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的送別詩詞,我要做一個關于某一首送別詩詞的PPT介紹,求最好
話別秦六郎 袁崇煥 海鱷波鯨夜不啾,故人談劍剡溪頭.言深夜半猶疑晝,酒冷涼生始覺秋.水國芙蓉低睡月,江湄楊柳軟維舟.自憐作賦非王粲,戛玉鳴金有少游. 金閶送別圖 唐寅 金閶楊柳麥塵絲,又送吾兒上路岐.若到長安見知己,為言貧甚轉工詩.尋芳草 別恨 明 夏完淳幾陣杜鵑啼,卻在那,杏花深處.小禽兒,喚得人歸去,喚不得愁歸去. 離別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飛絮.恨柳絲,系得離愁住,系不得離人住.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龍 明 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送妻弟魏生還里 王世貞 明 阿姊扶床泣,諸甥繞膝啼.平安只兩字,莫惜過江題.。
2.關于明朝 的詩
明代詩文數量卻浩如煙海,不僅作家眾多,而且各成流派。永樂至正統年間,文壇上出現了以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為首的“臺閣體”詩派。明中葉,在反對臺閣體冗沓文風的斗爭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間的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崛起,繼而又有嘉靖、萬歷間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后七子”雄踞文壇。他們以復古為號召,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當前、后七子復古運動興起時,文壇上又相繼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劉伯川席上作】 飛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處踏瓊瑤。 不嫌寒氣侵入骨,貪看梅花過野橋。 小注:本詩是明代大臣楊士奇十四歲時所作。關于此詩的來由,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楊士奇十四五歲時,一次與朋友陳孟潔一起去拜見他父親的好友劉伯川。當時正值寒冬,一場大雪過后,山明水秀的村莊田野變成了一個銀白的世界。三人酒酣耳熱,沿著小溪漫步。劉伯川讓兩個少年每人作詩一首,表達志向。楊士奇寫了以上這首詩,陳孟潔則寫了另外一首:“十年勤苦事雞窗,有志青云白玉堂。會待香風楊柳陌,紅樓爭看綠衣郎。”意思是說,自己從小刻苦讀書,等到自己中了進士或狀元,騎馬游街之時,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子一定會非常愛慕我,要爭著觀看我的風采。劉伯川笑著對他說:“十年寒窗,只是為了博得紅樓女子的一笑,日后當為風流進士。”對楊士奇的這首詩則說:“你的詩不失寒士本色,目前雖然如梅花處境貧寒,但將來必成大器,好好努力吧,可惜我看不到那天了。” 劉伯川卒后,孟潔果登第,為翰林庶吉士,而士奇官至少師。皆如伯川言。 【發淮安】 岸蓼疏紅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 雙鬟短袖慚人見,背立船頭自采菱。 【楊白花】 楊白花,逐風起。 含霜弄雪太輕盈,蕩日搖春無定止。 樓中美人雙翠顰,坐見紛紛渡江水。 天長水闊花緲茫,一曲悲歌思千里。 【巫山高】 巫山高高十二峰,連崖疊褵如游龍。 當時陽臺下神女,翠斂紅銷空處所。 朝朝峽里望氛氳,可憐猶似作行云。 相思已下沾裳淚,況復猿聲不可聞。 【入薊州界】 云凈天清紫翠浮,好山消盡越鄉愁。 行人如有江南興,馬上題詩入薊州。 【宣德丙午謁二陵(二首)】 去年侍從謁長陵,此日重來慟倍增。 春柳春花渾似昔,獻陵陵樹復層層。 君恩追憶不勝哀,老淚干枯病骨摧。 陵下一來腸一斷,余生知復幾回來。 【清明有感】 西江南望渺天涯,歲歲清明不在家。 蕩日飄風無定著,亂人情思是楊花。 【題少保楊澹庵江鄉歸趣圖】 巴陵西畔楚江分,曾泛湖波望岳云。 借得君山小龍笛,月明吹向洞庭君。 【江上早行】 漢陽磯上鼓初稀,煙柳昽昽一鵲飛。 乘月不知行處遠,滿江風露濕人衣。 【三十六灣】 湘陰縣南江水斜,春來兩岸無人家。 深林日午鳥啼歇,開遍滿山紅白花。
3.描述明朝繁榮昌盛的詩
《題武夷》(明代戚繼光全集)一劍橫空星斗寒,甫隨平北復征蠻。
他年覓得封侯印,愿學幽人住此山。《無題》(明朝陳嘉謀作品)施氏山前舊有人,吳王宮殿幾重新……白苧輕蘿謝四鄰。
《詠石灰》(明朝于謙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
《岳忠武王祠》(明代于謙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憶西湖》(明朝張煌言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
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祠一座無。《尋胡隱者》(明代高啟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荒村》(明朝于謙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
《嫦娥》(明代邊貢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月宮清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點絳唇 春日風雨有感》(明朝陳子龍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杜鵑啼處,淚染胭脂雨。《渡易水》(明代陳子龍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三洲歌》(明代陳子龍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相送巴陵口,含淚上舟行。
不知三江水,何事亦分流。《山花子》(明朝陳子龍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楊柳凄迷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訴衷情 喜游》(明代陳子龍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小桃枝下試羅裳,蝶粉斗遺香……一雙舞燕,萬點飛花,滿地斜陽。《醒世恒言》(明朝馮夢龍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富貴本無根,盡從勤里得。
請觀懶惰者,面待饑寒色。《無題》(明代馮小青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
人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岳王墓》(明朝高啟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
《鰣魚》(明代何景明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五月鰣魚已至燕,荔枝盧橘未能先……銀鱗細骨堪憐汝,玉箸金盤敢望傳。《寄丘生東粵》(明朝呼文如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郎馬無憑似蟢蛛,也有游絲在路途。
儂心好似春蠶繭,鎮日牽絲不出廬。《答情人》(明代季貞一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寄買紅綾束,何須問短長。
