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看贊書法的詩句
1,蔣士銓
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
板橋寫蘭如寫字,秀葉疏花見姿致。
2,鄭板橋
日日臨池把墨研,何曾粉筆去爭妍。
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
3,黃庭堅
世人但學蘭庭面,欲換風骨無金丹。
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4,王文治《論書絕句》
墨池筆冢任紛紛,參透書禪未易論。
細取孫公書譜讀,方知渠是過來人。
5,杜甫《飲中八仙歌》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6,李欣《醉后贈張九旭》
張公性嗜酒,豁達無所營。
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
露頂據胡床,長叫兩三聲。
興來灑素壁,揮毫如流星。
7,李煥《贈零陵僧》
張顛沒后二十年,謂言草圣無人傳。
零陵沙門繼其后,新書文字大如斗。
興來走筆如旋風,醉后耳熱心更兇。
忽如斐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
又如吳生畫鬼神,魑魅魍魎驚本身。
鉤鎖相連勢不絕,倔強毒蛇爭屈帖。
8,李白《贈懷素草書歌》
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行。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
恍恍如聞魔雷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9,韓偓《題懷素草書屏風》
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
雖多塵色染,尤有墨跡濃。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
若教臨水照,字字恐成龍。
10,王夢樓《快雪堂跋》
曾聞碧海掣鯨魚,神力蒼茫運太虛。
問氣古今三鼎足,杜詩韓筆與嚴書。
11,竇冀《懷素上人草書歌》
狂僧揮瀚狂且逸,獨任天機摧格律。
龍虎漸因點畫生,雷霆卻避鋒芒疾。
魚箋絹素豈不貴,只嫌局促兒童戲。
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少豁胸襟氣。
長幼集,賢豪至,枕糟藉麴猶半醉。
忽然絕叫三五聲,滿紙縱橫千萬字。
12,傅山《論書》
未習魯公書,先觀魯公詁。
平原氣在胸,毛穎足吞虜。
2.有什么贊美書法的詞句
如果是顏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渾厚圓潤——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字里行間厚重雄渾,大氣脫俗如果是柳公權式的如骨一般剛猛有力,氣勢雄強——結體遒勁,字字嚴謹,一絲不茍.瘦勁有力,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超塵脫俗.(字)橫之長者瘦挺舒展,橫之短者粗壯有力如果是王羲之式的——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也可以引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一句來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另外,如果你贊美他《蘭亭序》像是得王羲之真傳(如果他寫的話),他一定會非常高興。
3.贊蘭書法的優美語句
★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
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
★入木三分 ★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唐·李白《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 揮毫落紙如云煙 (杜甫寫張旭) 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宋·范仲淹《祭石學士文》) 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
(宋朱長文《續書斷》對懷素評論) 懷素如壯士撥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米芾《海岳書評》) 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鐵書銀鉤,冠絕古今。(后人評價王羲之書法) 群鴻戲海,舞鶴游天(梁武帝蕭衍評王羲之《賀捷表》)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畫微瘦,若霜林無葉,瀑水進飛。
(三國時魏人韋誕評杜度) 看似點橫撇捺,實則精深廣大,它包容著萬物,它包容著百家,它像大海無邊,它似宇宙無際,世界上有哪國文字,能像漢字這博大精深?看似筆情墨趣,實則馳騁撕殺,譬如那粗獷狂草,豈不是千軍萬馬?正如狂風勁吹,正似暴雨猛下,世界上有哪家之書,能似中國書法威力強大?據傳是倉頡造字,最初是象形文字;日像日 月像月,人似人 家似家 那活龍活現的甲骨文,正是漢字最早的精華,由此,才演繹了中華文字,由此,才演繹了中國書法。須知,正是中華文字,記載著華夏的歷史;須知,正是中國書法,傳承著民族的文化。
啊,從盤古開天地古老傳說,到新中國成立這文明的國家,那一頁頁來書寫歷史的,都是我們中國的書法。也曾有太史公含辱,《史記》才萬載留名,也曾有班固著述,《漢書》同樣偉大,那不屈的是中國文土,那不朽的是中國文字,華夏民族能讓世人矚目,就因為它有無比濃厚的文化。
