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曹劌論戰重點字詞句

    1.曹劌論戰 重點字詞解釋

    【原文】 十年(1)春,齊師伐我(2)。

    公(3)將戰。曹劌(讀音guì)請見(4)。

    其鄉人曰:“肉食者(5)謀之,又何間(讀音jiàn)(6)焉?”劌曰:“肉食者鄙(7),未能遠謀。”乃(8)入見。

    問:“何以戰(9)?”公曰:“衣食所安(10),弗敢專也(11),必以分人(27)。”對曰:“小惠未遍(應寫作:一個雙立人,一個“篇”去掉竹字頭)(12),民弗(25)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13)(讀音bó),弗敢加(28)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讀音fú)(14),神弗福也(15)。”

    公曰:“小大之獄(16),雖不能察(29),必以情。”對曰:“忠(26)之屬也(31)。

    可以一戰。戰則請從(34)。”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17)。

    公將鼓之(18)。劌曰:“未可。”

    齊人三鼓。劌曰:“可矣。”

    齊師敗績(33)。公將馳之(19)。

    劌曰:“未可。”下視其轍(20);登軾(讀音shì,車前扶手的橫木,全車最高處)而望之(21),曰:“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22),公問其故。

    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23),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讀音zhé)亂,望其旗靡(讀音mǐ)(24),故逐之。” ——選自《左傳 莊公十年》 [編輯本段]【注釋】 (1)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齊師:齊國的軍隊。齊,在今山東省中部。

    我,指魯國。魯,在今山東西南部。

    《左傳》傳為魯國史官而作,故稱魯國為“我”。 (3)公:魯莊公。

    (4)曹劌(guì):魯國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

    這里指大夫以上的高官。 (6)間(jiàn):參與。

    (7)鄙 :淺陋、無知.這里指目光短淺. (8)乃:于是,就。 (9)何以戰:即“以何戰”,憑什么作戰。

    以:用,憑,靠. (10)衣食所安:衣服食物這類養生的東西。 (11)專:個人專有。

    (12)遍(應寫作:一個雙立人,一個“篇”去掉竹字頭)(bian 四聲):遍及,普遍。 (13)犧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犧牲,犧牲用的豬、牛、羊等。玉,玉器;帛,絲織品。

    (14)孚(fú):信任,為人所信服。 (15)福:作動詞,賜福,保佑。

    (16)獄:訴訟案件。 (17)長勺:魯國地名,在今山東曲阜縣北。

    (18)鼓:作動詞,擊鼓進軍。 (19)馳:驅車(追趕)。

    (20)轍(zhé):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 (21)軾:古代車廂前邊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手用。

    此指車前橫木 (22)既克:已經戰勝。 (23)盈:滿。

    這里指旺盛。 (24)靡(mǐ):倒下. (25)弗:不。

    (26)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27)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28)加:虛報,夸大。 (29)察:明察。

    (30)情:(以)實情判斷 (31)忠之屬也: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32)可以一戰:就是“可以之一戰”,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可:可以;以:憑借。 (33) 敗績:大敗。

    (34)戰則請從:(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去。 (35)遂:就 (36)逐:追趕,這里是追擊的意思 [編輯本段]【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

    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宮進見魯莊公。

    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么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

    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說:“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

    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

    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

    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

    齊軍擊鼓三次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被打得大敗。

    魯莊公就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車看了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

    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后,魯莊公問取勝的原因。

    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崐鼓,能夠振作軍隊的士氣,第二次擊鼓,軍隊的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后軍隊的士氣就消散完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散殆盡了,我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

    但大國的準備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輪痕跡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編輯本段]【賞析】 戰爭題材在《左傳》中寫得最好,詳略得當,而且都有聲有色,這篇文章就是一例。

    曹劌論戰以“肉食者鄙”即當官的見識淺薄,不能考慮周全為理論基礎,而他的深謀遠慮開始的出發點是魯莊公能否以百姓利益為重,所以他并不看重魯莊公對侍從施舍小恩惠和祭神的誠實,而非常注重魯莊公以民情審判大大小小的案件,認為這屬于對百姓忠心,可以一戰。 面對實力強大的齊國軍隊,曹劌沒有貿然行事,當齊軍三次擊鼓進軍,。

    2.曹劌論戰全文翻譯及重點字詞

    1、翻譯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

    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

    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 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見魯莊公。

    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 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

    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

    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

    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

    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

    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

    齊軍大敗。 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

    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

    于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

    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

    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 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

    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2、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guì)請見。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jiàn)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公將鼓之。劌曰:“未可。”

