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對他人的名言事例
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2.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客至》)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4.親切不可抗拒,但它應該是真誠的,而不是虛假的微笑或裝的面具(奧列利斯)
5.對人的熱情,對人的信任,形像點說,是愛撫、溫存的翅膀賴以飛翔的空氣(蘇霍姆林斯基)
6.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劉備)
7.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善待他人,即是最善待自己(孔子)
事例一:
有一次,顏回看到一個賣書的人和買布的人吵架。買布的人說:“三八十三,你為什么收我二十四個錢“!顏加上前勸架說:“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錯啦。別吵了。“買布的人指豐顏回鼻子說:“你算老幾?我只聽孔夫子的“咱們找他評理去。“顏回問:“如果你錯了,怎么辦?“買布的人說:“我把腦袋給你。你錯了怎么辦?“顏回說:“我把帽子輸給你。“兩人找到孔子。孔子問明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顏回,你輸了,把帽子給人家吧。“顏回想;三八二十四才對呀?老師一定是老糊涂了。他只好把帽子給了買布人。那人拿了帽子高興地走了。這時孔子告訴顏回:“說你輸了,只是輸一頂帽子,說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帽子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顏回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非,學生慚愧萬分!“
事例二:
宋代的寇準與王旦,同朝為官,王旦為宰相主管中書省,寇準為副相主持樞密院。兩人性格相左,一個柔和,一個剛直,所以常有摩擦。一日,中書省有文件送樞密院,不合詔書格式,寇準便把這件事報告了真宗,王旦受到了責備,中書省的官吏也受到了處分。沒出一月,樞密院有文件送中書省,也違反了詔書格式,中書省的官吏很高興地呈送王旦,認為報復的機會來了。王旦卻叫人送還樞密院。寇準十分慚愧,拜見王旦說:“您真是有天大的度量啊。”
事例三:
美國著名的試飛駕駛員胡佛,有一次飛機出現故障,幸虧他的技術高超,飛機才奇跡般地著陸。胡佛立即召見那個負責保養地機械工,他心平氣和地說:“為了證明你能干得更好,我想請你明天幫我得飛機做維修工作。”從此胡佛得飛機再也沒又出過錯誤,那位馬馬虎虎的修工也變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茍了。
2.關于朋友友善的句子
凡是經過考驗的朋友,就應該把他們緊緊地團結在你的周圍。(《莎士比亞戲劇集》)
一把叉子叉不起一堆糞。——高爾基《母親》
要像蜂房里的蜜蜂和土窩里的黃蜂那樣,聰明人應當團結在一起。——高爾基《我的大學》
等我長大成人,我一定要勤勞,知足,善良,要為別人做一些好事,如果可能的話,還要博得別人的歡心。——狄更斯《荒涼山莊》
我一直確信不移地認為,當我為改變自己的貧窮或默默無聞的處境而奮斗的時候,有一個思想一直給我以力量。——狄更斯《狄更斯傳》
我獲得人家的信任,一不懇求,二不追求;我只是在盡我一切義務的時候,誠心誠意,信念十足,以求人家對我這個人的最大的尊敬,即使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的當兒。——巴爾扎克《鄉村醫生》
最重要的人是同你在一起的人,因為誰也不知道他以后究竟還會同別的什么人打交道。而最重要的事則是對他做好事,因為人生在世就只為了這個唯一的目的!——托爾斯泰《三個問題》
人只應當忘卻自己而愛別人,這樣人才能安靜、幸福高尚。——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高爾基《世界名言錄》
有能力幫助人的人們必須經常記住,自己決不可以胡亂浪費掉自己的資本,不然的話,他們就會慢慢失去幫助人的能力了。——泰戈爾《沉船》
3.寫要待人友善的句子
1、對眾人一視同仁,對少數人推心置腹,對任何人不要虧負。
——莎士比亞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孔子
3、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錢或一切物質上的接濟,而是那些親切的態度,歡悅的談話,同情的流露和純真的贊美。
——富蘭克林