妾身君抱里,尺寸自思量。《菖蒲》(明朝解縉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三尺青青古太阿……銷盡鋒棱怎奈何。
《斧》(明代解縉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斫削群才到鳳池……奪取蟾宮第一枝。《鋸子》(明朝解縉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曲邪除盡不疑猜……定然分別棟梁材。
《宿虹橋紀夢》(明代景翩翩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夢鏡還堪憶,虹橋的可疑……無端角枕上,薄命訴蛾眉。《寄生草》(明朝瞿佑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要路閑門兩不過……傳得佳名入艷歌。
《秋望》(明代李夢陽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黃河水繞漢邊墻,河上秋風雁幾行……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日橫空冷戰常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塞上曲》(明朝李攀龍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白羽職霜出塞寒,胡烽不斷接長安。
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馬上看。《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代李攀龍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偶作》(明朝梁玉姬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憶郎瞥見在春郊,歡極輕將翠袖招。
近覷龐兒原不是,羞生雙頰暈難消。《投贈張紅橋》(明代林鴻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桂殿焚香酒半醒,露華如水點銀屏。
含情欲訴心中事,羞見牽牛織女星。《《拍案驚奇·卷卅六》》(明朝凌蒙初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明代劉基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浩歌梁甫吟,憂來憑胸臆。
《古戍》(明朝劉基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古戍連山火,新城殷地笳……野梅燒不盡,時見兩三花。《水龍吟》(明代劉基作品,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雞鳴風雨瀟瀟,側身天地無劉表……寶瑟弦僵,玉笙簧冷,冥鴻天杪。
《鳳陽花鼓》(明朝佚名全集,選自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說鳳陽,說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
4.關于明清的詩詞
清·汪中《別母》
細雨春燈夜欲分,白頭閑坐話艱辛。
出門便是天涯路,明日思親夢里人。
補充:
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
作者:(明)文天祥
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
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
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
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
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村飲
黎簡
村飲家家醵酒錢,竹枝籬外野塘邊。
谷絲久倍靈常價,父老休談少壯年。
細雨人歸芳草晚,東風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長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過湖北山家
施閏章
路回臨石岸,樹老出墻根。
野水合諸澗,桃花成一村。
呼雞過籬柵,行酒盡兒孫。
老矣吾將隱,前峰恰對門。
吳門春仲送李生還長安
錢謙益
闌風伏雨暗江城,扶病將愁起送行。
煙月揚州如夢寐,江山建業又清明。
夜烏啼斷門前柳,春鳥銜殘花外櫻。
尊酒前期君莫忘,藥囊我欲傍余生。
補充:
湘月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別杭州蓋十年矣
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
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
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
鄉親蘇小,定應笑我非計。
才見一抹斜陽,半堤香草,頓惹清愁起。
羅襪音塵何處覓,渺渺予懷孤寄。
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
兩般春夢,櫓聲蕩入云水。
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賦傷春詩。
西郊車馬一朝盡,定庵先生沽酒來賞之。
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癡。
如錢塘潮夜澎湃,如昆陽戰晨披靡;
如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
奇龍怪鳳愛漂泊 ,琴高之鯉何反欲上天為?
玉皇宮中空若洗,三十六界無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憂患,恍惚怪誕百出無窮期。
先生讀書盡三藏,最喜維摩卷里多清詞。
又聞凈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觀賞尤神馳。
西方凈國未可到,下筆綺語何漓漓!
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長是落花時。
秋心三首
其一
秋心如海復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當腰。
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
斗大明星爛無數,長天一月墜林梢。
其二
忽筮一官來闕下,眾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觸眼春云過,老輩填胸夜雨淪。
天問有靈難置對,陰符無效勿虛陳。
曉來客籍差夸富,無數湘南劍外民。
其三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靈氣欲成云。
槎通碧漢無多路,土蝕寒花又此墳。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釵一佩斷知聞。
起看歷歷樓臺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補充:
踏莎行·初春——[清]徐燦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簾宛轉為誰垂?金衣飛上櫻桃樹。
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碧云猶疊舊河山,月痕休到深深處。
