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垂絲海棠的句子
鄉情是一片悠悠的垂絲海棠的秋葉,載著游子想家的夢,融化了天涯盼歸的愁。
鄉情是一杯濃濃的杏花村落的春酒,凝著游子思鄉的淚,陶醉了異鄉戀家的心。(垂絲海棠有思鄉草之名,象征游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
海棠的種類有很多:垂絲海棠,西府海棠……完全開放的海棠花顏色火紅,就像孩子們的笑臉,他們笑得可真甜啊;即將開放的海棠花剛剛綻開了一、兩片花瓣,就像是一個小號角,仿佛能讓你聽到遠處傳來“嘟嘟嘟”的號角聲;還未開放的海棠花則被綠萼環抱著,就像個綠色的酒杯中盛滿了深紅色的葡萄酒,讓人情不自禁想端起來品嘗一下它的美味……最喜歡的是垂絲海棠:垂絲海棠花色艷麗,花姿優美。葉卵形或橢圓形。
花朵簇生于頂端,花瓣呈玫瑰紅色,朵朵彎曲下垂,遇到微風飄飄蕩蕩,嬌柔紅艷。遠望猶如彤云密布,形如欣欣向榮成長的嬌憨孩童, 美不勝收,是深受我喜愛的原因之一。
二、贊美海棠的句子
1、海棠花開嬌艷動人,一般的海棠花無香味,即使是海棠中的上品---西府海棠也是沒有香味的,只是花開的比其它海棠花要艷,其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后則漸變粉紅,有如曉天明霞。
2、在秋冬交替的時節,我深深地懷戀著我那頗有姿色而濃淡適中的海棠花。 3、海棠花呈彎曲狀,開著粉紅的小花,在小花旁邊摻雜著綠色的小葉子,令人產生亂枝縱橫的美感。
有的還是花骨朵,鼓鼓的,好像馬上就要開出鮮艷花朵;有的已經開出了無數的小花,像是披了一件華麗的衣服。海棠花下擺放著一盆盆蝴蝶花開得正艷,像一個個舞者,在陽光下像起舞,吐露出它那迷人的芬芳。
4、海棠文化節共展出40個品種,400余株,270盆。瞧!蛇雪球海棠是粉紅色的花苞;貼梗海棠的花很大朝天怒放開;長壽冠海棠一樹開兩種顏色的花,分別是粉紅色和紅色。
5、海棠花紅艷艷的,一串一串地掛在枝頭,好象一串串糖葫蘆,我入了迷,以為真是糖葫蘆,禁不住湊上前去聞了一下,啊!好香。 6、海棠花開在春末夏初天氣開始熱起來的時節,她是先長足了葉子后才開花的樹。
一根根針頭上挑著一個花骨朵,慢慢地盛開,外紅內粉,比杏花紅,比桃花粉,花蕊嫩黃,濃淡適中,個頭小巧玲瓏,令人賞心悅目。 7、直到今天,我一直暗戀著我的初戀情人--海棠花。
她的純潔,她的樸實,她的真摯,她的色潤,一直是我愛的標的。 8、開放的四季海棠花是鮮紅的,它的顏色很耀眼。
四季海棠花的花蕊很小你必須仔細掰開花瓣,才能看見里面的小花蕊。花蕊是淡黃色的真好看!它的花瓣一層一層的多的數不清。
有的四季海棠花在含苞欲放。四季海棠的葉子扁扁的,是碧綠色的,就像楓葉形狀一樣。
它的莖是翠綠色的,有點透明。 9、幾天以后,海棠花就一朵接一朵地開放了。
花朵多呈五瓣,顏色淺紅,與桃花有些仿佛,花蕊金黃色,沒有香味兒。許多的花朵擠壓在幾根短枝上,顯得層層疊疊,灼灼燦燦,別是一樣風采。
10、她的花期很長,好像故意多開幾天,讓我們看夠、夸夠后,才漸漸地退掉花瓣,露出小小的青果來。我們總是白天太陽底下看了,晚上還要打著燈籠看。
直到后來我才明白“燈下看花更美幾分”的真實、以及“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銀燭照紅妝”的含義。 11、不遠處的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在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走上前去,有的海棠花開心地笑著,露出了粉紅的“小酒窩”;有的海棠花“羞羞答答”地看著我,好像在對我說:“你看我美嗎?”前來觀賞的人們絡繹不絕,紛紛和它們一起合影。 12、海棠花嬌艷動人,花姿瀟灑,花開似錦,是雅俗共賞的名花,被喻為“國艷”,素有“花中神仙”、“花尊貴”的稱號,也有“解語花”的雅稱。
“雪淀霞鋪錦水頭,占春顏色最風流。”“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贊美海棠花,又有多少人為之夢牽魂繞?。
三、垂絲海棠之古詩
海棠與名人典故 海棠花以其風姿艷質贏得世人的喜愛,歷史上楊玉環、杜甫、蘇軾、**、張大千等名人與海棠結下了不解的淵源。
? 據北宋樂史《楊太真外傳》記載:“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時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上皇笑曰,豈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代代流傳,“海棠春睡”成為后代詩人畫家不斷吟詠描繪的題材。