    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

    下視其轍,登軾(shì)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fú)戰,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fú)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出自春秋左丘明的《左傳·莊公十年》。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并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

    擴展資料: 一、詞句注釋 1、曹劌(guì):春秋時魯國大夫。著名的軍事理論家。

    2、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齊師:齊國的軍隊。

    齊,在今山東省中部。師,軍隊。

    4、伐:攻打。 5、我:指魯國。

    《左傳》根據魯史而寫,故稱魯國為“我”。 6、公:諸侯的通稱,這里指魯莊公。

    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當權者。 8、謀:謀議。

    9、間(jiàn):參與。 10、鄙:鄙陋,目光短淺。

    11、乃:于是,就。 12、何以戰:就是“以何戰”,憑借什么作戰?以,用,憑,靠。

    13、衣食所安,弗敢專也: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用。安:有“養”的意思。

    弗:不。專:獨自專有,個人專有。

    14、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以,把。人:指魯莊公身邊的近臣或貴族。

    15、遍:一作“徧”,遍及,普遍。 二、作品背景 齊與魯是春秋時期的鄰國,都在今山東省,齊在東北部,魯在西南部。

    公元前697年,齊襄公即位,政令無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逃到莒國和魯國避難。 次年齊襄公為公孫無知所殺。

    第三年春天,齊人殺死公孫無知,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得君位。稍后,魯莊公也親自領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爭奪君位,八月魯與齊師戰于乾時,魯軍大敗。

    齊桓公逼魯莊公殺死公子糾。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借口魯國曾幫助公子糾爭奪齊國君位,再次興兵攻魯,兩軍戰于長勺。

    這就是文章所記敘的齊魯長勺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曹劌論戰。

    3.曹劌論戰全文翻譯及重點字詞

    1、翻譯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

    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

    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 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見魯莊公。

    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 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

    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

    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

    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

    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

    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

    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

    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

    于是追擊齊軍。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

    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

    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

    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2、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guì)請見。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jiàn)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公將鼓之。劌曰:“未可。”

    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

    下視其轍,登軾(shì)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fú)戰,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fú)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出自春秋左丘明的《左傳·莊公十年》。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并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

    擴展資料:一、詞句注釋1、曹劌(guì):春秋時魯國大夫。著名的軍事理論家。

    2、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3、齊師:齊國的軍隊。

    齊,在今山東省中部。師,軍隊。

    4、伐:攻打。5、我:指魯國。

    《左傳》根據魯史而寫,故稱魯國為“我”。6、公:諸侯的通稱,這里指魯莊公。

    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當權者。8、謀:謀議。

    9、間(jiàn):參與。10、鄙:鄙陋,目光短淺。

    11、乃:于是,就。12、何以戰:就是“以何戰”,憑借什么作戰?以,用,憑,靠。

    13、衣食所安,弗敢專也: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用。安:有“養”的意思。

    弗:不。專:獨自專有,個人專有。

    14、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以,把。人:指魯莊公身邊的近臣或貴族。

    15、遍:一作“徧”,遍及,普遍。二、作品背景 齊與魯是春秋時期的鄰國,都在今山東省,齊在東北部,魯在西南部。

    公元前697年,齊襄公即位,政令無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逃到莒國和魯國避難。次年齊襄公為公孫無知所殺。

    第三年春天,齊人殺死公孫無知,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得君位。稍后,魯莊公也親自領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爭奪君位,八月魯與齊師戰于乾時,魯軍大敗。

    齊桓公逼魯莊公殺死公子糾。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借口魯國曾幫助公子糾爭奪齊國君位,再次興兵攻魯,兩軍戰于長勺。

