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周口賈魯河的古今詩詞或對聯
剛好讀到一首專門描寫周口的詩詞,覺得很不錯,供參考:
周口市川匯區
風雨無阻
文/李者也
川匯不為礁石堵,征途哪因風雨阻。
馳騁何懼路坎坷,拼搏未惜汗滴土。
此命不由宿命定,我生必是我為主。
前程只合壯志問,不向蒼天占而卜。
【注】周口師范學院,位于周口市川匯區。始建于1973年,歷經周口師范學校、周口師范專科學校、周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階段,2002年更名為周口師范學院,面積1511畝。
【關鍵詞】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因恰似武漢三鎮而被稱為“小武漢”
【周邊景點】關帝廟,人民公園
【古代人文】明朝兵部尚書熊廷弼于此地寫詩《過周家口》記載當時周口的繁華
2. 關于周口賈魯河的古今詩詞或對聯
剛好讀到一首專門描寫周口的詩詞,覺得很不錯,供參考:周口市川匯區風雨無阻文/李者也川匯不為礁石堵,征途哪因風雨阻。
馳騁何懼路坎坷,拼搏未惜汗滴土。此命不由宿命定,我生必是我為主。
前程只合壯志問,不向蒼天占而卜。【注】周口師范學院,位于周口市川匯區。
始建于1973年,歷經周口師范學校、周口師范專科學校、周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階段,2002年更名為周口師范學院,面積1511畝。【關鍵詞】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因恰似武漢三鎮而被稱為“小武漢”【周邊景點】關帝廟,人民公園【古代人文】明朝兵部尚書熊廷弼于此地寫詩《過周家口》記載當時周口的繁華。
3. 我的家鄉周口市川匯新成就作文如何寫
年紀大了,和,在外面很長一段時間,非常想家,像我愛家鄉的山,有水,有植被,在那里的親人,總要回去,我養我的地方生活。
孩子喜歡爬山,七,八歲,經常到山上去,和大量的合作伙伴,如在山上的野花,就像現在這樣。家鄉春天的五月,五月的天是藍色的,空氣是透明的,非常感動,杜鵑花漫山遍野。杜鵑花的場景,但非常樸實的,當剛剛得到的粉紅色,然后逐漸變得蒼白,躲得遠遠的看,大片大片的眼睛很搶眼。近,一簇簇,一叢叢,為桃花島的射雕英雄傳傳奇!在冬季,你也可以把一些干枝回來馴養在瓶子里,大約兩個星期,才會開出美麗的粉紅色的花朵,謝等花卉將增長蔥蘢,尖尖的小葉子,點綴著寒冷的冬天,真的很漂亮。家鄉山最早開花的情況下,我們通常花費的老鼠,它從地面的長度很短,非常接近的葉子和地面貼,綻放僅增長約4厘米的干,干似乎無法消費得起的重量,所以,不喜歡的罌粟花總是沮喪的,紫色的,顯著的單層花瓣,有的像罌粟,但比罌粟花更短的會損害!它的花朵是很短的,只有幾天,但它頑強的,有時也可發現其存在的縫隙中,只是看起來不那么“穩健”!我最喜愛的家庭,必須是紅色,野生百合,黃色的百合,牡丹,紅,黃百合,也許我們可以想像它的外觀,牡丹,但不一定。它的花是白色的,很端莊,大方,優雅,大葉下面幾個花蕾盛開的花朵,和小宣傳,很大家閨秀的成就!這種花不僅是美麗的,但也可以入藥。黃色的百合共同的名字百合,不僅可以用作藥物,或在桌子上備受寵愛的游戲。他們在七月開,我跑了很長的路要經常和合作伙伴采用這些花,我常常貪婪地收集了一把緊緊地抱在胸前,我怕別人搶了。不幸的是,當家人是窮人,沒有攝像頭,不然我會被這些野花多一些陰影!但現在,他們有一個條件,家庭,追趕花期,一直很遺憾。
秋季果實成熟都柿,稠李子,山丁子,紅豆(通常Mingyageda)面對水果美食:木耳,蘑菇,猴頭,榛子,松仁山脈和各種。.人一起采集野生的水果和美味佳肴,去進山,有很多人,而不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分享的過程中,采摘的喜悅!