4、太陽能比風更快地脫掉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變別人的心意。 —— 卡耐基
5、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 ——孟子
6、你待人當如人之待你。 ——《圣經》
4.關于善良的句子
1、心與心的溝通,愛與愛的傳遞,本來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舉動。
可是,為何有時愛心變成了奢望,善良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呢?反到倒是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在危難時伸出一雙手,在渴望慰籍時掏出了一顆心。其實,愛是沒有界限的,給善良設防的是冷漠的心。
2、善良是一種傳遞。用言行把善傳遞給別人,讓人感受并且放大,是最大的善。
像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身上保有父母的心性特點,使我有憐憫之心,有關愛之情,有體諒情懷,有奉獻精神,有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風范等等。這種善的本性,不僅讓自己在物欲紛繁里不沉淪,也常讓自己在生活里得到奉獻與助人的樂趣。
3、善良,一個很普遍的詞,經常被人稱道,因為我們面對善良可以不設防,袒露胸襟即使魯莽,也能得到理解,直率無忌即使過頭,也能得到原諒。與善良對話不需要拐彎抹角閃爍其辭,與善良共事不需要多個心眼反留一手。
4、以善良為師,得到的是正義和正直的教誨,即使步履平凡,也不失不俗的境界。以善良為師,得到的是質樸和慷慨的幫助,即使交往淡如水,更不失君子風范。
善良使人的心靈仁愛,使人的視野寬廣。 5、善良也是一種美。
有如心里種下甜蜜,臉上會洋溢著微笑一樣,善良就是心田里最茁壯最美麗的種子,善良還是澆灌這種子最及時有效的甘霖。相從心生。
善良的人,無論長相怎樣,他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人。自私的人,即便面若桃花,也放散出狠毒的邪氣,讓人望而生畏。
6、生活中,善良無處不在,用心感受,會體會到不同的善良。心存善意,我們就一定能收獲到活著的意義;摒棄善意,我們的生命將會暗淡無光,注定是匆匆人世走一遭,留不下一絲美好。
所以,生活需要善良,做人更需要善良! 7、正因為善良沒有城府不工于心計,正因為善良總是嚴以律己給人方便,善良也常常受到傷害、排擠和被忽視。即使是這樣,善良也只是默默地把委屈壓在心底,把不平融于不屈、無語,微笑依然。
8、善良,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個性,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素養,更應該是一個人延續生命的力量。他會讓我們的心情更輕松,讓我們的身邊更加和諧,讓我們時刻享受到做人的樂趣…… 9、當善良成為生活里的一種習慣的時候,()快樂就如涓涓細流,時時在眼眸里流溢,愉悅自己,也快樂別人,感染社會。
10、善良不會低頭,凜凜然地挺拔傲立。善良的眼淚就是流出來,也是獨自長歌當哭,絕不是向不公平發泄和乞求什么。
善良浩然坦蕩蕩。善良的力量在于它的柔,在于它的韌,更在與它的勃發,和無私便也無謂之豪邁。
善良精神的光大是世界之大幸,我們每個有良知的人,理應脫帽撫著心向善良之神致敬,并像耕牛一樣彎下腰盡心去做每一件善事,像駱駝一樣不止步地開拓善良的更新境界。 11、善良也常常被人誤解:善良給人以寬容,卻被看作是軟弱;善良給人以親切,卻被看作是虛偽;善良為人老實,卻被人看作是窩囊;善良做事謹慎,卻被看作是保守。
即使是這樣,善良還是鎮靜不失初衷,坦然不失本色,它相信自己的抉擇,自然要保持自己的尊嚴。 12、善良能使人美麗,美好的品行能幫你塑造美好的形象。
你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動人之處都會存在心里,點點滴滴積累起來,慢慢地令你周身透出可親,動人和美麗的光芒,充滿迷人的魅力。 13、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對人的感悟和研究的結晶,必有其可取之處。
善良的本能賦予更多人精神財富的同時,也時刻在提醒人們萬事善為先。善良的本質,就是要讓我們更多的享受到善良帶給每個人的快樂,體驗生命的美麗。
14、善良的傳遞,是有選擇的。善良會摒蔽痛苦,摒除私欲。
自己的疼痛自己受,而不傳達給別人;自己的苦惱自己解決,而不污染他人,讓別人跟著苦惱。 15、善良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遠見,是一種自信。
