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席慕蓉散文的評論

    席慕容的散文詩中表現出來,如幻似夢,似有若無,又遠又近的境界。

    人存不存在前生?我們就不用去做科學的探討與論斷了,僅就<前緣>一文而言,詩人是借前生的存在來表達她對相悅者熾烈的愛戀。

    這愛戀曾被忽視:“你若曾是江南采蓮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一朵。”

    這愛戀含著埋怨:“你若曾是那逃學的頑童,我必是從你袋中掉落的那顆嶄新的彈珠,在路旁的草叢里,目送你毫不知情地遠去。”

    這愛戀甘愿犧牲:“你若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

    焚燒著,陪伴你過一段靜穆的時光。”

    三個并列的意象,均用詞精美,格調清新,特別是把相悅者與自己放在不平等的地位,突出了己方的主動與猛烈,極大的增強了情感的穿透力。

    正因為如此:“今生相逢,總覺得有些前緣未了,卻又很恍惚,無法仔細地去辨認,無法一一地向你說出。”這無法分辨,無法述說之情,就起了如幻似夢,似有若無的作用。

    也因為將此生與前生交錯描寫,給我的感覺是又遠又近,遠近界限難以劃分,現實與理想難以劃分,心相與理析難以劃分。

    寫作技法】

    一、前言

    席慕蓉,一位來察哈爾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

    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詩集《七里香》,在臺灣刮起一陣旋風,其銷售成績也十分驚人。

    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長的痕跡》,表現她另一種創作的形式,延續新詩溫柔淡泊的風格。

    席慕蓉的詩作一直頗受矚目,然而近年來,她的詩作產量減少,散文作品不斷的增加,其中亦有異于詩作的特色,評論其詩作的文章頗多,其實席慕蓉的散文也有另外的風味。

    本文將以席慕蓉的散文作品為范圍,探討其特色與寫作技巧。

    其散文作品較特殊之處,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對此現象做一分析。

    另外,兼論席慕蓉的寫作技巧,如顏色的搭配、問句的運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二、特色---花的描述及色彩的使用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兩大方面,一為對花卉的描述,二為顏色的詞匯使用。

    在于“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樣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與她的關系最為密切。

    因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畫家的身份,在顏色的運用上,自然比較于其他作家貼切,形成她的一種特色。

    (一)花的描述

    在席慕蓉的散文之中,除了人之外,便多以花作為對象,或將花朵穿插在字句之中隱含某種象征意義。

    整棵大樹上滿了白花,又厚又綠的深色葉子把白花襯得特別耀,老遠就看到了。

    好大的一棵樹,深植在海邊的山崖上,在幾十年之前,當那些渡海而來的人剛剛開始在這個小島上棲身之時,這處山崖之上,一定曾經長滿這一類的海岸植物吧?

    我想當那一群人剛剛開始在這樹木底下搭建他們時小木屋時,一定以為這只是暫時的停留,以為不久就可以離開,所以才會蓋得這窘迫和雜亂無章的吧?

    席慕蓉喜歡將某種花的特性和某種類型的故事相結合。

    雖然,花在故事之中,可能只是扮演物的靜的角色,卻占有全文重要的地位。

    如在《有一首歌·花的極短篇》,席慕蓉寫下一對男女的故事,因曇花的綻放而開始,隨著曇花的凋落而結束。

    好多年以后,每次聞到相同花香,女孩都會想起那個在月亮底下把曇花摘下的少年,他們從那夜以后就沒有再見面。

    他不應該送她一朵曇花。

    聽人說,那是一種不幸的征兆。

    以故事形態表達出席慕蓉對花的感覺。

    花同時也扮演著觸媒的角色,對于讀者而言,即使不曾經歷類似或相同的情境,也可藉著席慕蓉筆下所營造的氣氛,有了更深的感覺,有著身歷其境的感覺,或許這也是席慕蓉作品始終被喜愛的因素之一。