后代的文學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楊玉環,后發展為以海棠花喻美女。? 唐宋歌詠海棠的文人墨客眾多,但獨不見杜甫的海棠詩。
四川的海棠在唐時已名聞天下,杜甫又久居蜀地,吟遍了當地的各種花卉,卻無一首歌詠海棠的詩篇,后人屢疑之。晚唐詩人鄭谷在《蜀中賞海棠》詩中云:“浣花溪上空惆悵,子美(杜甫)無情為發揚。”
王安石也提到:“少陵(杜甫)為爾牽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吳中復認為海棠姿色妖冶,連杜甫都很難下筆描繪,“子美詩才猶擱筆,至今寂寞錦城中”。
陸游則分析杜甫有海棠詩,但已失傳。北宋還傳出第三種解釋:杜甫不寫海棠詩是諱其母乳名之故。
這一無稽附會之談,遭清代學者李漁的抨擊:“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詠到,一詩偶遺,即使后人議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難為也!”總之,杜甫為何不吟海棠備受文人猜疑。? 宋代文人雅士開始有意識引種栽培海棠。
蘇東坡于宋神宗元豐七年到閘口探望學生邵民瞻,并將所攜海棠栽植于邵氏天遠堂前。之后,蘇軾來書必問:“海棠無恙乎?”邵氏則報:“海棠無恙。”
至今此樹尚存活于江蘇省宜興市閘口鄉永定村,1982年宜興在原址重建海棠園。 海棠是**總理生前最鐘愛的花卉之一,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內廣植西府海棠。
1954年春,西花廳海棠盛開時,**正在瑞士參加日內瓦會議,無法親臨賞花,于是**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標本,夾在書中托人帶給總理。總理看到這來自祖國蘊涵深意的海棠花非常感動,百忙中也沒忘記回贈**熱情問候,托人帶回一枝芍藥給**。
**與**千里迢迢贈花問候,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 國畫大師張大千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喜愛梅花、荷花、海棠等有中國特色的園林植物,在旅居美國時曾向友人乞討海棠,并作有《乞海棠》:“君家庭院好風日,才到春來百花開;想得楊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
張大千聽說百里之外種有名貴的垂絲海棠,為求購數本,甚至愿意典當畫作,節衣縮食,“典畫征衣更減糧,肯教辜負好時光;聞道海棠尚未聘,未春先為辦衣裳”。這足見他對海棠的熱愛。
1958年,張大千以一幅《秋海棠》榮膺紐約國際藝術協會世界偉大畫家。1982年底,身居臺北的張大千處于生命的最后階段,作《海棠春睡圖》贈與四川老友,畫上折枝海棠設色艷麗,形態嬌媚,并題詩表達自己對祖國和老友的思念之情。
海棠與文學 對海棠花文化有所反映的文學作品相當多,下面僅列舉詩句、小說、戲曲中涉及海棠花文化的部分作品。? (一)詩詞中的海棠花文化? 海棠栽培始盛于唐,唐人鄭谷有詠海棠詩:“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
秾麗最宜新著雨,妖嬈全在欲開時……”鄭谷寫出了至今為人所稱道的海棠“新著雨”、“欲開時”的艷麗妖嬈的風姿神采,海棠讓詩人鄭谷看不足、寫不完,飲酒賦詩,流連忘返。? 北宋詠海棠詩中最有名的當數蘇軾于元豐七年謫居黃州所作的《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首海棠詩膾炙人口,唐明皇以海棠之明媚喻楊貴妃的嫵媚,蘇軾則反其意而行,以楊太真之風流喻海棠的明媚。
詩人以花擬人,寫出愛花、惜花的深情,惜花實是惜己,借以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 宋代另一位大詩人陸游也對海棠如癡如醉,在《花時遍游諸家園?之二》中云:“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芳。
綠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陰護海棠。”“抵死狂”即格外的狂,詩人深諳花性,擔心海棠的嬌美不堪風吹日曬,便連夜上奏玉帝的通明殿,請求多借些陰天,好讓海棠常開不衰。
