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根源的成語
1. 拔本塞源】本:根本,根源。拔起樹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從根本上打主意。
2. 報本反始】報:報答;本:根源;反:回到;始:開始。指受恩思報,不忘所自。
3. 端本正源】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4. 家學淵源】家世學問的傳授有根源。
5. 孽根禍胎】災禍的根源。舊指壞的兒子。
6. 起根發由】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7. 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尋找原因。
8. 追本窮源】窮:尋求到盡頭。追究事情發生的根源。
9. 拔本塞原】①比喻背棄根本。②鏟除事物發生的根源。多用于壞事。亦作“拔本塞源”。
10. 叩源推委】指追究其根源。
11. 溯流窮源】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尋找發源的地方。比喻尋求事物的根源。
12. 頭痛灸頭,腳痛灸腳】指針對疼痛的部位治療,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
13. 頭痛治頭,足痛治足】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同“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14. 有本有原】指有根源;源源本本。亦作“有本有源”。
15. 有本有源】指有根源;源源本本。同“有本有原”。
16. 追本溯源】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頭,比喻追尋根源。
2.形容源頭的詞語
枯本竭源 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盡;源:源頭。指損害事物的根基。
出處:《人民日報》1959.10.12:“必須保護野生植物的生機,使之能夠繼續繁殖,不要枯本竭源。”
木本水源 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出處:《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
窮源竟委 窮、竟:徹底推求;源:水流的源頭;委:水的下流。比喻徹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出處:《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窮源溯流 源:河流發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尋河流的源頭。現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出處:清·王十禛《然燈記聞》:“為詩要窮源溯流,先辨諸家之派。”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頭、流向。比喻同一,統一。
沿波討源 沿波:順著水流;討源:探索源頭。循著水流尋找源頭。原比喻作文時由次要的寫到主要的,最后點出主題。后比喻探討事物的本末。
出處:晉·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
3.有關根的成語詩句句子之類
歸根到底 尋根究底 拔樹搜根 拔樹尋根 不根之論
不根之談 刬草除根 剗草除根 錯節盤根 達地知根
斷根絕種 耳根清凈 根椽片瓦 根孤伎薄 根結盤固
根結盤據 根據盤互 根據盤互 根牢蒂固 根連株拔
根連株逮 根盤蒂結 根蟠節錯 根深本固 根深柢固
根深蒂固 根深蒂結 根深葉茂 根深枝茂 根生土長
根牙盤錯 根牙磐錯 根株附麗 根株結盤 根株牽連
歸根到底 歸根結底 歸根結柢 歸根結蒂 歸根究柢
剪草除根 翦草除根 絕其本根 連根帶梢 六根清凈
六根清靜 落地生根 落葉歸根 孽根禍胎 刨根究底
刨根問底 刨樹搜根 盤根錯節 盤根究底 盤根問底
盤根錯節 起根發由 切樹倒根 上根大器 深根固本
深根固柢 深根固蒂 深根寧極 深根蟠結 樹大根深
樹倒根摧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搜根剔齒 無根而固 無根無蒂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無了根蒂 削草除根 削株掘根 尋根拔樹
尋根究底 尋根問底 尋根追底 詢根問底 咬得菜根
咬定牙根 葉落歸根 一根一板 移根換葉 移根接葉
引繩排根 引繩批根 游談無根 有根有底 有根有苗
再實之根必傷 扎根串連 斬草除根 芝草無根 枝末生根
追根查源 追根究底 追根究蒂 追根窮源 追根求源
追根溯源 追根問底 追根尋底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
4.表達原因的詞語
【百思不得其故】:百:多次;思:考慮,思考;故:原因。
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不能找到其原因。【不知所以】:以:原因。
不明白為什么是這樣。指不知道原因。
【倒果為因】:果:結果;因:原因。把結果當成原因,顛倒了因果關系。
【倒因為果】:顛倒因果關系,把原因說成結果。【跌打損傷】:泛指人因跌、打、磕、碰等原因而受的傷。
【動而若靜】:動:行動;若:象。行動卻象靜止一樣。
指軍隊或某種事情雖已行動,由于隱蔽等原因,使人感到象沒有行動一樣。【反求諸己】:求:追究,尋求;諸:“之于”的合成詞。
反過來追究自己。指從自己方面找原因。
【風寒暑濕】:冷風、寒氣、中者、潮濕。指致病的四種原因。
又泛指致病的各種原因。【高高興興】:由來自樂觀的性情或由一些特殊的快樂原因產生的生氣勃勃和樂觀的高興情緒。
【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一個國家必先種下了被伐的惡因,然后才會有別人來討伐的結果。比喻要從自身找事變的原因。
