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泰戈爾《榕樹》的教學設計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一

    小語論壇網友:清咖啡

    發布時間:2004 / 09 / 07 03: 53am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梢 暇 戀”新詞“留戀 不禁 展示 顫動 南國 應接不暇”。

    2.訓練學生按作者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導學生體會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靜態,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動態,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三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回答文中設計的問題,勾劃重點詞句。

    2.同位討論、小組交流、理解重點句。

    3.觀察投影片上的圖,發揮想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4.質疑問難。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體感知

    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分別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過程

    1.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①讀準字音:

    “顫”chàn“應接不暇”中“應”讀yìng“一簇”中“簇”讀cù“隙”讀xì

    ②理解詞語:

    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于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2)用“______”劃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的詞句來讀一讀、細體會。

    (3)自由讀課文,質疑問難。

    2.揭題,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樣理解?

    文中“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讀全文思考:

    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黃昏鳥都棲息了。

    因此作者著重描寫了“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正是鳥兒最活躍的時刻,所以著重寫了“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3.小組討論:

    我們把作者兩次游覽“鳥的天堂”各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幾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寫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鳥的天堂”—— 大榕樹。

    第三段(10~13自然):寫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

    鳥的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的活動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留戀。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初步了解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第一段。

    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1)(作者吃過晚飯,黃昏時,在河邊與朋友乘船出游。

    從“吃過晚飯”、“我們陸續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體會到,當時環境十分幽靜。

    從“沒有波浪”、“平靜地移動”、“聽見了水聲”體會到的。

    (2)練習朗讀,體會作者游玩時愉悅的心情。

    2.學習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圖)。

    看圖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大樹。

    (獨木成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與活力,郁郁蔥蔥……)

    (2)默讀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榕樹的?

    主要寫了榕樹的什么特點?用____________線劃出來。

    (3)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這一段描寫了榕樹“大”“美”的特點。

    描寫“大”的語句:①“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②“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③“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④“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⑤“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

    描寫“美”的語句:①“一簇簇樹葉……真綠得可愛”。

    ②“有許多根垂到地上……臥在水面上。”③“那么多的綠葉……新的生命在顫動。”)

    (4)圖文對照“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解重點句:

    出示投影片1:

    (這兩句話寫出了這株大榕樹的真面目。

    樹木的特點是“枝上又生根”。

    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樹干,這就是這株大榕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的原因。

    (5)指導朗讀,培養學生體驗“美”、欣賞“美”的能力。

    (6)小結:

    這一段作者由“遠”及“近”地對榕樹的大小,它的根、葉、干、枝的形狀、顏色、大小等進行了描寫,這是靜態描寫。

    3.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這一段主要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2)再讀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再讀思考:

    作者是怎樣描寫眾鳥紛飛的活動情景的?標出有關語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寫出了鳥形、鳥色及鳥的姿態。

    用這樣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來寫,讀起來節奏感強,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擬人句“樹上就變得熱鬧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寫出了鳥兒們在“天堂”里活潑、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讀,體會這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4)小結:

    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鳥的活動——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動態的鳥,構成了一幅“百鳥圖”。

    是對事物變化活動的描述,這是動態描寫。

    4.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第四段。

    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讀懂了什么。

    (由“回頭看”、“我感到一點兒留戀”、“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戀。

    (3)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要讀出留戀、贊美之情。

    (三)課后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二)目標完成過程

    1.過渡: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這篇課文按游覽路線寫了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

    兩天的記游,重點不同,方法也有別。

    那么作者是怎樣來寫所見所聞的,這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

    2.投影出示自學提綱:默讀思考

    集中交流、整理

    (1)時間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

    第一次去沒有看到鳥,因為天晚了,鳥兒們已經在樹上棲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鳥兒,因為早晨,鳥兒開始活動了。

    (2)因為這棵榕樹很大,而且枝繁葉茂、土地濕潤、環境安寧,正適合鳥兒做巢生活、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了保護,便于鳥類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鳥兒生活的“天堂”。

    3.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靜態描寫?哪些地方是動態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①大榕樹是靜止不動的,文中作者從根、干、枝、葉等部位逐項來寫,這就是對榕樹的靜態描寫。

    如“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

    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②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寫了鳥的活動,是動態描寫。

    如:“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③寫文章時,注意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就能把內容寫得更具體、更準確,動靜結合,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4.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三)總結擴展:

    1.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本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及被稱作“鳥的天堂”是名不虛傳的。

    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讓學生暢所欲言。

    可以理解文章內容,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或熱愛鳥類,保護環境等某一方面來談。

    如:學了這篇課文,我懂了觀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位置等,而且還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時間里靜態、動態的變化。

