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頌諸葛亮的詩詞名句的有哪些
八陣圖·劉禹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書憤》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對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武侯嘆》 徐文華 ? ?七縱七擒強壓弱,六征六敗將非神. ?鞠躬盡瘁雕枯朽,徒弄聰明誤蜀人.。
2.贊美諸葛亮的好詞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今人沈尹默摘句并書。
這副聯語摘自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五。上句贊揚諸葛亮的大名長垂宇宙而不朽(古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下句頌美諸葛亮是國家元老重臣,遺像端肅清高,令人十分敬仰。
伯仲之間見伊呂;
指揮若定失蕭曹。
今人馮灌父摘句并書。
這副聯語從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五摘來,意思是諸葛亮經邦濟國的政治軍事才能,比商初名相伊尹、周初名相呂望,只在伯仲兄弟之間,不相上下。伊尹輔佐成湯、太甲兩代,呂望輔佐文王、武王兩代,勛勞特著,諸葛亮輔佐劉備、劉禪兩代,情況亦極相似。至于說到老謀深算,指揮如定,則比漢初相繼為相的名臣肖何、曹參,更高一著。
異代相知習鑿齒;
千秋同祀武鄉侯。
近人鐘瀚撰書。
上聯是說后代深知諸葛亮的,是晉人習鑿齒。他著《漢晉春秋》,首先摒棄一般史家以魏為正統的作法,推尊蜀為正統,并大力頌揚諸葛亮的勛業。
下聯是說曾封武鄉侯的諸葛亮,治蜀有功,遺愛在民,千多年來人民都到這里來瞻仰祭祀他。聯文對昭烈武侯同祀備加頌揚。
公本識字耕田人,為感殊遇驅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終,統一古今難,效死不渝,遺恨功名存兩表;
世又陳強古冶子,應笑同根煎急,誰開誠心?誰廣忠益?安危天下計,先生以往,緬懷風義拂殘碑。
近人王天培撰書。
上聯是說諸葛亮本在讀書耕田,為感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從隆中一對,三分定局開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終為國事奔勞不息。遺恨的是統一天下這件古今大難事未能成功,只留下前后《出師表》,猶可想見他的勛業。
下聯是說如今世上又出現了陳強、古冶子(我國春秋時齊相晏嬰用二桃殺三士中的兩個武士)一類恃強
逞勇的人物,不惜同根相煎(語出曹植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相殘殺。有哪個能象諸葛亮那樣“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忠益”,系天下安危在一身呢?撫今追惜,拭拂祠內殘碑,懷想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賢哲風義,不禁感懷萬端。
(上聯已經用了兩個“以”字,下聯先生以往的“以”,似應用“已”字為佳,雖然兩字有時可以通用。)
詩句:
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云根,流水潺潺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里;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里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
3.贊美諸葛亮的句子200字
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智慧超群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武侯嘆〉:七縱七擒強壓弱,六征六敗將非神。 鞠躬盡瘁雕枯朽,徒弄聰明誤蜀人. 對聯: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杜甫: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陸游: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羅隱的《籌筆懷古》詩日: 拋卻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費良籌。
時來天地難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蓋恨譙周 唯余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諸葛武侯祠對聯: 日月同懸出師表,風云常護定軍山。 青山繞郭宜龍臥,翠柏參天有鶴來。
有廬堪千古,讀策定三分。 草廬臥龍,王佐動先主三顧,蘭田生玉,英才起吳帝唯稱。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師表見老臣心。
4.贊美諸葛亮的句子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今人沈尹默摘句并書。這副聯語摘自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上句贊揚諸葛亮的大名長垂宇宙而不朽(古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下句頌美諸葛亮是國家元老重臣,遺像端肅清高,令人十分敬仰。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今人馮灌父摘句并書。這副聯語從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五摘來,意思是諸葛亮經邦濟國的政治軍事才能,比商初名相伊尹、周初名相呂望,只在伯仲兄弟之間,不相上下。