    每一位作家都有其最鐘愛的事物,席慕蓉特別鐘情于荷花。

    她畫荷花,也寫荷花。

    不過,她很少單獨的贊美荷花,她總是把荷跟人相連,或者藉由某件事情帶出荷花。

    在文學的批評上有所謂的‘文如其人’的說法,特別強調作家的生活環境與作品的文風表現之間的關系。

    探討此現象與席慕蓉的關系,可以從席慕蓉的生活環境及成長過程之中尋得解答。

    那天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植物園的荷池,站在滿池亭亭的蓮葉旁,空氣中充塞著一種模糊而又熟悉的清香,幼年時和父親同游玄武湖的記憶,在霎時都重現在眼前,陽光在霎時也變得柔和起來。

    我好像進入了一個不大一樣的世界,在那里,時光滯留不前,我心中充滿了一種恍惚的鄉愁。

    對我來說,讀詩和寫詩也和荷花荷葉一樣,每次都能把我領進那一個不大一樣的也界里面去,在那里,心中沒有任何的負擔,我只是喜歡反覆溫習那一種恍惚的甜蜜和憂傷。

    涉江采芙蓉的時代,荷葉與荷花應該就是這個模樣了吧。

    荷,真是我的鄉愁,對一個古遠的時代與古遠的愛情的鄉愁。

    不知道是看多了畫中的荷,還是在古遠的日子里曾多次涉江采芙蓉,總有一個很奇怪的感覺,總覺得荷花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友人,并且,在初識的一次就是一見傾心,不忍離去,就這過了幾千年。

    東坡獨愛清風與明月,周敦頤有〈愛蓮說〉,對作家而言,自己青睞的事物,,鐘愛的一件事,喜歡的一個東西,不單只是字面上的解釋,重要的是深層意義及它與作家能夠相遇相通的一股默契,‘荷花’對席慕蓉而言正是如此。

    席慕蓉出版了一本完全以寫荷,詠荷為內容的書,名之為《信物》。

    這本書的內容是用以席慕蓉的文章和針筆畫來交叉營造全書的氣氛,顯出對荷花的贊頌與熱愛。

    她不僅客觀仔細的寫景,也主觀的寫情,使整個作品呈現情景交融的感覺,物我合一的情境。

    我每天早上都去端詳它,看著它的顏色從敷著一層青綠的暗紫,慢慢轉成水紅轉成柔粉再轉成灰白,看它的花瓣從緊密的蓓蕾到微綻到盛放再凋落,仿佛是看著一個生命從青澀的少年逐日逐日走到最后。

    原來,原來時間就是這樣過去了的。

    所有的日子越走越遠越黯淡,只有在蓮花盛開的時候,那些記憶,那些飄浮在它們周遭的記憶才會再匆匆趕回來帶著在當時就知道已經記住了的,或者多年以來一直以為已經忘了的種種細節。

    在席慕蓉所寫荷的作品內容中,人、事、時、地常常是相同的,她卻用不同的字句去描述,從各個角度切入,寫出完全不同的味道和感覺。

    如〈花之音〉和〈蓮池〉都在寫林玉山先生八十年回顧展中一張巨幅的荷花寫生。

    在〈花之音〉中,她被這幅畫吸引,因而請問林玉山先生,是在什么樣的心情下畫成的?

    老師說那個時他剛剛日本回到臺灣,和年輕友人一起,兩個人到嘉義附近的山里,在一處荷花池旁住了好幾天

    老師又說:‘那個時候,年紀輕,對任何事物都想一探究竟,我們聽人說荷花剛開的時候最美,并且花開的時候有聲音,所以兩個人就在池旁和衣睡了一個晚上,天還沒亮時就起來守著花開,等著聽花開的聲音。

    我從來不知道荷花開的時候有聲音,老師那天真的聲到了嗎?

