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同事“之間風雨同舟共患難、同甘共苦,共同奮斗的詩句有哪些
表達同事之間友情的詩句: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唐代: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問劉十九 唐代: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4、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5、贈范曄詩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2.求顯示為了共同志向一起奮斗的詩句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論詩》)
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7、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3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4.人生自古誰無
8、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10、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12、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13、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4、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5、滿江紅(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3.共同奮斗,功成又要分開的詩詞
當所有的人離開我的時候
你勸我要耐心等候
并且陪我渡過生命中最長的寒冬
如此地寬容
當所有的人靠緊我的時候
你要我安靜從容
似乎知道我有一顆永不安靜的心
(我)容易蠢動
我終于讓千百雙手在我面前揮舞
我終于擁有了千百個熱情的笑容
我終于讓人群被我深深的打動
我卻忘了告訴你
你一直在我心中
啊~我終于失去了你
在擁擠的人群中
我終于失去了你
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
啊~我終于失去了你
在擁擠的人群中
我終于失去了你
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
當四周掌聲如潮水一般的洶涌
我見到你眼中有傷心的淚光閃動
4.形容一起奮斗的成語
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精誠團結
一、眾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解釋】: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墻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自】:《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翻譯】:萬眾一心,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大家都說同樣的話,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屬。
【示例】:段祺瑞既得國務員同情,便以為眾志成城,正可一戰。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十八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二、萬眾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解釋】: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
【出自】:《后漢書·朱擕傳》:“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
【示例】:萬眾一心,同聲呼吁,力抗漢奸,喚醒政府。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0八回
【翻譯】:團結一致,一起呼吁,全力抵抗漢奸,喚醒政府。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三、患難與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解釋】:共同承擔危險和困難。指彼此關系密切,利害一致。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翻譯】:越王這個人脖頸長,嘴長得象鳥喙。這種人只能與共患難,不能同安樂。
【示例】:高桂英畢竟是他的患難與共的結發妻子和好幫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三章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指彼此關系密切,利害一致
四、風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釋】:在狂風暴雨中同乘一條船,一起與風雨搏斗。比喻共同經歷患難。
【出自】:《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翻譯】:吳國人和越國人互相厭惡,(但是)當他們同船渡河的時候,(如果)遇到風浪,他們互相救助就如同左右手那樣。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五、精誠團結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解釋】:精誠:真誠。一心一意,團結一致。
【出自】:《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示例】:困難當頭,更要精誠團結。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