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一 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里,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并成為熱點。

    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著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領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領域受到人們的關注。

    但是在“文化熱”中,又出現貶政治史的現象,有的研究者認為政治史的研究是淺層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進入到歷史的深層,才是中心。

    隨后,中國近代社會史也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對它的研究方興未艾。

    但是,也出現與“文化熱”中類似的說法,貶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張用社會史取代歷史的。

    這些說法是否確切,是值得推敲的。

    我雖是研究中國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認為文化是歷史的中心。

    在同白壽彝教授的一次談話中,曾經談到什么是歷史的中心的問題。

    白先生認為:歷史主要是寫政治,政治是歷史的脊梁,經濟雖是基礎,但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不能作為歷史的中心。

    話雖不多,卻很精辟。

    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前幾年曾發表《文明的沖突》一文,引起了國際上強烈的反應。

    這篇文章認為未來國際沖突不是經濟的、意識形態的沖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學文化、伊斯蘭文化的沖突。

    顯然,這是把文化作為社會的中心,是起決定作用的。

    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社會中,文化無疑有其應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決定作用。

    就現實國際社會而言,首要的是經濟、政治利益,美國向他國推銷其價值觀、文化,也是為了實現其經濟、政治利益。

    海灣戰爭,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謂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

    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撰成《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對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個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詳盡論證的解答”。

    盡管他在書中仍然力圖說明根本因素是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但也不能不承認“海灣戰爭是冷戰后文明間發生的第一次資源戰爭”。

    他說:“最關鍵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將由依靠西方軍事力量保護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長國政府控制,還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對西方的獨立的反西方政權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薩達姆·侯賽因,卻獲得了某種使海灣國家在安全上依賴西方的勝利。

    戰爭之前,伊朗、伊拉克、海灣合作委員會和美國曾為獲取對海灣地區的影響展開了競爭。

    戰爭之后,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1]這里認為這場戰爭的關鍵是爭奪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的控制權,“戰爭之后,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都說到了實質所在。

    同是伊斯蘭文化的國家,為了石油、戰略地位等經濟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間可以打起仗來,也可以支持、參與美國組織的對伊拉克的戰爭。

    這正說明,海灣戰爭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兩種“文明間”的戰爭,而是經濟、政治利益的沖突。

    貶抑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個緣由,是有些研究者認為以往中國近代史寫的政治史,是階級斗爭史,有的人甚至指責為“階級斗爭為綱”。

    恩格斯在1888年為《**宣言》英文版所寫的序言中指出:“(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是“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

    列寧也說:“階級關系——這是一種根本的和主要的東西,沒有它,就沒有馬克思主義[3]。

    如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研究的指導,那就離不開階級分析和階級斗爭學說。

    至于將階級斗爭等同于“以階級斗爭為綱”,那是對不同性質問題的混淆。

    對于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還因為以往史學界著重于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頗多,再做研究起點較高,向前推進難度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

    然而這些大事件也不是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還有不少問題沒有完全弄清楚,有些問題也有待深入。

    即如孫中山,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一批有關的資料,還沒有很好地加以運用研究;關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評論,研究者的見解也頗有分歧;何況迄今尚未有一部學術價值高的、有份量的傳記。

    重大事件自是中國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內容,但不等于中國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內容,中國近代政治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不應當忽視。

    中國近代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領域,無疑是有意義的。

    但不宜揚此抑彼,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外交等都同樣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價值。

    二 注重微觀研究,也要重視綜合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趨向細化,具體問題的研究受到重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具體的、微觀的研究很有必要,這是綜合研究的基礎,但是過分細化就會流于“碎化”。

    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不短,人、事繁多,對全部細節或微小問題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說明不了什么問題。

    細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擇取的題目有沒有研究價值,而有研究價值的題目也不應只是就事論事,敘事清楚,還要將它置于大背景中來考察,以小見大,說明問題。

    在具體的微觀研究的基礎上,要注意開展綜合的研究。

    長期以來,中國近代史分門別類的研究,專題的研究,已經做了不少,有條件做綜合的研究。

    在我們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專業,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各自屬于不同的學科門類。

