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說<挪威森林>中的經典句子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 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挪威的森林》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當。 ——《挪威的森林》
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挪威的森林》
不要同情自己。
---永澤
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渡邊
我們的正常之處,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鈴子
最最喜歡你。
什么程度?
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
春天的熊?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正一個人走著,對面走來一只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好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么對你說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塊打滾玩好嗎?”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
太棒了!
---渡邊&綠子 還有樓上的
2.《挪威的森林》中有哪些好詞好句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 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當。
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我漸漸能意會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實。
我們總要這樣或那樣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我們的正常之處,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呆過。我幾次朝夜幕中伸出手去,指尖毫無所觸,那小小的光點總是 同指尖保持一點不可觸及的距離。
只要有時間,我會憶起她的面容。世界一天變一個樣兒,在我不知道的時間里。
哪里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不**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不會忘記的永遠不會忘記,會忘記的留著也沒有用!簡介: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
村上春樹稱《挪威的森林》是一部激烈、寂靜、哀傷,100%的愛情小說。采第一人稱及對話的方式書寫。
故事講述在1987年,已經37歲的主角兼敘述者──“渡邊徹”,乘飛機到達德國漢堡機場,降落時聽到機上播放著背景音樂──由管弦樂器演奏披頭士“挪威的森林”,因此回憶起18年前魂歸九泉的某直子,還有自己的好友木月。當然還有“敢死隊”等等早已不知去向的好人。
主人公糾纏在情緒不穩定而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作者: 村上春樹,1949年生于日本兵庫縣,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1979年以第一部創作小說《且聽風吟》得到當年日本的群像新人獎。
獲得野間文藝新人獎和谷崎潤一郎獎的作品――《挪威的森林》――迄今賣了超過700萬本,使作者成為日本最暢銷的作家。村上春樹曾翻譯F.s cott Fitzgerald,Paul Theroux,John lrving 及Raymond chandler的小說,九十年代 在美國普林頓大學和Tufts University任客座講師。
1979年以處女作《且聽風吟》獲群像新人文學獎。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鳥行狀錄》、《海邊的卡夫卡》等。
作品被譯介至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深具影響。內容梗概: 公渡邊以第一人稱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
渡邊的第二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后來木月自殺了。一年后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并開始交往。
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里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翳。兩人只是日復一日地在落葉飄零的東京街頭漫無目標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
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性關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幾個月后直子來信說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里的精神療養院。
同時渡邊在學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館結識了綠子,綠子問他借了"戲劇史2"的課堂筆記,以后就混熟了。后來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美。
渡邊還認識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渡邊在離開前表示永遠等待直子。綠子的父親去世后,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
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簡直就像迎著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頭小鹿"。這期間,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
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落魄地四處徒步旅行。
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后的人生。賞析: "挪威的森林"本是披頭士的歌曲,書中主角直子每聽此曲必覺得自己一個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凍的森林深處,這正是年輕必經的彷徨、恐懼、摸索、迷惑的表征。
男主角渡邊多次想拯救在自我迷失中的直子,但有時甚至他也迷失了方向。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輕一代,在都市空間愈狹小與人的疏離愈大的對比中,令他們失去與人接觸的欲望,恰是年輕一代避免受傷的保護罩。
正如《挪威的森林》的渡邊,因他怕失望,他不想勉強去交朋友,在他的世界中,朋友始終只有那幾個。都說20歲是最好的年華。
青蔥歲月里的驚濤駭浪,也帶著一絲甜蜜的憂傷。我們試圖說清所有的來龍去脈,卻終于在一番掙扎之后發現,當一切都過于清晰、詳盡,反而不知從何說起。
幸好有村上春樹,有Beatles,有--《挪威的森林》。那些平緩舒雅的文字背后,涌動著年輕時代特有的傷感和激情,說出我們一直想說出的話,那些純真年代的--愛的物語。
3.挪威的森林 臺詞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挪威的森林》9月中旬公映大尺度臺詞引爭議 時隔小說問世24年,同名電影《挪威的森林》將于今年9月16日在全國上映,電影版《挪威的森林》由法籍越南導演陳英雄執導,日本實力派演員松山研一、菊地凜子主演。
