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只是個人的片面認識的成語或詞語
一己之見
【拼音】:yī jǐ zhī jiàn
【解釋】:指一個人的意見。
【出處】:宋·周煇《清波雜志》卷八:“近時曾公端伯亦編皇宋百家詩選,去取任一己之見。”
【示例】:永樂間,儒臣奉敕纂修考訂,悉取其不悖本旨者,錄之天下。習學已久,洪謨乃以~紛更,不許行。★明·沈德符《野獲編·科場·減場解元》
【近義詞】:一己之私
【語法】:作賓語;指個人的看法
芻蕘之見
【拼音】:chú ráo zhī jiàn
【解釋】:芻蕘:割草打柴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見很淺陋的謙虛說法。
【出處】:《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示例】:但軍旅之事,容當陸續奉獻,~,供將軍斟酌可否。★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七章
【近義詞】:芻蕘之言
【反義詞】:遠見卓識
【語法】:作賓語;用于自謙
獨得之見
【拼音】:dú dé zhī jiàn
【解釋】: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出處】:明·歸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寧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爭自為說,創為獨得之見。”
【示例】:竟陵鐘退谷《史懷》,多~。★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上卷
【近義詞】:獨出己見
【反義詞】:人云亦云
【語法】:作賓語;指與眾不同的見解
獨出己見
【拼音】:dú chū jǐ jiàn
【解釋】:見:見解、主張。與別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出處】:清·無名氏《續小五義》第一回:“且說黑妖狐智化與小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議,獨出己見,要去王府盜取盟單。”
【示例】:他~,滿座皆驚。
【近義詞】:獨得之見
【反義詞】:人云亦云
【語法】:作謂語;指獨到的見解
一得之見
【拼音】:yī dé zhī jiàn
【解釋】:見:見解。謙虛的說法,指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見解。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示例】:本書所談的,不過是自己在學習和寫作過程中的~,不一定很正確。★秦牧《藝海拾貝·新版前記》
【近義詞】:一孔之見、千慮一得、一得之功
【反義詞】:博學多才
【語法】:作賓語;用于書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