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古代名言警句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詩經 衛風 洪奧)

    指做玉石的方法,要用鋸子切,銼子磋,再慢慢雕琢,最后磨光。

    喻做學問還要像玉一樣地切磋琢磨。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 小雅 鶴鳴)

    它山上的石塊,可以用來磨玉石。

    指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3. 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

    (詩經 大雅 云漢) 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4.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

    (詩經 大序)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

    (左傳)車輪外的直木與車相互依靠,唇沒有了,牙齒就感到寒冷。

    “輔”指車輪外的直木。

    (比喻兩者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6.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皮沒有了,毛長在哪里?“傅”通“附”附著,靠近。

    (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礎,就不能存在。

    7.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戰國策)常用來表示記取過往的經驗教訓,以作為后來行事的借鑒。

    9.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

    比喻失誤要后及時補救。

    10.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

    指在一個陷阱的環境里,不要過于與對手爭強好勝,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敵人。

    11.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周易)仁慈的人觀察事物,看見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觀察事物,看見的是其“智”的一面。

    (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天體運行,剛健有力,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永不停息。

    (指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13.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

    (告訴人們要謙虛不要自滿。

    14.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尚書)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因而不能完成。

    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后一步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15.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 為政)一個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做人要守信用。

    1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 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知。

    (要謙虛實在,不能不懂裝懂。

    17.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為政)罔,迷惘。

    殆,危殆。

    一個人如果只學習不思考消化,則惘然一無所知;一個人如果思考而不知學習,則就更危殆不安了。

    1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歲時,便立志于學習之上;三十歲時,能立身處世;四十歲時,可以免于迷惑;五十歲時,已經夠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就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終于能做到隨心所欲而行,且所為都符合于規矩的境界了。

    (論語)

    19.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 子路)說話要講信用,做事要有決斷。

    20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 子路)在上位者本身言行正當,即使不發號令,百姓也會跟著行動。

    他本身言行不正,即使發號施令,百姓不會服從。

    21. 名不正,則言不順。

    (論語 子路)名義不正當,那么道理也講不通。

    2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 衛靈公)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必有眼前的憂慮。

    23.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 衛靈公)君子不單憑言語推薦人,也不單憑人來廢除他的言論。

    君子不因某人話說得好而重用他,也不會因為不用某人而廢棄他有益的話。

    24. 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衛靈公)對小事不忍耐,沒耐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 衛靈公)做工的人要把工做好,必須先磨好工具。

    (本句原意是說明實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先侍奉賢者,結交仁者。

    現在的意思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功”) 利:使……鋒利。

    26.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 述而)勤奮學習不厭煩,教誨別人不厭倦。

    27.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 述而)不到他想弄懂卻怎么也弄不懂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不到他想說可怎么也說不清楚的時候不去引導他。

    憤:想弄懂而還沒有弄懂的心理狀態,也就是充滿求知欲時的精神飽滿振奮狀 誹:指想用語言表達什么意思而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言詞的狀態。

    28.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坦蕩蕩:心胸寬廣、開闊、容忍。

    長戚戚:經常憂愁、煩惱的樣子。

    29.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

    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30.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見到別人好的道德品質,就應該虛心向他學習、看齊,見到別人不好的品德表現,就應該自我反省。

    (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31.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論語·里仁》)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3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三軍:軍隊的通稱。

    匹夫:夫婦相匹配,分開說則叫匹夫匹婦,所以匹夫指男子漢。

    3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論語·子罕》)

    到了天氣寒冷時,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后凋落的。

    雕:同“凋”,凋落。

    3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論語·泰伯》)

    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3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學習,而后時常溫習,是很高興的事情。

    時:時常。

    習:復習。

    說:同“悅”,高興。

    37.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有朋友從遠方來沒,不是很快樂的事嗎?注:自, 從

    38.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論語.顏淵》譯:自己不愿要的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注:欲, 想要 施, 給予

    3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顏淵》有智慧的人喜歡水,有仁義的人喜歡山。

    知, 同”智” 樂,喜歡

    40.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如果這個都可以忍,那還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是,這個 孰:哪個

    4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論語》不擔心人口少而擔心政治不均勢,不擔心財富貧乏而擔心社會動蕩。

