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城南舊事第四章驢兒打滾主要內容

    換綠盆兒的,用他的藍布撣子的把兒,使勁敲著那個兩面的大綠盆說:

    “聽聽!您聽聽!什么聲兒!哪找這綠盆去,賽江西瓷!您再添吧!”

    媽媽用一堆報紙,三只舊皮鞋,兩個破鐵鍋要換他的四只小板凳,一塊洗衣板;宋媽還要饒一個小小綠盆兒,留著拌黃瓜用。

    我呢,抱著一個小板凳不放手。

    換綠盆兒的嚷著要媽媽再添東西。

    一件舊棉襖,兩疊破書都加進去了,他還說:

    “添吧,您。”

    媽說:“不換了!”叫宋媽把東西搬進去。

    我著急買賣不能成交,凳子要交還他,誰知換綠盆兒的大聲一喊:

    “拿去吧!換啦!”他揮著手垂頭喪氣地說:“唉!誰讓今兒個沒開張哪!”

    四只小板凳就擺在對門的大樹蔭底下,宋媽帶著我們四個人我,珠珠,弟弟,燕燕坐在新板凳上講故事。

    燕燕小,擠在宋媽的身邊,半坐半靠著,吃她的手指頭玩。

    “你家小栓子多大了?”我問。

    “跟你一般兒大,九歲嘍!”

    小栓子是宋媽的兒子。

    她這兩天正給我們講她老家的故事:地里的麥穗長啦,山坡的青草高啦,小栓子摘了狗尾巴花扎在牛犄角上啦。

    她手里還拿著一只厚厚的鞋底,用粗麻繩納得密密的,正是給小栓子做的。

    “那么他也上三年級啦?”我問。

    “鄉下人有你這好命兒?他成年價給人看牛哪!”她說著停了手里的活兒,舉起錐子在頭發里劃幾下,自言自語地說:“今年個,可得回家看看了,心里老不順序。”她說完愣愣的,不知在想什么。

    “那么你家丫頭子呢?”

    其實丫頭子的故事我早已經知道了,宋媽講過好幾遍。

    宋媽的丫頭子和弟弟一樣,今年也四歲了。

    她生了丫頭子,才到城里來當奶媽,一下就到我們家,做了弟弟的奶媽。

    她的奶水好,弟弟吃得又白又胖。

    她的丫頭子呢,就在她來我家試妥了工以后,被她的丈夫抱回去給人家奶去了。

    我問一次,她講一次,我也聽不膩就是了。

    “丫頭子呀,她花錢給人家奶去啦!”宋媽說。

    “將來還歸不歸你?”

    “我的姑娘不歸我?你歸不歸你媽?”她反問我。

    “那你為什么不自己給奶?為什么到我家當奶媽?為什么你掙的錢又給人家去?”   “為什么?為的是說了你也不懂,俺們鄉下人命苦呀!小栓子他爸沒出息,動不動就打我,我一狠心就出來當奶媽自己掙錢!”

    我還記得她剛來的那一天,是個冬天,她穿著大紅棉襖,里子是白布的,油亮亮的很臟了。

    她把**塞到弟弟的嘴里,弟弟就咕嘟咕嘟地吸呀吸呀,吃了一大頓奶,立刻睡著了,過了很久才醒來,也不哭了。

    就這樣留下她當奶媽的。

    過了三天,她的丈夫來了,拉著一匹驢,拴在門前的樹干上。

    他有一張大長臉,黃板兒牙,怎么這么難看!媽媽下工錢了,折子上寫著:一個月四塊錢,兩付銀首飾,四季衣裳,一床新鋪蓋,過了一年零四個月才許回家去。

    穿著紅棉襖的宋媽,把她的小孩子包裹在一條舊花棉被里,交給她的丈夫。

    她送她的丈夫和孩子出來時,哭了,背轉身去掀起衣襟在擦眼淚,半天抬不起頭來。

    媒人店的老張勸宋媽說:

    “別哭了,小心把奶憋回去。”

    宋媽這才止住哭,她把錢算給老張,剩下的全給了她丈夫。

    她又囑咐她丈夫許多話,她的丈夫說:

    “你放心吧。”