離我家不遠,有滔滔江水,河水清澈見底,清澈的河水石頭,魚兒在水中。在多雨的夏季,河流,但膝蓋,人們可以穿過河對面去。我喜歡坐在河。首頁去年,我和妹妹坐在河邊,回憶起童年的故事,她是怎么偷偷帶我們上了山,和如何筑巢,我如何旋轉成泥的鞋子是如何忍受她的母親教訓。我給我妹妹說,我去了嘎仙洞(嘎仙洞鮮卑遺址)的故事。事實上,我只去過一次內部火把,即使是在夏天,寒冷的洞穴,和合作伙伴將不再能夠看到前進的道路上,沒走多遠,不敢深入。但仍然超過了癮 - 我們爬上頂端的洞穴的洞口上方的側壁,我們脫下自己的外套,下面的人揮手致意,以示我們的興奮和勝利!
看看這里的人,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們臉上露出了笑容,說幸福。客人到我的初中學生在家里,她和她的丈夫住在山寨,看著10個,其??中提出一些雞,看著屋頂上裊裊的炊煙,這些簡單明了的,但在我看來,是怎樣的生命的氣息,我羨慕他們!他們的努力在自己的世界里,快樂,收獲。。
我愛家鄉,愛山,愛水,愛它的植被,喜歡那里的人。我去到了懸崖的日子里,海點,我將永遠不會忘記哺育我成長,帶給我的回憶的故鄉 - 大興安嶺林區!
4. 我是周口市川匯區人,聽說是個很古老的鎮子,古老的周家渡口(現周
周口鎮(今周口市川匯區)歷史悠久,古時屬陳楚,睡始祖都于宛丘,上古時期,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繁衍生息,史有“華夏先驅,九州圣跡”之美譽。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史載明清時期“通衢五省,人雜八方,商賈云集,南北之聲不絕于耳”,素有中國“小武漢”之盛名。周口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周口,又名周家口或口上,地處沙河、潁河、賈魯河交匯之處。在明朝初年,它還只是附近農民交換農副產品的集鎮;而到了明永樂年間,由于淮河、沙河和潁河漕運的開通,集鎮由明初的沙河北岸擴展到沙河南岸,為了方便物資交流,在南岸的子午街(今老街)開辟了一個渡口,有一周姓人家在此往返擺渡,因而稱之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因此得名。清康熙九年(1670年),陳州管糧州判移設周家口,自此周家口成為市鎮后來命名為“周口鎮”。
當時繁盛的周口鎮(也就是現在的川匯區)僅街道就有116條,每條街道都有自己的專門行業,如筢子街就是賣竹器的,麻線街是專門賣麻袋的,打銅街是專門做銅盆等銅器的,山貨街全部是經營山貨的。大油坊街、小油坊街、磨盤街、剪股街以及菜市、皮市、牲口市等。而且平均每兩條街都要建造一個廟宇。雖然整個周口鎮有116條街道,但它的商業主要還是靠轉運貿易發達起來的,這些轉運貿易主要在河南東部和江南之間進行,其輸出的商品以陳州、開封二府所產農副產品為主,輸入則以江南所產綢布、雜貨為主。楊子山說,有人形容周口當時商業的繁華程度用“商旅奔馳”四個字,非常貼切。
那么當時周口商業的規模到底達到了何種程度?楊子山說,南開大學的許檀教授曾經以周口山陜會館道光十八年的兩塊碑為依據,按照修建山陜會館從商人中“千厘抽一”集資的原則,推算出在周口的山陜商人中僅有名號可考者,就有坐賈164家,行商320家,合計484家。
明萬歷二十六年進士熊廷弼經過當時的周口時,曾寫過一首叫做《過周家口》的詩,其中有句云:“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漢皋。”意即周家口的繁盛晚上像南京城的浦口一樣燈火通明,白天像漢口一樣千帆云集。“由此可見當時的繁華程度。”周家口真正的興盛時期還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周口已經開辟16個渡口,本地居民已達到了四五萬人,而流動人口則達到了幾十萬人,它也贏得了“南皮都”和“小漢口”的美譽,成為當時的四大商業重鎮之一。
5. 川匯區的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明朝初年,川匯區內建立了第一個集市,名為永寧集(今西老寨)。集上設有鄉里。該集歸屬淮寧(今淮陽縣)與商水兩縣分治。
康熙初年,商水縣設置24地方。川匯區境內的永寧集與周家口均是其地方之一。陳州管糧州判治所原在今淮陽縣城內,康熙九年(1670年)移至周家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之前,周家口地域屬于淮陽、商水兩縣分治。