    (四)布置作業

    1.摘抄佳句。

    2.用“---------------------”線畫出短文中靜態描寫的句子,用“——”線畫出短文中動態描寫的句子這只青蛙,兩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兩顆晶瑩的玻璃球,可機靈了。

    我把它剛放在水盆里,那長蹼的后腿向后一劃,“唰”地一下,就躥出好遠,還濺起點點水花。

    參考資料

    1.榕樹:常綠喬木,樹干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

    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須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為樹干。

    榕樹葉、根、樹皮可入藥。

    2.廣東省新會縣郊外有一條河叫天馬河,河心有一棵巨大的榕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

    其覆蓋面積之廣,世罕其匹;遠遠望去,就像漂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樹林,引來無數鳥兒棲息其上。

    當地人稱它為“鳥的天堂”。

    3.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后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二

    小語論壇網友:朱寶羨

    發布時間:2004 / 09 / 07 03: 55am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3.通過理解前后兩次對“鳥的天堂”的描寫,體會事物的靜態和動態。

    4.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的部分段落。

    教學重點

    1.通過了解前后兩次對“鳥的天堂”的描寫,體會事物的靜態和動態。

    2.課文里五次提到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引號,有的沒有加呢?

    3.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難點

    1.大榕樹為什么長得那么奇特,學生了解不多,可能會有疑問,要講清楚。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手段:自制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設計意圖:從巴金的角度來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過程:

    一、談話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書“鳥的天堂”鳥的天堂會是什么樣子呢

    二、按照要求讀書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想想自己讀了課文后感覺是什么?在旁邊寫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在有生字、詞語的地方注意糾正讀法。

    2.談自己讀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互相交流。

    四、簡介本文作者及課文有關知識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廣東新會訪友時,路過“鳥的天堂”后寫下來的。

    “鳥的天堂”實際是寫什么呢?“鳥的天堂”實際是指大約有500年樹齡的一株大榕樹,它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

    五、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作者是怎么去“鳥的天堂”的?去了幾次?每次去的時間有什么不同?第幾次才真正見到“鳥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筆畫下來。

    并說說表達了什么感情。

    六、學習生字

    1.指名讀詞讀字。

    2.指導書寫難寫的字。

    3.抄寫生字詞語。

    板書:18.鳥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樹

    第二次 鳥的天堂

    第二課時

    設計意圖:從鳥的角度來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過程:課前板書課題。

    一、引入:同學們,你們緊張不緊張?看到這么多老師坐在這里肯定緊張。

    老師今天讓大家一個個都變成快樂的鳥,一起來學習《鳥的天堂》(出示課件:群鳥圖)這節課,現在,你們就是這一只只小鳥,那你們還緊張嗎?這節課我們就從鳥的角度來感受”鳥的天堂”。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幾次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鳥的天堂”)

    二、首先我們進入到真正的鳥的天堂,也就是你們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課件(12-13自然段的內容)

    2.自由讀這一部分,這一部分寫出了“鳥的天堂”什么特點?(活潑可愛、鳥多)你是從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發言)

    3.當學生讀到“應接不暇”一詞時,問: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課件“群鳥紛飛”圖幫助理解。

    4.這一段主要應讀出它的什么特點來呢?(熱鬧)對,這就是它的動態美,這一段主要寫出了鳥的天堂的動態,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它的動態美。

    (引導讀“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畫眉鳥…那歌聲真好聽…”讀出鳥的可愛;引導讀“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和“眼睛應接不暇…”讀出鳥的多。

    5. 學生讀完后問:這一只小鳥在興奮地叫著,它可能在說什么呢?(可能在說,我在這里真快活。

    )假如你就是這只小鳥,你為什么會喜歡這個地方呢?讓我們將自己的視角往小鳥生活的環境——大榕樹身上聚集。

    三、出示課件,學習第一部分:(課文7-8自然段的內容)

    1.自由讀這部分,找出小鳥會喜歡這個地方的理由。

    (在7-8自然段有關句子旁邊寫上批注)。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小鳥為什么會喜歡這個地方。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班級交流。

    (樹大、美)

    A、當學生講到樹大、美的特點時,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B、當學生講到“不可計數”和“臥”字時,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C、你還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嗎?說出來討論討論。

    D、假如你沒有,那老師想提出一個問題,出示課件:“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顫動”指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呢呢?

    1.學生討論;(聯系上下文理解。

    原因可能是:①樹葉多,小鳥撲翅膀時動;②“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③有風吹過。

    2.出示課件理解。

    E、這么美,這么大的樹,我們怎么才能讀出來呢?

