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束縛的句子
1、老師鼓勵每個同學的創造精神,從來不束縛我們的手腳。
2、我們不該被那些陳舊的觀念所束縛。3、我們要勇于創新,破除條條框框的束縛。
4、舊的思想觀念仍然束縛著一些人的頭腦。5、要改革,要前進,就必須沖破舊觀念的束縛。
6、那個榮譽束縛了他的手腳。7、只有徹底擺脫三從四德等封建禮教的束縛,婦女才能獲得解放。
8、美國揭竿而起擺脫了英國的束縛,法國也隨之效仿。9、明清時讀書人把八股文當做求取功名的工具,把“起承轉合”弄成了呆板僵死的格式,束縛人們的思想。
10、你說人言可畏,我倒覺得咱腳正不怕鞋歪,不能讓那些議論束縛住我們的手腳。11、一個人能擺脫名韁利鎖的束縛,就少了許多煩惱。
12、改革中應大膽嘗試,我們不應畫地為牢,束縛前進的腳步。13、我們不要讓原有的條條框框束縛自己的思想,打破畫地為牢的格局,重新制定新的計劃。
14、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不愿為名韁利鎖所束縛而退隱。14、造句 網盡量原創和收集優質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時,還能學到有用的知識.15、這個狼被關了起來,它使出渾身解數,試圖逃出人類的束縛,尋覓自己的天地。
16、這么多的清規戒律,把大家的手腳都束縛住了。17、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可她就偏不認這個命,經過頑強的抗爭,她終于掙脫了舊禮教的束縛,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18、消極的思維模式嚴重束縛了人的獨創性,以致不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人云亦云,寫出的的文章缺少個性,缺少新意。
2. 形容約束的詞語
參考:檻花籠鶴 柵欄中的花、籠中的鶴。
比喻受到約束的人或物 磊瑰不羈 形容胸懷坦蕩,舉止不受約束 按行自抑 按:克制。約束自己的行為。
博文約禮 博:金我,廣;約:約束。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不拘小節 拘:拘泥。不為小事所約束。
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度己以繩 繩:糾正,約束。
指一定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為合乎法度。 放蕩不羈 羈:約束。
放縱任性,不加檢點,不受約束。 飛揚跋扈 飛揚:放縱;跋扈:蠻橫。
原指意態狂豪,不愛約束。現多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
猢猻入布袋 猢猻:猴子。猴子進了口袋。
比喻行動失去約束。 瘠己肥人 瘠:瘦,引申為約束;肥:胖,引申為寬大。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克己奉公 克己:約束自己;奉公:以公事為重。
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為公。 克己慎行 克己:克制自己;慎:謹慎。
約束自己,小心做事。 克己復禮 克:克制。
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于“禮”。 束身自好 束身:約束自己,不使放縱;自好:要求自己好。
指保持自身純潔。
3. 約束 名言
我是 曉童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
------萊蒙特
人們厭煩了寂靜,就希望來一場暴風雨;厭煩了規規矩矩氣度莊嚴地坐著,就希望鬧出點亂子來。
------契訶夫
你掙得了安適的睡眠,你就會睡得好;你掙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飯就會吃得很香。這兒的情形和人間是一樣的——你得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地掙一樣東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決不能先享受,然后才來掙得。
------馬克·吐溫
地獄是一個爐灶,上面放著僧侶的熱鍋。它是教士的專用灶。天父教士的大廚師,很關心改善僧侶的營養,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規規矩矩地注意僧侶的誡命的孩子放在烤鍋上。
------霍爾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4. 描寫約束自身言行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約束自身言行的詩句有:
1. 名不可以虛求,貴不可以偽得。——《袁子正書政略》
2. 多行不義必自毖。——《左傳》
3. 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于天下。——《晉書》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5. 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6. 官不可以私予人,人不可以私取官。——《晉書》
7.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8. 以細行律身,不可以細行取人。——魏源
9. 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為人而如此,則禍亂敗亡,亦無所不至。——陳弘謀
10. 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誠生信,勤生效。——李惺
代表詩:
《石灰吟》