    寡,指人口少 均,并非指平均財富,亦非指平均領地與人口,而指各守本分,維持社會均勢。

    4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對老者讓他安逸,對朋友予以信任,對年輕人予以關懷。

    4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預,預先立,成就 廢,敗

    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玉石若不經過雕琢,就不會成為玉器;人若不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

    琢,雕琢

    45.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學習之后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學之后才會知道困惑的地方。

    注:困,困惑,理解不透

    46.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治理國家寬嚴相濟,這是文王和武王的治國之道。

    張,弛:弓上弦叫張,卸下弦叫馳,比喻嚴和寬。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47.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廣博的學習知識,仔細地詢問知識,謹慎的思考知識,明確地分辨知識,全心全意地用知識。

    審,詳盡

    48.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49.禮尚往來。

    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接受了別人的禮品而不思回報,是失禮的行為。

    禮,原是禮節禮貌。

    現在人們通常指禮物。

    50.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大戴禮記)

    這句話告誡人們指責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于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于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51.天降將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

    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

    (人要生存,要有作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內憂外患,就要歷經一番艱辛困苦的磨難,就要歷經一番肉體至精神的人生錘煉。

    5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也就是說,一個人假設常處于安樂的生活之中,不思進取,就沒有憂患意識,就會走向滅亡。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時也尊敬別人的父母和老人;愛護自己的幼小兒女,同時也愛護別人的幼小兒女。

    54.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沒有圓規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圓”或“方”的形狀來。

    “規”是圓規,“矩”是直尺。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5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5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王放在最后。

    這其實是一種儒家對君主專政的“訓政”,要求君主體恤民情,關心民瘼,為老百姓謀福利。

    5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58.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不停地刻,金塊和石頭都可以被雕刻。

    (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難也能克服。

    59.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

    青,從藍草中取得,顏色卻比藍更深。

    (比喻后生晚輩通過學習和積累,學習超過前輩。

    60.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荀子)劣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遠的距離),他的成功在于不斷行走。

    (比喻先天條件差的,只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61.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王制》水既能托載著船前進,也能使船傾覆。

    這句話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兩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適當引導就會造成壞的結果,壞的事情如經合理疏導則可以引出好的結果。

    6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道德經》奈何:為什么;懼之:威嚇老百姓

    老百姓不怕死,為什么還要用死來威嚇他們。

    (這句話是老子反對用嚴刑峻法治理天下所提出的。

    63.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道德經》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

    (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

    64.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

    一個壞人。

    (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6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真實可信的言詞是不美的,美的言詞是不真實可信的,即美者不真,真者不美。

    (這里老子把美與真看成是對立的、不相容的。

    這是對當時社會中存在的那種善用漂亮的言詞掩蓋虛假本質的欺詐、丑惡現象的揭露和抨擊。

    有著重要的批判意義和價值。

    6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經》

    雙手摟得過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苗生長起來的。

    九層高的樓臺,是從一堆土建筑起來的。

    千里的旅程是從第一步開始的。

    (比喻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遠發展起來的。

    這一定的步驟必須循序漸進,不可急成。

    6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生:生命。

    涯:邊際,極限,知:知識。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即感嘆有限人生對無限知識的無奈

    6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山木》醴,此處意為甜酒。

    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們的交情看起來像水一樣淡。

    小人交朋友以利為先,往往親密狎昵,他們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樣甘爽。

    69.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子》倉廩:儲存糧食的倉庫。

    只有國家儲存糧食的倉庫充足,人民才會懂得繁文禮節,只有豐衣足食,百姓才會懂得光榮和恥辱。

    (揭示了兩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精神文明是要以物質文明為基礎的。

    70.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了解自己,了解敵人,百戰都不會失敗。

    即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打起仗來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比喻做事之前要做好充分準備。

    71.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為:實際去做。

    行:走。

    至:到達目的地。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

    72.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商君書·更法》 行動遲疑不決辦不成事,做事猶豫不能成功。

    7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天地那么廣大,路途那么遙遠,我將四處尋找與我志向相同的賢人。

    是描寫詩人對未來道路的探索

    7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短:不足,長:有余。

    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75.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呂氏春秋·盡數)

    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

    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76.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淮陰侯列傳)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個別錯誤。

    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7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列傳》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78.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準繩無以正曲直。

    (淮南子)

    沒有儀器不能進行測量,使用儀器必須遵守相應的操作規則。

    (比喻權衡事物的法度現在多已不成規矩無以成方圓出現,指沒有規矩的約束,就不可能成為有用之才)

    7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說林訓》

    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網。

    (比喻只有愿望而沒有措施,對事情毫無好處。

    80.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禮記·經解》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比喻做事須謹慎,不能出一點點差錯)

    81.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后漢書·黃瓊傳》 盛:大;副:相稱,符合。

    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

    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

    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82.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馮異傳》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

    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83.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后漢書·馬援傳》空:窮困。

    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

    年齡越是年長,身體應當越強壯.

