

    趙家畈有位名叫趙潔的年輕人,他在五歲時不小心從屋外的小路邊墜入4米多高的秧田中,整個腦袋全在泥中,幸虧搶救及時,命是保住了,可大腦不太好使,成了一個半傻的人。趙潔雖然是個半傻人,但是位長得挺帥的小伙子。只要不犯糊涂病時,與正常人沒什么

    散文

    關于母愛的散文感人文章其中要有故事

    閱讀(325)

    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于母愛。回想一下,我們從一個微小的細胞長成人形,每一條血脈、每一寸骨骼,全靠母親血液的灌溉、滋潤。母親為了肚子里的小寶寶長得健康、長得聰明,她一坐一臥都小心謹慎。因為母親把我們看成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是生命的

    散文

    描寫仙人掌花的文章

    閱讀(335)

    我的家里有一顆蒼翠欲滴的仙人掌。你知道掌的仙人名字是怎樣來的嗎?那是由于仙人掌長得像一只長滿刺的手掌的緣故。我家的這棵仙人掌遍身是刺,你可不要瞧不起這遍身的刺。這是他的武器呢。記得有一次,我給我給它澆水時不小心將他碰翻在我的

    散文

    描寫仙人掌的文章

    閱讀(320)

    仙人掌,嘿,這真是一種生命力頑強、奇特的植物!仙人掌,是一種生命力十分頑強的奇特的熱帶植物。盆栽的仙人掌,它百折不撓的性格十分讓人吃驚,有水、無水、天熱、天冷它都不在乎。它翠綠的身體長著一塊塊長滿硬刺的掌狀莖,它么沒不斷向上生長,像疊

    散文

    求一份自己的愛情別問父母的文章

    閱讀(309)

    給你提點建議:自己的愛情自己做主,聽起來蠻好,其實藏有很多隱患,只是當事人,由于年輕,可能發現不了其中的問題!成人的經驗往往包含著血和淚。也許你當前所做的,正是構成血和淚的經驗的組成部分,人常說當事者迷,為什么呢?因為他不能跳出圈外,全面完整

    散文

    關于愛情的短文章描寫內容是傷感的

    閱讀(396)

    http://loveshu.diy.myrice.com/love.htm飄走的愛jiaxin如果是命運的安排,我愿承受這一切----等待的寂寞與離別的痛苦。七年前,那時的我們剛踏入高中的大門----很小,一切都不懂。有一天我們因為同一朋友送行,使我們邂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