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歷史上的今天7月31日都發生過什么事

    歷史上的今天7月31日都發生過什么事

    7月31日發生了什么歷史事件

    時間: 2016-07-30 08:24 來源:未知

    大家都說時間會沖淡一切,或許會吧,但是有些深刻的事情,再怎么沖,也會留下印記。

    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從小到大發生的事情太多,能被我們記住的,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一定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歷史上的7月31日,發生過哪些時間難以淡化的歷史事件呢?

    (1)2012年7月31日美國小說家戈爾·維達爾逝世

    戈爾·維達爾1925年出生在紐約西點的軍人之家。

    2012年7月31日,他因肺炎并發癥在位于好萊塢的家中去世,享年86歲。

    維達爾被認為是繼海明威之后美國最反叛的作家之一。

    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他的同性戀小說曾開創同性戀書寫先河。

    他也毫不掩飾對美國政府的不滿,對歷屆美國總統的批評毫不留情。

    維達爾共出版了25部小說、數部劇本和200多篇散文,他的作品被譯成中文版的甚少。

    “我最喜歡的當代美國作家是戈爾·維達爾,他是美國文壇的元老,我特別喜歡他滿含幽默諷刺的雜文,很有味道。

    他潑辣的文筆與機智的談話使之成為美國文學界的明星。”

    (2)2007年7月31日聯合國派遣混合維和部隊,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取得進展

    2007年7月3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決定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派遣約2。

    6萬人的聯合國-非盟混合維和部隊。

    10月27日,蘇丹政府和反政府派別在利比亞蘇爾特恢復和談,這是國際社會推動達爾富爾和平進程的新起點,是蘇丹政府和反政府派別對話的新契機。

    中國在解決達爾富爾問題上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中國首批維和工兵分隊先遣分隊于11月24日抵達南達爾富爾州首府尼亞拉,成為聯合國第一支進駐該地區的維和部隊。

    (3)2002年7月31日香港演員陳寶蓮自殺死亡

    陳寶蓮1973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亞姐大賽名落孫山,1991年拍三級片,從此一脫成名,踏上拍三級片之路。

    代表作有《聊齋三之燈草和尚》、《我來自北京》、《現代應召女郎》及《蘭桂坊七公主》等。

    2002年7月31日傍晚,有過多次自殺和自殘經歷的陳寶蓮,在上海一幢24層高樓跳下自殺身亡,終年29歲。

    7月31日傍晚5時半,生產后才坐完月子的香港艷星陳寶蓮,從上海市靜安區南陽路一幢公寓的24樓跳下去,從而結束了不到30歲的年輕生命。

    事情過去半個多月后,陳寶蓮的親友包括外界人士,對陳寶蓮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版本的說明,但大都認為陳寶蓮與“干爹”黃任中的那段亦“父女”亦“情人”的感情,是導致這位香港艷星失去寄托、陷入自虐深淵最終走向毀滅的根源。

    (1)1989年7月31日永濟縣出土唐代鐵牛

    1989年7月31日四尊唐代開元年間鑄造的黃河“鎮河大鐵牛”在距山西省永濟縣城12公里的古蒲州城遺址西門外的黃河灘出土。

    (4)1987年7月31日麥加慘案

    1987年,一年一度的麥加朝覲活動就要進入最后高潮的7月31日,在做完下午祈禱后,幾千名伊朗朝覲者突然在沙特阿拉伯麥加城大清真寺外發起游行示威,他們高呼“打倒美國”、“打倒蘇聯”、“打倒以色列”的口號,同時梵燒美國總統里根的畫像。

    沙特警察對此進行了干預,雙方發生激烈沖突,造成402人喪生,649人受傷。

    死亡者中有275人是伊朗人,85人是沙特警察,還有42名其他國家的朝覲者,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流血慘案。

    這一慘重事件震驚全球,在伊斯蘭世界激起強烈反響,使海灣形勢驟然緊張。

    麥加沖突也是一次宗教戰爭。

    在伊斯蘭教中,有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派,分別在伊朗和沙特各居統治位,這兩派在歷史上長期存在矛盾和斗爭。