【明代 】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注釋】
1. 石灰吟:贊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 千錘萬鑿:無數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千、萬:虛詞,形容很多。錘:錘打。鑿:開鑿。
3. 渾:全。
4.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人間:人世間。
【譯文】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作者簡介】
1. 本名:于謙
2. 別稱:于忠肅、于肅愍
3. 字號:字廷益 ,號節庵
4. 所處時代:明朝
5. 民族族群:漢族
6. 出生地:杭州錢塘
7. 出生時間:1398年5月13日
8. 去世時間:1457年2月16日
9. 主要作品:《石灰吟》,《節庵詩文稿》
10. 主要成就:組織北京保衛戰、改革軍制
11. 官職:少保、兵部尚書
12. 追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
13. 謚號:肅愍→忠肅
14. 稱號:民族英雄
【創作背景】
于謙從小學習刻苦,志向遠大。相傳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吟們煅燒石灰。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熊熊的烈火焚燒之后,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觸,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于是,12歲的于謙寫下的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人物影響】
于謙主張兵貴在精,將貴謀勇,用兵貴在臨機應變,提倡“將士相習”,“管軍者知軍士之強弱,為兵者知將帥之號令”。所創團營之制,對明朝兵制影響很大。不僅如此,他的石灰吟也對后人影響很大。
【主要成就】
1.政治
于謙敢于為民請命,嚴懲作奸犯科權貴,而受到排擠打擊。人家當官前呼后擁,盡顯官威;于謙當官便服一套,瘦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為謙虛清廉,卻說他壞了官場規矩。
2.軍事
于謙主張兵貴在精,將貴謀勇,用兵貴在臨機應變,提倡“將士相習”,“管軍者知軍士之強弱,為兵者知將帥之號令”。所創團營之制,對明朝兵制影響很大。
3.文學
于謙詩作歸隱情懷的表達與慷慨悲涼的風貌預示了詩壇風氣的轉向。在臺閣體流行的高峰期,文人們是忌諱表達激烈的情懷與悲傷的情感的,從而保持了其創作風格的雍容,以便發揮其鳴盛的政治作用。
5. “自己約束自己”是什么詞語
貶義的叫做:作繭自縛。
褒義的叫做:慎獨,安份守己,奉公克己,自律。
【釋義】
作繭自縛:原意是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里面,然后從蟲到蛾。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慎獨: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個人風范的最高境界。
安分守己:分:本分。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奉公克己:指嚴以律己,一心為公。
自律:遵循法紀,自我約束
6. 描寫束縛的詞語
【豪放不羈】:羈:馬籠頭,引伸為束縛。形容人性情豪邁,不受拘束。
【豪邁不羈】:羈:束縛。形容人性情豪邁直爽,不受拘束。
【訶佛罵祖】:佛教語,斥罵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縛。
【畫地自限】:比喻自己束縛自己。
【解放思想】:沖破傳統的束縛,把思想從舊的條條框框中解脫出來。
【解黏去縛】:解除粘著和束縛。
【緊箍咒】:小說《西游記》中唐僧用來制服孫悟空的咒語,能使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緊縮,頭痛欲裂。后用來比喻束縛人的東西。
【拘俗守常】:指受世俗平庸見解的束縛。
7. 形容“約束”的詞語有哪些
1、檻花籠鶴 [ jiàn huā lóng hè ] 柵欄中的花、籠中的鶴。
比喻受到約束的人或物。 出 處清·龔自珍《好事近·行篋中有像一幅以詞為贊》:“倘然生小在侯家,天意轉孤負。
作了檻花籠鶴,怎笑狂如許!” 2、按行自抑 [ àn xíng zì yì ] 按:克制。約束自己的行為。
出 處唐·柳宗元《夢賦》:“忽崩賽上下兮,聊按行以自抑。” 3、度己以繩 [ duó jǐ yǐ shéng ] 繩:糾正,約束。
指一定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為合乎法度。 出 處《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繩,接人則用曳。”
4、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克己:約束自己;奉公:以公事為重。 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為公。
出 處《后漢書·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 5、克己慎行 [ kè jǐ shèn xíng ] 克己:克制自己;慎:謹慎。
約束自己,小心做事。 出 處唐·韓愈《送齊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擇誼,坦乎其無憂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確乎其無惑于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