    這就是文章所記敘的齊魯長勺之戰。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曹劌論戰。

    4.曹劌論戰重點字詞解釋

    【原文】 十年(1)春,齊師伐我(2).公(3)將戰.曹劌(讀音guì)請見(4).其鄉人曰:“肉食者(5)謀之,又何間(讀音jiàn)(6)焉?”劌曰:“肉食者鄙(7),未能遠謀.”乃(8)入見.問:“何以戰(9)?”公曰:“衣食所安(10),弗敢專也(11),必以分人(27).”對曰:“小惠未遍(應寫作:一個雙立人,一個“篇”去掉竹字頭)(12),民弗(25)從也.”公曰:“犧牲玉帛(13)(讀音bó),弗敢加(28)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讀音fú)(14),神弗福也(15).”公曰:“小大之獄(16),雖不能察(29),必以情.”對曰:“忠(26)之屬也(31).可以一戰.戰則請從(34).”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17).公將鼓之(18).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33).公將馳之(19).劌曰:“未可.”下視其轍(20);登軾(讀音shì,車前扶手的橫木,全車最高處)而望之(21),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22),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3),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讀音zhé)亂,望其旗靡(讀音mǐ)(24),故逐之.” ——選自《左傳 莊公十年》 [編輯本段]【注釋】 (1)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齊師:齊國的軍隊.齊,在今山東省中部.我,指魯國.魯,在今山東西南部.《左傳》傳為魯國史官而作,故稱魯國為“我”. (3)公:魯莊公. (4)曹劌(guì):魯國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這里指大夫以上的高官. (6)間(jiàn):參與. (7)鄙 :淺陋、無知.這里指目光短淺. (8)乃:于是,就. (9)何以戰:即“以何戰”,憑什么作戰.以:用,憑,靠. (10)衣食所安:衣服食物這類養生的東西. (11)專:個人專有. (12)遍(應寫作:一個雙立人,一個“篇”去掉竹字頭)(bian 四聲):遍及,普遍. (13)犧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犧牲用的豬、牛、羊等.玉,玉器;帛,絲織品. (14)孚(fú):信任,為人所信服. (15)福:作動詞,賜福,保佑. (16)獄:訴訟案件. (17)長勺:魯國地名,在今山東曲阜縣北. (18)鼓:作動詞,擊鼓進軍. (19)馳:驅車(追趕). (20)轍(zhé):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 (21)軾:古代車廂前邊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手用.此指車前橫木 (22)既克:已經戰勝. (23)盈:滿.這里指旺盛. (24)靡(mǐ):倒下. (25)弗:不. (26)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27)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28)加:虛報,夸大. (29)察:明察. (30)情:(以)實情判斷 (31)忠之屬也: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32)可以一戰:就是“可以之一戰”,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可:可以;以:憑借. (33) 敗績:大敗. (34)戰則請從:(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去. (35)遂:就 (36)逐:追趕,這里是追擊的意思 [編輯本段]【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宮進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么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說:“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軍擊鼓三次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被打得大敗.魯莊公就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車看了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后,魯莊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崐鼓,能夠振作軍隊的士氣,第二次擊鼓,軍隊的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后軍隊的士氣就消散完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散殆盡了,我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但大國的準備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輪痕跡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編輯本段]【賞析】 戰爭題材在《左傳》中寫得最好,詳略得當,而且都有聲有色,這篇文章就是一例.曹劌論戰以“肉食者鄙”即當官的見識淺薄,不能考慮周全為理論基礎,而他的深謀遠慮開始的出發點是魯莊公能否以百姓利益為重,所以他并不看重魯莊公對侍從施舍小恩惠和祭神的誠實,而非常注重魯莊公以民情審判大大小小的案件,認為這屬于對百姓忠心,可以一戰. 面對實力強大的齊國軍隊,曹劌沒有貿然行事,當齊軍三次擊鼓進軍,才建議擊鼓,一鼓作氣,戰勝齊軍于長。

    5.《曹劌論戰》中的特殊句式、特殊字詞、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

    你好!特殊句式:【判斷句】 夫戰,勇氣也。

    “也”,表判斷語氣。譯文:作戰,是靠勇氣的。

    【倒裝句】1、賓語前置:何以戰? “何”是介詞“以”的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以何戰?”譯文:您憑借什么作戰呢?2、狀語后置:戰于長勺。

    “于長勺”,介詞結構作狀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于長勺戰”。

    譯文:在長勺交戰。【省略句】1、省略主語: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省略了主語“曹劌”。譯文:曹劌回答說:“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

    2、省略賓語:必以分人。 省 略介詞“以”的賓語“之”,“必以之分人。”

    譯文,一定把它分給別人。3、省略動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面省略了動詞“鼓”。“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譯文: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消失了。重點字詞:【伐】攻打。

    【我]《左傳》是根據魯史寫的,所以稱魯國為“我”。 【請]請求。

    【見]接見。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祿的人。

    [間]jian4,參與。 【鄙]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何以戰]就是“以何戰”,憑借什么作戰?以,介詞,憑,靠。 〔安】有“養生”的意思。

    【弗]不。【專1獨自專有。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用人。人,這里 指的是一些臣子。