    而且伊朗對沙特執掌麥加和麥地那極為不滿,主張伊斯蘭圣地管理國際化。

    麥加慘案就是在這些綜合因素相互作用下發生的。

    (5)1987年7月31日著名作物育種和細胞遺傳學家戴松恩逝世

    戴松恩,1907年1月6日出生于本市沙家浜鎮。

    于1987年7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主要從事農業科學技術領導工作,并進行了作物遺傳育種的研究。

    在新中國建立前即開始從事農業科研的管理工作。

    他在擔任湖北農業改進所所長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傾其全部精力組織全所力量為抗戰時的湖北省農業增產服務,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1944年3月28日《新湖北日報》編者以《送戴松恩博士》為題刊文,充分肯定了他為湖北農業做出的貢獻。

    (6)1985年7月31日南非進入緊急狀態

    1985年7月31日,南非再次變成了騷亂不安、暴力和嚴厲的政府強制干預的場所。

    P-W博塔總統的政府11天前發布一個緊急狀態令,以制止社會動蕩。

    今天政府又阻止群眾為黑人騷亂的受害者舉行葬禮。

    儀式已經變成反對種族隔離法的聚會,但現在警察可以驅散他們。

    自從9月份以來,有500多人在反對種族隔離法的斗爭中死亡。

    里根政府是南非僅有的幾個同盟者之一,繼續保持它的“建設性約束”政策,就是對比勒陀利亞的種族政策努力說服而不是對抗。

    (7)1975年7月31日西方七國首腦會議制度化

    1975年7月31日,在赫爾辛基的英國大使館的午餐會上,德斯坦總統向前來參加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的福特總統、威爾遜首相和施密特總理,正式建議召開一次由西方五大國(法國、美國、英國、聯邦德國和日本)首腦參加的會議,得到了這三位首腦的響應和支持。

    從經濟角度考慮,首腦會議是此時西方各國所能采取的擺脫經濟困境最有效的辦法。

    西方各國經濟面臨的是一場并發性危機,任何一個經濟部門都無力單獨解決所有的經濟問題,而政府首腦則擁有使各部門協調行動的權限;造成各國這種經濟困境的原因,不僅有國內的,也有國際的,要擺脫之,除了國內的努力外,必須還有國際間的合作,而協調國內政策與對外政策的關系,顯然超出了外交部長的權限,非政府首腦莫屬。

    這大概是處于困境中的西方對朗布依埃會議寄于很高希望的重要原因。

    (8)1971年7月31日人類首次月球車行駛

    1971年7月31日,“阿波羅15”號宇航員戴維斯-R-斯科特和詹姆斯-B-歐文進行了人類首次月球車行駛,他們駕駛著4輪月球車,在崎嶇不平的月球表面上,越過隕石坑和礫石行駛了數公里。

    斯科特和歐文成為在月球上漫步的第7位和第8位人,而且是第一個在月球上駕車行駛的。

    當宇航員們在埃爾鮑隕石坑的邊沿停下時,位于休斯頓的任務控制臺打開了游車的電視攝影機,向地球傳送非常清晰的彩色圖像。

    電視觀眾可以看到宇航員挑選和采集月石標本。

    (9)1963年7月31日非洲發展銀行決定成立

    1963年7月31日,在喀土穆舉行的非洲國家財政會議通過協定,決定成立非洲發展銀行。

    1964年9月正式成立。

    1966年7月開始營業。

    原規定只吸收非洲獨立國家為成員國,1979年作修改,美、日、西德、加、法等21個非本地區國家加入。

    1985年5月有成員國75個(其中非洲國家54個)。

    其宗旨是“幫助非洲大陸制定總體戰略”,“協調各國的發展計劃”,為成員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資金,以便達到“非洲經濟的一體化”。

