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德高望重”的前輩逝去的追憶的詞句以及“敬重懷念”的詩句有哪
1)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2)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3) 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唯有恨,轉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潮。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西風打畫橋。——《于中好》
4) 陌上鶯啼細草薰,魚鱗風皺水成紋。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開一憶君。
5)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6)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毀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字早醒儂自夢,更更。泣不盡風檐夜雨鈴。——《南鄉子》
7)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辭。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8) 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小驚猜。背燈獨共余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9) 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0)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二、描述對已故先人懷念之情的詩句
1、柳永的《鳳棲梧》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秦觀《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3、李白《三五七言》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4、佚名《鳳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5、張籍《節婦吟》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6、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后,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后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于格律聲韻之分。
三、懷念先人的句子
紀念先人的句子 1、清明節是我國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
每年清明,人民群眾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深情緬懷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昌盛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獻出了寶貴生命的無數英烈。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4月4日,青年志愿者組織了一次“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的活動。
目的是讓志愿者通過緬懷民族英烈的英雄業績,更清楚地認識到奉獻精神的意義,更好地做好志愿服務工作。 2、是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中國繁榮的今天,是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遍地的桃花。
我們怎能忘記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我們怎能忘記那一張張曾經鮮活的面容?讓我們靜靜的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這鮮花中,讓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 3、我們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南山寺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
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隊,認真地聆聽主持人的致詞。
我抬頭瞻仰墓碑,墓碑上寫者: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想,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種精神--不悔。我們的先烈們就有這樣的不悔,不悔為革命的付出。
所以,他們理應受到敬仰! 4、我熱愛烈士,熱愛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我將永遠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
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鐵一般的熱血男兒,有著那種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祖國的未業而奉獻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繼者,我一生的求學難道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嗎?作為身為中國人的我,去繼承先烈的遺志是理所當然的。
我真想像烈士那樣,做到永垂不朽。我這個報效祖國的決心是無法動搖的。
5、我熱愛他們,我贊揚他們,我崇敬他們。他們為了革命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折磨中,他們沒有透露半點消息,寧愿死也要守住黨的秘密,他們寧愿做光榮犧牲英雄,也不愿做茍且偷生的叛徒,這就是我們中國烈士的特點,我也因此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贊揚他們,他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感謝者,他們是神圣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
在我的眼里,他們是光明的象征,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 6、在烈士墓前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里的樹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樹木就代表著一位位戰士,贊揚了他們就不屈服,為了革命的斗爭事業,寧愿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他們就像這些樹,無論經歷多少嚴寒酷暑,都還是一動不動的屹立著。
沒有人能動搖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是偉大的,崇敬的,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7、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著一份份的忠誠。