也曾有王羲之《蘭亭序》,它如同白玉無痕無瑕,也曾有顏真卿《多寶塔碑》,它被傳之為萬古佳話…… 那瀟灑的是中國的文杰,那不朽的是中國的書法,中國文化之所以輝煌,因為它包容中國書法。我雖只是書界小小卒子,但我所寫是中國的書法,我雖只是大樹上的一片嫩葉,但也襯托中國書法的紅花,晚來者并不必羞愧,因為文化傳承全靠你我他,個人作用小沒有什么,萬眾一心事業才能發揚光大。
啊,我們都是后輩,但接過了巨人的接力棒,啊,我們都是綠葉,但襯育著碩大的紅花,其實,我們的職責最重要,其實,我們的作用最巨大,只有把中國書法代代傳承,我們的民族才能更加偉大。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
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
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初寫黃庭:黃庭:道家經典《黃庭經》,晉人有《黃庭經》小楷書帖。舊時評論書法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的成語。
后用來比喻作事恰到好處。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跡那樣彎曲。
劍拔弩張:劍從鞘里拔出來了,弓也張開了。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后也比喻書法雄健,有氣勢。舉例發凡:左丘明為《春秋》作傳,把《春秋》書法歸納為若干類例,加以概括的說明。
后因稱分類舉例以說明一書的體例為“舉例發凡”。參“發凡起例”。
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現也用來形容詩文生動,深刻有力。龍飛鳳舞:如龍飛騰,似鳳飛舞。
原形容氣勢奔放雄壯。現多形容書法筆勢活潑,形容靈活熟練地書寫,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龍鳳造型藝術。
龍蛇飛動:形容書法筆勢的勁健生動。蘇軾《西江月·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鸞飄鳳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原來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
也比喻進修生夫妻離散。鸞翔鳳翥:翥:高高地飛起。
比喻書法筆勢飛動的姿態。美女簪花:形容書法或詩文風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書法筆力強勁(相傳晉·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墨汁滲入木板有三分深),現多形容分析、描寫、議論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詞力透紙背,形容書法根偉貼切。
鐵畫銀鉤: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又剛勁又漂亮。
信筆涂鴉: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畫。
后用“信筆涂鴉”、“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信手涂鴉:信:聽憑,隨意;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
后來用“涂鴉”或“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也有人自稱信手涂鴉,以示謙虛的。
龍飛鳳舞、蒼勁有力、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樓主的書法定能讓我得最佳!!!!!。
4.贊美書法的詩句
唐·李白《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驚濤洶涌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隨風落天邊。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西峰崢嶸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此中冥昧失晝夜,隱幾寂聽無鳴蟬。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歷落青云士。訟庭無事羅眾賓,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
唐·杜甫《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奴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絳鏃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唐·杜甫《姜楚公畫角鷹歌》
楚公畫鷹鷹戴角,殺氣森森到幽朔。觀者徒驚掣臂飛,畫師不是無心學。此鷹寫真在左綿,卻嗟真骨遂虛傳。梁間燕雀休驚怕,亦未摶空上九天。
5.稱贊“書法”的詩句有哪些
1.垂露春光滿,崩云骨氣馀。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書》唐 李嶠
譯文:垂露圓渾有力,一筆一劃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勁暗藏期間。
請你仔細觀察每一個筆畫,每一寸都是圓渾流暢、筋骨俱備。
2.君于此藝亦云至,堆墻敗筆如山丘。——《石蒼舒醉墨堂》宋 蘇軾
譯文:先生在書法藝術也可以說達到了最高境界,用壞的筆堆在墻邊像山丘一樣高。
3.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宋 陸游
譯文:草書如同行軍打仗,書寫前喝酒,好似軍中的旗鼓以壯聲威,手中的筆好似戰士的刀槍,其氣勢如同銀河從天上傾瀉而下。