    與非洲發展基金等4個金融機構組成“非洲發展銀行集團”。

    1980年為止已為非洲國家提供貸款達25億美元。

    (10)1958年7月31日赫魯曉夫秘密訪華

    1958年7月31日,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訪問中國。

    訪問期間,赫魯曉夫同**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討論了國際形勢和中蘇關系等問題,并發表了《**和赫魯曉夫會談公報》。

    在這以前,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于4月份致函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建議在中國建立長波電臺,以使蘇聯紅軍能同在太平洋地區活動的蘇聯潛艇保持通訊聯系。

    蘇聯提出,由蘇方出大部分費用,中國負擔部分費用,6月,中共中央答復,同意建設該項設施,但一切費用由中國負擔,可以共同使用,所有權歸中國。

    蘇方提出交涉,全部費用仍由蘇方出。

    此事未達到一致而被擱置。

    7月21日,蘇聯大使尤金在會見**時,就中國所需的海軍援助問題提出蘇中聯合艦隊。

    **指出,這是政治問題,你們要把俄國民族主義擴大到中國海岸,是要控制我們。

    他拒絕了這一損害中國獨立主權的要求,并要尤金大使把他的話如實向赫魯曉夫轉告。

    7月31日,赫魯曉夫就此事秘密來華。

    在與毛澤等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會談中,赫魯曉夫否認了要搞共同艦隊是蘇聯領導人的意思,責怪尤金大使不懂軍事,沒傳達清楚,蘇聯只有提出共同研究艦隊的問題。

    **嚴詞指出了問題的實質所在,駁回了蘇方侵犯中國主權的無理要求,申明了中國黨的立場。

    會談不歡而散。

    (11)1958年7月31日伊拉克政變

    7月31日,伊拉克發生的流血政變不僅推翻了那里的親西方政權,而且在中東地區引起了新的緊張局勢,把美國和蘇聯推到新的沖突的道路上。

    蘇聯用激烈的言辭攻擊美國,譴責美國海軍陸械隊的行動是“嚴重危及世界和平”的“公開侵略”。

    艾森豪威爾則反駁說,蘇聯總理赫魯曉夫對全面戰爭的擔心是“言過其實”。

    艾森豪威爾說:“如果小國一個接一個地被蘇聯支持的擴張主義勢力和侵略勢力所吞并,那才會帶來真正的戰爭危險。”

    (12)1958年7月31日**拒絕蘇方建立聯合艦隊建議

    1958年7月31日,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來到中國進行訪問。

    訪問期間,中共中央主席**及其他領導人同赫魯曉夫論討了國際形勢和中蘇關系等問題,發表了《**和赫魯曉夫會談公報》。

    會談中,**拒絕了蘇方在不久前提出的關于建立聯合艦隊和長波電臺的建議。

    赫魯曉夫否認了要搞聯合艦隊是蘇共領導人的意見,說是尤金大使不懂軍事,沒傳達清楚,他們只是提出共同研究艦隊的問題。

    **尖銳地指出這是政治問題,你們要把俄國民族主義擴大到中國海岸,是要控制我們。

    他拒絕了這一損害中國獨立主權的要求。

    并要尤金大使把他的話如實向赫魯曉夫講。

    (13)1955年7月31日**作《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

    1955年7月31日,**在中央召開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作《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

    同年10月,中共七屆六中全會(擴大)通過了《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

    **的報告,全面闡述了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問題,號召全黨必須相信:一、廣大農民是愿意在黨的領導下逐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二、黨是能夠領導農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

    報告認為“在全國農村中,新的社會主義群眾運動的高潮就要到來”,對農業合作化運動要全面規劃,加強領導。

    但報告對“**”的批判是不符合實際的。

    1955年下半年出現了農業合作化高潮;同時也出現了要求過高,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也過于單一的問題。

    (14)1950年7月31日美國開始干預朝鮮戰爭

    1950年7月31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批準集結軍事力量去朝鮮作戰,并授予軍方發動戰爭的權力,于是強大的美國戰爭機器開始運轉。

