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藏語中代表吉祥如意的詞語
藏戲,藏語叫“阿吉拉姆”,是藏族地區普遍流行、在祖國百花藝苑中獨具特色的一個劇種。
起 源 關于藏戲的起源問題,有人竟與八世紀時蓮花生在桑耶寺開創的“跳神”聯系在一起。其實,兩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八世紀,赤松德贊執政時期,桑耶寺落成之后,從天竺請來的高僧蓮花生,根據佛祖釋迦牟尼關于佛教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學說中的瑜伽部、無上瑜伽部里金剛舞一節,組織跳神法會,驅鬼酬神,為寺院開光。蓮花生的傳記中說:“譯經師在桑耶寺‘慈氏洲’譯經完后,由長老手持經繞‘務孜’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具,擊鼓跳舞,為所譯經典開光。
從此沿襲至今。這是西藏各寺院跳神的來歷。
藏戲恰恰相反,是以民間歌舞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從十五世紀起,噶舉教派僧人唐東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條江河建造橋梁,為眾生謀利。
他煞費苦心,募籌造橋經費,雖然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來,他發現虔誠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聰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來組成戲班子,以佛教故事為內容,自編自導成具有簡單故事情節的歌舞劇,到各地演出,以化導人眾、募集經費。
這就是藏戲的雛形。為此,人們把唐東杰布視為藏戲的祖師;又因藏戲最初由美貌出眾的、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們又把藏戲叫做“阿吉拉姆”。
“阿吉”,藏語意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為仙女。當然,經過很多民間藝人的加工、充實、豐富和提高,藏戲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樣了。
但是,藏戲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藝術形式,恐怕也是十七世紀以后的事情。 西藏民間藏戲劇團是十分普遍的。
隨時隨地可以見到農村的廣場上,或搭大帳篷,或扯大帆布,甚至沒有什么遮蓋(更不用說什么布景和臺幕了),藏戲班子就地演出,周圍方圓十里的群眾都會來觀看,常常是圍的水泄不通。在近代歷史上,由于各地業余的、自發劇團的演出很多,慢慢形成各自的特點和風格,從而形成不同的流派。
解放前西藏著名的藏戲劇團有:江孜的江嘎爾、南木林的香巴、拉薩的覺木隆和昂仁的迥巴。現在,藏戲業余劇團十分普遍,有的地方幾乎每個社隊都組織了一個戲班子,象拉薩郊區的墨竹工卡縣,就有二十來個業余藏戲隊。
流 派 解放前,每逢雪頓節,各地的藏戲班子需要到拉薩來支差,為達賴及地方政府的官員獻戲。這些來支差的藏戲班子成了各地業余戲班的骨干力量。
而各個地區的戲班,由于歷史、地理、語言、風格、造詣的差別,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的流派。 在這些流派中,有屬于舊派的白面具派,有屬于藍面具的新派,也有獨腳戲。
屬白面具的舊派,有窮結的賓頓巴、堆龍德慶的朗則娃,乃東的扎西雪巴等。因舊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
他們的戲動作和唱腔都比較簡單,影響巴較小。 新派就是迥巴、江嘎爾、覺木隆、香巴四大劇團,他們的演出開始時,由戴藍面具的演員出場,故稱藍面具派。
新派的表演藝術有較大發展,影響也比較大,慢慢就把舊派代替了。 程 式 藏戲在幾百年的表演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
藏戲的演出,一般是廣場戲,少數也有舞臺演出形式。演出時,化妝比較簡單,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與紅脂,沒有復雜的臉譜。
樂器也較簡單。打擊樂只有一鼓一鈸,演出時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觀眾介紹劇情發展情況。
