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賣油翁重點內容重點字詞
1.陳康肅公:陳堯咨,謚號康肅,北宋人。
公,舊時對男子的尊稱。善射:擅長射箭。
2.以:憑借。自矜(jīn):自夸。
3.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場地。圃,園子,這里指場地。
4.釋擔:放下擔子。釋,放。
而:表承接。5.睨(nì):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
6.去:離開。7.發:射,射箭。
8.但微頷(hàn)之:只是微微對此點頭,意思是略微表示贊許。但,只、不過。
頷之,就是”對之頷”。頷,點頭。
之,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9.無他:沒有別的(奧妙)。
10.但手熟爾:不過手熟罷了。但,只,不過。
熟,熟練。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11.忿(fèn)然:氣憤憤地。然,作形容詞或者副詞的詞尾,相當于”的”或”地”。
12.安:怎么。輕吾射:看輕我射箭(的本領)。
輕,作動詞用。13.以我酌(zhuó)油知之: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
以,憑、靠。酌,斟酒,這里指倒油。
之,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14.覆:蓋。
15.徐:慢慢地。瀝之:注入葫蘆。
瀝,注。之,指葫蘆。
內容:主要講述了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通過賣油翁自錢孔滴油技能的描寫及其對技能獲得途徑的議論,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宋·歐陽修《賣油翁》原文: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
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康肅笑而遣之。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白話釋義:康肅公陳堯咨善于射箭,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而自夸。
曾經(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那里斜著眼睛看著他,很久都沒有離開。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咨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 陳堯咨(聽后)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
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
陳堯咨笑著將他送走了。這與莊子所講的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故事有什么區別呢?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陳堯咨性情剛戾,但辦事決斷。
他做地方官時注重水利,知永興軍(今陜西)時,發現長安飲水十分困難。便組織人力,疏通了龍首渠,解決了人民的生活用水問題。
但陳堯咨為人盛氣凌人,為政”用刑慘急,數有杖死者”。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歐陽修遭飛語中傷,自請外任,在出知毫州時作該文,記載了關于陳堯咨的一個故事。
歐陽修想通過這件小事,表達熟能生巧的道理。文章賞析:第一段:寫陳堯咨善射,賣油翁略表贊許。
文章開頭就對陳堯咨作概括介紹,他”善射”,”當世無雙”并”以此自矜”。射技高超,以常理而論,定然是人人贊賞,射者自命不凡也是常情。
這就為下文做了伏筆。但是,賣油老頭對其”發矢十中八九”,卻只”但微頷之”。
這里以極其精練的筆墨提出了矛盾,在讀者心中產生了懸念,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第二段: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康肅公一貫”自矜”,對賣油老頭對其箭術所表示的不以為然的態度,是不會輕易放過的,自然要追問:”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賣油老頭回答:”無他,但手熟爾。”這一問一答,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就是”熟能生巧”。
康肅公一時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反認為是”輕吾射”,至此矛盾更加激化,賣油老頭只好現身說法”以我酌油知之”。又用具體事實證明”熟能生巧”,”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作了這一番表演之后,賣油老頭為解除康肅公的疑慮,說道:”我亦無他,惟手熟爾。”這個回答很重要,既回答了并非”輕吾射”,又再次說明道理。
康肅公心中豁然開朗了,由”忿然”到”笑而遣之”結束了全文。 本文以賣油翁自錢孔瀝油而錢不濕的這件小事,說明了”熟能生巧”這個普通的道理。
