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厚積薄發”的詩句有哪些
1.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
榕葉滿庭鶯亂啼。
2. 《荀子》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則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3.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4.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2. 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年游學于齊,學問博大,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約公元前264年,應秦昭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義兵于趙孝成王前。后來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為蘭陵(今山東蒼水縣蘭陵鎮)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
荀子學識淵博,繼承了儒學并有所發展,還能吸收一些別家之長,故在儒學中自成一派。在人性問題,荀子主張性惡論,人性善是教化的結果。在天道觀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荀子對禮很重視,宣揚儒家的王道思想,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厚積薄發的含義
成語 詞目 厚積薄發 發音 hòu jī bó fā 釋義 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發: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
多多積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通過長期的量變過程積蓄力量打好基礎,建立完善的穩固的實力從而得到質的突破,穩步向前,不露破綻。
厚積薄發:多指知識·經驗的充分地積蓄,然后,低調做人,謹慎做事。 示 例:所以,黃現璠著述中呈顯出“史料豐富”、“厚積薄發”、“言必有據”、“考證周詳”、“行文樸實”、“議論精簡”等方面的文風特點。
( 陳吉生教授撰《 試論壯族著名史學家黃現璠對20世紀中國“新史學”實踐與建設的貢獻》,載《廣西民族研究》2007年笫一期,80頁一104頁) 反義詞 入不敷出。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家里掛的詞句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