    杜魯門下令動員海軍陸戰隊和國民警衛隊征集11.4萬美國男子入伍,另外還有10萬人將通過選征兵役制很快補充到部隊。

    計劃還包括陸軍增兵24萬人,使陸軍總數達到834萬。

    在向朝鮮戰場投入更多兵力的同時,杜魯門還增加了資金。

    美國國會批準了他提出的12億美元的要求以繼續實行互助防務計劃,援助**的國家。

    這次資金和人員動員是按照聯合國安理會7月7日的表決結果進行的。

    會議授權美國完全指揮聯合國軍保衛南朝鮮。

    投票表決的結果是七票對零票。

    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棄權,而蘇聯繼續進行抵制,沒有投票。

    經過表決同意由美國擔負“特殊的責任”。

    他任命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為聯合國軍司令。

    (15)1950年7月31日彭德懷被授予“朝鮮英雄”稱號

    1950年7月31日,彭德懷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授予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一級國旗勛章。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彭德懷慨然受命,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隊奔赴朝鮮戰場,同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

    他堅決貫徹**的指示,以卓越的指揮藝術,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有計劃地組織了五次戰役,把美軍和南朝鮮軍隊趕回到“三八”線地區,迫使美軍代表不得不同意簽訂停戰協議。

    (16)1946年7月31日漢奸殷汝耕被判死刑

    1946年7月31日,南京高等法院開庭審理殷汝耕一案。

    7月31日,判處殷汝耕死刑,褫奪公權終身,全部財產沒收。

    殷汝耕系浙江平陽縣人。

    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國民政府駐日特派員、航政司司長、總司令部參議等職。

    1935年他曾策劃冀東自治,但未成功,便私自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自任政務長官,改懸五色旗。

    1937年“七七”事變后,他與日軍緊密勾結,后應汪精衛的邀請,出任中日合辦山西煤礦公司董事長,不久又充任偽政府經濟委員會委員。

    1941年1月,任治理運河籌備處主任。

    同年5月,特任治理運河工程局局長。

    6用辭職。

    1947年12月1日,在南京老虎橋監獄被處決。

    (17)1941年7月31日納粹將大批猶太人趕往死亡集中營

    1941年7月31日,德國開始執行“最后解決”行動,即從肉體上消滅歐洲包括西歐和中歐的猶太人。

    (18)1930年7月31日中共黨組織領導敦化額穆民眾發動起義暴動

    1930年7月31日由中共黨組織組成的敦化額穆暴動總指揮部下令,在敦化縣所屬的新開道、馬號、南黃泥河子及額穆縣所屬的官地四處,同時發生了由**領導的農民武裝暴動,農民武裝襲擊了駐軍的防所。

    在新開道暴動處,40余名暴動人員越墻進入位于新開道的保安團第一正隊第一分隊防所院內,向屋內投彈、射擊。

    因保安團分隊于7月28日進山搜煙,僅有5個團丁留守,不能抵御。

    暴動隊繳獲了16支步槍,千余發子彈,燒毀了營房。

    集中于黃泥河的400余名敦化農民,沖入鎮內,繳得公安局5支槍,成立蘇維埃臨時組織,分配糧食;集中于新開道的250名額穆、蛟河農民,包圍保衛團防所,繳獲部分槍支。

    (19)1920年7月31日伯爾尼國際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各國社會黨多數站在本國資產階級政府一邊,反對外國無產階級。

    社會黨第二國際破產。

    大戰結束后,原第二國際社會黨領袖于1919年2月在瑞士伯爾尼開會,主張重建社會黨國際。

    1920年7月31日至8月4日,他們在日內瓦舉行大會,正式從組織上恢復第二國際。

    由于倡議重建的會議在伯爾尼舉行,故稱伯爾尼國際。

    新的國際繼承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衣缽,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停止活動。

