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兼語句
(1) 兼語句的概念 兼語句是指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句 子,即句中某一部分同時兼有兩種不同的語句成分。
(2) 構成兼語句的條件- ① 謂語是由動賓短語套接主謂短語 構成的,動賓短語的賓語兼做主謂短語的 主語。 ② 兼語句多有使令的意思,所以句中 前一個謂語多由使令動詞充當。
常見的使令動詞有:使、讓、叫、派、命 令、吩咐、禁止、請求、選舉、教、勸、號召 等。此外,前一個謂語也可以是“有”字。
③ 兼語句中兼語的謂語(第二動詞) 是前邊動作所要達到的目的或產生的結 果,即兼語前后兩個動詞在語意上有一定 聯系。 (3) 兼語句的特點 ① 述賓套主謂,賓主同詞語。
② 兼語前后沒有關聯詞語。 ③ 兼語前后沒有標點停頓。
④ 兼語后的謂詞不再陳述全句主語。 (4) 兼語句的類型 ① 使令類,包括使、請、讓、叫、派、 勸、組織、派遣、號召等。
如:他勸我不要 做這件事。 ② “有、沒有”類。
如:三姑有個女孩 叫小序。 ③ 選舉、稱呼類。
如:選、選舉、叫、 稱、稱呼等。 ④ 較復雜的兼語句還有兼語連謂連 用式。
如:連長派我去請指導員來接電話。 ⑤ 兼語連謂融合式。
如:書記留下黨 員開會。 (5) 兼語句和連謂句的主要區別 所有謂詞是否陳述同一主語。
(6) 兼語句與主謂作賓句的區別 ① 第一謂詞不同。兼語句分使令、有 沒有、選舉稱呼三類;主謂作賓句有心理 活動、感知、說道、客觀證明四類動詞。
② 第一謂詞支配對象不同。兼語支 配人或物,主謂作賓支配事。
③ 語停頓和可以插入狀語的位置 不同。主謂作賓句的第一謂詞后可以停頓 并能插入狀語,兼語句不能。
④ 一些意念關系不同。兼語前后往 往有因果關系,主謂作賓沒有。
。
如何區分“兼語句”和“主謂短語充當賓語的句子”
1、兼語句和主謂短語做賓語的句子首先句子的第一個動詞不同: 兼語句的第一個動詞多是具有使令意義的動詞,如“使、讓、派、請、請求”等,而主謂短語做賓語的句子句中第一個動詞沒有使令意義,如“相信、希望、知道、同意”等; 2、兼語句和主謂短語的語音停頓位置不同: 兼語句的第一個動詞后面不能停頓,而主謂短語做賓語的句子,可以在第一個動詞后停頓。
3、兼語句和主謂短語的插入狀語位置不同: 兼語句只能在動詞之后的名詞后插入狀語,如“他們派老王擔任這個職務”一句,只能在“老王”后插入狀語。 例:他們派老王今后擔任這個職務,所以“他們派老王擔任這個職務”是兼語句, 主謂短語做賓語的句子,可以在第一個動詞后插入狀語,如“他們同意老王擔任這個職務”,可以在“同意”后面插入狀語。
例:他們同意今后老王擔任這個職務,所以“他們同意老王擔任這個職務”是主謂短語做賓語的句子。 擴展資料: 1、兼語句的謂語是由動賓短語套接主謂短語構成的,動賓短語的賓語兼做主謂短語的主語。
兼語句中兼語的謂語(第二動詞)是前邊動作所要達到的目的或產生的結果,即兼語前后兩個動詞在語意上有一定聯系,兼語句,是句中某一部分同時兼有兩種不同的語句成分。 2、主謂短語是短語的結構分類之一,它由兩個成分組成。
前一個成分的功能是提出主題,稱為主語;后一個成分對主題加以陳述,稱為謂語。主語和謂語構成了主謂關系(或主述關系,即“主題—陳述”關系)。
主謂短語可以擔任的角色相當廣泛,上面用過的例子中,有些主語、謂語、定語的本身就是由主謂短語擔任的,此外,賓語、補語、狀語、中心語也可以是主謂短語。主謂短語也是許多單句和復句中的分句的主要結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兼語句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主謂短語。
求語文基礎知識中連動劇、兼語句、存現句的例子及分析方法
