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母親養育之恩的詩句
十則感恩詩句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 泰戈爾
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 —— 華羅庚
每一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忘恩比之說謊、虛榮、饒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惡德還要厲害—— 英國諺語
卑鄙小人總是忘恩負義的:忘恩負義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忘恩的人落在困難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臘諺語
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而后來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薩克雷
感謝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惡習中最不好的 ——英國諺語
無知的人本想做點好事,結果卻害人不輕;小喜鵲拔出媽媽的羽毛,還以為報答了養育之恩 ——藏族諺語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蘇聯諺語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諺語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 日本諺語
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 日本諺語
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 日本諺語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 中國諺語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銜環結草,以恩報德
竟夜孤燈剪影蕭,視子如蛟,望子騰霄。
悠忽雙鬢冷霜飄,春下裙腰,秋上眉梢。
卅二年風雨浪澆,雨霽云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勞,跪乳羊羔,還報今朝。
--------------------------------------------------------------------------------
感恩詩
白云飄走的時候
誰會停止流浪
海水拍打著紫百合的夢境
美人魚在天堂微笑
古老的婚禮 香檳酒的色澤
在罌粟花叢中傳遞
她的歌聲
離去是否存留
希冀的不曾放棄
積雪的森林 麋鹿的圣誕節
美麗的公主已經安睡
傳說的夜空中
無數的珠翠無人采摘
時間的巢穴
安琪兒飛翔 羽翼的光芒
穿越巴比倫的花園
安拉是個女人
她的化身不是太陽神
嬌滴的千金
沙漠戈壁的罅谷
比宮殿華貴的
河流是生靈的母親
圣潔的浪花 普澤萬物長存
七彩的花容是雨水
光照古埃及艷美的婦人
白云飄走的時候
背影將要遠去
海水拍打著紫百合的夢境
美人魚在天堂微笑
王子的婚禮 香檳酒的色澤
在罌粟花叢中傳遞
她的歌聲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孔子曰:父母在,不遠游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爸爸媽媽
感謝你們
把我帶到了這個
美好的世界
感謝你們
給了我自由的空氣
燦爛的陽光
感謝你們
諄諄的教導
殷殷的囑托
我長大了
而你們卻老了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我會向你們獻上一片誠摯的孝心
祝你們永遠健康
2.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的詩句有哪些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3.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的古詩
1、《蓼莪》——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譯文: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
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 2、《送母回鄉》——唐代李商隱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還有什么事情值得追求呢? 3、《游子吟》——唐代孟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誰說像小草一樣的些微孝心,能夠報答如春天陽光般的母愛呢? 4、《短歌行》——唐代王建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譯文:別人都說有了子女好,卻不知道有了兒女,才讓自己早早老去。父母為了子女過早地衰老,作為子女,有什么理由不報答他們呢? 5、《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譯文:當你還是小燕子,高高地飛離母親時,父母思念你們的心情,現在你應該很明白了。詩句借燕子懂得飛后便離棄雙親的習性,以及描寫燕子父母的悲哀,告誡大家不要像燕子那樣,完全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4.報答母親的詩句
表達了兒女不忘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的: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
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
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深深思的: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支。愿君多采頡,此物最相思。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5.【寫一篇記述文,用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個詩句,來表達
寸草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題記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來.從此,父母肩上就又增添了一項責任一項美麗的責任——養育我成人.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從此以后,我成了家的軸心,爸媽既要忙工作,又要分心照顧我,那份責任該有多重,我不知道,也沒想過父母累不累,開不開心.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在這個家里,我就是龍頭老大,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家中已分不清誰是孩子誰是父母. 終于我大一些了,也稍稍懂事了,看著父母每每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我知道給爸爸媽媽倒上一杯白開水了,并且會甜甜的問一聲:“爸媽,你們累嗎?”這時母親總會摸著我的頭說:“好孩子,我們不累,一點都不累.”父親也應和道:“孩子真乖.”唉,爸爸媽媽是多么容易滿足呀,一杯水,一聲問候,便消除了你們的疲勞了嗎?可那時我卻沒有那種頭腦,只會傻乎乎的領取爸媽的感謝,支取爸媽的愛心. 現在想起來,父母怎會不累?從我一來到這個世界,大病小災便隨之而來.小時侯我體弱多病,常讓父母擔心,有時整夜發燒,但爸媽卻毫無怨言地送我上醫院.無論幾時幾刻,無論天氣如何,風雨無阻.當我睜開疲倦的雙眼,看到雙眼朦朧的父親母親緊我握著我得的手,而且干裂的嘴唇還發出一聲聲:“好些了嗎?”我的淚很快地流了下來,并暗下決心:爸爸媽媽,等我長大后一定要報答你們的恩情! 是啊,血濃于水啊!對于父母,我們永遠有道不完的謝謝,可是他們卻不是在意我們的謝.只要我們過的好,他們就感到很幸福了.當我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耐心地教導我們.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托.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著我們還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雖然不信基督,但是我仍感恩,感恩父母的唯一途徑就是,從現在起,也來承擔一份為人兒女的責任.。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父母養育之恩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