    他就抱著孩子牽著驢,走遠了。

    到了一年四個月,黃板兒牙又來了,他要接宋媽回去,但是宋媽舍不得弟弟,媽媽又要生小孩子,就又把她留下了。

    宋媽的大洋錢,數了一大垛交給她丈夫,他把錢放進藍布袋子里,叮叮當當的,牽著驢又走了。

    以后他就每年來兩回,小叫驢拴在院子里墻犄角,弄得滿地的驢糞球,好在就一天,他準走。

    隨著驢背滾下來的是一個大麻袋,里面不是大花生,就是大醉棗,是他送給老爺和太太我爸爸和媽媽的。

    鄉下有的是。

    我簡直想不出宋媽要是真的回她老家去,我們家會成了什么樣兒?老早起來誰給我梳辮子上學去?誰喂燕燕吃飯?弟弟挨爸爸打的時候誰來護著?珠珠拉了屎誰給擦?我們都離不開她呀!

    可是她常常要提回家去的話,她近來就問我們好幾次:“我回俺們老家去好不好?”   “不許啦!”除了不會說話的燕燕以外,我們齊聲反對。

    春天弟弟出麻疹鬧得很兇,他緊閉著嘴不肯喝那蘆根湯,我們圍著鼻子眼睛起滿了紅疹的弟弟看。

    媽說:

    “好,不吃藥,就叫你奶媽回去!回去吧!宋媽!把衣服、玩意兒,都送給你們小栓子、小丫頭子去!”

    宋媽假裝一邊往外走一邊說:

    “走嘍!回家嘍!回家找俺們小栓子、小丫頭子去喲!”

    “我喝!我喝!不要走!”弟弟可憐兮兮地張開手要過媽媽手里的那碗蘆根湯,一口氣喝下了大半碗。

    宋媽心疼得什么似的,立刻摟抱起弟弟,把頭靠著弟弟滾燙的爛花臉兒說:

    “不走!我不會走!我還是要俺們弟弟,不要小栓子,不要小丫頭子!”跟著,她的眼圈可紅了,弟弟在她的拍哄中漸漸睡著了。

    前幾天,一個管宋媽叫大嬸兒的小伙子來了,他來住兩天,想找活兒做。

    他會用鐵絲給大門的電燈編燈罩兒,免得燈泡被賊偷走。

    宋媽問他說:

    “你上京來的時候,看見我們小栓子好吧?”

    “嗯?”他好像吃了一驚,瞪著眼珠,“我倒沒看見,我是打劉村我舅舅那兒來的!”

    “噢,”宋媽懷著心思地呆了一下,又問:“你打你舅那兒來的,那,俺們丫頭給劉村的金子他媽奶著,你可聽說孩子結實嗎?”

    “哦?”他又是一驚,“沒沒聽說。

    準沒錯兒,放心吧!”

    停了一下他可又說:

    “大嬸兒,您要能回趟家看看也好,三、四年沒回去啦!”

    等到這個小伙子走了,宋媽跟媽媽說,她聽了她侄子的話,吞吞吐吐的,很不放心。

    媽媽安慰她說:

    “我看你這侄兒不正經,你聽,他一會兒打你們家來,一會兒打他舅舅家來。

    他自己的話都對不上,怎么能知道你家孩子的事呢!”

    宋媽還是不放心,她說:

    “我打今年個一開年心里就老不順序,做了好幾回夢啦!”

    她叫了算命的來給解夢。

    禮拜那天又叫我替她寫信。

    她老家的地名我已經背下了:順義縣牛欄山馮村妥交馮大明吾夫平安家信。

    “念書多好,看你九歲就會寫信,出門丟不了啦!”

    “信上說什么?”我拿著筆,鋪一張信紙,逞起能來。

    “你就寫呀,家里大小可平安?小栓子到野地里放牛要小心,別盡顧得下水里玩。

    我給做好了兩雙鞋一套褲褂。

    丫頭子那兒別忘了到時候送錢去!給人家多道道乏。

    拿回去的錢前后快二百塊了,后坡的二分地該贖就贖回來,省得老種人家的地。

    還有,我這兒倒是平安,就是惦記著孩子,趕下個月要來的時候,把栓子帶來我瞅瞅也安心。

    還有……”

    “這封信太長了!”我攔住她沒完沒了的話,“還是讓爸爸寫吧!”

