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靈山大佛的好詞好句
神仙道偉,
千人千面,
栩栩如生
一段描寫:
現場由萬盆鮮花,千米黃絹妝點。五百米朝圣之路遍插佛旗,二百一十八級登云道滿植金菊,千棵喬木黃布裹身,萬羽信鴿繞佛飛翔。 梵音裊裊,鼓樂交鳴,再現佛佗住世之景;信眾云集,焚香頂禮,盡顯我佛歸心之德。瑞靄低垂,隨著輕風在大佛周圍緩緩舞動,隨著大法師曼妙的經聲,祥云飄升,霧靄盡散,佛祖慈顏顯現:雙眉半彎,似笑未才智;慈目微閉,欲語先聞。數萬信眾虔誠禮拜,默許心愿,法喜盈會,盡顯吉祥。
二、描寫“朝圣五臺山”的詩詞名句有哪些
1、《五臺山》
年代: 清 作者: 顧炎武
東臨真定北云中,盤薄幽并一氣通。欲得寶符山上是,不須參禮化人宮。
2、《五臺山和韻》
年代: 宋 作者: 史監
群峰歷盡到巔巒,極目清涼境界寬。山入雁門真設險,地藏佛國即長安。
雨來絕澗自成響,云渡遠溪時作團。花落經臺鐘梵寂,袈裟香靄翠云蟠。
3、《送僧游五臺山》
年代: 宋 作者: 釋簡長
五峰橫絕漢,寒翠倚蒼冥。積雪無煩暑,高杉礙落星。
磧雪檐外見,邊角坐中聽。師到棲禪夜,龍湫獨灌瓶。
4、《游五臺》陸深
五云常覆五臺端,天近清都特地寒。
澗道千年冰未化,林梢一夜雨初干。
黃河紫塞依依見,碧殿朱樓面面看。
萬壑千巖清未了,更從高處望長安。
5、《五臺山》顧炎武
東臨真定北云中,盤薄幽并一氣通。
欲得寶符山上是,不須參禮化人宮。
6、《菩薩頂》康熙
四十余年禮世伽,本來面目是天家。
清涼無物何所有,葉斗峰橫問法華。
7、《送牧堂上人游五臺》孔尚任
層崖翠接蔚藍天,百丈清風待皎然。
古雪難消山北面,春鶯懶到寺東邊。
經包渡水何妨濕,衲袖穿花更覺鮮。
不比人間行路苦,離情也廢一霄眠。
8、《清涼紀游:入山》雍正
清涼境界梵王宮,碧染芙蓉聳昊穹。
萬古云封五頂寺,千株松納四時風。
盤迥鳥道珠幡里,繚繞爐煙畫障中。
石立儼然如接引,疑逢青髻化身童。
9、《清涼山》乾隆
雪蹊歷歷度橋蹤,白玉層梯認碧松。
春月景殊秋月景,下方鐘和上方鐘。
得教觸目清裁別,間復翹心□韻重。
只有清涼無改度,迎人翠掩五云峰。
10、《七絕·南五臺山一景》
山形峻峭峰巒險,碧水涓流醉錦霞。
長嘯鳥驚巖虎臥,靈英臺上望春花。
11、《七絕·游五臺山文》
清涼山上峰連天,
園通寺內覓佛緣。
忽聞聲聲木魚響,
疑是眾佛到身邊。
12、《七律·登五臺山》山左閑人
青煙碧樹紫云開,安步當車上五臺。
福地餐風清肺腑,洞天飲露洗塵埃。
無邊妙義誰先得,有限玄機我獨猜。
絡繹如云朝拜者,半求福祉半求財。
13、《五臺山遇雪》紫筠
平明客下五臺山,
雪積林梢玉作簪。
不恨夜來汾酒淺,
目迷光景誤詢禪。
14、《七絕·登五臺山》文會春
萬壑松濤涌五臺,凌霄樓起白云來。
幾聲鳥語天然趣,山近晴看一鏡開。
夕陽返照影流東,點點寒鴉過遠峰。
漁叟罷竿收釣餌,牧童吹笛弄秋風。
日光隱隱見蒼海,山色青青聳碧空。
萬壑千崖增秀麗,往來人在畫圖中。
15、不斷的奮斗就是走上成功之路。——孫中山
三、描寫"朝拜"的句子有哪些
大昭寺是信教徒和藏族人朝佛的圣地,
這時香煙繚繞絡繹不絕的朝拜者趕到這里,
他們雙手合十舉過胸額頭,然后平撲在地上,
天天如此以致使石板許多地方都凹了下去。
1, 花寺的院子比較小,更顯得院中的幾棵菩提樹碩大無比。雖然已是深秋了,但它們還是那么挺拔蒼翠。
2, 大殿內塵封土積,蛛網縱橫,塑像已殘缺不全,壁畫因受風雪的侵襲,也色彩斑駁模糊不清了。
3,恒山懸空寺,全寺緊緊貼在恒山的懸崖峭壁上,僅用一柱支撐,十分驚險,似乎隨時都會掉下來,令人望而生畏。
4, 那映在綠樹叢中的寺院,杏黃色的院墻,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紅的朝霞之中。
5, 大昭寺是信教徒和藏族人朝佛的圣地。這時香煙繚繞,絡繹不絕的朝拜者趕到這里,他們雙手合十,舉過胸額頭,然后平撲在地上。天天如此,以致使石板許多地方都凹了下去。
6, 這座古老的寺廟在朦朧夜霧的籠罩下,像一幅飄在浮云上面的剪影一般,顯得分外沉寂肅穆。
7, 抬頭望廟頂,令人眼花繚亂。那一個個佛爺凸起的臉也宛如夏季夜空數不清的星斗,它們神態各異,千姿百態。寺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