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名人名言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沒南京大屠殺的名言!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里的三句話是什么
1、第一句是拉貝說的話:“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
2、第二句是李秀英說的話:“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 3、第三句是梅汝璈說的話:“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于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
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 南京大屠殺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日軍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等戰爭罪行。
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而日本學者則眾說紛紜,但有部分人卻試圖抹殺事實。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 擴展資料: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分展覽集會區、遺址悼念區、和平公園區和館藏交流區等4個功能性區域: 1、展覽集會區:該區分為史料陳列廳和集會廣場。
史料陳列陳列展示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集會廣場上有主題雕塑—冤魂吶喊、標志碑、災難之墻、和平大鐘,每年的12月13日,人們都會在這里集會,公祭遇難同胞,撞響和平大鐘,發表和平宣言。
2、遺址悼念區:該區包括“古城的災難”大型組合雕塑、“歷史證人的腳印”銅版路、《狂雪》詩碑墻、石壁墻與**手寫館名、墓地廣場、浮雕《劫難》《屠殺》《祭奠》、“母親的呼喚”立雕、“萬人坑”遺址陳列和悼念廣場祭場、冥思廳等。 3、和平公園區:該區以和平為主題,是世界各國人民進行和平交流的重要場所。
包含勝利之墻、和平公園、漢白玉雕塑《和平》、紫金草花園、日本友人植樹林等。 4、館藏交流區:該區是寓館藏、交流、辦公為一體的綜合功能區域,其主要設施有學術報告廳、圖書館、特藏庫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名人名言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
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11、精忠報國。
——《宋史·岳飛列傳》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沒南京大屠殺的名言!。
南京大屠殺紀念的詩詞
1、江合友《鷓鴣天 ? 丙申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彈片槍刀帶血飛,生靈卅萬盡成灰。江東門下冤魂泣,燕子磯頭野鬼悲。
傷國恥,降紅旗。莊嚴公祭雨霏霏。銘懷八十年前事,億兆人民有所為!
2、鄭虹霓《揚州慢? 十二月十三日》
冷日銷光,水寒徹骨,城西鴉集枯桑。痛蒸黎命賤,竟誰顧誰傷。嘆萬里、江流無語,櫓漂鬼哭,血碧平岡。到黃昏,洗箭群胡,歌笑回廊。
忌辰又是,笛響聲,凄厲綿長。待默念追思,傾觴布奠,聊慰國殤。七十一年彈指,塵揚海,幾度飛霜。莫漫嗟榮辱,新亭泣下浪浪。
3、趙天然《揚州慢? 南京國家公祭日有作》
煙雨沉沉,凜寒侵骨,更添夢里魂驚。檢圖文歷歷,盡朽骨縱橫。鼓樓外、硝煙散后,冷風焦木,哀痛誰憑。溯當年、兇惡倭夷,翻動刀兵。
一通汽笛,噎江流、催迫人醒。嘆萬里河山,烝民積弱,消受欺凌。七十九年銘記,懷羞處、舊日金陵。看深深憂恨,還如莎草叢生。
4、籍兵山《沁園春? 謁南京大屠殺紀念碑》
拂拭寒碑,字跡參差,暮色蒼茫。嘆龍盤虎踞,難當胡馬;后庭玉樹,竟舞商羊。淘盡秦淮,汲干玄武,未洗金陵血淚飏。屠城恨,記冤魂卅萬,刻骨銷腸。
神州幾換滄桑,更酹酒焚香祭國殤。已醒來獅夢,鐘山雨霽;喚回鶯語,浦口春芳。橋臥長虹,塔留遠影,又是昔年佳麗鄉。莫沉醉,猶東南風惡,待靖海疆。
5、張曉虹《金縷曲? 紀南京大屠殺公祭日》
寒笛縈凄切,凍云開,鐘陵澌雪,西江嗚咽。
玄武門前旌旗濕,濕徹石頭城闕。招幡舉,悲風獵獵。
哭我同胞三十萬,此長眠還作憂心結。有孽寇,尚搖舌。
紫金山上當時月,應記取,驚鴻亂羽,哀聲幽噎。
倭敵刀鋒殘如齒,斑駁淚痕腥血。恥未泯,冤魂難別。
義勇軍歌寥天闊。蘸晴光宣寫回腸闋。華夏鼎,鑄憑說。
6、褚寶增《仇恨歌祭南京大屠殺》
蓋因吾國體千瘡,腐腥味散引豺狼,倭寇見機膽色張。
東北三省輕易棄,盧溝曉月烽煙匿,淞滬會戰己失利,京都漸遞失屏蔽。
城破百姓未及逃,戰敗降軍槍己交,我成魚肉敵為刀。
四十余日刀未停,數萬數萬飲槍聲,奸淫婦女挑童嬰,滾滾長江血色凝。
千年古城變鬼城,卅萬生靈化魂靈。慘絕人寰史未有,萬古重罪世之首;莫以寬恕當借口,縱容漢奸與走狗。
人類皆與時進化,唯獨日本種低下,毫無信義耍虛假。
枉具人形亂炫耀,實為獸心本殘暴;己非昔日盡可擾,給我時機仇必報;誓將炸沉東瀛島,世界從此相安好。
仰頭舉酒祭長空,魂兮靈兮且從容,吾國泱泱運不窮。
南京大屠殺宣誓詞
南京大屠殺68周年紀念!----八路軍出師抗日誓詞
發帖人:夏日和風 發帖時間:2005-12-13
南京大屠殺68周年紀念!----八路軍出師抗日誓詞
《八路軍出師抗日誓詞》
日本帝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死敵
它要亡我國家,滅我種族
殺害我們父母兄弟,奸淫我們母妻姊妹
燒我們的莊稼房屋,毀我們的耕具牲口
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同胞,為了子孫
我們只有抗戰到底.