    爸爸給她寫的信寄出去了,宋媽這幾天很高興。

    現在,她問弟弟說:

    “要是小栓子來,你的新板凳給不給他坐?”

    “給呀!”弟弟說著立刻就站起來。

    “我也給。”珠珠說。

    “等小栓子來,跟我一塊兒上附小念書好不好?”我說。

    “那敢情好,只要你媽答應讓他在這兒住著。”

    “我去說!我媽媽很聽我的話。”

    “小栓子來了,你們可別笑他呀,英子,你可是頂能笑話人!他是鄉下人,可土著呢!”宋媽說的仿佛小栓子等會兒就到似的。

    她又看看我說:

    “英子,他準比你高,四年了,可得長多老高呀!”

    宋媽高興得抱起燕燕,放在她的膝蓋上。

    膝蓋頭顛呀顛的,她唱起她的歌:

    “雞蛋雞蛋殼殼兒,里頭坐個哥哥兒,哥哥出來賣菜,里頭坐個姑奶,奶奶出來燒香,里頭坐個姑娘,姑娘出來點燈,燒了鼻子眼睛!”

    她唱著,用手板住燕燕的小手指,指著鼻子和眼睛,燕燕笑得咯咯的。

    宋媽又唱那快板兒:

    “槐樹槐,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臺,人家姑娘都來到,就差我的姑娘還沒來;說著說著就來了,騎著驢,打著傘,光著屁股挽著髻……”

    太陽斜過來了,金黃的光從樹葉縫里透過來,正照著我的眼,我隨著宋媽的歌聲,斜頭躲過晃眼的太陽,忽然看見遠遠的胡同口外,一團黑在動著。

    我舉起手遮住陽光仔細看,真是一匹小驢,得、得、得地走過來了。

    趕驢的人,藍布的半截褂子上,蒙了一層黃土。

    喲!那不是黃板兒牙嗎?我喊宋媽:

    “你看,真有人騎驢來了!”

    宋媽停止了歌聲,轉過頭去呆呆地看。

    黃板兒牙一聲:“窩哦!”小驢停在我們的面前。

    宋媽不說話,也不站起來,剛才的笑容沒有了,繃著臉,眼直直瞅著她的丈夫,仿佛等什么。

    黃板兒牙也沒說話,撲撲地撣他的衣服,黃土都飛起來了。

    我看不起他!拿手捂著鼻子。

    他又摘下了草帽扇著,不知道跟誰說:

    “好熱呀!”

    宋媽這才好像忍不住了,問說:

    “孩子呢?”

    “上他大媽家去了。”他又抬起腳來撣鞋,沒看宋媽。

    他的白布襪子都變黃了,那也是宋媽給做的。

    他的襪子像鞋一樣,底子好幾層,細針密線兒納的。

    我看著驢背上的大麻袋,不知里面這回裝的是什么。

    黃板兒牙把口袋拿下來解開了,從里面掏出一大捧烤得倍兒干的掛落棗給我,咬起來是脆的,味兒是辣的,香的。

    “英子,你帶珠珠上小紅她們家玩去,掛落棗兒多拿點兒去,分給人家吃。”宋媽說。

      我帶著珠珠走了,回過頭看,宋媽一手收拾起四個新板凳,一手抱燕燕,弟弟拉著她的衣角,他們正向家里走。

    黃板兒牙牽起小叫驢,走進我家門,他準又要住一夜。

    他的驢滿地打滾兒,爸爸種的花草,又要被糟踐了。

    等我們從小紅家回來,天都快黑了,掛落棗沒吃幾個,小紅用細繩穿好全給我掛在脖子上了。

    進門來,宋媽和她丈夫正在門道里。

    黃板兒牙坐在我們的新板凳上發呆,宋媽蒙著臉哭,不敢出聲兒。

    屋里已經擺上飯菜了。

    媽媽在喂燕燕吃飯,皺著眉,抿著嘴,又搖頭嘆著氣,神氣挺不對。

      “媽,”我小聲地叫,“宋媽哭呢!”

    媽媽向我輕輕地擺手,禁止我說話。

    什么事情這樣重要?