1948年1月17日,周口市人民政府成立,歸屬淮陽行政專員公署管轄。
1952年6月10日,撤銷周口市建制改為周口鎮,歸屬許昌地區商水縣管轄。
1953年11月10日恢復周口市建制,仍歸許昌地區管轄。
1958年4月7日,再次撤銷市建制改為周口鎮建制,重歸商水縣管轄。
1965年6月15日,周口地區專員公署成立,署地設在周口鎮。周口鎮成為周口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年11月25日周口鎮改為專轄鎮縣級建制,與商水分署辦公。
1980年9月26日,**公布周口為縣級市。
2000年6月8日,**批準,撤銷周口地區和縣級周口市,設立地級周口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川匯區,以原縣級周口市的行政區域為川匯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老街。
2005年,川匯區撤銷蔬菜鄉、南郊鄉、搬口鄉,分別設立相應街道辦事處(城東、城南、城北、搬口4個街道)。
2006年4月,經河南省政府批準,原商水縣的李埠口鄉整建制劃歸周口市川匯區管轄。
2011年6月13日,河南省民政廳批復,經河南省政府批準,同意將淮陽縣許灣鄉整建制劃歸周口市川匯區管轄。區劃調整后,川匯區轄12個街道辦事處2個鄉,其中,文昌街道、搬口街道、許灣鄉委托周口市東新區管理。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設太昊路辦事處、淮河路辦事處。
2012年1月12日,川匯區太昊路辦事處下轄的馮莊、柴堂兩個村,整建制劃入商水縣城關鄉管轄。
6. 周口為什么會叫川匯區
周口,位于東經114.6°,北緯33.6°,在河南省東部,穎河畔。因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一周姓船戶在沙河往返擺渡而得名周家渡口。萬歷年間,由周家渡口簡稱周家口。乾隆年間,又稱周家口集和周家埠。清代,并有糧□水利通判駐此,因此又名周口鎮。1982年設市。
市區地處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處,因此被稱為川匯區。
市內主要河流-沙潁河的航運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之前,它曾是著名的鴻溝水系和歷史上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的最重要區段-通濟渠的組成部分。
愿回答能讓老鄉滿意 ^_^
7. 川匯區東西南北的分界線
川匯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南部,是周口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橫貫區內,三河夾岸,形如鼎足,恰似武漢三鎮,被稱為"小武漢"。
截至2010年,轄1個鄉、12個街道、83個居委會、66個委員會。2013年總面積3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萬,戶籍人口53.28萬。
川匯區前身為縣級周口市。原名永寧集、周家渡口、周家口,河南四大名鎮之一,已有600余年的城市發展歷史。 2013年,川匯區生產總值172.05億元,增長10.2%。轄區內的周口關帝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8. 周口川匯區的經濟如何、環境如何、消費如何
別聽二樓自吹。
周口川匯區作為河南一個普通的地級市政府所在地,是周口經濟最發達地區。
當然,由于農業為主,經濟略低于一般的市級城市,不過還過得去。
工業不發達意味著污染較少,消費水平低。
城市綠化不夠,可游玩的地方不是很多,有也是在市區之外。
周師學風不是很差,不過晉升二本時間畢竟過短,比不上多年發展的二本,不過學校仍在發展中。
準備倒是不用太多,這里。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氣候一般,不過沒有沙塵,沒有各種地質災害,沒有洪澇,沒有臺風。
貧富差距小,市民易滿足,治安相對較好。
周口人比較質樸。直率,幽默感也較好。
來這里以平和的心態應對就好。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周口川匯區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