一般說理文章,常常要發議論,說為什么應該這樣,為什么不應該那樣。而這篇文章并沒有高談闊論,只是記敘賣油翁與陳堯咨對答和賣油翁酌油的經過,來說明道理。
本文著重寫的是射箭和酌油都可以由于手熟達到高超的技藝,而不是寫陳堯咨的射箭。所以寫陳堯咨的射箭只用了”矢十中八九”五個字,寫得十分簡略。
這樣繁簡得當,突出文章的重點。
2. 《口技》蒲松齡 《賣油翁》的字詞筆記整理
口技
1.俟暮夜問諸神 俟:等,等到。
2.傾耳寂聽,但竊竊語 但:只是。
3.內外動息俱冥 俱:都,一并。
4.似一婢答云 云:說。
5.俄聞簾鉤復動 俄:一會兒。
賣油翁
陳康肅公堯咨(zī):陳堯咨(zī)
善射:擅長射箭 善:擅長,善于
以此:因此
自矜(jīn):自夸
嘗:曾經
家圃:家里(射箭的)場地。圃,園子,這里指場地
釋:放下
立:站立
釋擔:放下擔子。釋,放
睨(nì):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
去:離開
其:指代陳堯咨
發:射出
矢(shǐ):箭
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
但:只、不過
微:略微
頷(hàn):點頭
熟:熟練
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忿然:氣憤的樣子
知:懂得
射:射箭的本領
精:精湛,奧妙
無他:沒有別的(奧妙)
但:只
爾:你
安:怎么
輕:作動詞用,看輕
以:靠、憑
知:知道
酌(zhuó):斟酒,這里指倒油。
乃:于是,就
取:拿出
置:放
覆:覆蓋
徐:慢慢地
杓:勺子
瀝(lì)之:向下灌注(油)
唯:只,不過
因:于是
遣:打發
遣之:讓他走
以我酌油知之: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
3. 文言文《賣油翁》字詞古今義
善射:擅長射箭 善:擅長,善于。
當:在(處于)……的時候
當世:在當時。
雙:匹敵。
亦:也
以:憑借。
自矜(jīn):自夸。矜:夸耀。
嘗:曾經。
家圃:家里(射箭的)場地。圃,園子,這里指場地。
釋擔:放下擔子。釋:放。
睨(nì)之: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這里指斜著眼看陳堯咨射箭。
去:離開。
其:他,指代陳堯咨。
發:射出。
矢(shǐ):箭。
中:射中。
但:只,不過。
微:微微。
頷(hàn):點頭
之: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不亦……乎:(難道)不也……嗎?
手熟爾:手法嫻熟罷了。
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忿然:氣憤的樣子。
知:懂得。
射:射箭的本領。
精:精湛,奧妙。
無他:沒有別的(奧妙)。
爾:你
安:怎么。
輕:作動詞用,看輕。
輕吾射:看輕我射箭(的本領)。
以:憑借、依靠。
酌(zhuò):斟酒,這里指倒油。
知:了解。知道,懂得。
之:指熟能生巧的道理。
以我酌油知之: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
乃:于是就。
取:拿出。
置:放置,安放。
于:在。
以:用
覆:覆蓋。
徐:緩緩地,慢慢地
杓(sháo):舀東西的器具,勺子。
瀝(lì)之:向下灌注,瀝,下滴。
自:由;從。
入:進入,注入
因:于是。
唯:只,不過。
遣之:讓他走。遣:打發,送走。
濕;沾濕。
通假字
“汝”和“爾” :你
“唯”和“但”:只,不過。(“但”為古今異義;今:有表轉折意思;古:只,不過)
“爾”:通“耳”相當于“罷了”
解牛斫輪:指的是庖丁解牛與輪扁斫輪。
4. 整理賣油翁的文言文七大類
1、2.文言實詞+虛詞。
(1)善射:善于、擅長。(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56531652)自矜:自夸。矜,夸耀。(3)嘗:曾經。(4)家圃:這里指家里射箭的場地。(5)釋:放。(6)睨: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7)但微頷之:但,只;頷,點頭。(8)知射:懂得。(9)忿然:氣憤的樣子。(10)爾安敢輕吾射:安,怎么;輕,看輕,輕視。(11)徐以杓酌油瀝之:徐,緩慢地,慢慢地。(12)唯手熟爾:唯,只,不過。(13)笑而遣之:遣,打發。
3.一詞多義。
(1)手熟爾: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爾安敢輕吾射:爾,你。
(2)汝亦知射乎:射,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射箭的本領(技藝)。
爾安敢輕吾射:射,射箭的本領(技藝)。
(3)公亦以此自矜:以,憑,靠。
以我酌油知之:以,憑,靠。
以錢覆其口:以,用。
4.通假字
手熟爾:爾,同“耳”。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嘗射于家圃。(省略主語陳堯咨)
(2)省略句: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省略主語賣油翁)
6.用現代漢語解釋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譯文:康肅公也憑這一點自夸。
(2)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譯文:有個買油的老頭放下擔子,站在一邊,斜著眼睛看他射箭,久久地不離開。
(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譯文:你也懂得射箭?我射箭的本領不是很精湛(高超)嗎?