    “宋媽的小栓子已經死了”,媽媽沙著嗓子對我說,她又轉向爸爸:“唉!”已經死了一兩年,到現在才說出來,怪不得宋媽這一陣子總是心不安,一定要叫她丈夫來問問。

    她侄子那次來,是話里有意思的。

    兩件事一齊發作,叫人怎么受!”

    爸爸也搖頭嘆息著,沒有話可說。

    我聽了也很難過,但不知另外還有一件事是什么,又不敢問。

    媽媽叫我去喊宋媽來,我也感覺是件嚴重的事,到門道里,不敢像每次那樣大聲吆喝她,我輕輕地喊:

    “宋媽,媽叫你呢!”

    宋媽很不容易地止住抽噎的哭聲,到屋里來。

    媽對她說:

    “你明天跟他回家去看看吧,你也好幾年沒回家了。”

    “孩子都沒了,我還回去干么?不回去了,死也不回去了!”宋媽紅著眼狠狠地說;并且接過媽媽手中的湯匙喂燕燕,好像這樣就表示她呆定在我們家不走了。

    “你家丫頭子到底給了誰呢?能找回來嗎?”

    “好狠心呀!”宋媽恨得咬著牙,“那年抱回去,敢情還沒出哈德門,他就把孩子給了人,他說沒要人家錢,我就不信!”

    “給了誰,有名有姓,就有地方找去。”

    “說是給了一個趕馬車的,公母倆四十歲了沒兒沒女的,誰知道是真話假話!”

    “問清楚了找找也好。”

    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兒,宋媽成年跟我們念叨的小栓子和丫頭子,這一下都沒有了。

    年年宋媽都給他們兩個做那么多衣服和鞋子,她的丈夫都送給了誰?舊花棉被里裹著的那個小嬰孩,到了誰家了?我想問小栓子是怎么死的,可是看著宋媽的紅腫的眼睛,就不敢問了。

    “我看你還是回去。”媽媽又勸她,但是宋媽搖搖頭,不說什么,盡管流淚。

    她一匙一匙地喂燕燕,燕燕也一口一口地吃,但兩眼卻盯著宋媽看。

    因為宋媽從來沒有這個樣子過。

    宋媽照樣地替我們四個人打水洗澡,每個人的臉上、脖子上撲上厚厚的痱子粉,照樣把弟弟和燕燕送上了床。

    只是她今天沒有心思再唱她的打火鏈兒的歌兒了,光用扇子撲呀撲呀扇著他們睡了覺。

    一切都照常,不過她今天沒有吃晚飯,把她的丈夫扔在門道兒里不理他。

    他呢,正用打火石打亮了火,巴達巴達地抽著旱煙袋。

    小驢大概餓了,它在地上臥著,忽然仰起脖子一聲高叫,多么難聽!黃板兒牙過去打開了一袋子干草,它看見吃的,一翻滾,站起來,小蹄子把爸爸種在花池子邊的玉簪花給踩倒了兩三棵。

    驢子吃上干草子,鼻子一抽一抽的,大黃牙齒露著。

    怪不得,奶媽的丈夫像誰來著,原來是它!宋媽為什么嫁給黃板兒牙,這蠢驢!

    第二天早上我起來,朝窗外看去,驢沒了,地上留了一堆糞球,宋媽在打掃。

    她一抬頭看見了我,招手叫我出去。

    我跑出來,宋媽跟我說:

    “英子,別亂跑,等會跟我出趟門,你識字,幫我找地方。”

    “到哪兒去?”我很奇怪。

    “到哈德門那一帶去找找”說著她又哭了,低下頭去,把驢糞撮進簸箕里,眼淚掉在那上面,“找丫頭子。”

    “好的。”我答應著。

    宋媽和我偷偷出去的,媽媽哄著弟弟他們在房里玩。

    出了門走不久,宋媽就后悔了:

    “應當把弟弟帶著,他回頭看不見我準得哭,他一時一刻也沒離開過我呀!”   就是為了這個,宋媽才一年年留在我家的,我這時仗著膽子問:

    “小栓子怎么死的?宋媽。”

    “我不是跟你說過,馮村的后坡下有條河嗎……”

    “是呀,你說,叫小栓子放牛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就顧得玩水。”

    “他掉在水里死的時候,還不會放牛呢,原來正是你媽媽生燕燕那一年。”

    “那時候黃板嗯,你的丈夫做什么去了?”