是一種精神的力量,是一種精神的平安,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沉穩。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快樂,一種樂觀。
16、善良如陳光標,用自己的經營成果惠及需要救助的老百姓;善良如天津用蹬三輪收入助學“感動中國”的白芳禮老人;善良如鄰居大媽,忍受著失去老伴的悲痛,每天用微笑面對我們;善良如單位曾經的那位領導,深入下去,了解民情,關心職工,解決問題;善良如路邊施工的農民工兄弟:看到路人經過,停一下揚出塵土的鐵鍬,向人送上微微一笑。善良并不高大,善良也不遙遠。
只要一心向善,都可以做到。 17、真正的善良并不單是形式的,更多是一種內在;不是在廟里多么虔誠,而是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顯示出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懷。
18、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稱善良為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聾子“聽到”。心存善良之人,他們的心滾燙,情火熱,可以驅趕寒冷,橫掃陰霾。
善意產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觸,往往智慧得到開啟,情操變得高尚,靈魂變得純潔,胸懷更加寬闊。多于他(她)們相處,你不需要有所顧忌,有所防備,而會感到很舒服…… 19、假如有一天善良和空氣流水一般、自然,根本無須用血和劍去維護,也不需要到法庭和講壇上去辯護,我想那便是善良的最高水準。
20、看見別人有錯,如果幫。
5.關于善良的句子
好人(善人)壞人(惡人)的標準
雪峰
好人(善人)的標準
凡給他人帶來開心、快樂、自由、幸福的人就是好人(善人)。
凡引導他人走向上帝之道的人就是好人(善人)。
凡幫助他人度過困境的人就是好人(善人)。
凡促使他人關系和諧和睦的人就是好人(善人)。
凡愛惜、愛護生命和大自然的人就是好人(善人)。
凡促使人類走向和平、統一、繁榮、昌盛的人就是好人(善人)。
凡能自食其力不給他人帶來煩惱和痛苦的人就是好人(善人)。
凡引導他人走向美好未來的人就是好人(善人)。
壞人(惡人)的標準
凡給他人帶來煩惱、痛苦、焦慮、恐懼的人就是壞人(惡人)。
凡引導他人走向魔鬼之道的人就是壞人(惡人)。
凡導致他人進入困境的人就是壞人(惡人)。
凡傷害生命和大自然的人就是壞人(惡人)。
凡阻斷他人美好前程的人就是壞人(惡人)。
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的人就是壞人(惡人)。
凡制造和傳播是非的人就是壞人(惡人)。
凡促使人進入婚姻家庭和任何組織的人就是壞人(惡人)。
2011/3/17
6.日行一善好詞好句
◎人人存善念,并能日行一善,則個人、家庭、社會一定安樂祥和。
◎這世上,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別人笑笑自己,放輕松,給自己快樂,也給別人快樂。◎同學丟一張紙屑—那是制造惡業;我們撿起一張紙屑—這是累積善業。
◎隱惡揚善的意思就是:人家的缺點—我們盡量不說;人家的優點—我們盡量去說。◎人生最大的福氣就是沒有遇到災禍,而人生最大的災禍就是強求福氣。
◎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和睦,是待人接物的根本。◎愛是感情的基礎、是奉獻的美德,奉獻我們的愛心與關懷,使社會更美好。
見他人善,當如己善,必助成之;視他人物,當如己物,必愛護之。◎恐龍早就在地球上絕跡了,而蟑螂卻還在地上爬。
我們遇到艱困的環境,要有蟑螂的精神。◎那些說‘明天會更好’的人永遠‘明天才會好’,所以我們要說‘今天就會好’—從現在起就要對人好。
◎見他人善,當如己善,必助成之;視他人物,當如己物,必愛護之。◎大丈夫處事,論是非,不論禍福;真君子立言,貴平正,不貴利害。
◎占別人的便宜,就是我們惹禍的開始。◎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樂莫樂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貪。
◎當我們感到痛苦時,想一想還有人比我們更痛苦;當我們感到快樂時,想一想還有人正在受苦,我們要把快樂的心轉成幫助別人的心。◎樂觀的人只顧著笑,而忘了怨;悲觀的人只顧著怨,而忘了笑。
◎為他人盡力,即為自己盡力;不幫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古人云:‘積愛成福,積怨成禍。
’◎樂觀者看到條條都是康莊大道,悲觀者看到條條都是此路不通。◎含蓄是一種美,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對已經改過、懺悔的人,我們不能再給予第二次責難。◎無聊的時候,最好到戶外走一走,最糟糕的是一直看電視。