    在歷史學中,又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種專門史之分。

    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又有專攻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之別。

    這種分工過于狹窄,過于專門,不利于歷史學科的發展,不利于人才培養,不利于出精品,也難以做綜合的研究。

    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曉經、史、子、文學、佛學等,對他們的研究不能僅限于一個方面,應當是全面的。

    例如魏源,在中國近代史、思想史學著作中,主要是寫他的經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國圖志》及其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

    魏源的經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國圖志》,無疑要著重論析。

    然而魏源博學多聞,年輕時究心陽明心學,好讀史書,后隨父至京師,從胡承珙問漢儒家法,問宋學于姚學shuǎng@①,學《公羊》于劉逢祿,晚年又修禪禮佛。

    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國圖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學古本》、《庸易通義》、《說文擬雅》、《小學古經》、《兩漢經師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義》、《孫子集注》、《董子春秋發微》、《詩古微》、《書古微》、《圣武紀》、《元史新編》、《古微堂內外集》等,涉及經、史、子、佛學、詩文,僅經學又及今古文、漢宋學。

    要對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談論某些方面,需要綜合的研究。

    這關乎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問題,應“通識”的要求。

    一個學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問題,力求改變過于專門、相互割裂的狀態。

    三 現實與歷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國由歷史的中國發展而來,現象和歷史不能割斷。

    歷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現實社會的,現實社會中的問題無疑會引發研究者去思考歷史。

    但是,現實和歷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這是無須贅述的常識,似乎是很明白的。

    然而在實際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卻時常被混淆。

    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歷史,闡釋歷史,認為近代中國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投資建廠、開礦筑路、掠取原料農業品……,是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應當歡迎他們進來,不應該反抗,當年如果不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現在可能就現代化了。

    出現這種說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點,就是將歷史與現實混淆起來,將現實中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與近代史上的外國入侵混為一談。

    近代史上的所謂“開放”,外國人在中國的投資設廠等等,與現在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不能混為一談,必須歷史地去看待它。

    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許多特權,把持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操縱著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

    而現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其歷史背景是在中國**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并進行數十年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

    中國今天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是獨立自主的,不允許外國附加任何條件,外國人在中國從事經商投資等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相比,其社會性質根本不同,不能以現在的情況和觀念硬往歷史上套,將歷史與現實同等看待。

    又如我們現在說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國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定、安定團結,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闡釋歷史,認定中國古代社會為什么發展緩慢,不能走向現代化,就是因為農民戰爭破壞了穩定,破壞了經濟;近代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是革命的結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國現代化。

    歷史上為什么會發生農民起義、革命,它們是否只是破壞,這些問題不用多說,如果不存偏見,并不難公正地回答。

    拿現實去規范歷史,用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歷史人物,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

    研究歷史需要用歷史觀點來觀察問題,“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4]。

    四 要重視歷史教育

    歷史教育包括學校的歷史教育和學校以外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干部的教育,它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是不可缺少的。

    **同志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歷史學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質上發揮作用,就不能局限于專門學術研究方面。

    歷史研究對于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發展歷史科學當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重視歷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

    史學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兩手問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現在的問題是提高方面比較硬,史學工作者注重撰寫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而這與評職稱、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關系。

    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視,認為是小兒科,不算學問,評職稱也不算數,這種思想觀念和實際問題影響了史學工作者對普及的重視,削弱了歷史教育。

    在知識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較好,出版了許多科普書籍和影視片,實際效果也很好。

    相形之下,歷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夠。

    從學科要求上說,歷史工作者對歷史普及、歷史教育也要重視,學問不能只停留在專家圈子里。

    我們的歷史著作不用說一般青少年不看,就連干部也沒有多少接觸。

    因為這些書籍、論文太專門,難懂,人們讀不下去,引不起興趣。

    一個學科、一門學問如果離開群眾,離開社會,恐怕是很難生存的。

    事實上,廣大群眾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歡歷史,不需要歷史,而是缺少適合他們喜歡的讀物或影視片。

