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贊美詩詞的句子
1、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出處:唐代李白的《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翻譯:先生的文章頗具建安風骨,又不時流露出小謝詩風的清秀。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2、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出處:唐代李白的《江上吟》
翻譯:我興酣之時,落筆可搖動五岳,詩成之后,嘯傲之聲,直凌越滄海。功名富貴若能常在,漢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3、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出處:唐代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翻譯:當年有位灑脫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稱謫仙。看到他落筆,風雨為之感嘆;看到他的詩,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
4、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出處:南宋陸游的《文章》
翻譯: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藝高超的人在偶然間所得到的。
5、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出處:唐代杜甫的《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翻譯:文思教捷下筆成詩千首,飄零無依消愁唯酒一杯。匡山那有你讀書的舊居,頭發花白了就應該歸來。
2.贊美菖蒲的詩句
《菖蒲》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雁山菖蒲昆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節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碧缶相發揮,高僧野人動顏色。
盆山蒼然日在眼,此物一來俱掃跡。
根蟠葉茂看愈好,向來恨不相從早。
所嗟我亦飽風霜,養氣無功日衰槁。
《次平元衡菖蒲》
年代: 宋 作者: 釋寶曇
只許春水細有聲,不容燈焰惱黃昏。
是為白石清泉伴,乞與蒲團便垛根。
《菖蒲》
年代: 宋 作者: 張九成
石盆養寒翠,六月如三冬。
勿云數寸碧,意若千丈松。
勁節凌孤竹,虬根蟠老龍。
傲霜滋正氣,泣露泫春容。
座有江湖趣,眼無塵土蹤。
終朝澹相對,澆我磊磈胸。
《菖蒲》
年代: 明 作者: 解縉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風斬碎一川波。
長橋有影蛟龍懼,流水無聲晝夜磨。
兩岸帶煙生殺氣,五更彈雨和漁歌。
秋來只恐西風起,銷盡鋒棱怎奈何。
《菖蒲》
年代: 宋 作者: 姜夔
岳麓溪毛秀,湘濱玉水香。
靈苗憐勁直,達節著芬芳。
豈謂盤盂小,而忘臭味長,
拳山并勺水,所至水能量。
《菖蒲》
年代: 宋 作者: 裘萬頃
康廬入吾懷,十載馳夢魂。
踵門者何人,遺予以芳蓀。
歡然得其趣,如對五老言。
幽資出嚴谷,常帶冰雪痕。
塵容為一洗,兩目不復昏。
忽思三峽流,褰衣涉潺湲。
因仍一雨石,浸潤九節根。
人言可扶老,歲月須其蕃。
茲理諒不誣,吾將從綺園。
《詠菖蒲》
年代: 宋 作者: 釋惠明
根下塵泥一點無,性便泉石愛清孤。
當時不惹湘江恨,葉葉如何有淚珠。
《菖蒲歌》
年代: 宋 作者: 謝枋得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
人言菖蒲非一種,上品九節通仙靈。
異根不帶塵埃氣,孤操愛結泉石盟。
明窗凈幾有宿契,花林草砌無交情。
夜深不嫌清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
嫩如秦時童女登蓬瀛,手攜綠玉杖徐行。
瘦如天臺山上圣賢僧,休糧絕粒孤鶴形。
勁如五百義士從田橫,英氣凜凜磨青冥。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點瑟天機鳴。
堂前不入紅粉意,席上常聽詩書聲。
怪石筱簜皆充貢,此物舜廟當共登。
神農知己入本草,靈均蔽賢遺騷經。
幽人軀玩發仙興,方士服餌延修齡。
彩鸞紫鳳琪花苑,赤虬玉麟芙蓉城。
上界真人好清凈,見此靈苗當大驚。
我欲攜之朝太清,瑤草不敢專芳馨。
玉皇一笑留香案,錫與有道者長生。