伊尹輔佐成湯、太甲兩代,呂望輔佐文王、武王兩代,勛勞特著,諸葛亮輔佐劉備、劉禪兩代,情況亦極相似。至于說到老謀深算,指揮如定,則比漢初相繼為相的名臣肖何、曹參,更高一著。
異代相知習鑿齒;千秋同祀武鄉侯。近人鐘瀚撰書。
上聯是說后代深知諸葛亮的,是晉人習鑿齒。他著《漢晉春秋》,首先摒棄一般史家以魏為正統的作法,推尊蜀為正統,并大力頌揚諸葛亮的勛業。
下聯是說曾封武鄉侯的諸葛亮,治蜀有功,遺愛在民,千多年來人民都到這里來瞻仰祭祀他。聯文對昭烈武侯同祀備加頌揚。
公本識字耕田人,為感殊遇驅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終,統一古今難,效死不渝,遺恨功名存兩表;世又陳強古冶子,應笑同根煎急,誰開誠心?誰廣忠益?安危天下計,先生以往,緬懷風義拂殘碑。近人王天培撰書。
上聯是說諸葛亮本在讀書耕田,為感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從隆中一對,三分定局開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終為國事奔勞不息。遺恨的是統一天下這件古今大難事未能成功,只留下前后《出師表》,猶可想見他的勛業。
下聯是說如今世上又出現了陳強、古冶子(我國春秋時齊相晏嬰用二桃殺三士中的兩個武士)一類恃強逞勇的人物,不惜同根相煎(語出曹植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相殘殺。有哪個能象諸葛亮那樣“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忠益”,系天下安危在一身呢?撫今追惜,拭拂祠內殘碑,懷想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賢哲風義,不禁感懷萬端。
(上聯已經用了兩個“以”字,下聯先生以往的“以”,似應用“已”字為佳,雖然兩字有時可以通用。)詩句: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云根,流水潺潺飛石髓;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里;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里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
5.贊美諸葛亮的詩詞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至于白居易沒找到,是不是杜甫啊?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閣夜 唐·杜甫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詠懷古跡 唐·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找到了! 讀《漢書》 禾黍與稂莠,雨來同日滋。
桃李與荊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區別,榮枯那等夷。
茫茫天地意,無乃太無私。 小人與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漢末,忠邪并信之。 不然盡信忠,早絕邪臣窺。
不然盡信邪,早使忠臣知。 優游兩不斷,盛業日已衰。
痛矣蕭京輩,終令陷禍機。[簫望之、京房等] 每讀元成紀,憤憤令人悲。
寄言為國者,不得學天時。 寄言為臣者,可以鑒于斯。
6.【贊揚諸葛亮的詩句】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今人馮灌父摘句并書.這副聯語從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五摘來,意思是諸葛亮經邦濟國的政治軍事才能,比商初名相伊尹、周初名相呂望,只在伯仲兄弟之間,不相上下.伊尹輔佐成湯、太甲兩代,呂望輔佐文王、武王兩代,勛勞特著,諸葛亮輔佐劉備、劉禪兩代,情況亦極相似.至于說到老謀深算,指揮如定,則比漢初相繼為相的名臣肖何、曹參,更高一著.異代相知習鑿齒;千秋同祀武鄉侯.近人鐘瀚撰書.上聯是說后代深知諸葛亮的,是晉人習鑿齒.他著《漢晉春秋》,首先摒棄一般史家以魏為正統的作法,推尊蜀為正統,并大力頌揚諸葛亮的勛業.下聯是說曾封武鄉侯的諸葛亮,治蜀有功,遺愛在民,千多年來人民都到這里來瞻仰祭祀他.聯文對昭烈武侯同祀備加頌揚.公本識字耕田人,為感殊遇驅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終,統一古今難,效死不渝,遺恨功名存兩表;世又陳強古冶子,應笑同根煎急,誰開誠心?誰廣忠益?安危天下計,先生以往,緬懷風義拂殘碑.近人王天培撰書.上聯是說諸葛亮本在讀書耕田,為感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從隆中一對,三分定局開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終為國事奔勞不息.遺恨的是統一天下這件古今大難事未能成功,只留下前后《出師表》,猶可想見他的勛業.下聯是說如今世上又出現了陳強、古冶子(我國春秋時齊相晏嬰用二桃殺三士中的兩個武士)一類恃強逞勇的人物,不惜同根相煎(語出曹植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相殘殺.有哪個能象諸葛亮那樣“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忠益”,系天下安危在一身呢?撫今追惜,拭拂祠內殘碑,懷想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賢哲風義,不禁感懷萬端.(上聯已經用了兩個“以”字,下聯先生以往的“以”,似應用“已”字為佳,雖然兩字有時可以通用.)詩句: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云根,流水潺潺飛石髓;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里;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里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