    (20)1919年7月31日德國國民議會在魏瑪投票通過《魏瑪憲法》

    《魏瑪憲法》是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1919年—1933年)的憲法。

    作為德國歷史上的第一部付諸實施的民主憲法,它建立起了一個議會民主制和聯邦制的共和國。

    現今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憲法《德國基本法》仍保留著魏瑪憲法的部分章節。

    1919年1月19日,德國舉行國民議會大選。

    1919年2月6日德國國民議會舉行,由于首都柏林時局動蕩,國民議會改在魏瑪召開,共和國的非正式國名和憲法的名稱由此而來,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起草憲法。

    1919年7月31日,國民議會以262人支持、75人反對、84人缺席通過魏瑪憲法。

    1919年8月11日魏瑪憲法正式生效,8月11日因此被定位魏瑪共和國的國慶日,用以紀念「德國民主誕生之日」。

    (21)1913年7月31日袁世凱任命熊希齡為國務總理

    民國2年(1913年7月31日),熊希齡任國務總理。

    民國3年2月,熊希齡辭職,3月,又被袁世凱委為參政院參政全國石油礦督辦。

    民國6年(1917)夏秋,京律一帶水災嚴重,熊希齡負責督辦水災河工善后事宜,并主持募捐,救濟災民,倡議在北京設立慈幼局。

    民國7年,香山靜宜園改為慈幼院,收養、教育受災的流浪貧苦兒童。

    熊希齡掌管一切院務,長達20年之久。

    他還從事各種社會公益事業,擔任中華教育改進社董事長及民辦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等職。

    民國26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后,熊由北平到上海,負責戰地救護工作。

    上海淪陷后,欲取道香港返內地,12月5日病世于香港。

    (22)1911年7月31日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

    1911年7月31日,為將革命的重心轉移到長江流域一帶,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正式成立。

    自同盟會成立以來,以華南為重點的武裝活動屢遭失敗。

    1910年5、6月間,譚人鳳、宋教仁等同盟會部分骨干,認為“革命地點宜居中”,應從長江流域著手,遂召集11省區同盟會會長會議,討論籌組同盟會中部總會。

    7月31日,同盟會中部總會在上海四川路湖北小學召開正式成立大會,通過了由譚人鳳、宋教仁分別起草的章程和宣告。

    宋教仁、譚人鳳、陳其美、潘祖彝、楊譜笙被推舉為總務干事。

    中部總會章程稱,總會機關內部實行“議會制”,是為防止獨斷。

    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后,積極在長江流域的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各省設立分會,收攬人才,以共造革命時機。

    同時,總會加強與武漢地區其他革命黨人的聯絡,促成武漢革命勢力的聯合。

    (23)1906年7月31日沙皇下令解散杜馬

    1906年7月31日。

    沙皇尼古拉二世解散了俄國第一個民主機構--杜馬,使該議會的中間派和激進派領導人十分憤慨。

    因此他們發表了一項革命宣言。

    宣言號召俄國人民拒絕納稅,拒服兵役。

    宣言是在芬蘭的維堡市由代表們起草的。

    維堡市是俄國警察深入到的城市。

    沙皇于7月9日宣布解散杜馬以圖取消對土地改革所提出的討論。

    但是沙皇與杜馬間的緊張關系早在5月份杜馬成立的第一天就形成了。

    那一天,代表們起草了答沙皇開幕詞書,要求大赦政治犯,實行君主立憲制和對皇室和教會財產進行拍賣等。

    沙皇拒絕了所有要求,雙方從此陷入僵局。

    沙皇已宣布將在1907年3月5日成立第二屆杜馬。

    (24)1903年7月31日沈藎被刑部杖斃

    1903年7月31日,沈藎為中國近代的新聞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沈藎,湖南善化(今長沙)人。