    史學工作者忽視的歷史普及工作,影視工作者都很重視。

    他們編了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有正劇,有“戲說”,吸引了眾多的觀眾。

    但是,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存在著隨意編造歷史的嚴重問題,不僅給觀眾以歪曲了的歷史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給予觀眾錯誤的歷史觀、價值觀,危害很大,應當受到史學工作者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青年中歷史知識薄弱。

    據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個城市對14~28歲1065名青少年的調查中,歷史試題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計算,平均分為27.69,及格率只有1.5%。

    其中有一道題是“誰在1860年燒毀中國的圓明園”,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聯軍,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國聯軍。

    而在中學的歷史教學中,有的教學大綱存在著明顯的科學性問題,如不寫太平天國,卻將太平軍打洋槍隊歸之于反侵略斗爭;近代化的開端有洋務運動,但沒有民族資本企業,等等。

    歷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誤導,其后果堪憂,史學工作者有責任加強歷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短句

    近代史綱要論文關于人物的評價小論文

    閱讀(410)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6月3日,歷時23天的虎門銷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于侵略的決心。虎門銷煙,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虎門銷煙,展示出中華民族無以倫比的偉大

    短句

    歷史3000字的讀書筆記

    閱讀(450)

    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一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里,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并成為熱點。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著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

    短句

    推薦10句《穆斯林的葬禮》的好句并賞析

    閱讀(587)

    那托在荷葉上的櫻桃,像是盛在翠盤里的瑪瑙。賞析:這句話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櫻桃像瑪瑙一樣圓潤,晶瑩剔透。西南天際,一道彎彎的新月,浮在遠處的樹梢上空,浮在黑黝黝的房舍上空,它是那么細小、玲瓏,相稱在黑絲絨上的一枚象牙,像沉落水

    短句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要有好詞好句好段,讀后感想

    閱讀(488)

    1、如果沒有希望在前面誘惑著人,人也許就沒有前進的勇氣了。2、你是一個精神世界一貧如洗,仰賴別人感情的施舍的乞丐嗎?你褻瀆了我們之間的愛!你問我愛是什么?我告訴你: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

    短句

    關于長江的作文400字______500字

    閱讀(421)

    滾滾長江東逝水水,最能撩動人的情絲,也最能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感慨,因為它在情意纏綿的同時,還是人生命的蘊藉,讓人忘卻世外的紛爭,將人的生命從中解救出來,進入一個與世無爭的別有天地。那一百零八將累了,過慣了風餐露宿、輾轉流離的日子,生命早已

    短句

    你知道有關摘抄作文主題:【美文美景美境】

    閱讀(581)

    參考:風,那么輕柔,帶動著小樹、小草一起翩翩起舞,當一陣清風飄來,如同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自己的臉龐,我喜歡那種感覺,帶有絲絲涼意,讓人心曠神怡。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菱羅綢緞為伴,大自然便是上帝所賜予人類最為珍貴的。追答參考:生活需要

    短句

    摘抄文章100~200字拜托了最好是詩歌急用

    閱讀(396)

    蒼天有淚,淚始干。天若有情,天亦老。夜深沉,月朦朧。都說往事凄艷,卻艷不過那亂紅飛濺,都說煙雨多愁,怎愁得過那梧桐葉落?所有回憶,抹去并不易,心頭的萬語千言,飄向與星空戀舞,交織回旋。愛悠悠,情幽幽,百怨空寂百憂憂;思筱筱,念蕭蕭,千行哀淚

    短句

    求完整的中國近代史綱要復習資料

    閱讀(570)

    中國近代史綱要重點簡述《南京條約》?2、簡述《辛丑條約》?3、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使中國發生了怎樣根本性的變化?你怎么評價?4、簡述洋務運動及其歷史作用、失敗原因?5、什么是三民主義,有何評價?6、為什么說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國的歷史

    短句

    對中國近代史綱要教學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閱讀(490)