我們是工農出身,
不侵犯群眾一針一線,替民眾謀福利,
對友軍要親愛,對革命要忠實.
如果違反民族利益,愿受革命紀律的制裁,同志的指責.
謹此宣誓.
求紀念南京大屠殺的詩詞
三十萬人齊遇難,空前慘變痛于今。
一江遺恨同胞血,萬古深仇父老心。
陵寢巍巍悲仰望,鐘山莽莽愧登臨。
諸君莫醉笙歌里,席罷應聞警報音。
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
日軍占領上海后,直逼南京。國民黨軍隊在南京外圍與日軍多次進行激戰,但未能阻擋日軍的多路攻擊。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亂中被日軍占領。日軍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揮下,在南京地區燒殺淫掠無所不為。
12月15日,日軍將中國軍警人員2000余名,解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焚尸滅跡。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軍押往海軍魚雷營,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殺害。
16日傍晚,中國士兵和難民5000余人,被日軍押往中山碼頭江邊,先用機槍射死,拋尸江中,只有數人幸免。
17日,日軍將從各處搜捕來的軍民和南京電廠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門江邊用機槍射斃,一部分用木柴燒死。
18日,日軍將從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難民和被俘軍人5.7萬余人,以鉛絲捆綁,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復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余骸骨投入長江。令人發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后,“比賽又在進行”。
在日軍進入南京后的一個月中,全城發生2萬起**、**事件,無論少女或老婦,都難以幸免。許多婦女在被**之后又遭槍殺、毀尸,慘不忍睹。與此同時,日軍遇屋即燒,從中華門到內橋,從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廟一帶繁華區域,大火連天,幾天不息。全市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財產化為灰燼。無數住宅、商店、機關、倉庫被搶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滿目荒涼”。
后來發表的《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中寫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縱的野蠻人似的來污辱這個城市”,他們“單獨的或者二、三人為一小集團在全市游蕩,實行殺人、**、搶劫、放火”,終至在大街小巷都橫陳被害者的尸體。“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尸體”。
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
中華民族在經歷這場血淚劫難的同時,中國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奪。據查,日本侵略者占領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南京大屠殺慘絕千古人寰!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里有哪三句話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里的三句話:
一、拉貝說的話:“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
二、李秀英說的話:“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
三、梅汝璈說的話:“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于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