(4)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譯文:康肅氣憤地說:“你怎么敢看輕我射箭的本領?”
(5)以我酌油知之。譯文: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
(6)我亦無他,唯手熟爾。譯文: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熟罷了。
7.“之”字的指代用法。
(1)睨之:“之”,代詞,指代陳堯咨射箭。
(2)但微頷之:“之”,代詞,指代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詞,指代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
(4)徐以杓酌油瀝之:“之”,代詞,指代葫蘆。
(5)笑而遣之:“之”,代詞,指代賣油翁。
5. 賣油翁里古今異義的字詞
我只是讀過幾遍,沒學過,而且資料也沒帶來,就給你到網上找找吧
安:爾安敢輕吾射。安:古義,疑問代詞“怎么”;今義,常用于“安靜”、“安全”等。
網上我找不到多少,以下是我自己整理的
1.因:因曰:“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古義:于是
今義:原因,緣故,事物發出前已具備的條件;介詞,因為,由于;連詞,連接分句表示因果關系;沿襲①守舊,不改變②拖沓;憑借,根據
2.去:睨(nì)之,久而不去
古義:離開
今義:(具體很多,我就不說了)
3.但:但微頷(hàn)之
古義:只不過
今義:(今義中也有“只,僅”的意思,但與這里不同。其它不說)
以上是文言文中經常出現的(古義只指文中義)
可惜你比較“集”(急),不然星期天我可以回家把資料拿來。
學習文言文離不開積累,但是除了積累詞句,還應該多讀一些文章,培養語感。
6. 整理賣油翁的文言文七大類
1、2.文言實詞+虛詞。
(1)善射:善于、擅長。(2)自矜:自夸。
矜,夸耀。(3)嘗:曾經。
(4)家圃:這里指家里射箭的場地。(5)釋:放。
(6)睨: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7)但微頷之:但,只;頷,點頭。
(8)知射:懂得。(9)忿然:氣憤的樣子。
(10)爾安敢輕吾射:安,怎么;輕,看輕,輕視。(11)徐以杓酌油瀝之:徐,緩慢地,慢慢地。
(12)唯手熟爾:唯,只,不過。(13)笑而遣之:遣,打發。
3.一詞多義。(1)手熟爾: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爾安敢輕吾射:爾,你。(2)汝亦知射乎:射,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射箭的本領(技藝)。爾安敢輕吾射:射,射箭的本領(技藝)。
(3)公亦以此自矜:以,憑,靠。以我酌油知之:以,憑,靠。
以錢覆其口:以,用。4.通假字手熟爾:爾,同“耳”。
5.特殊句式(1)省略句:嘗射于家圃。(省略主語陳堯咨)(2)省略句: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省略主語賣油翁)6.用現代漢語解釋句子。(1)公亦以此自矜。
譯文:康肅公也憑這一點自夸。(2)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譯文:有個買油的老頭放下擔子,站在一邊,斜著眼睛看他射箭,久久地不離開。(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譯文:你也懂得射箭?我射箭的本領不是很精湛(高超)嗎?(4)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譯文:康肅氣憤地說:“你怎么敢看輕我射箭的本領?”(5)以我酌油知之。
譯文: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6)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譯文: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熟罷了。7.“之”字的指代用法。
(1)睨之:“之”,代詞,指代陳堯咨射箭。(2)但微頷之:“之”,代詞,指代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詞,指代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4)徐以杓酌油瀝之:“之”,代詞,指代葫蘆。
(5)笑而遣之:“之”,代詞,指代賣油翁。
7. 《賣油翁中陳堯咨傲慢無禮的語句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 康肅笑而遣之。