劇中人道白很少,演員專心致志地吟唱,由于廣場演出,演員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顯示出粗獷有力的性格。后臺一般有幫腔,形式與川劇差不多。
藏戲唱腔很多,大致分為表現歡樂的長調,藏語叫“黨仁”; 表現痛苦憂愁的悲調,藏語稱“覺魯”; 表現敘述的短調,藏語稱“黨統”等等。 武功、舞蹈、技藝在藏戲演出中,也廣泛運用。
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后,便出現一段舞蹈。舞蹈動作很多,爬山、行船、飛天、入海、騎馬、斗妖、擒魔、禮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
藏戲的演出時間可長可短,有的演幾小時,有的演一、兩天,過去連演幾天的情況也有。要演長,則細唱細作; 要演短,則用后臺快板道白,敘述劇情,一下子跳過去。
一般每臺藏戲都可分為三大部分: 一是“溫巴頓”,意為獵人凈地,就是身著獵人裝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場,凈場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魯欽批”,即太子降福。
就是著太子裝束者登場,象征加持舞臺,給觀眾帶來福澤。最后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
就是著仙女裝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與人間共享歡樂。這就是藏戲開場的序幕。
二是“雄”,也就是正戲。 三是“扎西”,即告別祝福儀式,過去的戲班子演到這里,就是通過集體歌舞,向觀眾募捐。
劇 目 藏戲的傳統劇目不少,但在二、三百年的創作、演出實踐中,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經過再創作再提煉,保留了下來。現在,藏戲的主要劇目有八個:《文成公文和尼泊爾公文》、《朗薩唯蚌》、《蘇吉尼瑪》、《卓娃桑姆》、《諾桑法王》、《白馬文巴》、《頓月頓珠》、《赤美滾丹》。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劇目,不過這八個戲是大多數劇團都演出過的,公認保留的劇目而已。
2.藏語翻譯幾個句子
藏文是西藏自治區使用的文字,是一種拼音文字,屬輔音字母文字型,分為30個輔音字母和4個元音符號,另外還有5個反寫字母(用以拼外來語)。
藏文,在藏語里叫做“???????”,意為“藏族的文字”。藏文作為藏族人民的書面交際工具,歷史之悠久在國內僅次于漢文。
藏文中有30個字母,每四個字母為一組,共七組半,輔音字母每4個字母為一組,共7組半。每個字母的實際讀音古今有別、方言有異。
每個字母單獨讀時,都附帶有一個元音“ ?”,但在和元音符號拼在一起時,就只表示輔音,不帶元音“ ?”了。元音符號,意為”悅耳的字”,是相對于輔音字母而言的。
因元音發音時無阻礙,悅耳動聽而得此名。標點符號,意為“分界線”或“分界符號”。
藏文標點符號形體簡單、種類極少,而且,其使用規則也與其他文字的標點符號有別。藏文標點符號共有6種,其中音節之間的隔音符號使用頻率最高。
此外,還有云頭符,用于書題或篇首;蛇形垂符,用于文章開頭處;單垂符,用于短語或句終;雙垂符,用于章節末尾;四垂符,用于卷次末尾。藏語語法相當豐富,動詞分四個時態,而且時態的系統呈現很多例外,意即藏語具有屈折變化,另一方面,藏語的基本語序為SOV(主詞─受詞─動詞),且具有豐富的格變化。
由此可知,比起漢語諸方言,藏語語法較為接近屈折語等綜合語的語法。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3.贊美“藏族”的句子有哪些
1、讀初中的時候,我就知道了在我國的西部邊陲,有一個西藏自治區。
那海拔8882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就屹立在藏區的喜瑪拉雅山。那里有終年不化的雪山和冰川,那里有雄偉、莊嚴的布達拉宮!美麗的拉薩,是西藏的首府。
神奇的布達拉宮,就在城邊。 2、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西藏這塊神奇的高原孕育了一個同樣神奇的民族——藏族。作為一個內地人,你不能用“落后”這樣的詞來描述藏族人,他們拒絕“流行”,摒棄“時尚”,沿習本真,刻求原貌,生活在一個自在的時間和空間里。
因為這樣,他們更接近生命的源頭。 3、藏族女人是這個高原的亮色,也是這個高原的創造者。