一、語文基礎知識的類型及其重要性 “知識是智能的基礎,記憶是思維(智力之核心)的基礎”,可見掌握“雙基“的重要。 “語文基礎知識”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凡語音、字詞、句法、修辭、標點符號、文化文學常識、寫作常識、詩文背誦等,都包括在內。 為學習方便,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類:記憶型、應用型。從高考考綱考點考題上看,記憶型的知識,起碼有字詞的音形義(歷年第1第2等試題),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和填空(如1996年第9題、30題),名言佳句的填空(第Ⅱ卷),文言文實詞的比較(1996年12、13、14題)等。應用型的基礎知識,如標點符號、近義詞和成語的選擇、病句的診斷、古今詩文的理解和賞析,幾乎覆蓋所有考題。 二、學習掌握“雙基”的有效方法 1、強化記憶的“秘訣” 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實質就是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這里根據心理科學,總結強化記憶的五條訣竅。 ①首記:“一飛沖青天,曠世不再鳴”。這是說對首次記憶的新內容,一定要“不惜千金買寶刀”。心理學表明:10分鐘能記住的東西,要再有5分鐘,變換著方式(默想、默寫、誦念等)去記憶,效果最佳。許多同學,記憶新知識時,只是達到了一種臨界狀態,就自以為記住了。這樣的記憶量,十分鐘后就消失40%,更增加了間隔記憶復習的困難,實在得不償失。 ②復記:“懸蟲低復上,斗雀墮還飛”。反復記憶才能相對克服遺忘。對較復雜、深奧信息的記憶,不可能一勞永逸。心理實驗證明:凡自己默誦的東西,三小時后遺忘10%,三天后遺忘25-30%,時隔越長,遺忘率越高。我們重點中學的學生,必須結合實際,科學安排復記。首記可在講課當天晚自習;二輪記憶在臨新課前一天自習,或其它時間;三輪則在課前幾分鐘,用過電影的方式再現。事實證明,各輪復記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絕對可行。 ③化簡:“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對復雜的知識系統,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化簡為原始的、天然的、通俗的要素,就能記得牢、多、快。這里介紹三種化簡法。第一,抓共性化簡。如很多形聲字、會意字,其中有很多字的構字部件是“人”和“手”的變形。如“ 亻”、“方”、“元”、“攵”、等是“人”的變形;“扌”、“寸”、“又”、“彐”、“廾”等是“手”的變形。抽出變形“人”和“手”,能幫我們區分很多漢字的形和義。如“陷”左上為人凡īan 韻者皆從“xiàn”(“陷”之古字),“舀”上為手,凡ao韻者皆從“舀”。“舁”下為手,當“舉”講,不是“鼻”的下部。“祭”上以“又(手)”取“月(肉)”,表示恭敬,不是“登”的上部(張開的兩只腳)。“牧”以“牛”、“人”會意。“秉”乃以“手(彐)”撮禾,所以有“秉燭夜讀”之用,“兼”乃以手撮雙禾,所以解為同時取得、同時、再加上、還有等。第二,舉“例句”化簡,如通過“狼吞虎咽”掌握“使動”;通過“歌喉甜潤”掌握“形容式”通感;通過“我有個姐姐在北京讀書”和“我有理由反駁你”,掌握“有”字帶起的“兼語式”和“連動式”等等。第三,編“歌訣”化簡。如學習了逗號的多種用法,可自編自己能領悟的歌訣:句子當中常停頓,要用逗號來分清:復句中,分句間;單句中,很關鍵--主謂長,或倒裝,動詞后,賓語長;狀語在句前,句中又較長;稱呼應對序次后,插入成分在兩旁;復雜并有停頓,用逗用頓細思量。 ④強聯:“變形易色,隨風東西”。要善于在未知與已知之間、抽象與具體之間、雜亂與條理之間,進行識記內容的聯系與轉換,這是強化記憶的有效方法。如果發現不了上述聯系,寧可根據個人體驗或外部的、偶然的聯系,“強行自制”一種聯系,不怕“變形易色,隨風東西”。