    【對]指臣對君說話。 【偏 同“遍”,遍及。

    [犧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指豬、牛、羊等祭品。

    帛,絲 織品。 [加]虛夸,這里是說以少報多。

    【信】信實,意思是對神說實話。 【孚】為人所信服。

    【福I動詞,賜福,保佑。 【獄】案件。

    【雖]即使。 【察](—一)明察,弄清楚。

    【情】實情。 【忠之屬也]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人 忠,盡力做好本分的 事。

    屬,類。 [可以一戰]就是“可以之一戰”,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

    【請]請讓我。[從]跟隨,跟從。

    【乘】乘坐一輛戰車。 【長勺】魯國地名。

    [鼓]動詞,擊鼓進軍。 【敗績]大敗。

    [馳]驅車(追趕)。 【轍]車輪滾過地面所留下的痕跡。

    [拭]古代車子前邊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手用。 [遂]于是,就。

    [逐]追趕,這里有追擊的意思。 [既克]已經戰勝。

    既,副詞。 [故]原因,緣故。

    【夫]句首發語詞,表示議論或說明,沒有實在意義。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

    【測]推測,估計。 【伏]埋伏。

    【靡]倒下。 小結 1.古今詞語 伐( 古義:討伐,攻打 齊師伐我 今義:砍伐 間 古義:參與 又何間焉 今義:中間 鄙 古義:鄙陋,目光短淺 肉食者鄙 今義。

    卑鄙 犧牲( 古義:指豬、牛、羊等祭品 犧牲玉帛 今義: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 加 古義:虛夸,以少報多 弗敢加也 今義:增加 信 古義:信實,誠實 必以信 今義:書信 獄 古義:案件 小大之獄 今義:監獄 雖 古義;即使 雖不能察 今義:雖然 再 古義:第二次 今義:表示事情或行為重復 忠 古義:盡力做的本分的事 思之屬也 今義:忠誠 2.詞性活用 福 名詞用為動詞 賜福 神弗福也 鼓 名詞用為動詞 擊鼓進軍 公將鼓之 3.通假字 編 同“遍”,遍及 小惠未偏 4.一詞多義 請 請求 曹劌請見 請讓我 戰則請從 從 跟隨 戰則請從 服從 民弗從也 故 緣故、原因 公問其故 所以 故克之 5.虛詞 以 憑 何以戰 把 必以分人 之 代詞 指這件事 肉食者謀之 助詞 的 小大之獄 代詞 他,指曹劌 公與之乘。

    6.跪求初三《曹劌論戰》重點詞語解釋.

    曹劌論戰曹劌論戰(莊公十年)【原文】十年春,齊帥伐我①.公將戰(2),曹劌請見(3).其鄉人曰(4):“肉食者謀之⑤,又何間焉(6)?”劌曰:“肉食者鄙③,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③,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⑤,必以信(11).”對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4).”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15),戰于長勺(16).公將鼓之(17),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18).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③,登軾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間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21),再而衰(22),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23),故逐之.”【注釋】①我:指魯國.作者站在魯國立場記事,所以書中“我’即指魯國.②公:指魯莊公.(3)曹劌(gui):魯國大夫.④鄉:春秋時一萬 二千五百戶為一鄉.⑤肉食者:指做大官的人.當時大夫以上的官每天 可以吃肉.(6)間(jian):參與.(7)鄙:鄙陋,指見識短淺.(8) 專:專有,獨占.(9)犧牲:祭禮時用的牲畜,如牛、羊、豬.(10)加:夸大 (11)信:真實,誠實.(12)孚:信任.(13)獄:訴訟案件.(14)情:情理.(15)乘:乘戰車.(16)長勺各國地名.(17)鼓:擊 鼓進軍.(18)敗績:大敗.(19)轍:車輪經過留下的印跡.(20)軾;車 前供乘者扶手的橫木.(21)作氣:鼓足勇氣.(22)再:第二次.(23)靡:倒 下.【譯文】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出兵應 戰,曹劌請求見莊公.他的鄉里人說:“做大官的人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做大官的人見識短淺,不能深謀遠 慮.”于是他入朝拜見莊公.曹劌問莊公:“您憑借什么去同齊國作戰?莊公答道;“衣食 一類用來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獨自享用,必定要分一些給別人.” 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每個民眾,他們不會跟從您去作 戰的.”莊公說;“祭花用的牲畜、寶玉和絲綢,我不敢夸大,一 定要忠實誠信.”曹劌答道:“這種小信不足以使鬼神信任,鬼神 是不會賜福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官司案件,雖然不能—一 明稟,也一定要處理得合乎情理.”曹劌說;“這是盡心盡力為民 辦事的表現,可以憑這個同齊國打仗.打仗的時候,請讓我跟您 一同去.”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同齊軍交戰.莊公正想擊鼓進兵,曹劌說:“不行.”齊軍已經擊了三通鼓.曹劌說:“ 出兵了.”齊軍被打得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擊.”曹劌說“還不行.”他下了車,察看齊軍車輪的印跡,然后登上車,扶著車軾了嗏 望齊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開始追擊齊軍.魯軍打了勝仗之后,莊公問曹劌取勝的原因.曹判回答說:“打仗憑的全是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們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擊 鼓時勇氣就衰退了,第三次擊鼓時勇氣便耗盡了.敵方的勇氣耗 盡時,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會取勝.大國用兵作戰難以預測,我擔心他們設兵埋伏.后來,我看出他們的車輪印很亂,望見他 們的旗幟倒下,所以才去追擊他們.。