    指名讀7-8自然段。

    評價:讀得怎么樣?想不想聽老師讀。

    教師讀,讀得怎樣?讀第12-13自然段時我們要求讀出鳥的天堂的動態美,這兩個自然段應該怎樣讀呢?(讀出它的靜態美)

    齊讀。

    四、同學們讀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鳥,看到這么美的一棵大榕樹,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這種感受告訴給你的同伴呢?

    現在,老師想讓你以小鳥的身份,給大榕樹寫一句或幾句廣告詞,讓你的同伴知道這里很美。

    學生寫廣告詞。

    互相交流。

    七、同學們寫的廣告詞真美,讓老師有一種成功的幸福感。

    但是,你們看,老師這節課黑板上忘記寫什么了?

    如果你們不想讓老師有一種缺陷的話,出示《桂林山水》一課的板書,根據這個請大家為老師設計板書。

    學生設計,組織交流。

    八、這么美的地方,為什么會有這么美呢?

    學生自由發言。

    聯系環保意識談。

    小結課文。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三

    重慶市九龍坡區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科書適用性研究課題組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有關榕樹的資料、圖片、作者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揮學生想象。

    2.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3.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都長出許多氣根,從樹枝上倒掛下來,鉆進土里,過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干來。

    這樣不斷生長,它已長成了榕樹林,占地達16畝。

    被當地人稱為“神樹”。

    “天堂中的樂園”。

    又因為上面棲息著許多鳥,被人們稱為“鳥的天堂”。

    4.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

    二、自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指名讀文,讀準字音。

    2.投影出示練習: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3.自學生字,掌握字形。

    重點指導

    梢:形聲字,與“稍、捎”區分。

    暇:左邊是“日”,注意與“瑕”區分。

    4.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借助工具書解決。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陸續:前前后后,時斷時續。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留戀:舍不得離開。

    不可計數: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過來。

    暇:空間。

    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匯報交流。

    學生甲: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

    學生乙:課文5—9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情景,10—13自然段寫的是第二次經過時所見到的情景。

    3.理清課文的脈絡。

    (1)作者是按游覽的順序寫的。

    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2)學生匯報:

    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劃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四、分小組合作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眾鳥紛飛的景象。

    2.學習作者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

    3.有感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導入:請同學們先聽一段樂曲,聽后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鳥朝鳳》錄音帶。

    鳥很多,鳥的天堂——板書。

    2.這節課,我們就和巴金爺爺一起去廣東新會縣天馬河上一個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爺爺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學生接:大榕樹),第二次看到的是(學生接:鳥)

    3.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么感受?鳥兒又給你什么感受? (榕樹——大、茂盛;鳥——多、歡快)

    二、重點感悟、體會榕樹的奇特美和群鳥紛飛時的壯觀景象

    (一)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部分,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體會后放出聲音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用朗讀的形式加以匯報。

    (二)匯報交流。

    大榕樹:

    1.大

    學生甲: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

    (1)匯報讀,其他同學聽讀:哪兒讀得好?為什么?你聽出了什么?從哪兒聽出來的?(從不可計數體會出枝干數目很多,說明樹很大。

    (2)重點體會“真”字。

    兩個“真”有什么不同呢?聽老師讀,體會一下。

    出示投影:

    學生體會出:第一個“真”意思是本來的,實際的。

    第二個“真”指的是確確實實。

    應讀出驚嘆的語氣。

    學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

    (3)重點體會“又”字。

    指樹根很多。

    出示圖片:誰來指一指哪些是氣根?(體會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獨木成林的景觀。

    學生丙: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

    (4)體會“臥”字。

    (樹占地面積大。

    (5)這株大榕樹占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了這方面的資料?(學生答:一萬多平方米。

    (6)課下大家丈量了操場和教室的面積,大家計算一下:合幾個操場?幾個教室?(結合具體情況請學生作答。

    (7)經過換算,你有什么感受?(簡直太大了。

    2.茂盛。

    指名讀句,談體會。

    學生甲: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

    (不留一點縫隙,說明樹葉多。

    (1)重點體會“推”。

    請同學們演示,說明葉多而密。

    學生乙:地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2)重點體會“顫動”。

    同學演示,體現微微地動態。

    (從中我們體會到榕樹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學生丙:從對大榕樹特點的描述中,我們看出作者不禁在內心深處發出感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3.看錄像:榕樹的大與茂盛。

    4.請學生反復朗讀這部分內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受。

    5.請學生畫板畫,體現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

    1.播放課件錄相:“群鳥紛飛”的場面。

    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這部分的動態美的描寫。

    2.導語,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

    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盡情地感受這部分所描繪的美。

    3.再次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中能夠體會出這里的鳥兒多?