    84.精誠所加,金石為虧/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后漢書)

    真誠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堅如金石的東西,也要被打開。

    8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老大:年老。

    徒:徒然少壯年華時不努力學習,待到年老時就只能悲傷了。

    (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

    86.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答賓戲)不可以騙取功名,不應該虛假名聲

    87.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風俗通)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

    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8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即使是很小的壞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89.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90.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志)

    只有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只有安定清靜,才能使自己有開闊的眼界。

    91.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三國志·諸葛亮《后出師表》) 鞠躬:表示恭敬謹慎 盡瘁:竭盡勞苦 已:完,結束 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革命,為人民奮斗終身。

    9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 曹操《龜雖壽》)

    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

    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

    已:停止,衰減。

    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并不衰減。

    93.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 曹操《短歌行》)形容求才心切來抒發求賢若渴的心情

    9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東晉 傅玄)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

    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比喻人會因為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其習性)

    95.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王獻之傳)

    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96.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晉書 李密傳)

    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

    (比喻不清除制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97.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西晉 李密傳 陳情表)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形:指身體;吊:慰問。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

    (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98.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 陶淵明 移居)

    遇到不尋常的文章要共同評賞,對疑義還要作一番辨析(比喻讀書認真,仔細,刻苦)

    99.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 陶淵明 飲酒)南山:泛指山峰

    東墻下采著清菊時那份心情悠然,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圣景絕妙

    100.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東晉 陶淵明 飲酒)

    問自己為什么能這樣,只有心志高遠,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

    參考資料:100條夠不

    古代名言警句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古代名言警句

    短句

    誰給我一些治國平天下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用于申論

    閱讀(477)

    1、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形形作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2、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庹物,萬國咸寧。3、不修善事,即為惡人;無事于大,則為小人。紂為無道,見稱獨夫;伓尼陪臣,謂為素王。即君子不在乎富貴矣

    短句

    關于衛生的名言警句

    閱讀(362)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6、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7、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集體,愛護公物,保護環境!7、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健康科學,社會文明進步。8、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9、讓我們的素質及文明展現在一言一行中!10、向老師說聲

    短句

    西游記36回句子賞析

    閱讀(3300)

    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傍門見月明來到一座破寺,師徒四人在庭院賞月。唐僧思鄉,悟空以月為喻,為其點明“見佛空易,返故田亦易”之理,唐僧解悟,滿心歡喜。八戒、沙僧觀月,于佛理亦各有所得。

    短句

    追風箏的人經典語句賞析(3段/句)

    閱讀(375)

    1:可是人就是這樣,總會活在某個時限內,那里的世界也許是幾年之后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但這又是我們無法突破的。為你,千千萬萬遍,遍體鱗傷還是會義無反顧,也許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賞析:人生就是需要一種勇氣,一種即使是遍體鱗傷卻不

    短句

    追風箏的人摘抄賞析

    閱讀(421)

    可是人就是這樣,總會活在某個時限內,那里的世界也許是幾年之后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但這又是我們無法突破的。為你,千千萬萬遍,遍體鱗傷還是會義無反顧,也許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賞析:人生就是需要一種勇氣,一種即使是遍體鱗傷卻不放

    短句

    追風箏的人里面有什么經典語句不

    閱讀(414)

    經典句子:被真相傷害總比被謊言欺騙的好。得到了再失去,總是比從來就沒有得到更傷人。罪行只有一種,那就是盜竊。當你殺害一個人,你偷走一條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為人婦的權利,奪走他子女的父親。當你說謊,你偷走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當你詐騙,你

    短句

    《追風箏的人》的12句好句

    閱讀(462)