    7.曹劌論戰的重點詞語

    1)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伐:進攻,攻打

    (3)齊師:齊國的軍隊。齊,在今山東省中部。我,指魯國。魯,在今山東西南部。《左傳》傳為魯國史官而作,故稱魯國為“我”。

    (4)公:魯莊公。

    (5)曹劌(guì):春秋時魯國大夫。著名的軍事理論家。

    (6)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這里指居高位,享厚祿的人。

    (7)間(jiàn):參與。

    (8)鄙 :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9)乃:于是,就。

    (10)何以戰:即“以何戰”,憑什么作戰。以:用,憑,靠.

    (11)衣食所安:衣服食物這類養生的東西。

    (12)專:獨享,個人專有。

    (13)徧:通"遍",遍及,普遍。

    (14)犧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犧牲用的豬、牛、羊等。玉,玉器;帛,絲織品。

    (14)小信未孚(fú):小信不能得到(神靈的)信任。孚,受到……信任。

    (15)福:名詞作動詞,賜福,保佑。

    (16)獄:案件。

    (17)長勺:魯國地名,在今山東曲阜縣北。

    (18)鼓:名詞作動詞,擊鼓進軍。

    (19)馳:驅車_(追趕)。

    (20)轍(zhé):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

    (21)軾:古代車廂前邊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手用。此指車前橫木

    (22)既克:已經戰勝。

    (23)盈:滿,充沛。這里指士氣旺盛。

    (24)靡(mǐ):倒下.

    (25)弗:不。

    (26)忠之屬也:(這是)盡了職分的事情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27)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28)加:超過。這里有虛夸,以少報多的意思

    (29)察:明察,弄清楚。

    (30)情:誠心,實情.這里指對各種訴訟案件處理得合情合理

    (31)忠之屬也:這是為民盡心的一類事情。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32)可以一戰:就是“可以之一戰”,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可:可以;以:憑借。

    (33) 敗績:(軍隊)潰敗。

    (34)戰則請從:(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去。

    (35)遂:就

    (36)逐:追趕,這里是追擊的意思

    (37)克:戰勝。

    (38)夫(fú)戰,勇氣也:作戰,要靠勇氣。夫,發語詞,議論或說明時,用在句子開頭,沒有實在意義。

    (39)伏:埋伏、伏兵。

    (40)靡:倒下。

    8.《曹劌論戰》中的重點字解釋

    曹劌論戰《左傳》【作者小傳】《左傳》傳說是春秋末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但對這書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這部著作是戰國初期的一位歷史學家、散文家的作品。

    書名原為《左氏春秋》,后人把它配合《春秋》,作為解經之作,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作者寫這部書的目的,并不全是為解經而作,而是從歷史家的角度,采取《春秋》的大綱,再參考當時的許多史籍而寫成的。

    因此,《左傳》大大豐富了《春秋》的內容。有些內容與《春秋》的記載是一致的,有些則與《春秋》不一致,并比《春秋》多寫了十三年。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的許多史料,比較詳細而完整地反映了春秋時期列國之聞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況。《左傳》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

    它的文學價值很高,極善于用簡潔的語言寫出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特別善于描寫戰爭,也善于刻劃人物的細微動作和心理活動,對后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題解】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桓公借口魯國曾經幫助過同自己爭做國君的公子糾,出兵進攻魯國。

    當時,齊強魯弱,魯國處于防御地位。本文記述曹劌向魯莊公獻策,終于在長勺之戰中,使弱小的魯國擊敗了強大的齊國的進攻,反映了曹劌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本文意在表現曹劌的“遠謀”,故緊緊圍繞“論戰”來選取材料。第一段通過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強調人心向背是取決于戰爭勝負的首要條件,突出了曹劌“取信于民”的戰略思想;第二段簡述曹劌指揮魯軍進行反攻、追擊和最后取得勝利的過程,顯示曹劌的軍事指揮才能,為下文分析取勝原因作伏筆;第三段論述取勝的原因,突出曹劌善于抓住戰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術思想。

