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帶有泓字的詩句
《夢天》李賀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秦王飲酒》李賀 仙人燭樹蠟煙輕,清琴醉眼淚泓泓
《招友人宿》貫休 一泓秋水一輪月,今夜故人來不來
《說劍》元稹 留斬泓下蛟,莫試街中狗。
《和翁員外題馬太傅宅賈相公井》齊己 神工舊制泓澄在,天澤時加瀲滟寒
《三嘆》元稹 雄為光電烻,雌但深泓澄
《休沐東還胄貴里示端》韋應物 泓泓野泉潔,熠熠林光初
《游龍門香山泉》韋應物 激轉忽殊流,歸泓又同注。
《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柳宗元 會合屬空曠,泓澄停風雷。
《寄贊上人》杜甫 裴回虎穴上,面勢龍泓頭。
《火》杜甫 羅落沸百泓,根源皆萬古
《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杜甫 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
《官舍內新鑿小池》白居易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夜泛陽塢入明月灣即事,寄崔湖州》白居易 掩映橘林千點火,泓澄潭水一盆油。
《早飲湖州酒,寄崔使君》白居易 一榼扶頭酒,泓澄瀉玉壺。
2. 搜集關于云和泓的詩詞
關于“云”和“泓”的詩詞:
題嚴子陵祠二首 其二
(唐·方干)
蒼翠【云】峰開俗眼,【泓】澄煙水浸塵心。惟將道業為芳餌,釣得高名直到今。
登逍遙樓
(唐·宋之問)
逍遙樓上望鄉關,綠水【泓】澄【云】霧間。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
移石盆
(唐·陸龜蒙)
移得龍【泓】瀲滟寒,月輪初下白【云】端。無人盡日澄心坐,倒影新篁一兩竿。
游金庭觀
(宋·馬并)
右軍學業隱林丘,世隔年馀景尚幽。苔鎖一【泓】殘墨沼,【云】遮三級舊書樓。
欣逢羽客開金闕,快睹仙童侍玉旒。自怪今朝脫凡骨,飛身得向洞天游。
壺中林壑
(宋·葉茵)
山下水一【泓】,山上【云】一朵。有塵飛不來,終年風月我。
3. 詩經中形容句子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飄落.
2、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3、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譯:你的衣領青又青,悠悠思君傷我心.
5、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9、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10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11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12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3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詩經·國風·鄭風·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里,還有什么不高興呢?
14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國風·衛風·淇奧》)
譯:這個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無斑.
15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周南·關雎·序》)
譯: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16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明亮的白色駿馬,在空無一人的山谷咀嚼著青草 ,有那樣一個人 ,如玉般,干凈,透明,澄澈 .
17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我們定下了生死想愛的契約,無論分分合合(闊,分別闊別),牽了你的手,就要和你一起到老.
18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國風·陳風》
譯:月亮出來,如此潔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動人.
19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國風.魏風.碩鼠》
譯:老鼠老鼠,別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從不把我顧.發誓要離開你,到那舒心地.
(這里把剝削階級比作老鼠)
2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鴻雁.斯干》
譯:溪澗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21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詩經.國風.邶風.柏舟》
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沒洗的臟衣裳.靜下心來思前想,只恨想飛無翅膀
4. 詩經中的優美句子
《詩經》經典名句集錦(43句)001 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周南·桃夭》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詩經·周南·兔罝》004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周南·漢廣》005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詩經·召南·草蟲》006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邶風·柏舟》007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008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詩經·邶風·綠衣》009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010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詩經·邶風·凱風》011 胡為乎泥中!《詩經·邶風·式微》012 天實為之,謂之何哉!《詩經·邶風·北門》013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詩經·邶風·靜女》0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詩經·鄘風·君子偕老》015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相鼠》01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0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018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019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詩經.衛風.氓》020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詩經·衛風·木瓜021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022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02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詩經·鄭風·將仲子》024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詩經·鄭風·風雨》0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026 河水清且漣猗.《詩經·魏風·伐檀》027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028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29 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詩經·秦風·無衣》030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詩經·陳風·月出》0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032 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詩經·豳風·七月》033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03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詩經·小雅·天保》035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036 樂只君子,萬壽無疆.《詩經·小雅·南山有臺》037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詩經·小雅·鶴鳴》0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03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詩經·小雅·斯干》040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小雅·十月之交》041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經·小雅·小旻》04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043 天步艱難,之子不猶.《詩經·小雅·白華》。