電影版《挪威的森林》忠實于原著,尤其是情愛戲部分,處理真實而不失唯美,原著小說中大尺度的對話一度成為影片通過審查的阻礙。在未有分級制度的內地市場,露骨描寫**的臺詞會否對青少年觀影群體造成不良影響,各方說法不一:有人認為片中男主角渡邊奇特的**經歷以及在大銀幕上播放“兒童不宜”的畫面及臺詞會對向往純愛的少男少女愛情觀產生誤導;但多數觀眾,尤其是當年被《挪威的森林》小說影響過的一代人,依舊希望這些對白能夠原汁原味地保留,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影院里再次找回當年看這本小說時心潮澎湃的感覺。
今年6月的第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導演陳英雄受邀擔任主競賽單元金爵獎的評委,全程參與影評的觀看、評審之余,還抽出時間為這部即將上映的《挪威的森林》做宣傳。 此次影片能夠在中國內地上映,也是經過了部分片段的重新剪輯,但是片方表示一定保證影片的原有風格,目前片方正積極與電影節期間未能前來的女主角菊地凜子小姐溝通,希望這位神秘的性格女演員能夠來華為影片造勢。
4.挪威的森林中的好句子
1、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時間經過就是一種不可挽回的事。
2,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3,剛剛好,看到你幸福的樣子,于是幸福著你的幸福 4,盡管世界上有那般廣闊的空間 而容納你的空間 ——雖然只需一點點 ——卻無處可尋 5,因為沒有人可以理解 因為沒有人可以包容 因為沒有人可以安慰…… 所以才會讓人有無處可去的感覺,就是說軀殼可以找到地方安置,可是卻沒有一個地方可以真正的容下你這個完完整整、純潔的靈魂!!! 6,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 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7,魚說,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中。
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心中 8,一旦死去,就再也不會失去什么了,這就是死亡的起點。 9,世界上有什么不會失去的東西嗎?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10,希望你下輩子不要改名,這樣我會好找你一點。
有時失去不是憂傷,而是一種美麗。 11,對相愛的人來說,對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12,在大悲與大喜之間,在歡笑與流淚之后,我體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 13,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訴對方:我們的心不是石頭。
石頭也遲早會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會崩毀。
對于那種無形的東西—無論善還是惡—我們完全可以互相傳達。 14,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終止之時,尋覓的過程亦即失去的過程 15,網無所不在,網外有網,無出可去。
若扔石塊,免不了轉彎落回自家頭上……時代如流沙,一般流動不止,我們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們站立的位置 16,死并不是終結生的決定性要素。在那里死只不過是構成生的許多要素之一 17,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 18,我漸漸能意會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實。
——《 19,至于我是何以拋棄原來世界而不得不來到這世界盡頭的,我卻無論如何也無從記起,記不起其過程、意義和目的。是某種東西、某種力量——是某種豈有此理的強大力量將我送到這里來的!因而我才失去身影和記憶,并正將失去心 20,人,人生,在本質上是孤獨的,無奈的。
所以需要與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可能嗎?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尋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勞的。
那么,何苦非努力不可呢?為什么就不能轉變一下態度呢——既然怎么努力爭取理解都枉費心機,那么不再努力就是,這樣也可以活得蠻好嘛!換言之,與其勉強通過交往來消滅孤獨,化解無奈,莫如退回來把玩孤獨,把玩無奈! 21,希望你下輩子不要改名,這樣我會好點找你一點。有時失去不是憂傷,而是一種美麗。
22,當我們回頭看自己走過來的路時,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辯的“或許”。我們所能明確認知的僅僅是現在這一瞬間,而這也只是與我們擦間而過。
23,遲早要失去的東西并沒有太多意義. 必失之物的榮光并非真正的榮光 24,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25,我們的正常之處,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5.小說挪威森林講的是什么故事
挪威的森林是60年代甲殼蟲爵士樂隊一支“靜謐、憂傷、而又令人末名地沉醉”的樂曲,小說主人公的舊日戀人直子曾百聽不厭。
18年后“我”在飛往漢堡的波音747上從機內廣播中重新聽到此曲,不禁聞聲生情,傷感地沉浸在往事的回憶里。 這是小說的開頭部分。
隨即小說主人公渡邊以第一人稱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 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朋友木月的女友,后來木月自殺了。
一年后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并開始交往。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里不時掠過一絲難以琢磨的陰霾。
兩人只是日復一日地在落葉飄零的東京街頭漫無目的的或前或后并肩行走不止。 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性關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
幾個月后直子來信說他住進一家遠在深山里的精神 。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媚。
晚間兩人雖同處一室,但渡邊約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遠等待直子。 渡邊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的相遇,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
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簡直就像迎著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頭小鹿”。 這期間,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
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 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落魄地四處徒步旅行。
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可以說,小說情節是平平的,筆調是緩緩的,語氣是淡淡的,然而字里行間卻鼓涌著一股無可抑制的沖擊波,激起讀者強烈的心靈震顫與共鳴。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挪威森林小說經典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