如《為了忘卻的紀念》豈不《南腔北調》?《論雷鋒塔的倒掉》,乃一《墳》堆;“戰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正是〈戰國策〉;“莫(摸)里哀”作繭自縛〈吝嗇鬼〉。又如記憶古代的人名與字,如沒有“互補”、“互反”關系,都可用以上方法。 ⑤札記:“閑云一片不成雨,黃葉滿城都是秋”。“閑云”飄來蕩去,“一片”不能成雨。一定要準備一兩個袖珍札記本,按基礎知識的綱目分類,隨時摘記或剪貼各種基礎知識。這里參考考綱考點和考題,提供一個分類綱要:容易讀錯的字(如形、義也易出錯,不妨就地記錄,下列各項也可照此處理):容易寫錯講錯的字詞、成語;近義詞和反義詞;不易掌握的關聯詞語;語法和美名病句;常用修辭;標點符號;古今文化常識;古今文學常識;名言佳句;常用
語文中的單句復句是什么意思 最好有例句
單句 一、單句的種類 單句是由短語或單個的詞構成的句子。
可分為主謂句非主謂句兩類。 1、主謂句:由主謂短語帶上一定的語氣語調構成的句子。
例如: ⑴ 茶桌擦得滑溜溜的發光。 ⑵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謂句:由主謂短語以外的其他短語或單個短語構成。 例如: ⑴ 飛機! ⑵ 站住!有人敲門。
二、幾種特殊單句 主謂句中,動詞謂語復雜多樣,有些句式在結構和表達上有些特殊句式有:把字句、被字句、連動句、兼語句、是字句、存現句。 1、把字句 把字句是主謂句的一種。
句中謂語一般都是及物動詞、而且不能是單個兒的動詞,應當是單個短語和動詞的連用形式。 例如: ⑴ 我們把豹子打死了。
⑵ 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來。 2、被字句 被子句是被動句,是主語接受動作的句子。
被動句中的主語是受事者,由介詞“被”引了主動者與“被”字構成的介賓短語在句中作狀語。 例如: ⑴ 豹子[被我們]打死了。
有時句中只有介詞“被”沒有主動者(被的賓語)如: ⑵ 在羅馬百花廣場,布魯諾[被]活活燒死了。 把字句和被字順的典型結構都是:“主語+狀語+動詞+補語”,口語中常用“叫”“讓”“給”來代替“被”。
3、連動句 連動句是用連動短評充當謂語的句子。連動句的謂語就是兩個動詞短語(很少用單個動詞)連用。
兩個動詞短語,互不作成分,而是共同作謂語,但在語義上有目的和方式、原因和結果、先和后的關系。因此短語的位置順序不能相互顛倒,中間也沒有語音停頓。
例如: ⑴ 他搜集著一片片的干苔蘚燒水喝。(目的) ⑵ 憑著他的求生的意志,他還是掙扎著蠕動爬行。
(方式) ⑶ 由于長期的勞累過度,李老師終于生病住院了。(因果) 綜上所述,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連動句主要三點: 一是必須有兩個動詞連用陳述一個主語。
二是兩個動詞短語互不作成分,而在意義上有目的,方式,原因,結果,后先的關系,位置不能互換。 三是兩個動詞短語中間不能有語音停頓。
4、兼語句 兼語句是用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它有下列特點: 第一,兼語句的謂語是由動賓的賓語,兼做主謂短語的主語。
例如: ⑴ “閏土”既作“叫”的賓語,又作“坐”的主語,“閏土”因一身兼二任,所以叫做兼語。 第二,兼語句多有命令的意思,所以句中前一個謂語多由使令動詞充當。
常見的使令動詞有:使、讓、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請求、選舉、教、勸、號召等。此外前一個謂語也可以是“有”字。
例如: ⑵ 大家一致選小萍做代表。 ⑶ 我有個弟弟今年考大學。
第三,兼語句中兼語的謂語(第二個動詞)是前邊動作所要表達的目的或產生的結果。即兼語前后兩個動詞的語義上有一定聯系。
例如: ⑷ 護士叫他快去請大夫。(“去請大夫”是“叫他”的目的。)