    戊戌變法時,與譚嗣同、唐才常等交往甚密。

    后留學日本。

    1900年回上海后,與唐才常等共同組織正氣會,旋易名自立會。

    致力于勤(王)運動,任自立軍右軍統領。

    事敗后,繼續從事反清活動。

    1903年年初,天津《新聞西報》披露了沈藎搜集到有關《中俄密約》的內容。

    國人無不憤怒,指斥清廷賣國。

    清政府惱羞成怒,遂將沈藎逮捕入獄,處以死刑。

    此時,正值清廷操辦慈禧太后生辰慶典之際。

    惟恐行刑會影響“慶典”,慈禧下旨將沈藎杖斃。

    于是,刑部的官吏用竹鞭捶擊沈藎,酷刑連續四小時,打得沈藎血肉橫飛,慘不忍睹,沈藎罵聲不絕,尚未氣盡,最后竟被繩索勒死,時年31歲。

    (25)1894年7月31日中日平壤戰役打響

    1894年7月31日,中國清軍將領衛汝貴率領先頭部隊最先抵達平壤,將日軍前哨部隊擊退,占領了平壤。

    中日平壤戰役拉開序幕。

    (26)1886年7月31日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李斯特逝世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

    出生于貴族管家家庭。

    6歲起學鋼琴,9歲公開演奏。

    先后跟車爾尼、薩里葉里學鋼琴、作曲。

    1823年遷居巴黎。

    以卓越的鋼琴琴藝馳譽歐洲各國,亦從事創作與評論。

    深受圣西門學說和浪漫主義文藝思潮影響。

    法國七月革命時,寫了《革命交響曲》(未完成)。

    1834年里昂紡織工人起義時,寫了鋼琴曲《里昂》,以示同情。

    后在瑞士和意大利旅行途中,寫了許多鋼琴小品。

    1938—1847年間從事頻繁的演奏活動,遍及全歐洲。

    多次將演出收入捐贈匈牙利災民。

    1848年革命失敗以后,消極悲觀,篤信天主教,放棄演奏活動,主要從事創作、指揮和教學。

    1861年遷居羅馬。

    1865年在梵蒂岡受剪發禮,成為修士,但仍繼續創作。

    1875年創辦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并任院長。

    他是西洋音樂史上重要的浪漫派音樂家,曾豐富和革新鋼琴演奏技能,首創交響詩體裁,倡導標題音樂,創用單一主題發展手法等。

    代表作品有:交響詩《前奏曲》、《塔索》、交響曲《但丁》、《浮士德》,19首《匈牙利狂想曲》、2部鋼琴協奏曲、b小調鋼琴奏鳴曲、《高級技巧練習曲集》、《巡禮年代》曲集等。

    (27)1849年7月31日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作戰時犧牲

    裴多菲·山陀爾,匈牙利的愛國詩人和英雄,匈牙利偉大的革命詩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學的奠基人,資產階級革命民主主義者。

    1847年起詩歌創作涉及當時政事,如《致十九世紀的詩人》《以人民的名義》等詩篇。

    1848年3月15日裴多菲領導有學生參加的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反抗奧地利的市民起義,向起義者朗誦政治詩篇《民族之歌》,并寫下詩篇《大海沸騰了》《把國王吊上絞架》,激勵人民為爭取民族自由和獨立而斗爭,被譽為“匈牙利自由的第一個吼聲”。

    9月,加入革命軍隊,投身匈牙利民族獨立戰爭。

    在1848年至1849年由科蘇特領導的民族解放戰爭中,裴多菲于1849年1月參加了貝姆將軍的部隊,作為貝姆將軍的少校副官同俄奧聯軍英勇奮戰,1849年7月,創作了最后一首詩歌《恐怖的時刻》,同年7月31日在瑟什堡戰役中失蹤,多數學者認為他犧牲在瑟什堡大血戰中,尸體埋葬在1050名英烈的大墳冢中。

    魯迅十分推崇裴多菲,說“爭的擅長之處,自然是在抒情的詩”,歐洲一些文藝評論家稱贊裴多菲是“馬扎爾的抒情詩王”。

    (28)1667年7月31日第二次英荷戰爭結束

    1667年7月31日,英國和荷蘭簽訂《布雷達和約》,和約規定英國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將英軍在戰爭期間占領的蘇里南(在南美)歸還荷蘭。

    第二次英荷戰爭結束。

    望采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歷史上的今天7月31日都發生過什么事

    散文

    一生必讀的10本書

    閱讀(298)