4.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跡猶龍騰。——《孫莘老求墨妙亭詩》宋 蘇軾
譯文:繭紙書寫的《蘭亭集序》真跡已埋入昭陵,人間還遺留下王羲之龍騰虎躍的字形。
5.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孫莘老求墨妙亭詩》宋 蘇軾
譯文:顏真卿公改變書法創造新意,字體筋骨強健如秋日雄鷹。
6.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清 蔣士銓
譯文:鄭板橋寫字就像畫藍一樣,氣勢俊邁,風神肅散,傲然挺立。
7.徐家父子亦秀絕,字外出力中藏棱。——《孫莘老求墨妙亭詩》宋 蘇軾
徐嶠之父子的書法也極其清秀,鋒芒不露筆勢卻蒼勁雄渾。
8.興來走筆如旋風——《贈零陵僧》唐 蘇渙
譯文:下筆之間就像風一樣疾走。
9.揮毫落紙如云煙。——《飲中八仙歌》唐 杜甫
譯文: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云煙之瀉于紙張。
10.嶧山傳刻典刑在,千載筆法留陽冰。——《孫莘老求墨妙亭詩》宋 蘇軾
譯文:嶧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載書法傳承者是李氏陽冰。
6.贊美書法的詞句有哪些
行云流水、氣勢磅礴、龍飛鳳舞、形神兼備、入木三分
行云流水
讀音:xíng yún liú shuǐ
釋義:比喻詩文純任自然,毫無拘執。
造句: 黑暗的樹林里不斷傳出行云流水般的清脆鳥語聲。
氣勢磅礴
讀音:qì shì páng bó
釋義:磅礴:廣大無邊的樣子。 形容氣勢雄偉壯大。
造句:我們都被這氣勢磅礴的海浪吸引住了。
龍飛鳳舞
讀音:lóng fēi fèng wǔ
釋義: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造句:老書法家運筆瀟灑自如,寫出的字如龍飛鳳舞。
形神兼備
讀音:xíng shén jiān bèi
釋義:指書法和雕塑繪畫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態且有神韻。上品藝術作品也。 形神:形貌神情;兼備:同時具備幾個方面。
造句:這個玉器精雕細刻,人物形神兼備,草木蟲魚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
入木三分
讀音:rù mù sān fēn
釋義: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造句:那位作家把筆下的人物刻畫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7.有什么贊美書法的詞句
如果是顏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渾厚圓潤——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字里行間厚重雄渾,大氣脫俗
如果是柳公權式的如骨一般剛猛有力,氣勢雄強——結體遒勁,字字嚴謹,一絲不茍。瘦勁有力,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超塵脫俗。(字)橫之長者瘦挺舒展,橫之短者粗壯有力
如果是王羲之式的——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也可以引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一句來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另外,如果你贊美他《蘭亭序》像是得王羲之真傳(如果他寫的話),他一定會非常高興
8.贊美書法之美的句子有哪些
1.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
2.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筆跡流水行云。
3.草書的體裁幾乎是通篇字字相連、一筆而成的。雖然字與字間偶有不連接處,但上下筆意貫串,首尾呼應相顧,而血脈相通,有一種筆墨飛舞、龍驤豹變、一氣呵成的氣勢。在運筆過程中,每一個字的屹立部位,都似乎險象叢生,卻又妙在能險中扣穩,使字形沒有歪斜軟倒之嫌,而有玲瓏飛動之姿。
4.其風神灑蕩,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意韻十足,不減遒逸《蘭亭》,直逼顏氏《祭侄》,堪稱行書之精品。
5.草書輕如鴻毛,龍飛鳳舞。正楷蒼勁有力,端端正正。
6.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7.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8.陳容取勢險峻,他結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輕,有“來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
9.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10.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
11.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鐵書銀鉤,冠絕古今。
12.懷素如壯士撥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
13.張揚跋扈,絲毫不受束縛,甚至整行一筆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縱逸,來去無蹤。
14.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畫微瘦,若霜林無葉,瀑水進飛。
15.群鴻戲海,舞鶴游天(梁武帝蕭衍評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