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夕節懷念亡夫的詩句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 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青衫濕遍·悼亡 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
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釭。 憶生來、小膽怯空房。
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 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
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 拼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
怕幽泉、還為我神傷。 道書生簿命宜將息,再休耽、怨粉愁香。
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咽卻無聲, 只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
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 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 泣盡風檐夜雨鈴。
二、重陽佳節佳人思念丈夫的詩句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 王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漢 漢樂府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 崔護 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唐 劉禹錫 竹枝詞(三)
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唐 元稹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 杜牧 贈別(二首)
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三、中秋佳節思念親人的句子
1、思念是中秋的味道。
“每逢佳節倍思親”雖然此節非彼節,但“思親”總歸是一樣的,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瑟瑟秋風的吹拂下,望在異鄉的月亮,月亮很圓很亮,卻終究不是自己相看的月亮,道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所以,不管怎么樣,那頭上月亮都會透露出冷清的感覺。
身后萬家燈火交相輝映,屋內觥籌交錯的喧鬧聲聲入耳,更使得夜幕下的游子倍思親。思念親人的音容笑貌,思念親人的絲絲關懷,思念彌漫在他的心扉,就連苦澀的空氣中也澀出思念的味兒來。
2、團圓是中秋的味道。哪怕工作再忙再累,哪怕單位離家再遠,一時中秋節至,總會忍不住提上一盒月餅在月升時趕回家。
或是包裝精致的宴會月餅,或是散裝成袋的普通月餅,也許味道迥然不同,但那有什么關系呢?重要的是一顆期盼團圓的心,渴望一家人團團圓圓地聚在一起的心愿。這樣,即使再膩的月餅,也會膩出幸福團圓的味兒來……3、溫馨是中秋的味道。
桂花樹下,古樹庭中,一家人圍坐在石桌旁,小孩子在庭中瘋趕嬉戲,為了一個月餅,為了一個禮物,管他呢?只要快樂就好。4、我喜歡中秋的意境。
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5、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
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
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6、我喜歡中秋的意境。
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
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7、月已圓,人歡聚,同舉杯,共歡慶!家鄉明月愛無限,它鄉皓月也多情!齊歡唱,同頌今宵明月!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待到來年中秋日,在歡聚,同豐收,各訴衷腸……!8、月圓年年相似,你我歲歲相盼。那滿天的清輝,遍地水銀,便是我們互傾的思念。
9、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10、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11、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
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1、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 ——歐陽修2、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
——徐淑3、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晏殊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5、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滯雨》李商隱6、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7、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次北固山下》 王灣8、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渡江漢》宋之問9、日幕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孟浩然10、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11、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十五夜望月》王建12、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中秋待月(陸龜蒙)13、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思江南》方干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1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16、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劉長卿17、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夜億舍弟》杜甫18、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19、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
《送吳十九往沅陵》王昌齡。
四、中秋佳節思念親人的詩句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全唐詩》)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
詩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詩后兩聯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秋毫"兩句下字奇險,立意浪漫,于老杜詩中別是一格。 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全唐詩》) 劉禹錫(772-842),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
這首詩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韻,每一韻又是一個自然段落。第一段寫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寫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襯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暢想,寫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發自然;最后一段從暢想中曳回,寫日出月落,更就"絕景良時"抒發情感,略出桃源別后,難再重游一意。
全詩景物隨時而變,情調隨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詩》) 此詩作于遠放江州之際,表現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時間的轉換中逗出空的轉換,又于時空的轉換中,透出感情的轉換,昔之樂游,今之苦嘆,鮮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謫居生涯中的愁悶。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皮日休(約833--?),字逸少,襄陽人。詩與陸龜蒙齊名,有《皮子文藪》。
這首絕句描狀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潔如玉,映于月光更顯晶瑩,拾起花猶帶露更覺滋潤,想來當是嫦娥撒于人間。全詩詠物以虛現實,空靈含蘊,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節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宋詩鈔》) 這首長歌十四聯二十八句,可謂中秋詩中的長篇。詩中從月升寫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繪了中秋之月,又生動地記述了中秋人事。
詩中"一杯未盡銀闕涌,亂去脫壞如崩濤"氣勢堪壯,"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想象獨特,"千燈夜作魚龍變","低昂赴節隨歌板"說出民風,"歸來呼酒更重看","對月題詩有幾人 "道來己情,全詩景情交錯,人我雜出,氣格抑揚,詩情頓挫,低回中轉酣暢,激越中出衰婉,實為中秋詠月詩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宋詩鈔》)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陽人。
官至禮部員外郎。能為詩文,尤長于翰墨,書法為宋代大家。
這首詩引用了兩個民間傳說,一是民間傳說珍珠的育成與月的盈虧有關,月圓之時蚌則孕珠;二是民間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這樣借傳說詠月,又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話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為迷人。
參考資料: http://**20050711/* 回答者:niupa - 高級魔法師 六級 9-17 13:31 中秋佳節,思國思鄉纏繞心間。對每一個遠離家鄉的人,明月的光輝不分界限,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它的撫慰,正如祖國對她人民的關懷,不會因遠隔重洋而忽略。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關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月下獨酌 李 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夜 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 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
五、有中秋節思念亡妻的詩詞嗎
中秋節思念亡妻的詩詞一時想不到,以下是幾首秋日悼念亡妻的詩:
《悼亡詩》(其二)
【晉】潘岳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
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
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
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
展轉盻枕席。長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
獨無李氏靈。髣髴覩爾容。
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
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
上慚東門吳。下愧蒙莊子。
賦詩欲言志。此志難具紀。
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說明:晉代著名文學家潘岳所做《悼亡詩》一共三首,分別作于妻子楊氏去世的下一年的春天、秋天和冬天。這首是作于秋天的《悼亡詩》。
《鷓鴣天》
【宋】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易主,刻小闋于石,讀之悵然》
【宋】陸游
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禪龕一炷香!
《浣溪沙》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