7.又什么關于贊頌諸葛亮的詩詞
贊頌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對聯: “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 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銳,三分功定屬元勛。”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這副對聯僅用了短短的十個字,贊頌了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績。
所謂“兩表”是指諸葛亮入川后為蜀漢大業所作的前、后兩個《出師表》;還“一對”是指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所作的《隆中對》,在文中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定軍山武候祠對聯: 義膽忠肝,六經以來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忠昭玉宇,義薄云夭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豈可成器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淫漫不能勵精,險躁何以怡情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出師兩表堪王佐,隆中一對乃相才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奉命于危難之際,受任于存亡之秋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鞠躬盡瘁銘后世,公忠體國厲兒孫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蘭溪一日風云會,國中千里草木香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瑯琊有幸承宗祧,睿智無塵毓后人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勸劉禪親賢遠佞,為社稷激濁揚清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英靈常照天地永,妙韜時昭日月明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神機妙算七擒孟獲,亮節孤忠六出祈山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諸葛先祖名垂宇宙,陽都后裔聲蜚中華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一片丹心《出師表》,萬斛深情《誡子書》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大賢高鑒奉公守法必賞,公燭無私作奸犯科定罰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鞠躬盡瘁酬三顧隆恩食不甘味,敬禮竭忠做兩朝宰寢不安輔席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臨溪修建忠武祠遺后代祭祖厲志,傍山營造諸葛廟教來者瞻容思功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三江匯合人杰地靈八卦村居諸葛后裔,七省通衢物阜民豐蘭溪水沐武侯遺徽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先生為千古名臣呈兩表拼六出殫精竭慮創漢室輝煌偉業, 蘭溪乃一方寶地通七省匯三江延祀承宗育諸葛大好兒孫 ——閩宜獻給全國第十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鞠躬盡瘁兮諸葛武侯誠哉武,公忠體國兮出師兩表留楷模 ——成都:郭沫若題武侯祠諸葛亮殿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成都:趙藩題武侯祠諸葛亮殿 勤王事大好兒孫三世忠貞史筆猶褒陳庶子,出師表驚人文字千秋涕淚墨痕同濺岳將軍 ——成都:劉咸滎題武侯祠諸葛亮殿。陳庶子。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格亮,雪飄梅嶺處處香山白樂天 ——諸格亮為諸葛亮之諧音,白居易,字樂天。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格亮,雪飄梅嶺處處香山白樂天 ——諸格亮為諸葛亮之諧音,白居易,字樂天。
罩子籠燈諸角亮,長棚隔燭無大光 ——諧音:趙子龍蹬諸葛亮;張鵬翮觸吳大光。 南華經相如賦班固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少陵詩摩詰畫屈子離騷古今絕藝, 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霧巫山云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廣陵濤廬山瀑布宇宙奇觀 ——(共64字)襄陽隆中諸葛亮故居。
罩子籠燈諸角亮,長棚隔燭無大光 ——諧音:趙子龍蹬諸葛亮;張鵬翮觸吳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