    4.學生匯報。

    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

    (兩個“到處”說明鳥很多。

    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

    (應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說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起來。

    在課文里是說鳥太多了,眼睛看不過來了。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說明鳥的姿態很多,種類也很多。

    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體會到鳥兒很歡快,快樂地叫著。

    5.教師借機指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那么,請大家想象一下,樹上還有什么姿態的鳥呢?(學生發散想象。

    6.看到這么一棵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又發出了怎樣的感嘆呢?

    學生齊讀(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7.教師追問:

    (1)從這句話中,你發現了什么?(第一個鳥的天堂有引號,而第二個則沒有。

    (2)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有什么不同的含義嗎?

    (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這棵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鳥的天堂。

    鳥兒在這里棲息繁衍,過著幸福的生活。

    8.配上歡快的音樂,把美術課上畫的小鳥,“放飛”到大榕樹上。

    9.再讀課文這一部分,體會熱鬧歡快的場面。

    三、了解榕樹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這棵大榕樹成為了“鳥的天堂”呢?

    2.學生根據查找的課外資料或其它知識加以介紹分析。

    3.小結:榕樹的枝繁葉茂為鳥類提供了生存空間、食物、水分,當地的居民愛鳥、護鳥,同時鳥的糞便成為榕樹生長的有機養料。

    使這棵榕樹長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維拓展,深化主題

    1.播放“鳥的天堂”的完整課件。

    2.出示思考題:

    請你以導游或小鳥兒的身份,向游人介紹這里的景象。

    介紹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

    如寫導游詞、寫詩,順溜……。

    3.學生分頭準備。

    4.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匯報交流。

    五、總結全文

    大榕樹被大自然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了鳥的天堂。

    作為人類也要保護動物。

    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

    參考資料:http://**xiaoyu/jiaoshi/tbjxzy/sheji/xy4s/200703/t20070311_*

    泰戈爾《榕樹》的教學設計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泰戈爾《榕樹》的教學設計

    短句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

    閱讀(263)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A、B案)A案學習目標1.學習并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教學重難點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

    短句

    安妮日記好詞好句好段

    閱讀(359)

    楊雨馨你太牛了!1940年5月以后,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們的自由被一連串的反猶太命令嚴格限制:命令猶太人身上要佩一顆黃星;……猶太人禁止搭電車;……猶太人在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才能買東西;……這也不準,那也不準,可是日子還是過下來了

    短句

    描寫夏天炎熱的句子但不能出現“熱”字的句子有哪些

    閱讀(2123)

    描寫夏天炎熱的句子但不能出現“熱”字的句子有:1、空中沒有一絲云,頭頂上一輪烈日,沒有一點風,一切樹木都無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里。2、夏天,草木特別茂盛,冬青樹的葉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樹枝繁葉茂,給人們撐起了一片濃濃的綠陰。3、街上的

    短句

    摘抄有關"夏天"的文采句段

    閱讀(468)

    1、夏像一位生氣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時出現一片火熱的陽光。大樹張開無數的臂膀,遮住夏天火熱的陽光,灑下一片綠蔭。夏天的陽光到達哪里。哪里就是一片酷熱、一片驕陽。2、仲夏的夜,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柔情,似老人臉上慈祥的微笑,似壯漢臉上的汗

    短句

    魯迅的《故鄉》新編作文500字

    閱讀(371)

    人生,如同旅途,路迢迢,水茫茫.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生命都是盲目的.沒有人帶著生存的意義來到人間,然而路就在腳下,可是心中便有了追求,偏于物質的叫欲望,偏于精神的叫夢想.一路上,有人播下糧食的種子,一路耕耘,于是在人生的秋季,順著一

    短句

    關于魯迅的《故鄉》讀書筆記500字

    閱讀(374)

    《故鄉》讀后感楊旭帆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塵封的大院。童年的魯迅,仿佛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

    短句

    故鄉魯迅讀后感500字

    閱讀(367)

    《故鄉》——讀后感放下書,抬起頭,望著窗外唧唧喳喳叫著的鳥雀,落在電線桿上,心中也為魯迅惋惜那段友誼。想著:我會和我的朋友像這樣疏遠嗎?淡淡的,心中一松,不會的,現在可不是那墮落時代,連故鄉也不會離我遠去,朋友我更會永遠記住。“和我一起去我

    短句

    在實際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具備哪些教學設計理念

    閱讀(422)

    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藍圖,是落實教學理念的方案,是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在實施數學新課程的今天,課堂教學設計如何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依據數學課程標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恰當地選擇教教學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素