    ‘聽到了。

    是很輕,很細微的聲音,但是可以聽得到。

    ………’

    在〈蓮池〉一文中,她采倒鈙的鋪陳方式,將時間拉到林玉山先生聽荷花的昭和五年七月,逐字逐句慢慢述說一個發生在日據時代的故事,然后將場景拉回一九九一年的五月,也就是八十回顧展的會場。

    她寫到收藏這幅畫作的張家,將這幅‘蓮池’呵護得無微不至。

    席慕蓉用她柔性的筆觸記錄下來巨幅荷花寫生的來源及歸處,同時也做了見證。

    是一場難得遇合!

    六十一年之后,一個初夏的正午,美術館里的展覽廳因為外面的炎炎烈日而顯得格外清涼,藝術家和他的畫作重新相遇。

    當年那個站在池邊的年青畫者如今鬢發已如霜雪,目光卻依舊清亮,依舊深藏著那對生命與美的渴望,從他筆下一筆一筆畫出來的藝術品掛滿在美術館許多間展覽廳的墻上,他必須要帶領他的學生和觀眾一張一張地看過。

    但是,在轉身之前,在離開‘蓮池’那張畫幅之前,白發的藝術家忽然停了一下,回首對那池蓮荷再看了一眼,才微笑著轉過身來帶領著我們繼續往前走過去了。

    老師,您是不是聽見了什么聲音?

    〈花之音〉出版于一九八九年,〈蓮池〉是作者一九九六年的新作,相同的一段往事,在隔了將近七年,席慕蓉以不同的表現手法,再次呈現她心中的感動,若不是對荷花的深深愛戀,如何能夠經歷長時間而不遺忘!

    席慕蓉曾在《成長的痕跡·自序》中提及:‘我是一個喜歡“回顧”的人’。

    這也印證了她的作品中不時出現充滿回顧的意味,除前所舉〈蓮池〉的例子外。

    對于小時候父親帶她去玄武湖看荷花一事,也常常出在文中。

    用不同的筆法,切入時間的前后,雖然是同一件事,因不同角度的寫作方法,讓人不容易覺得膩。

    玄武湖的黃昏,坐在父親腿間,父親雙手劃槳,

    小船從柳蔭下出發,在長滿了荷花荷葉的湖上靜靜地流動。

    暮色使得一切都變得模糊和安靜。

    小手拿著一個飽滿的蓮蓬,在小小的胸懷中,人世間的幸福也正如蓮蓬一樣飽滿、蓮子一樣清香。

    記憶里最早的荷,應該就是五歲時,父親帶我在玄武湖上泛舟時給時過我的那一個蓮蓬了。

    父親的懷抱是那樣安全溫暖,能夠獨占父親的懷抱對于小小五歲的我一種忐忑的驚喜與驕傲,伴隨著記憶而來的,還有湖上一片昏黃微微帶著灰紫的暮色。

    席慕蓉對于‘花’的鐘愛,顯然成為她作品中一個鮮明的特點。

    對她而言,花是她記憶中最重要的行囊,在每株花的背后有著不舍的情感。

    而花也代表某件讓席慕蓉動心的事情,或者一個深深記憶的人物。

    這樣的作品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自然是受人歡迎的。

    而海棠花就是屬于年輕時母親的花。

    ……而從沒有過那樣殘酷的戰爭,從來沒有過那樣連年的顛沛流離,從來沒有一個民族曾忍受過那樣多的苦難,于是那一代的少女沒有一個能實現她們的夢。

    ……要買下來的,不僅是那盆花,還有那盆花里的良辰美景,那盆花里古老而芬芳的故國,而我終于明白了我母親的心。

    所有的記憶都會隨著它的香氣出現在我眼前。

    我想,我愛的也許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時光。

    在每一朵花的后面,都有我珍惜的記憶。

    又是好多年過去了,……玫瑰仍在,而所有屬于那個夏天的事物都會回來,我幾乎還可以聞得到林中松針在太陽下發出的清香。

    ……

    在花前,我是個知足的人。

    (二)搭配顏色的運用

    走進席慕蓉的花花世界,可以發覺她一貫的溫暖筆調,同時為畫家的她,在文中形容花的色彩,也較一般作家更為敏銳細膩,使得作品有更鮮活的感覺。

    其意象的建構有大半是建筑在顏色的使用上,呈現給讀者的文章,不再只是死板平面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立體畫面。