    “他說他是上地里去了,他要不是上后坡草棚里耍錢去才怪呢!準是小栓子餓了一天找他要吃的去,給他轟出來了。

    不是上草棚,走不到后坡的河里去。”

    “還有,你的丈夫為什么要把小丫頭子送給人?”

    “送了人不是更松心嗎?反正是個姑娘不值錢。

    要不是小栓子死了,丫頭子,我不要也罷。

    現在我就不能不找回她來,要花錢就花吧。”宋媽說。

    我們從絨線胡同穿過兵部洼,中街,西交民巷,出東交民巷就是哈德門大街。”我在路上忽然又想起一句話。

    “宋媽,你到我們家來,丟了兩個孩子不后悔嗎?”

    “我是后悔,后悔早該把俺們小栓子接進城來,跟你一塊兒念書認字。”

    “你要找到丫頭子呢,回家嗎?”

    “嗯。”宋媽瞎答應著,她并沒有聽清我的話。

    我們走到西交民巷的中國銀行門口,宋媽在石階上歇下來,過路來了一個賣吃的也停在這兒。

    他支起木架子把一個方木盤子擺上去,然后掀開那塊蓋布,在用黃色的面粉做一種吃的。

    “宋媽,他在做什么?”

    “啊?”宋媽正看著磚地在發愣,她抬起頭來看看說:

    “那叫驢打滾兒。

    把黃米面蒸熟了,包黑糖,再在綠豆粉里滾一滾,挺香,你吃不吃?”

    吃的東西起名叫“驢打滾兒”,很有意思,我哪有不吃的道理!我咽咽唾沫點點頭,宋媽掏出錢來給我買了兩個吃。

    她又多買了幾個,小心地包在手絹里,我說:“是買給丫頭子的嗎?”

    出了東交民巷,看見了熱鬧的哈德門大街了,但是往哪邊走?我們站在美國同仁醫院的門口。

    宋媽的背,汗濕透了,她提起竹布褂的兩肩頭抖落著,一邊東看看,西看看。

    “走那邊吧”,她指指斜對面,那里有一排不是樓房的店鋪。

    走過了幾家,果然看見一家馬車行,里面很黑暗,門口有人閑坐著。

    宋媽問那人說:

    “跟您打聽打聽,有個趕馬車的老大哥,跟前有一個姑娘的,在您這兒吧?”那

    人很奇怪地把宋媽和我上下看了看:

    “你們是哪兒的?”

    “有個老鄉親托我給他帶個信兒。”

    那人指著旁邊的小胡同說:

    “在家哪,胡同底那家就是。”

    宋媽很興奮,直向那人道謝,然后她拉著我的手向胡同里走去。

    這是一條死胡同,走到底,是個小黑門,門雖關著,一推就開了,院子里有兩三個孩子在玩土。

    “勞駕,找人哪!”宋媽喊道。

    其中一個小孩子便向著屋里高聲喊了好幾聲:

    “姥姥,有人找。”

    屋里出來了一位老太太,她耳朵聾,大概眼睛也快瞎了,竟沒看見我們站在門口,孩子們說話她也聽不見,直到他們用手指著我們,她才向門口走來。

    宋媽大聲地喊:

    “你這院里住幾家子呀?”

    “啊啊,就一家。”老太太用手罩著耳朵才聽見。

    “您可有個姑娘呀!”

    “有呀,你要找孩子他媽呀!”她指著三個男孩子。

    宋媽搖搖頭,知道完全不對頭了,沒等老太太說完,便說:

    “找錯人了!”

    我們從哈德門里走到哈德門外,一共看見了三家馬車行,都問得人家直搖頭。

    我們就只好照著原路又走回來,宋媽在路上一句話也不說,半天才想起什么來,說:“英子,你走累了吧?咱們坐車好不?”