◎只說我們的優點而不說缺點的是朋友。◎不知道自己缺點的人,一輩子都不會想要改善。
◎漂亮的臉孔是給別人看的,而有智慧的頭腦才是給自己利用的。◎明教在光明山頂被六大派圍攻,張無忌為了調停武林紛爭,拯救明教,他稅:‘不管他們如何辱罵我,打我、傷我,我一定要忍耐到底。
’我們要學習張無忌這種精神。◎我們不小心跌倒時,不要急著爬起來,既然已經摔倒了,就在原地享受一下摔倒的滋味。
◎在外面與朋友嬉游的時候,不要忘記家中孤獨的老人。◎所有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
◎人的智慧并非來自研究偉大的學說,而是來自對平凡事物的觀察。◎真正止滅欲望后,生死束縛解開,隨之而來的才是真正的平和。
◎進化了的人是非常溫和的靈魂。◎學著愛每一個自己,當你接納他們時,你也正在把它們并入你的大我。
◎執著我們視為可愛可喜的事物,即是種下苦因,因為沒有任何事情能維持究竟的永恒。◎心,常想要抗拒改變、抗拒無常。
◎一個不快樂的人一定會追求欲望。◎欲望是不快樂的頭腦追求快樂的方式。
◎感官世界的本質是苦,當我們期望它滿足我們時,只能從這里得到痛苦。◎愛是以一種自然的禮物狀態,自然來到,它是生滅相續,一執著,愛就死了。
◎修行者應該感謝有情眾生給我們無窮的機會來修行菩提心及培養功德,若是沒有眾生,菩薩就不能成佛。◎試著放松身心,嘗試不受不相干的事情煩擾,讓它們隨來隨去。
◎他侮辱我們或困擾我們,除非我們自己允許。◎人想很快到不退轉地,應以恭敬心,執持稱佛名號。
◎走路時,每跨一步,就如同把腳帶到地面,我們要把快樂、祥和、寧靜帶到地面。◎如果我們能踩著快樂祥和的腳步,地球就成為凈土。
◎深刻觀生命,能知一切事;不受諸事縛,能離一切欲;生命得相悅,此是真獨居。◎善境、逆境,常常就是**圣賢的溫床。
◎有煩惱一定沒有慈悲,有煩惱的慈悲不是究竟的慈悲,是有污染的慈悲。◎承擔,就是修行。
◎我們為了控制執著,必須觀照好感覺的大門。◎我們要與苦難一體。
◎安靜的心是最高的品質,它是沒有分界的,是完整的、純潔無染的。它就是全神貫注、覺察力、愛和最高的智慧。
◎生活如果能無我,生活的本身便是愛與美。◎由于助人而受親愛,由于柔和而有魅力,由于溫和而為人所偏愛,由于有一切德而受尊重。
◎我們修行越久,需求越少:需求少,愛才會增長,我們不能去愛一個我們需要的東西。除非,我們彎下身來承擔自己生活的苦難,否則我們無法明白自己的生命是什么。
◎世界上有兩種人可以得到快樂和幸福: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懺悔的人。◎過去的事已經過去,從現在起如何自新,才真正要緊。
◎我們行善安心,才真正要緊。◎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樂莫樂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貪。
◎當我們感到痛苦時,想一想還有人比我們更痛苦;當我們感到快樂時,想一想還有人正在受苦,我們要把快樂的心轉成幫助別人的心。◎樂觀的人只顧著笑,而忘了怨;悲觀的人只顧著怨,而忘了笑。
◎為他人盡力,即為自己盡力;不幫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古人云:‘積愛成福,積怨成禍。
’◎樂觀者看到條條都是康莊大道,悲觀者看到條條都是此路不通。◎含蓄是一種美,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對已經改過、懺悔的人,我們不能再給予第。
7.關于善意的句子有哪些
1、懷著善意的人,是不難于表達他對人的禮貌的。
2、一個攝影師在可可西里看到一只來打招呼的小藏羚羊,便喂它水喝,突然旁邊的藏羚羊保護隊隊長很兇地把小羊趕跑了。 攝影師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回答說你這樣會讓它們以為人類是善良的。
3、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
4、當一個人的心情愉快的時候,他便顯得善良。
5、善良和愛都是免費的。
6、這世界是一面鏡子,有好人就會有壞人、有善良就會有邪惡,所以命運也只不過是來回穿梭于鏡的兩面罷了。
7、理解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
8、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
9、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10、無言的純潔的天真,往往比說話更能打動人心。