    全文敘事清楚,詳略得當,人物對話準確生動,要言不煩,是《左傳》中膾炙人口的名篇。十年春(1),齊師伐我(2)。

    公將戰(3)。曹劌請見(4)。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5)?”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6)?”公曰:“衣食所安(7),弗敢專也(8),必以分人(9)。”對曰:“小惠未徧(10),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1)。”對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13)。”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4)。”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戰則請從。”公與之乘。

    戰于長勺(15)。公將鼓之(16),劌曰:“未可。”

    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17)。劌曰:“未可。”

    下視其轍(18),登軾而望之(19),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0),故克之。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十三經注疏》本《左傳》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于是入宮進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么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曹劌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

    曹劌回答說:“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

    曹劌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

    曹劌說:“還不行。”齊軍擊鼓三次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

    齊軍被打得大敗。魯莊公就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

    曹劌下車看了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后,魯莊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崐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后士兵的勇氣就消耗完了。

    他們的勇氣已經完了,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但大國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輪痕跡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陳必祥)【注釋】(1)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2)齊師:齊國的軍隊。

    齊,在今山東省中部。我,指魯國。

    魯,在今山東西南部。《左傳》傳為魯國史官而作,故稱魯國為“我”。

    (3)公:魯莊公。(4)曹劌(guì貴):魯國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祿的人。間(jiàn件):參與。

    (6)何以戰:即“以何戰”,憑什么作戰。(7)衣食所安: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

    (8)專:獨自亨有。(9)人:這里指一些臣子。

    (10)徧:同“遍”,遍及,普遍。(。

    9.《曹劌論戰》的譯文與重點字詞的解釋~ 還有容易考的試題~ 希望準

    背景:本文選自《左傳&莊公十年》。

    《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左丘明寫的。春秋時期,各國紛爭,魯國勢力逐漸壯大,這篇文章就寫于魯國爭霸時期。

    【原文】 十年春,齊帥伐我①。公將戰(2),曹劌請見(3)。

    其鄉人曰(4):“肉食者謀之⑤,又何間焉(6)?”劌曰:“肉食者鄙③,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③,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⑤, 必以信(11)。”

    對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 雖不能察,必以情(14)。”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15),戰于長勺(16)。公將鼓之(17),劌曰:“未可。”

    齊人三鼓。劌曰:“可矣。”

    齊師敗績(18)。公將馳之。

    劌曰:“未可。”下視其轍③,登軾而望之(20),曰:“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間其故。

    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21),再而衰(22),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23),故逐之。” 【注釋】 ①我:指魯國。

    作者站在魯國立場記事,所以書中“我’即指魯國。 ②公:指魯莊公。

    (3)曹劌(gui):魯國大夫。④鄉:春秋時一萬 二千五百戶為一鄉。

    ⑤肉食者:指做大官的人。當時大夫以上的官每天 可以吃肉。

    (6)間(jian):參與。(7)鄙:鄙陋,指見識短淺。

    (8) 專:專有,獨占。(9)犧牲:祭禮時用的牲畜,如牛、羊、豬。

    (10)加:夸大 (11)信:真實,誠實.(12)孚:信任。(13)獄:訴訟案件。

    (14)情:情理。(15)乘:乘戰車。

    (16)長勺各國地名。(17)鼓:擊 鼓進軍。

    (18)敗績:大敗。(19)轍:車輪經過留下的印跡。

    (20)軾;車 前供乘者扶手的橫木。(21)作氣:鼓足勇氣。

    (22)再:第二次。(23)靡:倒 下。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出兵應 戰,曹劌請求見莊公。

    他的鄉里人說:“做大官的人會謀劃這件事, 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做大官的人見識短淺,不能深謀遠 慮。”于是他入朝拜見莊公。

    曹劌問莊公:“您憑借什么去同齊國作戰?莊公答道;“衣食 一類用來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獨自享用,必定要分一些給別人。” 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每個民眾,他們不會跟從您去作 戰的。”

    莊公說;“祭花用的牲畜、寶玉和絲綢,我不敢夸大,一 定要忠實誠信。”曹劌答道:“這種小信不足以使鬼神信任,鬼神 是不會賜福的。”

    莊公說;“大大小小的官司案件,雖然不能—一 明稟,也一定要處理得合乎情理。”曹劌說;“這是盡心盡力為民 辦事的表現,可以憑這個同齊國打仗。

    打仗的時候,請讓我跟您 一同去。” 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同齊軍交戰。

    莊公正想擊鼓進兵,曹劌說:“不行。”齊軍已經擊了三通鼓。

    曹劌說:“ 出兵了。”齊軍被打得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擊。”

    曹劌說“還不行。”他下了車,察看齊軍車輪的印跡,然后登上車,扶著車軾了嗏 望齊軍,說:“可以追擊了。”