《花時遍游諸家園》共十首,是陸游在成都時為海棠而寫的組詩。陸放翁在《海棠歌》里唱道:“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扁舟東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爾。
若使海棠根可移,揚州芍藥應羞死。”因愛海棠,陸放翁獲“海棠癲”的雅號。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對海棠也有特殊的感情,創作了眾人耳熟能詳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句“綠肥紅瘦”貼切地點出了一夜風雨過后海棠的變化,綠、紅兩種顏色代指海棠葉和海棠花,肥、瘦兩種形態傳神地描繪了雨后枝葉茂盛和花瓣凋萎,既生動形象又準確得體。
“綠肥紅瘦”歷來為人所稱道,簡直可以作海棠的代稱。? ? 金人元好問有《清平樂》:“離腸宛轉,瘦覺妝痕淺。
飛去飛來雙燕語,消息知郎近遠。樓前小雨珊珊,海棠簾幕輕寒。
杜宇一聲春去,樹頭無數青山。”這首詞表達了傷春思遠的閨情,抒寫了輕而遠的相思,以及對青春的留戀和對生命的眷戀。
這些情緒并不是直接表達,。
四、求垂絲海棠之古詩
1、陽春曲·贈海棠——元代:徐再思 玉環夢斷風流事,銀燭歌成富貴詞。
東風一樹玉胭脂,雙燕子。曾見正開時。
譯文:楊玉環和明皇的風流韻事已經像幻夢般逝去,但是當年在銀燭光下太白歌頌海棠花的富貴詞卻與世長留。在東風吹拂下綻開,好像一樹白玉和胭脂。
一雙雙歡飛的燕子,曾經親眼看到花開時的芳姿。 2、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昨天夜里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后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于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
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3、春寒——宋代: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譯文:二月的巴陵,幾乎天天都刮風下雨。
料峭的春寒還未結束,給園林的花木帶來了災難,叫人擔心害怕!嬌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鮮紅的花朵,挺身獨立在寒風冷雨中開放著。 4、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宋代:王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譯文:楊柳絲絲風中擺弄輕柔,煙縷迷漾織進萬千春愁。
海棠尚未經細雨濕潤,梨花卻已盛開似雪,真可惜春天已過去一半。而今往事實在難以重憶,夢魂歸繞你住過的閨樓。
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麗的豆蔻梢頭。 5、好事近·風定落花深——宋代:李清照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長記海棠開后,正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
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 譯文:風停了,庭花盡凋零。
看珠簾之外,雪瓣成堆,紅蕊層層。須牢記海棠花開過后,正是傷春時節。
歌聲歇,玉杯空,酒興盡。唯有青燈閃爍,豆熒之光漸熄滅。
夢中的愁怨自難消受,更傳來鵜鴂一聲送春鳴。
五、楊萬里有一首詩,是關于垂絲海棠的
垂絲海棠二首
楊萬里
無波可照底須窺,與柳爭嬌也學垂。
破曉驟晴天有意,生紅新曬一絢絲。
垂絲別得一風光,誰道全輸蜀海棠。
風攪玉皇紅世界,日烘青帝紫衣裳。
懶無氣力仍春醉,睡起精神欲曉妝。
舉似老夫新句子,看渠桃李敢承當。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光宗召為秘書監。工詩。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學“江西詩派”,后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二萬余首。亦能文。有《誠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