    一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里,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并成為熱點。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著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領域的必要,于是文化

    短句

    關于中國近代史的著作有哪些

    閱讀(987)

    《天朝的崩潰》,《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晚清七十年》等等。《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是2005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茅海建。主要講述了與鴉片戰爭相關的史實。《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全書約70萬字。1981年

    短句

    有沒有關于時光流逝的唯美句子(三十字以內的謝謝

    閱讀(480)

    清淺時光,歲月靜好。就讓我們在關于時間流逝的句子里,找尋時間的步伐,追逐時間的痕跡。寂靜安心,不忘初心。一起來欣賞吧!1、光陰易逝,豈容我待。2、朝花夕拾,撿的盡是枯萎。3、流年,在等誰的相濡以沫。4、悠長歲月平靜,無事亦是蹉跎。5、河在我

    短句

    那些回去不去的年少時光好句

    閱讀(398)

    ——曾經的留言冊,字跡撲朔迷離曾經的舊相冊,笑容卻依然清晰——翻開本書,過去的時光跋山涉水重返心間以為早就遺忘的昨天,清晰得就在眼前——這么多年,我一直在學習一件事情,就是不回頭。只為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后悔,不為自己做過的事情后悔。

    短句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經典語錄

    閱讀(453)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所有人都想要“至千里、成江海”,可是,當跬步、小流分散到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變成了日日的枯燥重復,而千里、江海卻怎么看都看不到時,沒有希望,沒有光亮,所有的雄心壯志都變得很可笑。只能憑著一股毅力,日

    短句

    100字的中學生摘抄5個

    閱讀(439)

    1.聰明人學習,像搏擊長空的雄鷹,仰視一望無際的大地;愚笨的人學習,漫無目的,猶如亂飛亂撞的無頭飛蛾;刻苦的人學習,像彎彎的河流,雖有曲折,但終會流入大海;懶惰的人學習,像水中的木頭,阻力越大倒退得越快。2.人生好似一條河,既有波瀾壯闊,洶涌澎湃,也有

    短句

    近代史綱要論文關于人物的評價小論文

    閱讀(410)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6月3日,歷時23天的虎門銷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于侵略的決心。虎門銷煙,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虎門銷煙,展示出中華民族無以倫比的偉大

    短句

    《大唐李白》是小說歷史還是論文

    閱讀(279)

    張大春的《大唐李白》已經完成了三部:少年游、鳳凰臺、將進酒。正在寫的,是《大唐李白·長相思》。張大春曾經引卡爾維諾,“有些作品實在太有名,人人能出口道得,遂人人都以為自己已經讀過了。”在他看來,有些作者實在太有名,人人都以為自己已經

    短句

    本科論文把中文論文翻譯成英語查重能過嗎

    閱讀(547)

    查重應該能過,但是博士論文和本科論文不是一個檔次,有點差距,容易引起懷疑,就怕學校、教育部等部門抽查,一般是針對優秀論文進行抽查,建議你能做盡量不要造假,畢竟不好。本科畢業論文其實管的是比較寬松的,建議你多練練自己的寫作能力,可以百度搜

    短句

    畢業論文查重把知網上的英文文章翻譯成中文還會查重嗎

    閱讀(597)

    如果文獻是英文或者其他語種的,翻譯成中文時,知網系統的數據庫并沒有類似的內容來進行對比。所以知網系統收錄了你抄襲的那篇英文文獻的話,對于翻譯成中文的內容是并不能有效的檢測出。但是要注意了,抄襲的英文文獻是否被別人用過,如果別人也

    短句

    論文把外文文獻翻譯成中文并使用會不會被查重

    閱讀(930)

    會的。TMLC采用CNKI自主研發的自適應多階指紋(AMLFP)特征檢測技術,具有檢測速度快,準確率,召回率較高,抗干擾性強等特征。支持篇章、段落、句子各層級檢測;支持文獻改寫,多篇文獻組合等各種文獻變形檢測;支持研究生學位論文、圖書專著等超長文獻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