    是那個似曾相識的山林,滿山開著一種野花,長而直的花梗上綴著從紫紅到淺紅到純白的串串風鈴,襯著青綠的野草,和后面郁綠黑藍的森森,是一幅又一幅人讓人心醉的畫面。

    整片草原一望無際,天地間除了蒼空的藍、云朵的白、青草的綠和遠處丘陵上一些土石的褐黃以及幾株雜樹的灰綠之外。

    茶褐的底色上畫著橫枝的菊花。

    枝干墨綠,花瓣原來應該是潔白的,卻在畫家筆下帶著一層仿佛被時間慢慢染黃了的秋香色。

    秋日下年和父親牽手走在波昂市郊,天氣不錯,路旁人家院子里的大樹金燦的,白色的細秋千安靜地垂掛在綠草地上。

    他說這話的時候,正是風和日麗的夏日正午,太陽光從翠綠層層的高枝上灑下來,森林中有著一層綠玉般的光影〔21〕

    天好干凈,是那種澄藍,草好柔軟,是那個種細密的綠。

    穿著白色襯衫和灰色運動褲的男女同學散坐在樹下,風吹過來,羊蹄甲粉紫色的小花瓣就輕輕柔柔地落了下來

    席慕蓉利用顏色搭配花卉的描寫,將所要傳達的抽象意念,明確且清晰的意象化。

    使得讀者在閱讀席慕蓉的作品時,非常容易進入她所想表達的情緒之中,顏色的功勞實不可沒。

    三 寫作技巧

    席慕蓉的寫作筆法擅長運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現舒緩的音樂風格而充滿了田園式的牧歌情調,在句法的經營上,除了著重整體的效果外,也追求詞藻的華美。

    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淺白的訴說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誠,具有沖澹型散文的特點。

    可能是同時身為詩人的關系,席慕蓉的散文會有意或無意的出現詩中才有的‘跳躍感’,將散文中所需的連接詞省略,或使用字句的排列,將詩感融入散文之中,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在席慕蓉的作品中‘問句的使用’是一大特色,無論是在文中或文末出現,事實上,她想要表達出的可能是一種模糊、不確定的心態,她不僅在自問同時也在向讀者發問。

    尤其,當席慕蓉在使用問句時,通常不會只使用一次,常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運用,連接而下,營造出一股沉重的氣氛將全文籠罩。

    當年他們曾經向怎樣的一個女子揮手作別?在雪白的蘋果花下,或者在浮動著清香的山坡上,他們揮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樣一揮手就是三十多年的空白?

    我也正一層一層地將我自己剝開,想知道,到底那一層才是真正的我呢?是那個快快樂樂的作著妻子,做著母親的婦人嗎?還是那個謹謹慎慎地做著學生,做著老師的女子呢?

    是那個在畫室一筆一筆畫著油畫的婦人嗎?還是那個在燈下一個字一個字地記著日記的女子呢?

    是那個在暮色里,手抱著一束百合,會無端落淚如雨的婦人嗎?還是那一個獨自騎著車,在迂回的山路上,微笑地追著月亮走的女子呢?

    我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到底那一個我才是真正的我呢?而我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與珍惜,又有誰能真正的明白?誰肯真正的相信呢?

    六十年的時間在往前進行的時候真是一筆一筆,一幅一幅,一日又一日慢慢累積而成的,為什么在回顧之時卻如急流奔馳而過?

    老師站在畫前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難道,這就是年少時的我所不能了解的人生嗎?