11、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12、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
13、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
14、金錢比起一分純潔的良心來,又算什么呢。
15、沒有善良,一個人給予另一個人的真正發自肺腑的溫暖,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美。
8.為別人著想的好詞好句
1、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2、施比受更有福。
3、助人為快樂之本。
4、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
5、助人是人格升華的標志。
6、助人要從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為。
7、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后己。——《禮記·訪記》
8、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魯僖公五年》
9、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元·馬致遠《陳情高臥》
10、病人之病,憂人之憂。——白居易《策林》
11、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陳壽《三國志·蜀志》
12、好事須相讓,惡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詩補逸》
13、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華羅庚
14、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高爾基
15、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16、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拉布呂耶爾
17、施比受更有福。
18、只有付出你才能擁有更多。
19、真正的快樂來自于幫助別人
20、幫助別人要忘掉,別人幫己要記牢。
21、我越多地幫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22、每天要想著不計報酬地為別人做點事情。
23、病人之病,憂人之憂。——白居易《策林》
24、助人要從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為。
25、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后己。——《禮記·訪記》
26、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拉布呂耶爾
27、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魯僖公五年》
28、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陳壽《三國志·蜀志》
29、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元·馬致遠《陳情高臥》
30、與人為善,樂于助人乃舉手之勞,無需付出任何代價;
31、如果你對人友善,處處為別人著想,并總是顯得很開心,
32、好事須相讓,惡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詩補逸》
33、我們靠所得來謀生,但靠給予來創造生活。
34、當你學會了,嘗試去教人;當你獲得了,嘗試去給予。
35、我們無法幫助每個人,但每個人能幫助到某些人。
36、若無任何慈善之心,你將擁有最嚴重的“心臟病”。
37、除了“愛”以外,世界上最美麗的動詞是“幫助”。
38、彎下身子幫助他人站起來,這是對心靈很好的鍛煉。
39、為別人點一盞燈,照亮別人,也照亮了自己。
40、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華羅庚
41、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高爾基
42、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43、你就會發現別人會回報你的善意,你的快樂也會在別人身上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