⑸ 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松樹的風格。 句中的兼語的謂語“想起”是前一個動詞“使”的結果。
連動句,可以連續敘述一個人的幾個動作;兼語句,則可以連續敘述幾個人的幾個動作。連動句可以擴展,連動套接兼語;兼語句也可以擴展,兼語套接連動。
例如: ⑹ 叔叔|打電話叫我去。 ⑺ 媽媽|叫禁止小妹騎車亂闖。
5、是字句 是字句專指由動詞“是”構成的判句。在是字句中,“是”的作用是判斷主語和賓語的關系。
主語和賓語有兩種關系,一是同一關系,二是從屬關系。同一關系就是對等關系,一般的“定義”就是這種關系,即甲=乙。
例如: ⑴ 正方形是四條邊等長、四個角相等的四邊形。 從屬是主語屬于賓語,即賓語是一個大類,主語是其中之一。
例如: ⑵ 《讀者文摘》是雜志。 6、存現句 表示人、事物存在或出現、消失的句子是存現句。
存現句的特點有三: 第一,主語常是處所詞或時間詞。 例如: ⑴ 門口|站著兩個兵。
⑵ 臺上|坐著主席團。 第二,存現句的謂語多是表示存在、產生、消失的動詞,即不表示動作,只表示動作產生狀態的持續。
例如: ⑶ 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表示出現) ⑷ 到處|是歡樂的從群。
(表示存在) 第三,存現句的賓語往往是動作的發出者。因此有的存現句可以轉換為一般主謂句。
例如: ⑸ 門呂站著兩個兵--兩個兵在門口站著。 ⑹ 臺上坐著主席團--主席團在臺上坐著。
三、單句的復雜化和單句的分析 一個單句的各個成分都由詞來充當,這個單句就簡單,如果由復雜短語充當句子的某一個某幾個成分,單句就復雜了。這跟復雜短語的道理是一樣的。
復雜單句概括起來說有兩大類: 1、單句的主語由短語或復雜短語來充當。 例如: ⑴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鼓舞著我們。
(主語由偏正短語充當) ⑵ 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偉大人民的優秀之花。 (賓語由偏正短語充當) 2、單句的附加成分復雜化。
例如: ⑴ 這是(我的老朋友)的作品。(定語由編正短語充當) ⑵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狀語由多個短語充當) ⑶ 我們的同學來(自全國各地)。
(補語由介賓短語充當) 3、還有的句子由復句結構充當了句子成分。 例如: ⑴ 我相信,雷鋒的樣樣不僅給我們指出了正確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強了我們同一切舊思想、舊習慣堅決斗爭的勇氣。
復雜單句要進行分析時,需先找出。
求教;劃分句子成分;分析句型: 魯迅先生派人叫我明天早上打電話托
主句:魯迅先生請醫生看病。
這屬于一個較復雜的兼語句。首先,句子中的“人”是“派”的賓語,又是“叫”的主語;其次,“我”既是“叫”的賓語又是“打”和“托”的主語;接著,“內山先生”既是“托”的賓語也是“請”的主語;最后,“醫生”既是“請”的賓語又是“看”的主語。
兼語句是用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它有以下特點:
一、兼語句的謂語是由動賓的賓語,兼做主謂短語的主語。就像上面這個句子。
二、兼語句多有命令的意思,所以句中前一個謂語多有使令動詞充當。常見的使令動詞有:使、讓、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請求、選舉、教、勸、號召等。此外前一個謂語也可以是“有”字。
三、兼語句中兼語的謂語(第二個動詞)是前一個動作所要表達的目的或產生的結果。即兼語句前后兩個動詞的語義上有一定聯系。
(更多知識可參照語法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