南京大屠殺是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 ,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淪陷后,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于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奸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擴展資料: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由來
南京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的組織,根據當時戰爭罪犯審判條例的規定,由國民政府國防部軍務局會同司法行政部分別派員組成,該庭庭長始終由石美瑜擔任,
審判官為陸起、李元慶、林建鵬、葉在增、孫建中、龍鐘煌、張體坤、宋書同、葛召棠等,主任檢察官為王家楣,檢察官為陳光虞、李璿、李浚、徐乃堃、高碩仁、施冰等,主任書記官為丁家庵、施泳等。
這些審判官和檢察官基本上都有著濃厚的法學專科教育背景,其中庭長石美瑜曾經擔任過上海高院法官,并在上海淪陷后擔任過上海高校法學教授。史料記載,除了審判專業人員外,審判庭還配備了翻譯、司書、軍需文書等輔助人員。
相比當時異常艱苦的辦案條件,南京審判的法律思維、法庭設置一點都沒有缺失,中國的審判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一樣,毫無疑問具備無可爭辯的公信力。史料記載,僅對谷壽夫的審理前后進行了1年多時間,檢察官在長達1個多月的公審中,指證谷壽夫及其師團所犯下的集體屠殺就有28案,零散屠殺858案。
其間,先后有80余名證人出庭作證,其中包括來自英國、日本、美國的3名外籍記者和1名美籍教授。“谷壽夫案件判決執行階段,被告人聘請了美國律師,按照當時國際法庭規定,還派來了美軍少校赫伯、美國駐國際法庭的法官阿爾達克、霍西3人擔任監審官。
最終谷壽夫還是在大量證據面前低頭認罪。”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蔡道通說,這些史實都說明,當時的審判庭給予了戰犯充分的辯護權,在司法程序上是十分完備的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南京大屠殺紀念的詩詞
1、江合友《鷓鴣天 ? 丙申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彈片槍刀帶血飛,生靈卅萬盡成灰。
江東門下冤魂泣,燕子磯頭野鬼悲。 傷國恥,降紅旗。
莊嚴公祭雨霏霏。銘懷八十年前事,億兆人民有所為! 2、鄭虹霓《揚州慢? 十二月十三日》 冷日銷光,水寒徹骨,城西鴉集枯桑。
痛蒸黎命賤,竟誰顧誰傷。嘆萬里、江流無語,櫓漂鬼哭,血碧平岡。
到黃昏,洗箭群胡,歌笑回廊。 忌辰又是,笛響聲,凄厲綿長。
待默念追思,傾觴布奠,聊慰國殤。七十一年彈指,塵揚海,幾度飛霜。
莫漫嗟榮辱,新亭泣下浪浪。 3、趙天然《揚州慢? 南京國家公祭日有作》 煙雨沉沉,凜寒侵骨,更添夢里魂驚。
檢圖文歷歷,盡朽骨縱橫。鼓樓外、硝煙散后,冷風焦木,哀痛誰憑。
溯當年、兇惡倭夷,翻動刀兵。 一通汽笛,噎江流、催迫人醒。
嘆萬里河山,烝民積弱,消受欺凌。七十九年銘記,懷羞處、舊日金陵。
看深深憂恨,還如莎草叢生。 4、籍兵山《沁園春? 謁南京大屠殺紀念碑》 拂拭寒碑,字跡參差,暮色蒼茫。
嘆龍盤虎踞,難當胡馬;后庭玉樹,竟舞商羊。淘盡秦淮,汲干玄武,未洗金陵血淚飏。
屠城恨,記冤魂卅萬,刻骨銷腸。 神州幾換滄桑,更酹酒焚香祭國殤。
已醒來獅夢,鐘山雨霽;喚回鶯語,浦口春芳。橋臥長虹,塔留遠影,又是昔年佳麗鄉。
莫沉醉,猶東南風惡,待靖海疆。 5、張曉虹《金縷曲? 紀南京大屠殺公祭日》 寒笛縈凄切,凍云開,鐘陵澌雪,西江嗚咽。
玄武門前旌旗濕,濕徹石頭城闕。招幡舉,悲風獵獵。
哭我同胞三十萬,此長眠還作憂心結。有孽寇,尚搖舌。
紫金山上當時月,應記取,驚鴻亂羽,哀聲幽噎。 倭敵刀鋒殘如齒,斑駁淚痕腥血。
恥未泯,冤魂難別。 義勇軍歌寥天闊。
蘸晴光宣寫回腸闋。華夏鼎,鑄憑說。
6、褚寶增《仇恨歌祭南京大屠殺》 蓋因吾國體千瘡,腐腥味散引豺狼,倭寇見機膽色張。 東北三省輕易棄,盧溝曉月烽煙匿,淞滬會戰己失利,京都漸遞失屏蔽。
城破百姓未及逃,戰敗降軍槍己交,我成魚肉敵為刀。 四十余日刀未停,數萬數萬飲槍聲,奸淫婦女挑童嬰,滾滾長江血色凝。
千年古城變鬼城,卅萬生靈化魂靈。慘絕人寰史未有,萬古重罪世之首;莫以寬恕當借口,縱容漢奸與走狗。
人類皆與時進化,唯獨日本種低下,毫無信義耍虛假。 枉具人形亂炫耀,實為獸心本殘暴;己非昔日盡可擾,給我時機仇必報;誓將炸沉東瀛島,世界從此相安好。
仰頭舉酒祭長空,魂兮靈兮且從容,吾國泱泱運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