    于是開始追擊齊軍。 魯軍打了勝仗之后,莊公問曹劌取勝的原因。

    曹判回答說:“打仗憑的全是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們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擊 鼓時勇氣就衰退了,第三次擊鼓時勇氣便耗盡了。

    敵方的勇氣耗 盡時,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會取勝。大國用兵作戰難以預測, 我擔心他們設兵埋伏。

    后來,我看出他們的車輪印很亂,望見他 們的旗幟倒下,所以才去追擊他們。易考試題: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確:指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齊師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齊國軍隊為什么要“伐”魯國呢?介紹歷史背景: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齊國發生內亂,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著趕先回國,想做國君。

    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

    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于長勺。從歷史背景得知齊師興兵完全屬于侵略行為,所以“伐”應譯為“侵犯”。

    (3)曹劌的身份怎樣?明確:從“其鄉人曰”句中我們能推知曹劌的身份為普通老百姓,沒有官位,屬愛國君子,“位卑未敢忘國憂”。 (4)“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確:“肉食者”,吃肉的人。

    “肉食”在當時與公膳制有關。公膳是對某種品位的官員在辦公時間免費供給的一種膳食。

    按規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員,一般稱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權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中的“遠謀”二字是此文的關鍵,貫穿全文。從曹劌的這句話里可見他具有什么樣的品質?明確:從曹劌的對答中反映曹劌關心國家大事和深謀遠慮的品質。

    (6)“乃入見”是個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確:在具體的語境中,省略了主語“曹劌”和賓語“之”(代魯。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曹劌論戰重點字詞句

    短句

    好聽短句子8字

    閱讀(30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好聽短句子8字,內容包括唯美的八字短句,友誼唯美短句八個字,唯美的八字短句。眼淚是回憶的常客。2、半夏彼岸,似水流年。3、愛與時光,終年不遇。4、半夏時光,半支離歌。5、不能久伴,就別深擁。6、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短句

    春天的美的詞句

    閱讀(22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春天的美的詞句,內容包括關于春天優美的句子最好是書上的句子.,春天優美的詩句,描寫春天的優美的句子,詞語,段落和詩句.不要太幼稚的,也不要議。1)春天來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

    短句

    高逼格的短句

    閱讀(23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高逼格的短句,內容包括可以怎么用一些高逼格的句子形容時間過的飛快,怎么發有逼格的朋友圈句子,描寫夕陽高逼格的句子。小編現在只要一天不發朋友圈,就覺得自己的才華無處施展

    短句

    古文與做生意有關的詞句

    閱讀(45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文與做生意有關的詞句,內容包括關于做生意的詩詞,與生意相關詩句,關于做生意的詩詞。寫生意興隆的詞語可以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錦繡前程 鵬程萬里 事事順利 春風得意 前程似錦 大展鵬圖 生意興隆 馬到功成 大吉大利 招財

    短句

    贊美美發師的簡短句子

    閱讀(83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贊美美發師的簡短句子,內容包括贊美理發師手藝不錯的句子,贊美理發師的句子,贊美發型師的句子。句子如下: 價錢是由價值所體現,沒有價值的價錢是不可以長久的,她在這里剪了20多年的頭發,早已為這家店創造了價值 。 2、問天下頭

    短句

    我在尋找苦字的詩詞句

    閱讀(22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我在尋找苦字的詩詞句,內容包括含有苦字的詩句,苦字開頭的詩句,苦字開頭的詩句我怎么找都找不到.。苦淚心情寂寞了,就仰望藍天美麗的臉龐,如果 苦悶 依然會蓄養孤單的惆悵,就讓安慰化作詩行.生活乏味了,就找尋精彩繁殖的土壤,如

    短句

    唯美古風歌詞短句

    閱讀(26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唯美古風歌詞短句,內容包括你們感覺最唯美的古風句子,唯美的古風句子,求勵志古風句子求勵志古風句子。. 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3. 待罪居東國,泣涕常流連。 曹植《怨歌行》 4. 咸言上國繁

    短句

    不要賣弄的詞句

    閱讀(26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不要賣弄的詞句,內容包括形容大官不賣弄權勢,盡職盡責的詞語,形容賣弄的成語,寫文章時賣弄詞藻的句子和詞語,大家幫我想一想,謝謝,可惜我沒。班門弄斧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夸父逐日 比喻人

    短句

    短句子大全8字以內

    閱讀(35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短句子大全8字以內,內容包括暖心短句八個字以內,暖心短句八個字以內,超短的優美句子八個字左右比如說:心若一動,淚就千行只要八。我聽到時光斷裂的聲音那天,只有記憶是潮濕的記憶總在某個溫暖角落停留。灑了一路的暖陽。華燈