    短句

    《如何做讀書筆記》教學設計

    閱讀(314)

    (1)摘錄筆記摘錄筆記就是把我們從書上、報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對我們很有啟發的內容分類抄寫下來。注意事項:要摘抄書名、作者、寫作日期、出版社等,以方便查找。摘抄可做在活頁紙上,也可以利用卡片、書簽來摘抄。(2)批注筆記讀書的時

    短句

    怎樣做好讀書筆記教案教學設計

    閱讀(668)

    教學目標:1、通過本堂課的教學,讓學生掌握幾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并能夠獨立地完成讀書筆記。2、使學生懂得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掌握做讀書筆記的幾種方法,并能獨立完成讀書筆記。

    短句

    語文教學設計中的幾個重要問題是什么

    閱讀(313)

    語文教學方法的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式、途徑、和手段。它是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之一。進行教學,必須講究一定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進行教法的設計。教師對教法的設

    短句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閱讀(385)

    1、合理地分配教學時間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談到優化教學過程的標準,就強調不僅要看教學效果,還要看教師和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優值。美國數學教師協會在80年代《行動計劃》中也強調:“教學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必須合理使用。教師必

    短句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堂練習中的課內摘抄的語句是哪些

    閱讀(307)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記得七八歲的時候,我寫了第一首詩.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她摟住了我,贊揚聲雨點般落到我身上.我既靦腆又得意揚揚,點頭告訴她這首詩確實是我寫

    短句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閱讀(637)

    聽課: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

    短句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

    閱讀(263)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A、B案)A案學習目標1.學習并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教學重難點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

    散文

    泰戈爾的散文詩較短的         速度啊

    閱讀(363)

    我不知道你怎樣地唱,我的主人!我總在驚奇地靜聽。你的音樂的光輝照亮了世界。你的音樂的氣息透徹諸天。你的音樂的圣泉沖過一切阻擋的巖石,向前奔涌。我的心渴望和你合唱,而掙扎不出一點聲音。我想說話,但是言語不成歌曲,我叫不出來。呵,你使我

    短句

    泰戈爾的飛鳥集的部分句子賞析(點評)急急急

    閱讀(315)

    ①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么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再歡快的夏天也轉瞬即逝,蕭瑟的秋天知道它沒有什么可張揚的地方,嘆息而過。秋天也會像夏天一樣過去。但低調沉重,含蓄雋永。同樣有時間飛逝的無奈

    短句

    泰戈爾《金色花》的好句摘抄,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閱讀(1177)

    讀了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你會沉浸在金色花彌漫的花香中,感覺美不勝收,心靈沐浴著愛的光輝,被洗滌得圣潔崇高。文中的“我”天真活波,機靈“詭譎”,天生善良,媽媽呢?沉靜虔誠,善良慈愛。我們真切的感受到母子情深,那么一種親昵,那么一種親熱。

    短句

    <泰戈爾詩選>讀書筆記

    閱讀(347)

    1當飛鳥觸動心弦,我學會了愛.----題記曾經,苦痛,傷悲無數次地刺痛我的心房;曾經,想逃離這個喧囂的城市;曾經,我以為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了愛.直到有一天,飛鳥邂逅了我的心,擦出絢麗的火花......《飛鳥集》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的筆下.讀他

    散文

    冰心的小詩和泰戈爾的散文詩有何異同

    閱讀(347)

    異同點比較多,一一說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印度偉大作家泰戈爾的散文詩,可以說影響了中國一代文學先驅。我們知道,泰戈爾一生同情中國。他曾兩次訪問過中國。他訪問之后,他的作品大量地譯成漢文。當時翻譯的絕大多數是散文詩,因此,泰戈爾對中國

    散文

    急需一篇朗誦的詩歌最好是泰戈爾或冰心的

    閱讀(410)

    泰戈爾的詩是哲理詩,是人與神的對話,反映的最樸素的真理,你說的“勵志詩”在泰戈爾詩集里好像沒有的,不過還是推薦一首《自由的天國》,這首詩是為了喚醒印度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而斗爭寫的詩,也算是勵志吧!自由的天國在哪里,心無畏懼,頭顱高昂;在哪

    散文

    如何教學寫景狀物散文—以《荷塘月色》為例教學設計

    閱讀(289)

    寫景狀物的散文名篇,一般都具有四個特點,即寫景美、情味濃、意蘊深、語言美。要學好寫景狀物的散文,在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思路的確立上,必須努力體現以上四點。下面以《荷塘月色》教學設計為例,來具體闡釋教學寫景狀物散文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