人間千花萬草盡榮艷,未必敢與此草爭高名。
3.寫胡楊林的詩句
贊美胡楊的詩句: 七律·大漠胡楊 極目金黃千里秀,自成一景閱滄桑。
天荒弱木根須絕,地老孤枝葉脈昂。 罕見飛沙風透障,卻迎遠旅客游疆。
凡間萬物如星斗,留墨先書此樹章。 七絕·胡楊 茫茫荒漠夜孤單,細語胡楊度萬年。
決戰狂沙同月醉,如花秋葉惹人憐。 七律·詠額濟納胡楊 老干虬枝歷世桑, 新芽嫩葉任風霜。
成林敢鎖狂沙舞, 獨木能將傲骨揚。 赤日巡空云吐火, 玉盤冷眼土生涼。
三千不朽魂長在, 贏得詩家譜樂章。 七律·胡楊 羌笛不必有悲聲,那是新疆大漠風。
且把飛沙當伴侶,又將酷暑洗征容。 笑迎歲月身邊過,喜唱凌云戈壁生。
挺拔千年依錚骨,壽終臥木變蛟龍。 七律·大漠胡楊 扎根瀚海仰晴空,拄盡滄桑不老翁。
鐵干蹲身書傲骨,虬枝舉臂破蒼穹。 駝鈴晃碎春秋月,羌管吹殘亙古風。
敢問癡情深幾許,三千歲月笑從容。 古風·胡楊樹 大漠日如血, 黃沙湮古道。
天地兩相拋, 萬物盡蕭條。 胡楊樹楚翹, 堅韌守節操。
迎風開口笑, 苦中樂逍遙。 七律·大漠胡楊 無葉枯枝笑百年,春來暑去一身寒。
吟詩怎表滄桑碎,唱曲難抒歲月殘。 自賞塵沙迎暴雪,獨聞戈壁待流嵐。
軍姿不倒揚心志,再塑金身老木仙。 沁園春·胡楊 羌笛幽歌,古道巡行,浴血夕陽。
贊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大漠胡楊。億萬春心,一身金葉,苦雨凄風沃土藏。
悲腔怨,伴癡情紅柳,熱戀新娘。 人間獨品滄桑,嘆百代興衰西域王。
歷嚴寒酷暑,瘋狂巽二,張揚滕六,鐵骨剛強。天地包容,蒼涼飲盡,碧野黃沙寂寞長。
凝霜重,共依稀明月,瀚海歸航。 七絕·大漠胡楊 風中挺立最堅強,朔雪煞威偏自狂。
大漠孤煙陪落日,長河洗劍說滄桑。 浣溪沙·沙漠胡楊 任爾狂風不動容,巍然挺立勁如松。
胡沙萬里鎖蒼龍。 一劍云浮驚大漠,三臺雪影浩長虹。
鉛華洗盡等閑空。 七律·胡楊 不畏霜寒不說愁,沖天豪氣立沙洲。
百年磨礪雙瞳炯,千載修行一世柔。 風曳瓊枝搖月夢,雨敲紅葉護巢鳩。
流光逝去終無悔,笑對滄桑斗晚秋。 七絕·贊胡楊 千年不老一胡楊,大漠傾情守舊疆。
傲雪經風輕酷雨,扎根深處美名揚。
4.贊美“禾苗”的詩句有哪些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村喜禾花實,峰看嶺岫重。
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古道無人行,秋風動禾黍。
蓬萊老樹蒼云,禾黍高低,孤兔紛紜。半折殘碑。
鐸聲連振起,鐮子刈禾頭。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簡介:
孫平仲:
孔平仲,生于慶歷四年(1044),字毅父,今江西省峽江縣羅田鎮西江村人,其兄孔文仲、孔武仲。治平二年(1065)進士,初授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主簿。熙寧三年(1070)后,歷任密州(今河南密縣)教授、秘書省校書郎、衢州軍事推官、秘書省著作郎和虔州(今贛州)騎都尉。元佑二年(1087)戶部侍郎呂公著舉薦升太常博士,后歷任太仆丞校理、江浙提點京西南路刑獄。元佑六年四月充任秘書閣校理、朝奉大夫。紹圣元年(1086),言官參劾他元佑時附和舊黨當權者,因而被削官,出知衡州(今湖南衡陽)。又有人彈劾他不推行常倉法,而被徙官韶州(今廣東韶關)。又因他上書辯解,再貶為惠州(今廣東惠陽)別駕,安置編管于英州(今廣東英德)。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七月起用,授朝奉大夫。崇寧元年(1102)十一月任戶部郎中,后改任僉部郎中,提舉永興路(今陜西長安)刑獄、帥鹿延(今陜西鹿縣)、環慶(今延安)等路。大觀元年(1107)黨論再起被罷官,后主管兗州景靈宮(今山東曲阜縣舊縣村北),政和元年(1111)病卒,終年六十八歲。《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李紳:
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
李紳六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潤州無錫。二十七歲時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后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右仆射、淮南節度使等職,會昌六年(846年)在揚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謚號"文肅"。
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著有《樂府新題》二十首,已佚。代表作為《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