    那個無憂無慮、理直氣壯的小野馬到那里去了呢?

    我能不能有足夠的智慧來越過眼前的困境?能不能重新回到那片寬廣寧靜的天空?能不能重新擁有那跑沙跑雪的獨嘶心情?還有,我那極為珍惜的,在創作上獨來獨往的生命?

    在靜夜的燈下,我輕聲的問我自己,能還不能?

    不斷地自問,也讓讀者有自問的機會,席慕蓉并沒有也不愿意將答案訴諸于文字,因為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的人、相異的時空環境都有可能出現不一樣的答案,她總是留了一些余地,使讀者有想像、反思的空間。

    所以,席慕蓉的文章是言有盡時,意無窮際的。

    四、結語

    席慕蓉是抒情的,而作品中所運用的技巧更是表達出此一訊息,重覆的句型、問句的使用,文中充滿跳躍感,在不經意中仍有奇句,文體雖是散文,但詩的意味濃厚,這也是席慕蓉散文之作異于其它散文作家的。

    ‘花’對于席慕蓉而言,不單單只花而已,而是已經被擬人化再出現作品之中,當它只是個靜物時,殊不知其實他是個旁觀者,當席慕蓉畫它時、寫它時,它像是她的知心好友,也從它身上得到回應‘看花不是花’應該是席慕蓉的另類特色。

    主要著作】

    《七里香》(詩歌)、《無怨的青春》(詩歌)、《時光九篇》(詩歌)、《邊緣光影》(詩歌)、《迷途詩冊》(詩歌)、《我折疊著我的愛》(詩歌)、《三弦》(小品)、《有一首歌》(散文)、《同心集》(散文)、《寫給幸福》(散文)、《江山有待》(散文) 、《席慕蓉和她的內蒙古》(攝影+文字),《貝殼》選入初中課本

    七里香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

    而滄桑了二十年后

    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

    微風拂過時

    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無怨的青春

    在年青的時候

    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

    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她

    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

    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 那麼

    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暇的美麗

    若不得不分離

    也要好好地說一聲再見

    也要在心里存著感謝

    感謝她給了你一份記意

    長大了之后 你才會知道

    在驀然回首的一剎那

    沒有怨恨的青春 才會了無遺憾

    如山崗上那靜靜的晚月

    野 風

    就這樣地俯首道別吧

    世間哪有什麼真能回頭的

    河流呢

    就如那秋日的草原 相約著

    一起枯黃萎去

    我們也來相約吧

    相約著要把彼此忘記

    只有那野風總是不肯停止

    總是惶急地在林中

    在山道旁 在陌生的街角

    在我斑駁的心中掃過

    掃過啊 那些紛紛飄落的

    如秋葉般的記憶

    接友人書

    那辜負了的

    豈僅是遲遲的春日

    那忘記了的

    又豈僅是你我的面容

    那奔騰著向眼前涌來的

    是塵封的日 塵封的夜

    塵封的華年和秋草

    那低首斂眉徐徐退去的

    是無聲的歌

    無字的詩稿

    暮 色

    在一個年輕的夜里

    聽過一首歌

    輕憐 纏綿

    如山風拂過百合

    再渴望時

    卻聲息 寂滅

    不見來蹤 一無來處

    空留那月光 浸人肌膚

    而在二十年后的一個黃昏里

    有什麼與那一夜相似

    竟而使那旋律翩然來臨

    山鳴鼓應 直逼我心

    回顧所來徑啊

    蒼蒼橫著的翠微

    這半生的坎坷啊

    在暮色中

    竟化為甜蜜的熱淚

    席慕蓉散文的評論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席慕蓉散文的評論

    散文

    我喜歡夏季寫景作文600字

    閱讀(388)

    我給你兩篇,都不錯,還要的話,請追問,最好仿寫哦似乎昨天還是溫暖的春天,可是,今天已經是炎熱的夏天。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春姑娘已經離去,而夏姑娘已經邁著輕盈的腳步來了。啊,夏天來了!夏天來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熱了,太陽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發出耀

    散文

    寫景的作文600字以上急急急!!