他們拼命的戰斗難道不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紅軍戰士長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濘的路上走著,他們沒有松懈過,一生都在拯救祖國,保衛祖國。沒有他們,哪來如今的美好的家園,哪業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使者,他們尊敬他們是理所當然的。
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贊揚過他們,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斗爭而光榮殉職,總之,一句話--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8、只要想著這些革命先烈,我就會覺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這個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滿和幸福,而在那個艱苦的斗爭社會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我要鄭重的烈士們說:“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斗爭勝利了,我們青一代少年將再次繼承你們努力開辟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我會認真的學習,學好本領,長在后再繼續工作--建設祖國,你們安歇吧!我會努力去做的,我敬愛的烈士們。 9、清明節是一個懷念的日子,清明雨紛紛,淅瀝不停,那是天在哭,那是每一個人思念眼淚,走近烈士紀念碑,我們仰望---看到的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片景象,月夜下,仿佛看到崢嶸歲月中的一個英雄身影…炮聲隆隆、硝煙彌漫,一個個戰士奮勇爭先地和敵人拼命、時間如流水,一下子就愉到了黎明,只見一個身影堅強地向火力點爬去,就在那最后一刻,他張開雙臂,向炎力點猛撲過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時間就定格在這一瞬間,他是誰?他就是---**。
我們手捧鮮花,淚雨灑在了鮮花,給鮮花灑上了一層悲哀。我們靜靜地瞻仰著,深切緬懷革命英雄**。
10、來到陵園墓地,我們一一進行瞻仰,把手中的白花,把親手編制的花籃送給最可敬的英雄。這時我仿佛看見無數英烈站在我們面前,頂天立地!是他們,就是他們,為了我們的新中國,為了人民翻身得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自己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烈士們啊!你們那寧死不屈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前進,讓我們每個人都充滿著為祖國不懈努力的信心。
四、對已故先人爺爺奶奶懷念的詩句
1、宋代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 湛湛不昏,綿綿若存。
三世佛護持為之頂相,歷代祖傳受為之命根。 蒼頭祖父寒居位,白發兒孫夜過門。
白話釋義 湛湛不昏,綿綿若存。三世佛護著為他頂相,歷代祖師傳授為的命根。
仆人祖父寒居位,白發兒孫夜間經過門。 2、清代龔自珍 《已亥雜詩 11》 祖父頭銜舊熲光,祠曹我亦試為郎。
君恩夠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白話釋義 祖父頭銜舊熲光,我也試著作郎祠曹。
你的恩情不夠向漁樵說,篆書墳墓有什么需要各種字長。 3、宋代釋如凈 《偈頌三十四首》 當堂不露,主人翁元是舊時。
借影全彰,第一座屈煩今日。 雪夜金烏歷堂,炎天玉兔轉懷。
妙葉兒孫,全該祖父。 木人執板云中拍,石女含笙水底吸。
白話釋義 該堂不露,主人翁原是舊時代。借影全明顯,第一座委屈煩惱今天。
雪晚上金烏鴉經堂,炎天玉兔轉懷。妙葉兒孫,全該祖父。
木頭人拿著板云中拍,石少女笙水底呼吸。 4、宋代陳著 《丙戌人日與內侄汪景淵同飲于宜晚二首》 憶昔兒嬉祖母旁,如今甲子一周強。
盡窗三世親親話,分付兒孫此意長。 白話釋義 回憶過去我在祖母身旁,如果甲子日一周強。
把窗三代親屬話,分配給兒孫這意長。 5、宋代陳東 《徐氏哀詞代作》 憶昔常隨祖母過,登堂共慶尚垂胡。
十年未遠皆流蕩,地下相逢果有無。 白話釋義 記得過去常隨祖母過,登堂共慶還垂胡。
十年不遠都流浪,地下相逢真有無。
五、懷念先人的詞語
一.追憶 [zhuī yì]
釋義
回憶往事(追憶歡樂的少年生活)
二.憶昔撫今 [yì xī fǔ jīn]
釋義
回憶昔日,看看今天(憶昔撫今,思緒萬千)
三.歷歷在目 [lì lì zài mù]
出處
唐·杜甫《歷歷》詩:“歷歷開元事,分明在眼前。”
釋義
歷歷:清楚,分明的樣子。指遠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過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現在眼前。
四.今昔之感 [jīn xī zhī gǎn]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十四回:“諸舊好俱在,譚孝若已作古人。今昔之感,凄悵莫狀。”
釋義
從今天的現實回憶過去的事。
五.回首 [huí shǒu]
釋義
(1)把頭轉向后方
(2)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六.吊唁 [diào yàn]
釋義
祭奠死者并對家屬進行慰問
六、對逝者的悼念短句
1、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2、人死不能復生請節哀順變珍惜眼前人。
3、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現象;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4、死者就是脫離苦海啊耶穌天堂。
5、人之常情,每個人都無法去體會失去親人的痛苦,我們只能在心里為死去的人默默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天堂也活過的很好!
6、悼亡詩沈約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簾屏既毀撤,帷席更施張。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7、親人已仙游,未呈兒孫福。游魂于千里,如何度思量。
8、你的親人去世了,不要太傷心難過,在天國,他不會喜歡你這樣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為了你的親人。
9、人總會死的,他走的安心!你不要太傷心了。
10、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拓展資料:
悼念就是對死者哀痛地懷念。
dàoniàn
對死者哀痛地懷念.
悼
dào
<;;動>
⒈(形聲。從心,卓聲。本義:恐懼)
⒉同本義
悼,懼也。陳楚謂懼曰悼。--《說文》
隱悼播越。--《國語·晉語》
恐懼從處曰悼。--《周書·謚法》
怵悼栗而聳兢。--張衡《西京賦》
中心是悼。--《詩·檜風·羔裘》。注:"動也。"
心栗手悼,書不成字。--陳壽《三國志》
⒊又如:悼栗(因驚恐而戰栗);悼懾(害怕)
⒋悲痛;哀傷
悼,哀也。--《廣雅》
七年曰悼。--《禮記·曲禮》。注:"憐愛也。"
年中早夭曰悼。--《周書·謚法》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詩·衛風·氓》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淮南子·修務訓》
⒌又如:痛悼;慟悼;傷悼;哀悼(悲痛地追念);悲悼(傷心悼念);悼喪(悲傷沮喪)
⒍悼念
帝聞之而悼之。--魏妝《魏書》
⒎又如:悼恩(感懷恩德)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對先人的敬重懷念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