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罐和鐵罐》優秀教案
一、教師導課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7課《陶罐和鐵罐》。
板書,齊讀課題 過渡: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自由讀課文 二、教師提取課文主線。 1、指名回答: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多指幾名學生說,將主要內容說清楚。)
2、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提取主線 國王的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師:剛才老師從同學們的發言中注意到,大家都提到一個詞:“奚落”(板書) 那么誰能說說“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3、指名學生回答。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多請幾個。
4、師過渡:那么在課文中鐵罐是怎樣來奚落陶罐的呢? 三、學生默讀課文: 要求:用筆畫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鐵罐奚落陶罐的詞語或句子。 老師巡視輔導 四、師生品讀課文2——9段。
1、師:說說,你找到了哪些? 生:我找到的是“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說。 師:哦,他抓住了鐵罐的語言和神態來充分體現它對陶罐的奚落,真好! 誰能來做做“傲慢”的動作?這句話中還有哪里可以看出鐵對陶的瞧不起? 生:“陶罐子”鐵罐對陶罐的稱呼感受到了鐵罐子的傲慢 師:誰能讀一讀,點人讀,生評后再讀,全班讀 2、你還找到了哪些句子? 過程:讀句子2 師:從哪里看出鐵對陶的奚落的?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這次鐵又是什么樣的神態(輕蔑) 誰來讀出 輕蔑的語氣,聽到同學們讀,老師也想讀一讀,那老師來讀鐵說的話,你們來讀旁白好嗎? 3、鐵從傲慢變為輕蔑,那接下來鐵罐會怎樣呢?找一找接下來描寫鐵的句子 生:鐵罐開始惱怒了。
師:自己做一做。點撥:他瞪著眼,他還氣得手指著對方,他在跺腳呢(用各種動作表情形象化“惱怒”) 師:惱羞成怒的鐵奚落陶的語言一定更尖刻了,聽聽,他都說些什么?指名讀4 鐵第三次奚落陶了,這使得鐵已經生氣了,那接下來呢第四次鐵罐是怎么奚落陶的?生找,讀 最這一次課文中沒有描寫鐵神態的詞語,誰能補充?怒不可遏4、同位之間分角色把鐵四次說的話讀一讀5好,下面老師來引讀,一組讀一次話,第一組讀鐵罐第一次說的話,第二組讀第二次的話,清楚了嗎?(教師引讀:鐵罐傲慢地問――、鐵罐輕蔑地說――、鐵罐惱怒地說――,鐵罐怒不可遏,說――) 鐵罐用這么 刻的話來諷刺挖苦陶罐子,那他它憑什么奚落陶罐(鐵罐認為自己很堅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長處,所以看不起陶罐。)
6 師:真能干!鐵罐認為自己很堅固(板書:堅固),這是它的長處(板書:長處),而陶罐很容易碎(板書:易碎),這是它的短處(板書:短處),它仗著自己的長處去奚落別的人短處。面對鐵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樣對待的呢?1“不敢,鐵罐兄弟。”
陶罐謙虛地回答。(謙虛)2“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相機設問:你認為陶懦弱嗎?為什么?從哪里知道的?抓“爭辯”——讀句子,注意省略號的讀法。
師評:我聽出了這是一個不卑不亢的陶罐子;這是一個謙虛但并不懦弱的陶罐子;這是一個對自己充滿自信的陶罐子…..3“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4陶罐不再理會鐵罐。(這是一種無聲的抗辯) 你覺得陶罐怎么樣?(謙虛) 五、學習后文。
1、師過渡: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了許多事情。國王御廚里的鐵和陶的命運到底如何呢? 2、學生默讀后文。
3、指名說。多請幾位學生說。
師相機歸納或板書:無影無蹤 成為文物 六、小結全文 是呀,當年被奚落的陶罐成了珍貴的文物,而當初傲慢自大的鐵罐卻在世上消失了。讀了這個故事你一定有許多自己的感慨,你想說點什么嗎?我想對鐵罐說: 我想對陶罐說: 我想對自己說: 總結:我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是不對的,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來比,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確看待自己的短處。
讓我們大家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和睦相處 27陶罐和鐵罐 板書 鐵罐 長處:堅硬 無影無蹤 奚落 寬容 陶罐 短處:易碎 無價之寶。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陶罐和鐵罐評課簡短(《陶罐和鐵罐》優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