    短句

    團結友好的詞句

    閱讀(26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團結友好的詞句,內容包括形容“團結,友好,和諧”的詞語或成語,關于團結合作的詞語關于團結合作的詞語,形容“團結友愛”的好詞好句。形容團結的:齊心協力 眾志成城 形容友好的:情同手足.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團結合作.親如兄弟

    短句

    早安留言女朋友短句子

    閱讀(26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早安留言女朋友短句子,內容包括跟女朋友說的早安語句,簡短貼心的,在女朋友空間留言早安的話,對女友說的早安晚安的簡短句子。本人簡單的羅列了一下,有如下幾條僅供參考: 猜謎:天鵝湖邊鳥飛絕,良無一點雙人行。雙木非林心相連,你

    短句

    贊美攝影者的詞句

    閱讀(25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贊美攝影者的詞句,內容包括贊美“攝影師”的句子,贊美攝影師的詩句,贊美別人攝影技術好的語句,比如構圖。(1) 對我來說,照相機就是一本寫生簿,捕捉即時靈感的工具,你要在瞬間對你所看到的一切提問并做出決定,通過一個有限的取

    短句

    民族團結的優美短句子

    閱讀(29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民族團結的優美短句子,內容包括民族團結的優美句子,關于民族團結的簡短語言,關于民族團結的簡短語言。一個強大的國家,需要民族團結起來來維護;一個昌盛的民族,需要各族人民心連心。四分五裂的,絕對不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自

    短句

    詞串與詞句的分別

    閱讀(28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詞串與詞句的分別,內容包括詞語與詞句有什么區別,詞串連和串聯有什么不同,請分別用以下兩組詞串成兩段話。詩體與詞體文學特征的不同表現在這樣五個方面: 和音樂的關系的差異 詩體和詞體的文學特征有著很大的區別,下面我們就

    短句

    春天的美的詞句

    閱讀(22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春天的美的詞句,內容包括關于春天優美的句子最好是書上的句子.,春天優美的詩句,描寫春天的優美的句子,詞語,段落和詩句.不要太幼稚的,也不要議。1)春天來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

    短句

    古文與做生意有關的詞句

    閱讀(45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文與做生意有關的詞句,內容包括關于做生意的詩詞,與生意相關詩句,關于做生意的詩詞。寫生意興隆的詞語可以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錦繡前程 鵬程萬里 事事順利 春風得意 前程似錦 大展鵬圖 生意興隆 馬到功成 大吉大利 招財

    短句

    我在尋找苦字的詩詞句

    閱讀(22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我在尋找苦字的詩詞句,內容包括含有苦字的詩句,苦字開頭的詩句,苦字開頭的詩句我怎么找都找不到.。苦淚心情寂寞了,就仰望藍天美麗的臉龐,如果 苦悶 依然會蓄養孤單的惆悵,就讓安慰化作詩行.生活乏味了,就找尋精彩繁殖的土壤,如

    短句

    春天動詞句子

    閱讀(29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春天動詞句子,內容包括描寫春天的動詞描寫春天的動詞,寫一句與春天有關的話,用上不同的動詞怎么寫,求描寫春天的詞語20個,句子5句。我愛春天 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了人間。太陽一蹦一跳地沖出了云朵,掛在了藍藍的天空上

    短句

    五年級下冊字詞句第一課多音字

    閱讀(37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五年級下冊字詞句第一課多音字,內容包括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生字組詞,五年級下語文第一課的近義詞反義詞多音字和資料有什么,五年級下冊第一課的多音字和近義詞,知道的請回答,謝謝了。近義詞勾勒勾畫 樂趣情趣 疾馳奔馳

    短句

    有關福的詞句

    閱讀(25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有關福的詞句,內容包括有關“福”的詞語,帶福的詞語,有關福的詞語。飽眼福 一飽眼福 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 作福作威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毋望之福 無妄之福 塞翁失

    短句

    形容風景的詞句子

    閱讀(21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風景的詞句子,內容包括描寫景色的成語、詩句,求描寫景色的優美句子,描寫景物的好句+詩句15字到35字。巴山蜀水 白山黑水 尺山寸水 登山臨水 高山流水出山泉水 重山復水 樂山愛水 模山范水 名山勝水火山湯海 千山萬水

    短句

    描述對旅行的詞句

    閱讀(21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述對旅行的詞句,內容包括形容“旅行”的詩句,描寫旅行的句子描寫風景名勝的著名詩句,描寫旅程的句子。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譯文:旅客們只好牽挽過橋,顧不得危險。2、悠悠行旅中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