    我搖搖頭,仰頭看宋媽,她用手使勁捏著兩眉間的肉,閉上眼,有點站不穩,好像要昏倒的樣子。

    她又問我:

    “餓了吧?”說著就把手巾包打開,拿出一個剛才買的驢打滾兒來,上面的綠豆粉已經被黃米面濕溶了。

    我嘴里念了一聲:“驢打滾兒!”接過來,放在嘴里。

    我對宋媽說:

    “我知道為什么叫驢打滾兒了,你家的驢在地上打個滾起來,屁股底下總有這么一堆。”我提起一個給她看,“像驢糞球不?”

    我是想逗宋媽笑的,但是她不笑,只說:

    “吃罷!”

    半個月過去,宋媽說,她跑遍了北京城的馬車行,也沒有一點點丫頭子的影子。

    樹蔭底下聽不見馮村后坡上小栓子放牛的故事了;看不見宋媽手里那一雙雙厚鞋底了;也不請爸爸給寫平安家信了。

    她總是把手上的銀鐲子轉來轉去地呆看著,沒有一句話。

    冬天又來了,黃板兒牙又來了。

    宋媽讓他蹲在下房里一整天,也不跟他說話。

    這是下雪的晚上,我們吃過晚飯擠在窗前看院子。

    宋媽把院子的電燈捻開,燈光照在白雪上,又平又亮。

    天空還在不斷地落著雪,一層層鋪上去。

    宋媽喂燕燕吃凍柿子,我念著國文上的那課叫做《雪》的課文: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飛入蘆花都不見。

    老師說,這是一個不會做詩的皇帝做的詩,最后一句還是他的臣子給接上去的。

    但是念起來很順嘴,很好聽。

    媽媽在燈下做燕燕的紅緞子棉襖,棉花撕得小小的、薄薄的,一層層地鋪上去。

    媽媽說:“把你當家的叫來,信是我叫老爺偷著寫的,你跟他回去吧,明年生了兒子再回這兒來。

    是兒不死,是財不散,小栓子和丫頭子,活該命里都不歸你,有什么辦法!你不能打這兒起就不生養了!”

    宋媽一聲不言語,媽媽又說:

    “你瞧怎么樣?”

    宋媽這才說:

    “也好,我回家跟他算帳去!”

    爸爸和媽媽都笑了。

    “這幾個孩子呢?”宋媽說。

    “你還怕我虧待了他們嗎?”媽媽笑著說。

    宋媽看著我說:

    “你念書大了,可別欺侮弟弟呀!別凈跟你爸爸告他的狀,他小。”

    弟弟已經倒在椅子上睡著了,他現在很淘氣,常常爬到桌子上翻我的書包。

    宋媽把弟弟抱到床上去,她輕輕給弟弟脫鞋,怕驚醒了他。

    她嘆口氣說:“明天早上看不見我,不定怎么鬧。”她又對媽媽說:“這孩子脾氣強,叫老爺別動不動就打他;燕燕這兩天有點咳嗽,您還是拿鴨梨燉冰糖給她吃;英子的毛窩我帶回去做,有人上京就給捎了來;珠珠的襪子都該補了。

    還有,……我看我還是……唉!”宋媽的話沒有說完,就不說了。

    媽媽把折子拿出來,叫爸爸念著,算了許多這錢那錢給她;她絲毫不在乎地接過錢,數也不數,笑得很慘:

    “說走就走了!”

    “早點睡覺吧,明天你還得起早。”媽媽說。

    宋媽打開門看看天說:

    “那年個,上京來的那天也是下著鵝毛大雪,一晃兒,四年了!”

    她的那件紅棉襖,也早就拆了;舊棉花換了榧子兒,泡了梳頭用;面子和里子,給小栓子納鞋底了。

    “媽,宋媽回去還來不來了?”我躺在床上問媽媽。

    媽媽擺手叫我小聲點兒,她怕我吵醒了弟弟,她輕聲地對我說:

    “英子,她現在回去,也許到明年的下雪天又來了,抱著一個新的娃娃。”

    “那時候她還要給我們家當奶媽吧?那您也再生一個小妹妹。”

    “小孩子胡說!”媽媽擺著正經臉罵我。

    “明天早上誰給我梳辮子?”我的頭發又黃又短,很難梳,每天早上總是跳腳催著宋媽,她就要罵我:“催慣了,趕明兒要上花轎也這么催,多寒磣!”