    閱讀(318)

    柔柔地,小草拂著褲管,春的氣息那么真實地貼近肌膚。有露珠停留,在葉尖墜墜不肯滑落。不肯滑落的還有春天的色彩,明亮而輕快。不敢太急,徐徐地移動腳步,印下一條清新的痕跡,象是春天不經意抹過一筆淡淡的油彩。是怕驚動一些夢和呢喃,還是怕春天的

    散文

    畢淑敏散文哪本最好

    閱讀(353)

    畢淑敏的作品呢有很多,大多都是講她的從醫經歷的,還有的就是婚姻、家庭、母愛、女人她的散文,我推薦幾篇:《精神的三間小屋》《青蟲之愛》《造心》《孩子我為什么打你》《我的五樣》《預約死亡》,我個人比較欣賞她,你若讀完后感興趣,還可以再多

    散文

    畢淑敏散文集的主旨

    閱讀(410)

    畢淑敏散文集內容主旨:畢淑敏的文字神閑氣定,字里行間流露的是她的冷靜與善意。其中,“女性篇”集結了數篇以女性視角探討女性存在的文字;而“說我篇”中的《鐵馬冰河入夢來》,可以讓我們了解她是如何走上文學之路并且堅定地前行。畢淑敏的散

    散文

    散文詩是什么如何寫

    閱讀(417)

    散文詩是一種現代文體﹐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基于社會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下思想情感的波動和片斷。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題材上的豐富

    散文

    暑假旅游的作文500字寫漂流的快快急

    閱讀(323)

    炎炎暑假,落落余暉,芳草凄凄,笛聲陣陣,馨香縷縷……曼妙的涼風迎面拂來,為這酷暑增添了一絲清涼,徒步于清河岸畔,前幾日的蝴蝶谷一游依然記憶猶新……千盼萬盼,令人心潮澎湃的暑期長假如期而至,為了身心得以放松,我們一家和鄰居幾個決定到蝴蝶谷去

    散文

    關于帽兒山漂流500字作文

    閱讀(444)

    暑假開始后的第二個星期六,爸爸帶著我和媽媽,還有他的朋友一起去了仙人谷漂流,這是我第二次來這里了。哪里有山有水,還有讓人為之一振的清新空氣,簡直是心曠神怡。下午,我們買完票,做好一切漂流的準備活動,就坐著車來到了山頂水庫,排隊坐船。終于

    散文

    哪位能告訴我汪國真的散文當我握住歲月和你的手的全文

    閱讀(362)

    是不是這個:頭上是片湛藍的天----汪國真當我握住歲月和你的手便再也無悔無怨。生命的渴望說來紛繁卻也簡單,就像一只飛翔了很久的鴿子希驥著一片青色的屋檐!你可知道我曾無數次的感概!認識你真是一生的幸運!哪怕我們只曾擁有一個夏天,對一個

    散文

    求優美散文片斷(100字以上150字一下的)

    閱讀(313)

    汪國真寫有很多精典且短小的散文,現將他的代表散文作品《雨的隨想》全文附在下面,其中有些段落是中學常作為仿寫的段落,如第二段等。其他的散文作品還有《我喜歡出發》、《友情是相知》、《勇往直前》等等,你可以在網上搜索“汪國真散文”。

    散文

    人不長大多好汪國真的詩求感想100字左右

    閱讀(448)

    人長大了就會有無盡的煩惱和無奈,便失去了許多童年的童真童趣與灑脫,就算是有再多的朋友,再美好的戀人,事業做的再紅火,卻總也找不回小時候的那種只有星星和月亮的日子,人經歷的多了,得到的多了,長大了,失去的確是最難得和最美好的最珍貴的,也是永

    散文

    小說、散文、詩歌該怎么寫?

