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春天的詞語 (不含“春”字)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 江南春[杜牧]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唐杜甫《曲江對雨》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唐 錢起《春郊》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2. 含春的詩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3. 詩名里帶蒙字的詩詞有哪些
《貽蜀五首·盧評事子蒙》【朝代】唐代【作者】元稹 為我殷勤盧子蒙,近來無復昔時同。
懶成積疹推難動,禪盡狂心煉到空。老愛早眠虛夜月,病妨杯酒負春風。
唯公兩弟閑相訪,往往潸然一望公。《蒙召拜拾遺書情二首》【朝代】唐代【作者】費冠卿 拾遺帝側知難得,官緊才微恐不勝。
好是中朝絕親友,九華山下詔來征。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來任運身。
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慚驚動國中人。《蒙泉》【朝代】唐代【作者】沈傳師 京路馬駸駸,塵勞日向深。
蒙泉聊息駕,可以洗君心。《答王黃門寄密蒙花》【朝代】宋代【作者】畢士安 多病眼昏書懶寄,煩君遠寄密蒙花。
愁無內史兼詞翰,為寫真方到海涯。
4. 含春字的五字詩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11.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樂府:《長歌行》) 17.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山居秋暝》) 2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5. 描寫春天的詞句 詞 句子 耳熟能詳的就不要了
1、正在拔節的麥苗兒,像綠色的地毯,厚厚的鋪在田野上。
2、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那一片生機的景象便隨之來到四面八方,整個世界像剛從一個漫長的睡夢中蘇醒過來。
3、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樣干枯炎熱,不像秋天那樣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樣寒冷。而春天是一個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的春天。這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母親,母親就像大地,母親生下我們,我們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來過。
4、隨著春天的到來,大地完全被綠化了,從儀表到心靈都煥然一新,整個春天都被綠色覆蓋了。
5、于是,開始在春天漫步。
6、在春天里,動物們也從沉睡中醒來。小草開始發芽了,大地上到處都顯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一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綠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畫。
7、春的到來,給大地又換上了綠衣裳,從表到內都煥然一新。遠處的群山連綿起伏,變得蒼綠了。近處的山坡上,小草也悄悄鉆出地面。它們嫩嫩上午,綠油油的,肥胖的小葉兒像一個剛睡醒的胖娃娃。這一片,那一簌,給陡峻的山坡點綴上新的綠意。
8、春天來了,小樹發出了新芽。樹葉經過了冬天的孕育,現在終于發出了新芽。柳樹也長出了嫩芽,芽嫩綠嫩綠的,長滿了枝條。風一吹,仿佛一位婀娜多姿的姑娘正翩翩起舞。
9、對于癡醉于春天的人來說,今年的春天或許有些殘酷,來不及欣賞陽春三月的青草初綻,冰雪消融。梨花帶雨,櫻花飛揚的盛春四月又要與我們擦肩而過。像流水從指尖東去,讓我這不愛春的人也倍感痛惜。
10、春天,不像夏天那樣熱情奔放,也不像秋天果實累累,給人一種豐收的喜悅,更不像冬天晶瑩剔透,可春天是溫柔的,醉人的。我愛你,春天!
6. 帶蒙字的詞語或成語
【被災蒙禍】被、蒙:遭受。
指遭受災禍。【被澤蒙庥】指受恩澤,蒙庇護。
【發蒙解縛】發蒙:啟發蒙昧;解縛:解除束縛。指啟發蒙昧,解除束縛。
【發蒙解惑】發蒙:啟發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啟發開導,脫離蒙昧,解除疑惑。
【發蒙啟蔽】發蒙:啟發蒙昧;蔽:蒙蔽。啟發蒙昧。
【發蒙啟滯】發蒙:啟發蒙昧;滯:不流通。啟發蒙昧,打通阻塞。
【發蒙振槁】發:揭開;蒙:蒙蓋物;振:抖動。揭開蒙蓋物,搖掉將落的枯葉。
比喻輕而易舉。【發蒙振聵】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
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發蒙振落】蒙:遮蓋,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搖動。
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負任蒙勞】指擔負重任,承受勞苦。【鴻蒙初辟】鴻蒙:古人認為天地開辟之前是一團渾沌的元氣。
開天辟地。指剛剛開始出現人類世界。
【狐裘蒙茸】用以比喻國政混亂。蒙茸,蓬亂的樣子。
【狐裘蒙戎】狐裘的皮毛凌亂。用以比喻國政混亂。
蒙茸,蓬亂的樣子。【坑蒙拐騙】指以欺騙手段撈取錢財,陷害他人。
【曠若發蒙】曠:空曠;開闊。蒙:眼睛失明。
眼前突然開闊明朗,好像雙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見了東西。亦比喻使人頭腦忽然開竅,明達起來。
【蒙塵】舊指帝后流亡在外,蒙受灰塵。【蒙恩被德】蒙、被:受到。
受到別人的恩惠。【蒙混過關】用欺騙的手段逃過關口。
【麋蒙虎皮,攻之者眾】麋:麋鹿。麋鹿如果披上虎皮,攻擊者比攻擊真老虎還多。
比喻諸侯掠取天子之位必然會引起眾怒而群起攻之。【蒙袂輯屨】袂:袖子;輯:拖著不使脫落;屨:鞋。
用袖子蒙著臉,腳上拖著鞋。形容十分困乏的樣子。
【蒙面喪心】蒙:包,遮蔽。遮起臉面,不講良心。
比喻厚顏無恥,傷天害理。【蒙昧無知】蒙昧:知識未開。
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蒙然坐霧】蒙:昏迷。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蒙頭轉向】蒙:迷糊,昏迷;轉向:迷失方向。形容頭腦昏迷,不清晰。
【蒙冤受屈】蒙:受;冤:冤枉;屈:屈辱。遭受了冤枉和屈辱。
【蒙以養正】指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蒙在鼓里】好像被包在鼓里一樣。
比喻受人蒙蔽,對有關的事情一點兒也不知道。【明昭昏蒙】昭:明白;蒙:愚昧無知。
聰明而通曉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連蒙帶騙】欺蒙,欺騙別人。
【鋪眉蒙眼】裝模作樣。【被苫蒙荊】苫:用草編成的簾子、墊子等草制品。
披草苫,裹荊棘。泛指受盡艱難,吃盡苦頭。
【三尺童蒙】指年幼還不太懂事的兒童。【土偶蒙金】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
比喻因襲模仿,徒有其表。【吳下阿蒙】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
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銜恨蒙枉】銜:含著;蒙:受著。含著怨恨,受著冤枉。
【云霧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樣子。云霧籠罩,使景物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薏苡蒙謗】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醉眼蒙朧】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