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雙詞句的例子
兒童通常是在一歲半以后進入雙詞句階段。這一階段早期,兒童開始把兩個詞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來表達語義。兩個詞的結合有著句子一樣的語音模式,兩個詞之間也有著明確的句法關系和語義關系
除此之外,這一階段的語言開始反映句型的區別,如否定句、祈使句和疑問句。
雙詞句階段
如:Mama * * * pretty
句子的各種詞序表達了各種語法關系和語義關系。如,
1) 擁有者與被擁有事物的關系:Mama book.
2) 主謂關系:Daddy go.
除此之外,雙詞句具有以下特征:
1) 雙詞句缺少表示句法關系的形態形式。
2) 雙詞句中的代詞使用很罕見。
3) 同時根據表達的語境不同,雙詞句可以表示不同的語義關系和功能,如: Mama Book可表示以下的語義:
(1) This is Mama's book.
(2) Mama gave me the book.
(3) Mama is reading the book.
通過使用雙詞句,兒童積極主動與成年人進行交際。這種交際大大有助于兒童的語言習得。
學前幼兒語言教育
幼兒期是人類的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作為幼兒老師要把握住這一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讓幼兒獲得多方面的語言信息,自由地創造性地運用語言。
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可以概括為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和早期閱讀四個方面。
根據這四個方面,我對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進行了評估,發現了他們傾聽的特點是:由無意識傾聽到學習有意識傾聽表述的特點是,以自身活動或經歷為內容,其中夾雜著一些想象的成分,表述的方式比較簡單,欣賞文學作品較少,早期閱讀的下興趣還不明顯。
針對這些特點,我在本學期發展了以下的活動:
首先,利用晨間、飯前等時間開展豐富的語言游戲活動。例如:“誰來做可愛的小動物”,讓幼兒模仿動物的語言內容,聲調和速度等以此引起幼兒對語言的興趣,在游戲中糾正幼兒的發音。
其次,進行正規的語言活動,采用課堂教學形式,面向全體幼兒開展語言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幫助在傾聽、表述、欣賞和早期閱讀方面發展。本學期,我著重在早期閱讀方面進行了探討。早期閱讀,長時間以來一直讓人誤以為就是簡單的識字、看書,其實,在幼兒園開展早期閱讀活動主要是幫助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幫助他們提高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為他們上小學甚至更遠的將來打下一個堅實的閱讀基礎。
開展早期閱讀活動,要選擇適合年齡特點的圖書,要為他們提供生動有趣的,與他們生活緊密相關的閱讀資料。在幫助幼兒建立閱讀習慣時,我認為要讓幼兒帶著目的,帶著問題去看書,以幫助孩子克服胡亂翻書的習慣。
一、要教會孩子認識封面、封底。學習從前往后一頁一頁地輕輕翻書。看的時候,可用手指著畫面內容一樣樣地說,看完后,要把書合起來,并且要把封面朝上。
二、導孩子有目標地看書從中懂得某一頁畫面,這時要幫助孩子明確所看畫面,老師要先翻到要看的那一頁。一開始,用語言描述畫面內容來加以提示,漸漸的,就要幫助幼兒形成自己看書,獨立翻書的習慣。
三、在看多頁畫面時,要幫助幼兒弄明白要看的內容。在需要翻書的時候,給予提示。同時,教師可先將書翻到下一頁,并作為范例,久而久之,幼兒就能夠有目的的翻書了,在看書的時候,要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對小班孩子來說,在書上找一找認識的東西,是他們愿意做的,而由這幾樣東西所聯系成的故事。則需要老師的講述,或幼兒自己的想象了。能大概的講述圖書,對小班孩子來說要求不高。教師可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至于說的怎樣,并不重要,在一日活動中要多增加幼兒自愿閱讀時間。
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認讀習慣同時,注重環境創設也很重要,我是通過創設文字卡片,建立“我的名字”區和布置“寫寫畫畫”欄等早期閱讀環境,來提高幼兒閱讀興趣的。
對幼兒語言教育的同時,我還注重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偶爾閱讀能力的發展,兩者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達到促進幼兒發展的目的。家庭是影響幼兒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家長經常買書,看書,并且對孩子的閱讀給以指點,會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喜歡閱讀,更好的發展語言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進入雙詞句階段的時期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