    閱讀(477)

    “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小

    散文

    詩歌小說散文故事

    閱讀(440)

    四月雪殤四月的天空,飄落了四月的雪。亂舞的雪花,滑過你的發梢,飄落在我的指尖。雪在我的指尖,悄悄融化。融化為你晶瑩的淚珠,全部撒落在我的靈魂之中。落寞的靈魂,在天地間飄蕩,無奈;卻找不到可歸屬的那片雪花。我本為卿狂,只因;我是四月的那片雪

    散文

    求詩歌、散文、小說各一篇

    閱讀(552)

    (1)愿風洗塵,愿雨成花,愿葉化心,愿云得情,愿與伊人攜手慢慢渡夢,愿看天長地久滄海桑田(2)天依無言漫雨下,汝今游樂在何方,夢尋千夜得離愁,目尋千地換虛空,為情為念為伊人,尋山尋水尋葉落,識風識雨識舊容,愿天賜三千花火,換此生伊夢迷離,花開花落生萬思,滄海

    散文

    城市供暖改造工程需要什么資質

    閱讀(486)

    建筑安裝工程資質即可,但要看資質級別與要承接的工程規模是否相稱。同時,還要看工程發包單位對資質級別的要求。但是,如果工程項目中包含土建類工程改造(如鍋爐房等)的話,那就還要有土建工程資質,也可以把這部分工程分包給有土建施工資質的單位

    散文

    畢淑敏散文哪本最好

    閱讀(353)

    畢淑敏的作品呢有很多,大多都是講她的從醫經歷的,還有的就是婚姻、家庭、母愛、女人她的散文,我推薦幾篇:《精神的三間小屋》《青蟲之愛》《造心》《孩子我為什么打你》《我的五樣》《預約死亡》,我個人比較欣賞她,你若讀完后感興趣,還可以再多

    散文

    畢淑敏散文集的主旨

    閱讀(410)

    畢淑敏散文集內容主旨:畢淑敏的文字神閑氣定,字里行間流露的是她的冷靜與善意。其中,“女性篇”集結了數篇以女性視角探討女性存在的文字;而“說我篇”中的《鐵馬冰河入夢來》,可以讓我們了解她是如何走上文學之路并且堅定地前行。畢淑敏的散

    散文

    散文詩是什么如何寫

    閱讀(417)

    散文詩是一種現代文體﹐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基于社會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下思想情感的波動和片斷。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題材上的豐富

    散文

    關于讀書感悟的散文字數不能少于100字

    閱讀(373)

    當歲月在指縫間無聲無息的流逝,無憂無慮的日子也漸漸的遠去,心底的那一絲少年情懷,總是在無意間或多或少的提及,恍然間已經長大,不再是無憂的少年,也不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的青年,本該成熟的年齡,本該有所成就的年齡,本該有所感悟的年齡。生活的浪花

    散文

    在小學期間學過的林清玄的散文有

    閱讀(461)

    有一篇,課文名字叫“和時間賽跑”。《和時間賽跑》為人民教育出版社課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的一篇課文,同時收入北師大版四年級第十一單元第2課的一篇課文,長春出版社六年級三單元課文,河北教育出版社冀教版第三單元的一篇

    散文

    3分鐘能讀完的散文

    閱讀(354)

    丁香花開了北方的五月唯獨丁香花開了,我吃過晚飯獨自漫步在公園的林蔭樹下,吸吮著大自然無私奉獻的新鮮空氣,那濃密的綠草地上開出了黃燦燦的酷似菊花的蒲公英來,優雅而清貴。小路上兩邊的樹,枝繁葉茂相互交織,猶如戀愛中的少男少女親密無間,夕

    散文

    讀完余秋雨散文我的感受50字

    閱讀(341)

    讀秋雨的書,如同讀著一本厚厚的歷史,更加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風土人情。秋雨的心是年輕的,卻又是遲暮的。有著兒童的天真,有著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所以他的人生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