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鸕鶿的詩句有哪些
《田舍》 唐代: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浣溪沙·燕壘雛空日正長》 明代:湯允績 燕壘雛空日正長,一川殘雨映斜陽。
鸕鶿曬翅滿魚梁。 榴葉擁花當北戶,竹根抽筍出東墻。
小庭孤坐懶衣裳。《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 唐代:岑參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種時。
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 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期。
東溪憶汝處,閑臥對鸕鶿。《鸕鶿》 唐代:杜荀鶴 一般毛羽結群飛,雨岸煙汀好景時。
深水有魚銜得出,看來卻是鷺鶿饑。《江城秋霽》 唐代:戎昱 霽后江城風景涼,豈堪登眺只堪傷。
遠天螮蝀收殘雨, 映水鸕鶿近夕陽。萬事無成空過日,十年多難不還鄉。
不知何處銷茲恨,轉覺愁隨夜夜長。
2.找帶有玥和怡的詩句
“玥”沒找到詩句 只找到一個標題
《送錢齊玥倅蘇州二首》年代:宋 作者: 蔡肇
一尉東南屈指中,雍容車騎舊兒童。
郎君扇枕家中晚,侍史焚香省戶空。
十里浮梁晴臥蝀,一江春水凈磨銅。
三年官滿東吳去,為具扁舟破浪風。
“怡”字,常見如下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觀滄海》)
北山白山里,隱者自怡悅。(孟浩然 《秋登蘭山寄張五》)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杜甫 《贈衛八處士》)
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論語·子路》)
晚霞聊自怡,初晴彌可喜。(李世民 《初晴落景》)
沒同時含有“玥”、“怡”的,只好現編了
鳳凰九歌銜明玥,
梧桐焦尾隱者怡。
踏遍海內尋知己,
李杜生來原不羈。
3.求帶有曲盡人散的詩句或與曲盡人散有關的詩句
競渡曲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馀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仆久客錢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聞之凄然皆有歸
柯亭之椽不復得,蘄州黃竹今尚存。
蒼崖翠壁產修干,千頃蕭索煙云昏。
羌人眼力發天巧,長笛裁成鳳膺飽。
老龍馀響出空星,欲噴炎天作秋曉。
西湖夜寂涼風生,山頭一鉤新月明。
商聲恓悲羽聲壯,行子忽忽難為情。
時無綠珠清音激皓齒,野王臨風三弄亦已矣。
唯有愁端無古今,舉刀不斷東流水。
深閨蘭燈照空床,笛聲不如離恨長。
曲終人散一惆悵,回首江山非故鄉。
萬事浮云過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
君不見玉管橫吹黃鶴樓,江城五月梅花落。
不知道這兩個行不行
4.關于端午、重陽、中秋、清明節的詩句
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唐 杜甫《端午日賜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鬣。佳人相見一千年。
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
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 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
奇絕。 難畫處,激起浪花,飛著湖間雪。
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 朱顏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
趣臘酒深斟,菖蒲細糝,圍坐從兒女。 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閑對燕飛鷗舞。
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 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 今夕到湘中。
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
淡妝濃抹,西湖人面兩奇絕。 菖蒲角黍家家節。
水戲魚龍,十里畫簾揭。 凌波無限生塵襪,冰肌瑩徹香羅雪。
游船且莫催歸楫,遮莫黃昏,天外有新月。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紅藕絲,白藕絲,艾虎衫裁金縷衣。
釵頭雙荔枝。 鬢符兒,背符兒,“鬼”在心頭符怎知? 相思十二時。
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 向時癡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
亦有魚龍戲舞,艷晴川,綺羅歌鼓。鄉情節意;尊前同是,天涯羈旅。
漲綠池塘,翠陰庭院,歸期無據。 問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處? 深院榴花吐。
畫簾開,束衣紈扇,午風清暑。 兒女紛紛夸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觀渡。 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志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糈。
誰言騷魂千載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說是蛟饞龍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
聊一笑,吊千古。 餐菊飲朝露,平生不啜 。
與龍爭角黍,無乃謗湘累。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唐 劉禹錫《競渡曲》 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堯潘《端午日》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
難畫處,激起浪花,飛著湖間雪。 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
——宋 黃裳《喜遷鶯 端午泛湖》 條脫閑揎系五絲。 ——宋 吳文英《杏花天 重午》 斗輕橈,斗輕橈,雪中花卷棹聲搖。
天與玻璃三萬頃,盡叫看得幾吳舫 ——宋 文天祥《端午》 畫船縱橫湖水濱,彩絲角黍斗時新。 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幾人? 與重陽節有關的詩句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評析】 詩寫游子思鄉懷親。
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
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游子離人之心。
5.含有夜和冥的詩句,比較含有古韻的,跪求答案
奄忽薤露晞,杳冥泉夜長。——劉商《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蟾蜍夜作青冥燭,螮蝀晴為碧落梯。——祝元膺《夢仙謠》
終夜冥心客,諸峰叫月猿。——齊己《寄山中諸友》
兩點文章翰墨星,夜翱雙鶴入青冥。——白玉蟾《雙豀館》
夜吟雪屋冥搜句,春結煙蓑老釣漁。——寇準《寄漳川隱士》
上界真人重離別,陰風一夜攪青冥。——秦觀《陳用之學士挽詞》
陰風一夜攪青冥,風定霏霏霰雪零。——秦觀《四絕》
晝明速然,夜冥黯然。——蘇轍《堂成》
長風永夜攪青冥,曉起寒光亂眼凝。——喻良能《雪》
不下上方地,夜禪心慮冥。——張耒《上方僧》
只怪鈞天夢未通,帝星遙夜燭冥蒙。——吳國倫《宗皇帝挽章》
6.端午的順口詩句
1、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鬊鬣動,螮蝀飲汀形影聯。——劉禹錫《競渡曲》
2、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劉禹錫《競渡曲》
3、斗輕橈,斗輕橈,雪中花卷棹聲搖。天與玻璃三萬頃,盡叫看得幾吳舫。——黃公紹《瀟湘神》
4、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賈誼《吊屈原賦》
5、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文天祥《端午感興》
6、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張耒《端午》
7、宜歡聚。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張孝祥《點絳唇》
8、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蘇軾《少年游》
9、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文天祥《端午感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