    “明天早點兒起來,還可以趕著讓宋媽給你梳了辮子再走。”媽媽說。

    天剛蒙蒙亮,我就醒了,聽見窗外沙沙的聲音,我忽然想起一件事,趕快起床下地跑到窗邊向外看。

    雪停了,干樹枝上掛著雪,小驢拴在樹干上,它一動彈,樹枝上的雪就被抖落下來,掉在驢背上。

    我輕輕地穿上衣服出去,到下房找宋媽,她看見我這樣早起來,嚇了一跳。

    我說:

    “宋媽,給我梳辮子。”

    她今天特別的和氣,不嘮叨我了。

    小驢兒吃好了早點,黃板兒牙把它牽到大門口,被褥一條條地搭在驢背上,好像一張沙發椅那么厚,騎上去一定很舒服。

    宋媽打點好了,她用一條毛線大圍巾包住頭,再在脖子上繞兩繞。

    她跟我說:

    “我不叫你媽了,稀飯在火上燉著呢!英子,好好念書,你是大姐,要有個樣兒。”說完她就盤腿坐在驢背上,那姿勢真叫絕!

    黃板兒牙拍了一下驢屁股,小驢兒朝前走,在厚厚雪地上印下了一個個清楚的蹄印兒。

    黃板兒牙在后面跟著驢跑,嘴里喊著:“得、得、得、得。”

    驢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鈴鐺,在雪后的清新空氣里,響得真好聽。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城南舊事第四章驢兒打滾主要內容

    短句

    城南舊事驢打滾兒的主要內容

    閱讀(2034)

    主要內容:宋媽的丈夫,一個好吃懶做的賭徒,宋媽生下一雙兒女后,就去了林英子家做奶媽了,他丈夫把她的女兒給送人了,兒子據說是掉到河里淹死了。過了好幾年,宋媽才知道,之前宋媽還在一直給她的兒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帶呢。幾年后宋媽

    短句

    《城南舊事之驢打滾兒》的主要內容

    閱讀(889)

    宋媽的丈夫,一個好吃懶做的賭徒,宋媽生下一雙兒女后,就去了林英子家做奶媽了,他丈夫把她的女兒給送人了,兒子據說是掉到河里淹死了。過了好幾年,宋媽才知道,之前宋媽還在一直給她的兒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帶呢。幾年后宋媽在大雪天

    短句

    為什么叫驢打滾

    閱讀(645)

    驢打滾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后,軋成粉面。制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搟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卷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黃

    短句

    如何做好老師的師德師風教育工作

    閱讀(481)

    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才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1、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

    短句

    家長對學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建議

    閱讀(1077)

    現在建議教師們應該組織好課堂,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因材施教,要更加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教育。最主要的是提高教學水平,還要做好課后鋪導工作。還一句話:提高教學水平

    短句

    居里夫人的故事(200字以內)

    閱讀(811)

    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故事居里夫人聞名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但她卻毫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于是驚訝地說:“夫

    短句

    白求恩的故事五則

    閱讀(495)

    1、白求恩之死那是發生在1939年10月到11月短短不過一個月的一段真實歷史,10月28日,日本兵進行瘋狂的"冬季掃蕩"計劃,開始對根據地的瘋狂戰斗。當時中國的哨兵正在催促白求恩醫生盡快完成手術盡快撤離,就在如此緊張的時刻白求恩在搶救傷員的

    短句

    驢兒打滾兒讀后感100字

    閱讀(494)

    看到《驢打滾兒》這個題目,我不禁感到奇怪,為什么把這一篇文章叫做《驢打滾兒》呢?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繼續往下讀。噢,原來“驢打滾兒”是一種食物,把黃米蒸熟了,包上黑糖,最后在綠豆粉里滾一滾,這就是驢打滾兒,并且,我也和作者有同樣的想法,還以為“

    短句

    城南舊事之驢打滾的好句加賞析

    閱讀(2377)

    黃板兒牙拍了一下驢屁股,小驢兒朝前走,在厚厚雪地上印下了一個個清楚的蹄印兒。黃板兒牙在后面跟著驢跑,嘴里喊著:“得、得、得、得。”驢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鈴鐺,在雪后的清新空氣里,響得真好聽。賞析:內容主要是,宋媽的小栓子死了,小丫頭子不見了