【互為因果】:原因和結果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灰不溜丟】:灰色,形容因為某種原因而感到難堪,情緒低落。
【空穴來風】:穴:孔、洞;來:招致。有了洞穴才進風。
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來情去意】:事情的內容和原因。【老女歸宗】:舊時稱出嫁的婦女被遺棄或因其他原因返回娘家。
【老弱殘兵】:原指年老沒有作戰能力的士兵。現多比喻因年老體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較差的人。
【良有以也】:良:很,甚;以:所以,原因。指某種事情的產生是很有些原因的。
【沒巴沒鼻】:指毫無原因和根據。【沒嘴葫蘆】:比喻人不愛說話或不善于說話。
也指人因某種原因一時說不出話來。【莫名其故】:指不知是什么原因。
【木本水源】:木:樹的根;源:水的源頭。樹的根本,水的源頭。
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難言之隱】:隱: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
隱藏在內心深處不便說出口的原因或事情。【顰有為顰,笑有為笑】:顰:愁眉苦臉。
指或哭或笑,都有其原因。【憑白無故】:猶言無緣無故。
沒有一點原因。【青紅皂白】:皂:黑色。
青、紅、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十室九匱】:匱,指財物匱乏。形容因各種自然或社會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貧困的景象。
【始末原由】:始末:事情從頭到尾的經過。原由:緣由;來由。
事情的經過和原因。同“始末緣由”。
【始末緣由】:始末:事情從頭到尾的經過。緣由:緣故由來。
事情的經過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
【事出有因】:事情的發生是有原因的。【水源木本】:源:水的源頭;木:樹的根。
水的源頭,樹的根本。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思前慮后】:思:思考,考慮;前:原因。反復考慮事情的原因和結果。
【搜根問底】:指追問原因、結果。【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尋找原因。
【亡國怨祝】:怨:埋怨;祝:太祝,舊時為執掌祭禮祝禱的官。舊指國家衰亡時,不從自身找原因,而去埋怨為國家祭祀祝禱的人。
【無風不起浪】:沒有風不會起波浪。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
【無緣無故】:沒有一點原因。【物腐蟲生】: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
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蕭墻之變】: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產生于家中的禍亂,比喻由內部原因所致的災禍、變亂。
【蕭墻之禍】: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產生于家中的禍亂,比喻災禍、變亂皆由內部原因所致。
【形枉影曲】:東西的形狀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彎曲了。比喻有什么原因就會有什么結果。
【因果報應】:因果:原因和結果。佛教迷信,認為今生種什么因,來生結什么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有風方起浪】:比喻事情的發生總是有一定原因的。【有家難奔】:由于種種原因,有家卻不能回去。
【魚爛河決】:魚肉腐爛,黃河潰決。比喻因自身原因潰敗滅亡而不可挽救。
【正本溯源】:從根本上整頓和尋找原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這樣,如此。
知道是這樣,但不知道為什么是這樣。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不知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
【種麥得麥】:指有什么樣的原因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5.關于源字的詞語
關于源字的詞語 :
起源、
資源、
淵源、
震源、
導源、
風源、
能源、
本源、
泉源、
溯源、
富源、
病源、
根源、
聲源、
熱源、
水源、
源源、
源流、
稅源、
源頭、
光源、
發源、
礦源、
電源、
貨源、
財源、
兵源、
浚源、
禪源、
盜源、
鴻源、
殊源、
亂源、
蜜源、
源究、
靈源、
討源、
澧源、
回源、
百源
6.形容知識事情的起因事情發展的根源的成語
來龍去脈
lái lóng qù mài
【解釋】本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現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出處】明·吾邱瑞《運甓記·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塊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處處合格。”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于事件描述。一般作主語、賓語。
【正音】脈;不能讀作“yǒnɡ”或“mò”。
【辨形】龍;不能寫作“壟”。
【近義詞】有頭有尾、前因后果、一脈相承
【反義詞】有始無終、有頭無尾
【辨析】~和“前因后果”都有“緣由和結果”的意思。但~是形象的比喻;著重指人或物的來歷以及事情的前后關聯的線索;“前因后果”;只是陳述性的;指事物的全過程。
【例句】你必須在三天內把事情的~搞清楚;向我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