5. 《詩經》中的景物描寫的句子
景物描寫是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的表現手法。
好的景物描寫可以向讀者真實地展現出豐富的生活畫面,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主題。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雖然至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其中有的詩篇成功地運用了景物描寫,它不僅真實地描繪了當時的風景、風俗畫面,把絢麗多彩的生活呈現在讀者面前,還點明了時間和地點,形象逼真地表現出事物的變化和思想感情的變化。
這些都有助于創造出一個幽雅、濃郁、含蓄、深邃的意境,給讀者以美的藝術享受,在美的藝術享受中,自然就貪略了詩的深層底蘊,收到言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一、《詩經》中的景物描寫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學作品的景物描寫,是為了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具有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物,對同樣的景物會產生不同的感受。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這就是說。境界是由真景物與真感情密切結合而成的。
所以好的文學作品緊扣人物的思想感情進行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寫,使情和景緊密結合,達到水**融的境界,造成一種強烈的氣氛,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渲染人物,更好地感染讀者、表現主題。例如《衛風·碩人》一詩,是贊美衛莊公夫人莊姜的,因為全詩經贊美為基調,所以描寫的景物應該是新鮮的、活潑的,給人以歡悅、美好的感受。
詩的最后一章是這樣描寫的: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鮪發發。
葭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
這里用“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描寫黃河水勢洶涌澎湃、浩瀚無涯的壯麗景色,以襯托莊姜出嫁時的氣派之盛。“施罛,鮪發發。
葭揭揭”是莊姜一路上看到的景物,是一派生機勃勃、活潑向上的歡樂景象,這正是對莊姜出嫁時喜興心情真實而形象的烘托。以上景物描寫還對莊姜的美麗、身世的高貴以及浩浩蕩蕩高大健美的隨嫁隊伍都是很好的烘托,給人以含蓄優美的藝術享受。
又如《衛風·氓》中勤勞善良的女主人公被休棄回家、路過淇水的時候有兩句景物描寫:“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主人公被休棄是一件非常不幸和痛苦的事情,在路上又遇到了浩浩蕩蕩、洶涌澎湃的淇水,水花濺濕了她的車圍子,好象淇水對她這個不幸的女人也有意采取了暴虐恣肆的態度。
這就把女主人公悲傷的感情融于景——無情的淇水之中,景又反過來有力地烘托出她遭受不幸的悲苦凄涼的心情,給人以哀惋、凄楚的感覺。 以上兩例都涉及到了關于水的景物描寫,因為兩詩所表現的主人公的心情不同,她們對水的感受也不一樣;同樣是關于水的景物描寫,因為是烘托了兩個不同心情的人,所以景物描寫反映出來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樣的。
下邊我們再看看《王風·君子于役》一詩,該詩第一章有這么三句精彩而感人的景物描寫:“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下一章略同)《君子于役》是表現役夫的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的思想感情的,這三句景物描寫是從雞棲、日夕、羊牛歸來的景物烘托出思婦的思念和牽掛的思想感情的。
“日之夕矣”是說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正是行人當歸、合家歡聚的時候,當歸不歸,就使思婦懷人的希望落空,就不能不加深思婦的思念之情了。另一方面,“日之夕矣”的景色,在思緒滿懷的思婦看來,是暮色已降,周圍是蒼茫迷蒙的景色,是給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是給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這就自然地增加了思婦的懷人之情。
從“雞棲于塒”,“羊牛下來”兩句里,生動真實地描寫出:思婦看到,在紅日落山的時候,成群的雞、羊、牛都回來了,上窩的上窩,進圈的進圈,各有歸宿,自己的丈夫卻連禽畜都不如,還遠在天涯一方,不能歸來。這么幾句景物描寫,通過對思婦愁思環境氣氛的渲染,很容易引起思婦的聯想,即即景生情,所以發出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感嘆,達到了物我交融的情境,從而有力地烘托了思婦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之情。
以上各例均出自《風》詩,就是以賦見長的《頌》詩也不乏景物描寫的佳例。例如《周頌·良耜》有這么幾句: 獲之挃挃,積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良耜》是一首周王在秋收之后答謝社稷之神的樂歌。詩人是懷著一種豐收的喜悅的心情來進行景物描寫的,所以全詩充滿了贊美的情調。
“挃挃”是收割莊稼的聲音,好象今天說的鐮刀唰唰響,這就表現出一個喜氣洋洋的大豐收的收獲場面;“栗栗”是形容收獲的數目之多,這就是把大豐收收更具體化、形象化了。“其崇如墉,其比如櫛”是作者懷著喜悅的心情用夸張的手法,進一步描繪大豐收的具體景象。
“百室盈止”,“百室”在這里也是夸張,極言其多,這句是說所有的倉房都裝得滿滿的。常言說:“手中有糧,心里不慌。”
所以“婦子寧止”,豐收了,糧食滿了倉房,老婆孩子自然是高興,安閑無事了。以上有關大豐收的景物描寫,就把詩人在大豐收之后的喜悅心情形象而自然地表達了出來。
二、《詩經》的景物描寫可以含蓄而生動形象地顯現出時間及其變化,更好地表現詩的主題。 在詩歌中,有時根據表達需要,要點出時間的變化。
有時,時間的變化不是直接表達出來的,而是。
6. 詩經描寫友情的句子是
詩經中寫友情的句子
詩經 小雅 鹿鳴之什 伐木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
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於粲灑掃,陳饋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酒湑我,無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詩經中寫友情的句子
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予,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予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楚辭●頌橘》 屈原
詩經中寫友情的句子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詩經.王風.黍離》)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詩經.大雅.抑》)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詩經.鄭風.風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詩經.大雅.旱麓》)
咳咳.那就這句吧.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