    1為你,千千萬萬遍!2再一次看到他笑得如此燦爛,已是二十六年之后,在一張褪色的寶麗萊照片上。3當銀球拋落,彩紙將銀屏變成白色,人們歡呼親吻。在我們家,新年的開始跟上一年的結束一樣,沉默無聲。4索拉博的沉默既不是來自洞明世事之后的泰然自若,也

    短句

    孔子治國的名言警句謝謝

    閱讀(528)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

    短句

    有關治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閱讀(384)

    1、天下為公。(孫中山)2、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3、國者,必以奉法為重。(《列子·說符》)4、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7、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8、得道者多

    短句

    有關治國的名言警句

    閱讀(491)

    天下為公——孫中山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國者,必以奉法為重——《列子·說符》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短句

    水滸傳人物摘抄描寫8個人物各100子

    閱讀(491)

    宋江:人喚“及時雨”。早先為山東鄆城縣押司,整日舞文弄墨,書寫文書,是一刀筆小吏。晁蓋等七個好漢智取生辰綱事發,被官府緝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蓋派劉唐送金子和書信給宋江,宋江的老婆閻婆惜發現宋江私通梁山,趁機要脅,宋江怒殺閻婆惜,逃往滄

    短句

    摘抄優美生動鮮活新穎的描寫類語句(每句50字初中)

    閱讀(426)

    古代男子:妖媚式:男子一頭暗紅色長發,未綰未系披散在身后,光滑順垂如同上好的絲緞。秀氣似女子般的葉眉之下是一雙勾魂攝魄的深紫色瑰麗眼眸,眼角微微上挑,更增添撩人風情。朱唇輕抿,似笑非笑。肌膚白皙勝雪,似微微散發著銀白瑩光一般。現代女子

    短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筆記1500字左右

    閱讀(462)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提要保爾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他在食堂里干了兩年,受盡了凌辱。十月革命爆發后,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夫卡鎮也和蘇聯其他地方一樣,

    短句

    好習慣的名人事例名人養成好習慣的故事

    閱讀(4057)

    1.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并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

    短句

    誰給我一些治國平天下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用于申論

    閱讀(477)

    1、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形形作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2、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庹物,萬國咸寧。3、不修善事,即為惡人;無事于大,則為小人。紂為無道,見稱獨夫;伓尼陪臣,謂為素王。即君子不在乎富貴矣

    短句

    關于衛生的名言警句

    閱讀(362)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6、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7、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集體,愛護公物,保護環境!7、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健康科學,社會文明進步。8、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9、讓我們的素質及文明展現在一言一行中!10、向老師說聲

    散文

    關于感恩的英語名言文章故事

    閱讀(324)

    感恩名言:1:Doasyouwouldbedoneby(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Weshouldneverrememberthebenefitswehaveofferednorforgetthefavorreceived.(自己的好事別去提,別人的恩惠要銘記。)3:Grati

    散文

    周國平的資料及名言最好是從作文中找出來的

    閱讀(418)

    周國平的資料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78年入學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先后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蘇聯當代哲學》(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人

    散文

    關于善良的名言名句還有哪些

    閱讀(439)

    有關善良的名言佳句莎士比亞說“善良的心底,就是黃金”夸美紐斯“一顆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善良豐富高貴。——周國平(當代散文家)☆慈善需要愛心,更需要制度和規范。從零星的捐助,到對中國慈善事業的思考,公眾人物是否應該承擔更

    散文

    夢想的名人名言

    閱讀(500)

    夢想的名人名言有:1、夢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為現實。我們不就是生活在夢想中的嗎?——(英國)丁尼生2、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只要夢想一天,只要夢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美國)奧普拉3、人類也需要

    散文

    周國平《落難王子》寓意相關的名言

    閱讀(370)

    “先生,請別說這話。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承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這句是全文的核心,此文寫時,周國平女兒剛剛夭折,為人父母難免心生悲痛同時渴望他人安慰,可他還是一位哲學家他清楚苦

    散文

    古代糕點的名字

    閱讀(729)

    我國古代有各種各樣的糕點。從工藝上分有八個大類,油酥類、混糖類、漿皮類、爐糕類、蒸糕類、酥皮類、油炸類、其它類;在中國按地區分類有12個流派:京派、津派、蘇派、廣派、潮派、寧派、滬派、川派、揚派、滇派、閩派、西點。有百花糕、綠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