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詩詞中與太陽有關的句子,標明作者,出處
屈原《天問》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像,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斡維焉系,天極焉加?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出自湯谷,次于蒙泛。
自明及晦,所行幾里?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2.關于月亮和太陽的詩詞歌賦求關于太陽和月亮的詩詞歌賦,不用整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風月夜,幾處前蹤舊跡。 明月明月明月。
爭奈乍圓還缺。 吹破殘煙入夜風。
一軒明月上簾櫳。 晚晴初,淡煙籠月,風透蟾光如洗。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
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李白)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杜甫)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沈全期《雜詩》)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潛《雜詩》) ¥¥¥¥¥¥¥¥¥¥¥¥¥¥¥¥¥¥¥¥¥¥¥¥¥¥¥¥。
3.描寫太陽的詩詞或美文
艾青的詩:《太陽》 從遠古的墓塋 從黑暗的年代 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 如火輪飛旋于沙丘之上 太陽,向我滾來 他以難以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樹繁枝向他舞蹈 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他去 當他來時 我聽見 冬蟄的蛹蟲轉動于地下 群眾在廣場上高聲說話 城市在遠方 用鋼鐵和電力召喚著他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開 陳腐的靈魂擱棄于河畔 我乃有對于人類再生之確信 太陽吟 (聞一多) 太陽啊,刺得我心痛的! 又逼走了游子的一出還鄉夢, 又加他十二個時辰的九曲回腸。
太陽啊,火一樣燒著的太陽! 烘干了小草尖頭的露水, 可烘得干游子的冷淚盈眶。 太陽啊,六龍驂駕的太陽! 省得我受這一天天的緩刑, 就把五年當一天跑完又何妨? 太陽啊——神速的金鳥——太陽! 讓我騎著你每日繞地球一周, 也便能天天望見一次家鄉! 太陽啊,樓角新升的太陽! 不是剛從我們東方來的嗎? 我的家鄉此刻可都依然無恙? 太陽啊,我家鄉的太陽! 北京城里的宮柳裹上一身秋了吧? 唉!我也憔悴得同深秋一樣! 太陽啊,奔波不息的太陽! 你也好象無家可歸似的呢。
啊!你我的身世一樣地不堪設想! 太陽啊,自強不息的太陽! 大宇宙就是你的家鄉吧。 可能指示我我的家鄉的方向? 太陽啊,這不象我的山川,太陽! 這里的風云另帶一般顏色, 這里的鳥兒唱的調子格外凄涼。
太陽啊,生命之火的太陽! 但是誰不知道你是球東半情熱, 同時又是球西半的智光? 太陽啊,也是我家鄉的太陽! 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鄉, 便認你為家鄉也還得失相償。 太陽啊,慈光普照的太陽! 往后我看見你時,就當回家一次; 我的家鄉不在地上乃在天上。
4.我要十個描寫太陽句子,不要詩詞
七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似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里蹦跳著走來了。
初夏的陽光從密密層層的枝葉間透射下來,地上印滿銅錢大小的粼粼光斑。
風兒帶著微微的暖意吹著,時時送來布谷鳥的叫聲,它在告訴我們:“春已歸去。”
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醉的氣息。
初夏時節,各色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繡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從中忙碌著,吸著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傷了自己的翅膀。
空中沒有一片云,沒有一點風,頭頂上一輪烈日,所有的樹木都沒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里。
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河里的水燙手,地里的土冒煙。
烈日當空,道路兩旁,成熟的谷物在熱得彎下腰,低著頭。蚱蜢多得像草葉,再小麥和黑麥地里,在小麥和黑麥地里,在岸邊的蘆葦叢中,發出微弱而嘈雜的鳴聲。
太陽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發燙,腳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煙。
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
熾熱的火傘高張在空中,熱得河里的魚不敢露出水面,鳥也不敢飛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長舌頭喘個不休。
那天,天熱得發了狂。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著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
那是一個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熱的太陽烤得田里的老泥鰍都翻白了,村邊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幾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頭,陡地變大了。
小鳥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頭喪氣,像是奄奄等斃;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頭發出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鑼碎鼓在替烈日吶喊助威!
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塵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不動。馬路上發著白光, 小攤販不敢吆喝,商店門口的有機玻璃招牌,也似乎給曬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