    短句

    傅雷家書讀后感300字10篇

    閱讀(445)

    ——讀《傅雷家書》有感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子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

    短句

    《熱風》魯迅好詞好句有什么

    閱讀(1565)

    具體如下: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

    短句

    AABB式詞語和成語

    閱讀(669)

    安安靜靜安安穩穩病病歪歪抽抽搭搭大大落落沸沸揚揚紛紛揚揚風風火火風風雨雨鬼鬼祟祟浩浩蕩蕩轟轟烈烈渾渾噩噩家家戶戶結結巴巴兢兢業業口口聲聲轟轟烈烈花花綠綠花花草草林林總總馬馬虎虎明明白白模模糊糊裊裊婷婷婆婆媽媽期期艾艾千

    短句

    描寫語言的AABB式詞語

    閱讀(380)

    挨挨擠擠安安靜靜層層疊疊蒼蒼茫茫匆匆忙忙層層迭迭重重疊疊斷斷續續端端正正地地道道多多少少躲躲閃閃叮叮咚咚叮叮當當.大大咧咧紛紛揚揚風風雨雨分分秒秒縫縫補補方方面面陸陸續續方方正正沸沸揚揚紛紛攘攘鬼鬼祟祟鼓鼓囊囊恭恭敬敬

    短句

    描寫景色的AABB式的成語

    閱讀(651)

    AABB式C層層疊疊蒼蒼茫茫層層迭迭F紛紛揚揚風風雨雨紛紛攘攘H花花綠綠L落落穆穆林林總總M密密麻麻莽莽蒼蒼N裊裊娉娉裊裊婷婷P飄飄悠悠蓬蓬勃勃S閃閃爍爍T壇壇罐罐X形形色色熙熙攘攘Y郁郁蔥蔥Z朝朝暮暮

    短句

    城南舊事驢打滾兒的主要內容

    閱讀(2034)

    主要內容:宋媽的丈夫,一個好吃懶做的賭徒,宋媽生下一雙兒女后,就去了林英子家做奶媽了,他丈夫把她的女兒給送人了,兒子據說是掉到河里淹死了。過了好幾年,宋媽才知道,之前宋媽還在一直給她的兒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帶呢。幾年后宋媽

    短句

    《城南舊事之驢打滾兒》的主要內容

    閱讀(889)

    宋媽的丈夫,一個好吃懶做的賭徒,宋媽生下一雙兒女后,就去了林英子家做奶媽了,他丈夫把她的女兒給送人了,兒子據說是掉到河里淹死了。過了好幾年,宋媽才知道,之前宋媽還在一直給她的兒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帶呢。幾年后宋媽在大雪天

    短句

    為什么叫驢打滾

    閱讀(645)

    驢打滾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后,軋成粉面。制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搟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卷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黃

    短句

    白鹿原的主要內容是什么200字左右

    閱讀(714)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班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

    短句

    讀書筆記要有好詞好句主要內容感受300字

    閱讀(367)

    以下八篇,樓主自選一篇做作業用吧:1.《童年》高爾基好詞摘錄:忽如其來、飄忽、興趣盎然、熠熠生輝好句摘錄:伏爾加河藍色的水面上,桔紅色的輪船在逆流而上,而一張張金色的葉片則緩緩順流漂下。好段摘錄:“唉,你們這些人啊……!”他常常這樣忽如其

    散文

    張小嫻散文精選集主要內容

    閱讀(474)

    悲觀主義的花朵http://www.anibook.cn/ProductDetail_Y2008M04_BBA78022538960000001.html為愛而生,很多人這樣標榜自己,為愛而生?不,我不為愛而生,愛是我躲之不及的怪物,是人生對我拋出的媚眼,顧盼有情中生出的一點

    短句

    巴金《秋》的主要內容

    閱讀(832)

    《秋》,我國著名作家巴金所著的《激流三部曲》之三。小說繼續敘述了高公館的故事。主要內容:蕙的靈柩停在廟中已經一年多,她的丈夫忙著續弦,根本沒想到要讓她入土為安。在周老太太、覺新與覺民的“威脅”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涂的父親又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