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酒”有關的詞句
1、酒打腦殼昏;
2、酒逢知己千杯少;
3、酒欲醉人人不醉 、花香襲我我自清
4、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5、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6、醉翁之意不在酒;
7、借酒消愁、愁更愁;
8、欲祭疑君在 、奠酒淚沾衣
9、嘻嘻哈哈喝酒、嘰嘰咕咕談心
10、借酒澆愁愁難蟹 、以酒助興興更濃
11、經濟小吃飽暖快 、酒肴大宴余味長
12、酒常知節狂言少 、心不能清亂夢多
13、酒間吟詩字句香 、醉后揮墨筆生花
14、酒香十里春無價 、醉買三杯夢也甜
15、酒沿白雪春釀雨 、半池秋水海涵量
16、君子善飲貴斟酌 、酒徒貪杯賤名節
17、六親吊奠三杯酒 、一室哀號四月天
18、綠酒紅梅迎旭日 、黃鶯紫燕舞春風
19、瓊漿玉液名天下 聞香不禁口流涎
20、三杯能壯英雄膽 、兩盞便成錦繡文
21、三杯入腹渾身爽 、一滴沾唇滿口香
22、笙歌曲中千家月 、鳳酒香里萬顆珠
23、屠蘇醉飲三春酒 、爆竹聯歡四化年
24、萬戶酒歌慶盛世 、滿天焰火旭春光
25、喜得天開清曠域 、宛然飲得桂花酒
26、開壇千君醉 、上桌十里香
27、人走茶不冷 、客來酒尤香
28、舉杯慶升平 、金鳳飄菊蕊
29、勺盛九州菜 、杯溶萬般情
30、適意琴三弄 、抒懷酒一杯
還多的很,就寫到這點吧,還望采納
2.醉翁亭記中"亭"與"泉"關系的句子是什么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中"亭"與"泉"關系的句子是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3.急求20句帶“泉”的詩詞
1、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3、松徑僧尋藥,沙泉鶴見魚。(賈島《送唐環歸敷水莊》)
4、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李商隱《隋宮》)
5、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杜甫《佳人》)
6、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7、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元結《賊退示官吏》)
8、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9、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長恨歌》)
10、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白居易《琵琶行》)
11、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王維《老將行》)
12、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李白《長相思》(二))
13、泉壑帶茅茨,云霞生薜帷。(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14、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15、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16、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維《過香積寺》)
17、山中一夜雨,樹杪(miǎo)百重泉。(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18、澗空啼鳥寂,地僻野泉通。(林鴻《秋日登石壁精舍》)
19、天泉水暖龍吟細,露畹春多鳳舞遲。(李商隱《一片》)
20、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李商隱《九日》)
21、木蘚青桐老,石泉水聲發。(李賀《題趙生壁》)
22、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陽更向東。(李商隱《樂游原》)
(皓月空明輯錄)
4.茶與酒比較的詩詞名句
詠茶十二韻》(唐·齊已·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松黃干旋泛,云母滑隨傾.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柜盛.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詩·茶》(唐·元稹)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對茶》(唐·孫淑) 小閣烹香茗,疏簾下玉溝;燈光翻出鼎,釵影倒沉甌; 婢捧消春困,親嘗散暮愁;吟詩因坐久,月轉晚妝樓.《夏日閑居》(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草長睛來地,蟲飛晚后天.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和韋開州盛山茶嶺 (唐·張籍) 紫芽連白蕊,初向嶺頭生.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尚書惠蠟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峽中嘗茶》 (唐·鄭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嘴香.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家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嘗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喜園中茶生 (唐·韋應物) 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茗坡 (唐·陸希聲)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湖州貢焙新茶 (唐·張文規)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湖州紫筍來.《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劉言史) 粉細越筍芽,野煎寒溪濱.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殷勤.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宛如摘山時,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輕花,滌盡昏渴神.此游愜醒趣,可以話高人.《新茶詠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盧綸) 三獻蓬萊始一嘗,日調金鼎閱芳香.貯之玉合才半餅,寄與阿連題數行.《與趙莒茶宴》(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溜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茶來老更閑.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唐·白居易)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 《夏晝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題禪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西陵道士茶歌》(唐·溫庭筠)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澗花入井水味香,山月當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疏香皓齒有余味,更覺鶴心通杳冥.茶詩 (五代后晉·鄭邀)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原因的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的原因的句子:山水之樂,得之心而愚之酒也”。
作者點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愚之酒也”。說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與情直接聯系起來。這段層與層間過渡巧妙,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樂”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句句相銜不著痕跡,給人完整的“山水之樂”印象。
《醉翁亭記》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篇散文饒有詩情畫意,別具清麗格調,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是不可多得的。慶歷五年春,歐陽修由于聲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貶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慶歷新政”的失敗,使他感到苦悶;外放可以擺脫朝廷黨爭,對他也是一種安慰。文章表現了作者這種復雜的心情。本文以一個“樂”字貫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內心抑郁和苦悶寄情于山水之間,消融于與民同樂之間,在描繪一幅幅變化多姿、秀麗嫵媚的優美圖畫時,體現儒家的傳統思想,正如《尚書》所言:“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表現了他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