其實《賣油翁》中并無明確表現陳堯咨傲慢無禮的句子,如果非要牽強附會,“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這一句勉強算是吧。 歷史上的陳堯咨性情剛戾,但辦事決斷。
他做地方官時注重水利,知永興軍(今陜西)時,發現長安飲水十分困難.便組織人力,疏通了龍首渠,解決了人民的生活用水問題。但陳堯咨為人盛氣凌人,為政"用刑慘急,數有杖死者"。
《宋史》記載他知兵善射,"嘗以錢為的,一發貫其中"。并以此自豪。
本文記載的就是關于他的一個故事。 陳堯咨學問不小,官職做得也很大,而且是文武雙全,不愿屈居人下,可是卻不得不在賣油翁面前認輸,因為賣油翁指出的熟能生巧這個道理辯駁不倒,只得"笑而遣之",沒有責備"犯上"的小百姓,對于"用刑慘急,數有杖死"的陳堯咨確實不大容易。
文章最后的"笑",既是有所領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傳神之筆"。 這是一篇寫事明理的記敘文,記敘了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不著意表現陳堯咨是否傲慢無禮。
請給我好評啦啦啦。
8. 賣油翁中的特殊句式,要全部
1.通假字但手熟爾(“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句意:只是手熟罷了。)2.一詞多義①之但微頷之(之:代詞,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詞,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瀝之(之:代詞,指葫蘆。)
笑而遣之(之:代詞,代賣油翁,譯為“他”。)②其見其發矢十中八九(其:代陳堯咨。)
以錢覆其口(其:代詞,代葫蘆,譯為“它的”。)③以以我酌油知之(以:介詞,憑。)
以錢覆其口(以:介詞,用。)④射嘗射于家圃(射:動詞,射箭。)
爾安敢輕吾射(射:名詞,射術。)⑤而釋擔而立(而:表順接的連詞。)
自錢孔入,而錢不濕(而:轉折連詞。)康肅笑而遺之(而:修飾連詞。)
3.古今異義但手熟爾(但:只,不過。今常用為轉折連詞。
句意:只是手熟罷了。)爾安敢輕吾射(爾<吾:人稱代詞。
爾,“你”的意思;吾,“我”的意思。現已無此義。
安:疑問代詞,怎么。今常用于“安靜”<“安全”講。)
4.詞類活用爾安敢輕吾射(“輕”:形容詞做動詞,看輕。句意:你怎么能看輕我射箭的本領?)康肅笑而遺之(“遣”:使動用法,“使……走”,打發。
句意:陳堯咨笑著讓他走了。)汝亦知射乎(“射”:動詞做名詞,射術。
句意:你也知道射術嗎?)5.古漢語句式①倒裝句嘗射于家圃(介詞結構后置。句意:曾經在家中的菜園里射箭。)
②省略句自錢孔入 (句首承前省略了主語“油”,譯時補出。句意:油從錢孔滴入。)
9. 出自賣油翁的兩個成語
熟能生巧、庖丁解牛
一、熟能生巧
讀音:[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
釋義:對工作、技能等熟練了就能產生巧妙的辦法。
出處:《鏡花緣》三十一回:“俗話說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讀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連寄女都聽會;所以隨問隨答;毫不費事。”
二、庖丁解牛
讀音:[ páo dīng jiě niú ]
釋義: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出處:《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
白話譯文:庖丁為文慧王肢解一頭牛,很是熟練,手碰到的地方。
擴展資料
熟能生巧的近義詞:游刃有余、耳熟能詳
一、游刃有余
讀音:[ yóu rèn yǒu yú ]
釋義:一位廚師宰牛的技術很熟練,刀子能在牛骨縫兒里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阻礙,還顯得大有余地。后用以比喻經驗豐富,技術熟練,解決問題毫不費力。游:移動。有余:有余地。
出處:《莊子·養生主》:“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白話譯文:因為沒有厚度,所以看上去它們在刀刃附近有空余的地方。
二、耳熟能詳
讀音:[ ěr shú néng xiáng ]
釋義:聽的次數多了,熟悉得能詳盡地說出來。
出處:宋·歐陽修《瀧(shuāng)岡阡表》:“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
白話譯文:他經常教育自己的弟子,經常說一句話,弟子都聽慣了,所以能詳細的復述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