5.形容明朝的詞語
萬人空巷
【拼音】:wàn rén kōng xiàng
【釋義】: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里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出處】:宋·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詩:“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風餐露宿
【拼音】:fēng cān lù sù
【釋義】:風里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處】: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里,明朝飲馬南江水。”
餐風露宿
【拼音】:cān fēng lù sù
【釋義】:風里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處】: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里,明朝飲馬南江水。”
露宿風餐
【拼音】:lù sù fēng cān
【釋義】:在露天過夜,在風口吃飯。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出處】: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里,明朝飲馬南江水。”
6.關于明代的詩詞
別云間 明 · 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卜算子 明 · 夏完淳
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
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
十二玉闌干,風動燈明滅。
絕句 明 · 夏完淳
扁舟明月兩峰間,
千頃蘆花人未遠。
縹緲蒼茫不可接,
白云空翠洞庭山。
兩同心 明 · 夏完淳
夢到揚州,依然南浦。綺羅如夢錦如塵,香車寶馬知何處。翠煙籠,十里隋堤,茫茫飛絮。 舉目魂消腸斷,春光如許。瓊花消息竟飄零,荒臺古苑春無主。想鶯花,十二樓前,迷離煙雨。
7.唐宋元明清的古詩
春 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
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
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二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三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
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四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五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夏 一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二 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后。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三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
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
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四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云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五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臺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秋 一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二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
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三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四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五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冬 一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凄凄:寒涼。翳翳:陰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見。
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二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
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三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
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駢《對雪》 四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
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五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春 1、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5、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6、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 9、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0、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市《泊船瓜洲》) 夏 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4、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同上) 5、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趙師秀《約客》) 6、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 秋 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馬志遠《天凈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