她們放牧、耕作、祈福,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吃苦能力和樂觀精神。這些婦女無法用漢語中的玫瑰、小夜曲來形容,她們只能稱健康、樸實,像她們放牧的牛羊。
手工業是藏族女人的第二職業。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話消除了我們之間商品交易的障礙。
但對她們推銷的商品,我們連連擺手,但她們依然鍥而不舍,將東西伸到你的眼前:“買一個吧,買一個吧。”目光是如此執著,執著地讓你再也無法拒絕。
存在決定意識,苛刻的高原要求她們堅韌不拔,持之以恒。 4、藏族人有著最虔誠的信仰,藏族流傳著最悠遠的文化,藏族保留著最真誠的熱情,藏族人擁有最原始的單純,藏族人擁有最豪放的氣概,藏族人喜歡高唱山歌,喜歡手捧哈達舞動,喜歡摔跤,喜歡賽馬,喜歡大聲表達自己的情感。
請記得那不是因為藏族人野性難尋,只是他們喜歡直來來直往。 5、更為可貴的是藏族人身上的樂觀曠達。
民間繁多的節日通篇洋溢著歌舞的歡樂。人們對藏族人的印象,大概都是從他們的歌舞中獲得的吧?藏族人這一特點類似于女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概括的“酒神精神”。
在布達拉宮參觀的過程中,不時傳來女人高亢亮麗的歌聲。我用心傾聽這高原特有的天籟。
歌聲來自宮殿的房頂上,十幾個盛裝的藏族婦女排成兩隊,每人手中拿著一根木制工具,唱著歌、按著一定的規律前后左右移動步伐,同時用手中的工具敲打著腳下的碎石和泥土。原來她們在打“阿嘎”,這是一種藏族傳統的屋頂或屋內地面的修筑法,將碎石、泥土和水混合后鋪于地面或屋頂,以人工反復夯打而成。
勞動并不妨礙她們熱情歡樂的歌唱,這是一個沒有悲歌的民族。 6、千山之巔,萬水之源,有著傳統的文化信仰。
是藏羚羊的搖籃,牦牛的樂園。藍天,白云,西藏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藏族牧民,也造就了這獨特的異地風情。
7、希望奔跑在草原上,聽耳邊的呼呼風聲,看揚起的牧鞭一次次抽缺太陽。遠遠的斜坡上一片碧綠,大片的綿羊像云朵一樣漂浮在上面,弓下的脊背馱起了寧靜的黃昏。
走近,便會聽到那溫順而靦腆的叫聲,以及看到那溫存善良的眼光,不得不使人驚呼:“這一切都是如此得純潔!”這是一個最接近天的地方,有著前百年盤旋的神秘。 8、西藏物產豐富,主要有:綠松石,天珠,紅珊瑚……還盛產藏藥,有:藏紅花,蟲草,蛇蓮,紅景天……這里還有許多的民間工藝,簡直是巧奪天工,唐卡(一種永不褪色的卷軸畫),藏刀,藏香,各種首飾等等都非常的有特色。
9、西藏是個神秘的地方,有著燦爛的陽光,潔白的云朵,純凈的天空,稀薄的空氣,連綿的雪山,安靜的湖泊。在這佛教圣地,有繁多的寺廟,虔誠的教徒,這里民風純樸,全民信佛。
這里有壯觀的布達拉宮和神圣的扎什倫布寺,安放著歷代達賴和班禪的純金靈塔,寺內有著許多奇珍異寶和已經在民間失傳的工藝。 10、我們去的最后一個景點是海拔4800米“羊卓雍錯”,“錯”在藏語里是湖的意思,汽車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山路很窄,也很險。
路邊有許多放養的耗牛和在高原才能見到的美麗花朵。到了山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湛藍的湖水。
只見白云從我們頭頂上飄過,周圍是翠綠的草地……哇!西藏太美了! 11、聽媽媽講納木錯蒙語叫“騰格里海”,意為“天湖”。因為它是與天相交的地方。
距縣城61公里。湖面海拔高度4718米,面積1940平方公里,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我國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湖中有三個島嶼。
有石柱,石林,天生橋等自然景觀。島上有葛舉派寺廟和眾多洞穴古跡,湖濱水草豐美,湖水多變瑰麗。
12、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難道說還有無言的歌,還是那久久不能忘懷的眷戀,哦~~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連,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13、千山之巔, 萬水之源,有著傳統的文化信仰。
是藏羚羊的搖籃,牦牛的樂園。藍天,白云,西藏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藏族牧民,也造就了這獨特的異地風情。