    不需要看那么多書,只需要幾本有意義經得起讀的就好.我覺得,這些書可以看看,卡里的詩歌集<先知>,還有基督教的<圣經>,令人感受十分深刻!如果覺得枯燥了點可以看安妮寶貝后期的作品,素年錦時,蓮花,她的文字在這個時候已經沉淀了下來,不再

    散文

    《背著靈魂上路》的散文的答案

    閱讀(418)

    參考答案:1.文中第三段說如果我們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們的靈魂,由此可知,什么應指我們的靈魂。2.(1)因眷戀和牽掛(家人、朋友),心中感到孤寂而不踏實。(或:盡管外面的世界風景誘人,但因眷戀和牽掛(家人、朋友),心中感到有一種悵然若失的

    散文

    最后一個靈魂是不是散文

    閱讀(322)

    “尋找路上”的風景看風景和觀光成了撬動經濟的一個支點,旅游和“驢友”成了一道風景,浮躁的心被短淺的目光鼓動到虛空里高蹈,人們匆急的腳步不知走向哪里?也許是條件和性格使然,我與這些無緣,卻愿意在別人的文字中流連。在不斷地閱讀中,我得到

    散文

    為什么說個性與人格是現代散文的靈魂

    閱讀(325)

    散文創作中作家人格的主體性問題并不是一個新問題,但它卻是與散文的概念一樣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傳統的散文理論認為,散文是一種側重于“表現自我”的文體,因此在散文創作中作家的人格主體自然也就體現得最明顯和充分。至于究竟什么

    散文

    《一分鐘》選自那一本書作者及介紹

    閱讀(491)

    一分鐘作者:魯兵作者魯兵簡介及作品:魯兵,男,1924年出生,漢族,浙江金華人。首屆韜奮獎獲得者。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既是編輯又是兒童文學作家。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中國散文詩協會會員,上海詩詞學會理事、中國出版

    散文

    魯兵的資料

    閱讀(389)

    魯兵,浙江金華人。首屆韜奮獎獲得者。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既是編輯又是兒童文學作家。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中國散文詩協會會員,上海詩詞學會理事、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幼兒讀物研究會會長。曾任少年兒童出版社

    散文

    魯兵的童話詩代表作是

    閱讀(778)

    魯兵先生的優秀童話詩作品有:《唱的是山歌》(獲全國第二次兒童文學評獎一等獎);《老虎外婆》(獲全國兒童讀物優秀獎);《小豬奴尼》(獲兒童文學園丁獎的優秀作品獎)。魯兵編輯過《中國兒童時報》、《童話連篇》、《小朋友》、《365夜》(故事)、《365

    散文

    以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有哪些

    閱讀(454)

    1、利·普呂多姆《孤獨與沉思》是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的詩集,獲得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它是一部具有高貴的理想、完美的藝術和罕有的心靈與智慧實證的詩集。帕爾納斯派是由一些標榜"為藝術而藝術"的高蹈派詩人組成的,是象征派的

    散文

    蘇軾的詞與文各有什么特點

    閱讀(345)

    其形式更為活潑,主張文章應像客觀世界一樣。他擅長寫議論文,韻味雋永、抒情,像行云流水一樣的自然:1、議論三種功能更是結合得水乳交融。蘇軾文的特點。其辭賦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蕭散之氣,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姿態橫生,史論和政論都表現

    散文

    蘇軾的游記文章有什么特點

    閱讀(442)

    敘事:議論風生、氣勢充沛、借事寓理寄情、文意翻瀾、發人深思寫景:寄寓理趣、借景喻理、不拘常格、勇于創新、因物賦形、汪洋恣肆

    散文

    蒹葭改寫成散文600-800字

    閱讀(361)

    水塘、蘆葦、白霜、秋水------迷蒙的霧氣,甚涼的深秋,將心情放開,去追尋那不知是否會有的真實。秋風輕蕩,在葦的海洋上泛起波浪。張開雙臂,深深的、很自由的呼吸這清晨的空氣。濕濕的,帶著淡淡葦葉的味道。合起雙眼,任風拂過我的長發,輕摸過我的

    散文

    把蒹葭改寫成散文

    閱讀(310)

    浩蕩蘆葦莽蒼蒼,清晰白露化為霜。心湖搖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道艱漫且長.順流而下互追隨,已然她在水中央.茂密蘆葦盛萋萋,猶濕白露映霞光心湖蕩漾惟有她,依偎水草連岸旁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路彎崎山岡順流而下互

    散文

    求短篇抒情散文比賽用

    閱讀(261)

    1、輕輕地睜開雙眸,春風俏皮地撥動著我的眼眉,并旋著輕快的舞姿在發梢尖跳起了巴蕾,我的心跟著風兒起舞,春意就這樣一點一點在心中蕩漾開來。春天的風充滿著柔情,芬香四溢懷裹著希望,婀娜地輕拂過柳梢,輕吻著那些嫩芽,就如童話中王子吻著睡美人

    散文

    帶有議論的抒情散文描寫夏天

    閱讀(435)

    描寫夏天的散文夏的浪漫我愛充滿激情的夏天。我愛生機勃勃希望的原野,我愛挺拔秀麗連綿的群山。我愛夏日里鳥兒婉轉的歌聲;我愛茂密的叢林景色怡然;我愛黑土地上翠綠的秧苗,我愛奔流的河水一路笑顏。喜歡夏日里飄飛的雨,將世間清洗得纖塵不染

    散文

    歷史上的舒氏名人

    閱讀(490)

    老舍(1899~1966),現、當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滿族,北京人。出生于一個貧民家庭。1918年北京師范學校畢業后任小學校長和中學教員。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從事小說創作,19

    散文

    貴州歷史上都有什么名人

    閱讀(424)

    張之洞、何應欽、王陽明、楊龍友、周漁璜等。1、張之洞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

    散文

    關于做什么事情就要先做好準備的作文

    閱讀(835)

    成功,是世界上每個人都想取得的.有的人窮其一生卻也尋不到它的蹤影:可也有的人卻能收獲成功.究其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要做好準備在出發.著名作家張潔在她的一篇散文里說到:“找到了水源卻發現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初想這是多么的無知.

    散文

    在歷史上山西省都出過什么名人

    閱讀(379)

    王烈:字彥方,平原縣(今山東平原)人。生于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卒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8年)。王烈少時師從陳寔,聞名遐邇。董卓作亂時避亂遼東,并多次拒絕曹操的聘請。七十八歲時病死于遼東。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晉陽縣(今山西太原)人。少時知名

    散文

    中國歷史上經歷挫折后成功的偉人

    閱讀(472)

    挫折擋不住強者(張海迪立志成才)張海迪自幼就嚴重高位截癱,幾次瀕臨死亡邊緣,可是20多年來,她學會了4門外語,翻譯了16萬多字的外文著作,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并自學了針炙技術,為群眾治病1萬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與張海迪相比,我們這些身體健壯

    散文

    歷史上對張岱的評價

    閱讀(783)

    一個世界的熱鬧,一個人的夢作者:李敬澤1.張岱喜歡的事是:深深庭院,眼神波俏的丫環,繁花和少年,華麗的衣裳,駿馬奔跑的姿態,神奇的燈,煙花在幽藍的夜空中綻放;還有梨園歌舞,紫檀架上的古物,雪白的手破開金黃的橘子,新綠的茶葉在白水中緩緩展開,這些都是

    散文

    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10位文學家

    閱讀(769)

    1、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羅斯作家。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入選理由: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群星璀璨的俄羅斯文學的黃金時代,有兩

    散文

    法國歷史上著名作家

    閱讀(349)

    詩人兼寓言家拉封丹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劇作家莫里哀啟蒙思想家、作家伏爾泰啟蒙思想家、哲學家盧梭著名作家雨果作家、音樂評論家羅曼羅蘭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