危聳的皚皚雪峰,遼闊的高原牧地,這個充滿神秘,充滿誘惑的地方。讓人沒有理由拒絕,讓我們用強烈的好奇。
叩響雪域風情的神秘之門,一起去靠近它,探索它,感受它。 14、到了拉薩,我看見周圍都是高山,山像連綿不斷的長城,山上連一棵樹木也沒有,全是奇形怪狀的石頭。
拉薩市就在這群山之中,是一塊好大好大的盆地,我們坐的車穿過雅魯藏布江和拉薩河,兩邊都市熱鬧的城市和美麗的村莊。 15、這里,有最壯觀的山川河流。
4.形容尊貴的成語
【安富尊榮】: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貴;榮:榮耀。安定富足,尊貴榮華。也指安于富裕安樂的生活。
【北斗之尊】: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貴。
【德薄位尊】:德行不足,而地位尊貴。
【夫榮妻貴】:榮:草木茂盛,比喻興盛顯達。指丈夫光榮,妻子也隨之尊貴。
【夫貴妻榮】:榮:草木茂盛,比喻興盛顯達。指丈夫作了官,妻子也隨之尊貴。
【夫尊妻貴】:尊:做高官。指丈夫做了高官,地位提升,妻子也隨之尊貴。
【高低貴賤】:貴:尊貴。指物體的價值或人的地位的高下等級。
【龜龍鱗鳳】: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龜龍麟鳳】: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貴無常尊】: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尊貴的地位。
【瑚璉之器】: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
【瑚璉之資】: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
【降尊臨卑】:尊貴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與地位較低的人交往。
【降尊紆貴】:紆:彎曲,屈抑。降抑尊貴的地位,謙以自處。
【敬如上賓】:上賓:尊貴之客。像對待尊貴的客人那樣敬重某人。
【目使頤令】: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貴,擺大架子。
【南面百城】:南面:面朝南坐著,指居尊位;百城:上百座城。舊時比喻尊貴富有。也比喻藏書很多。
【屈尊就卑】:原指降低尊貴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禮儀。現用來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職位或人。
【師道尊嚴】: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師嚴道尊】: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勢位至尊】:勢:權勢;位:地位。權勢和地位極其尊貴。舊指帝王權勢地位至高無上。
【萬乘之尊】:乘:四匹馬拉的車;尊:尊貴。舊指帝王的尊貴。
【刑無等級】:對犯人用刑不考慮其地位的尊貴和卑賤。
【至尊至貴】:至:極。極其尊貴。
5.藏語歌六句真言的漢語歌詞是什么意思
六字真言頌
詞曲:巴岱喇嘛
歌詞整理:水中星月_
六字真言頌 怙主三寶
虔心皈依怙主三寶
真心憐憫慈母眾生
唵嘛呢唄咪吽
佛為導師法為正道
僧為善侶同為救主
唵嘛呢唄咪吽
登山階梯過河船舟
驅愚慧燈險隘坦途
唵嘛呢唄咪吽
口誦真言心中祈禱
地獄烈火從此熄滅
唵嘛呢唄咪吽
唱頌六字胸中發愿
冷獄冰雪消融變暖
唵嘛呢唄咪吽
誦持六字威力無比
十八地獄變成樂土
唵嘛呢唄咪吽
世間無實因緣難料
生死輪回行善為要
唵嘛呢唄咪吽
萬物無常善惡交替
向善精進矢志不渝
唵嘛呢唄咪吽
暇滿人身難得至寶
虛度此生實為可惜
唵嘛呢唄咪吽
貪心無盡欲望皆空
惡趣業因棄之從善
唵嘛呢唄咪吽
萬惡煩惱罪孽根源
時刻提防凡夫癡念
唵嘛呢唄咪吽
強壯身軀入土荒野
驅走死神上師引路
唵嘛呢唄咪吽
嘛呢頌詞怙主三寶
諾言活佛順口編唱
唵嘛呢唄咪吽
虔誠頂禮觀音菩薩
消除罪孽速證佛果
唵嘛呢唄咪吽
如來佛子慈悲引路
眾生往生極樂佛土
唵嘛呢唄咪吽
六字斷除六道苦難頌
唵字放光照耀天界
死苦難忍觀音救度
唵嘛呢唄咪吽
嘛字光照阿修羅界
爭斗死傷觀音救度
唵嘛呢唄咪吽
呢字放光照亮人間
生老病死觀音救度
唵嘛呢唄咪吽
唄字放光照亮畜生
蠢啞痛苦觀音救度
唵嘛呢唄咪吽
咪字放光照亮惡鬼
饑餓難熬觀音救度
唵嘛呢唄咪吽
吽字放光照亮地獄
冷熱煎熬觀音救度
唵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