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怎么講授孔子和孟子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大學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開私學,創立儒家學派。

    孟子是戰國時 期的大學者(生卒年不詳,一說前385~前304年,一說前372~前289年),他繼承了孔子的學說,并對儒家學派的傳播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孔子生于今日山東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僅數十里的鄒縣, 孔子他們都曾沐浴著以 泰山為中心的齊魯文化。

    孟子

    --- -公元前2 世紀中葉,前140年(建元元年),漢武帝詔賢良對策,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董仲舒被召見,接受武帝策問,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漢武帝認識到孔子學說有利于中央集權大一統的社會格局,因而采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于前136年(建元5年)正式采納董仲舒的建議,設置“五經博士”(《詩》、《書》、《易》、《禮》、《春秋》)。

    從此中國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時期,一直尊奉孔子為圣人,尊稱孟子為亞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覺或不自覺地相信或認為孟子的學術思想與孔子一脈相承或完全一致,簡言之即所謂的孔孟一家。

    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或許也是一個持續兩千年的政治陰謀。

    因為,實際情況是,孟子的學術思想一部分繼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則是孟子自己的創造,而這后一部分內容已經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孔子倡導的社會結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問題在于,當君王不盡君王的責任時,或君王胡作非為時,人們沒有正當合法的途徑去糾正君王的錯誤或更換君王。

    對這個難題,孔子心里是非常明白的,但是他沒有找到或不敢(不愿?)提出解決的辦法。

    對比之下,孟子則鮮明地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中國的歷史中,是他第一個明確主張,民眾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朝廷的利益要服從民眾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從民眾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為了約束君王的行為,孟子主張在任命或罷免官員的問題上,不能由君王一個人說了算,也不能由少數幾個大臣說了算,而是必須要征求國人的意見;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個人說了算,也不允許君王的親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說了算,同樣必須征求國人的意見。

    對于不稱職的君王,孟子以大無畏的精神提出: “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在君臣關系上,孟子也堅持人格的尊嚴與平等,他曾當面對齊宣王說:“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

    ----事實上,孟子的上述主張,都是孔子未曾提出過的,這表明孟子的學術思想、政治理念與孔子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嚴格說來他們并不是一個學派,孔孟并非一家。

    其實,孟子與孔子思想存在著本質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對《孟子》一書的許多主張都大為惱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從孔廟里遷出,但是他冷靜下來后卻發現把孟子像放在孔廟中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這是因為,只要宣揚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遠屈居亞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張的正確與否,也就必須以孔子思想為準;這樣便可以用正圣壓制亞圣,用孔子的思想埋沒孟子的思想,從而扼殺了孟子倡導的民主思想的傳播。

    ----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代,墨子主張民眾有權參與國家政事,墨子的信徒還建立了嚴密的團體組織,為實現自己的主張而身體力行。

    對比之下,孟子則屬于理論家,而不屬于政治家,他希望從理論上說服君王采納一種類似“君主立憲”的管理方式。

    但是,對于封建專制帝王來說,最有價值的學說,乃是孔子的主張,因為孔子的主張有助于維護既成的格局,這是期望著永遠坐穩天下的皇帝最歡迎的(打天下的人都不用孔子的學說)。

    因此,孔子及其學說備受歷代封建帝王的禮遇,而墨子的學說則受到了冷遇,孟子的學說則受到了“招安”。

    遺憾的是,個中奧妙,一般文人學者,并不明曉;至于普通百姓,更是被蒙在了鼓里,其標志即相信 “孔孟一家”。

    怎么講授孔子和孟子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怎么講授孔子和孟子

    短句

    辯論會我是正方題目是“父母的教導須敬聽”

    閱讀(493)

    「父母教。須敬聽」,這個意思首先父母要知道,從小就要教育自己的小孩。教育他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到,孩子有沒有專心的聽你講。我們看現代的情形,幾乎是父母跟孩子的對應,父母講一句,孩子可能頂了三、五句。父母不說還好,一說孩子就會喋喋不休,所以

    短句

    致敬的近義詞是什么

    閱讀(475)

    致意、問候、慰問、存問、慰勞一、致意[zhìyì]表示問候之意。引證:茅盾《<呼蘭河傳>序》:“找一找我的男孩子那時專心致意收集來的一些美國出版的連環圖畫。”二、問候[wènhòu]問好。三、慰問[wèiwèn](用話或物品)安慰問候。引證:魏巍《

    短句

    《昆蟲記》中的優美句子二十字

    閱讀(404)

    玻璃池塘的水中原本潛伏著一打水甲蟲,它們游泳的姿態激起了我極大的興趣。你有一處建在房子里面的小池塘嗎?在那個小池塘里,你可以隨時觀察水中生物生活的每一個片斷。蟬是非常喜歡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它還不

    短句

    昆蟲記寫舍腰蜂的精彩句子+賞析

    閱讀(6129)

    1.蟬能夠很容易的在穴道內爬上爬下,對于它是很重要的,因為當它爬出去到日光下的時候,它必須知道外面的氣候如何。所以它要工作好幾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才做成一道堅固的墻壁,適宜于它上下爬行。在隧道的頂端,它留著手指厚的一層土,用以保護并抵御

    短句

    課外閱讀課大體有以下幾種類型:

    閱讀(377)

    1、讀書指導課①三讀法瀏覽性泛讀。對淺顯易懂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采取瀏覽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探求性速讀。為達到某個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項任務,如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專門搜集某方面的知識

    短句

    如何上好課外閱讀指導課

    閱讀(456)

    上午聽完一節語文課,正與執教老師潘主任交流看法呢,盧校長通知我,中午給語文老師們介紹一下如何上課外閱讀指導課。通過收集整理資料并簡單地加工后,我從三個方面來介紹:一、課外閱讀指導課的類型(1)讀物推薦課。主要是向學生介紹課外讀物,供學

    短句

    摘抄一個文質兼美的滿分作文450

    閱讀(531)

    時鐘壞了,可時間依然有序不停地前進著,它永遠滴答滴答的不停轉動.舉目,仰望無際的天空,鐘兒滴答,時間依然不曾停止它前進的步伐……鏡子中,那張陌生的臉,沒有了最初的稚氣,沒有了最初的那份憂愁,留下了歲月刻記的無情的臉.好想抓住昨天

    短句

    李梓周這個名字吉兇多少

    閱讀(402)

    文化印象94分。(主要參考成語、詩詞、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五格數理77分。(主要參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學筆畫組合的搭配關系)用字的意義:梓:1、[梓樹]落葉喬木。葉寬大,橢圓形。花淺黃色。木材可供建筑及造家具、樂器等用。樹皮叫"梓白皮,可供藥

    短句

    程頤、程顥的資料

    閱讀(667)

    程頤(1033年—1107年10月5日),漢族,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為河南(今河南洛陽)人,1033年出生于湖北黃陂(今紅安縣二程鎮),世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家和教育家。為程顥之胞弟。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

    短句

    孔子關于’孝‘的語錄有那些啊

    閱讀(358)

    孟懿子問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替孔子趕車,孔子對他說:“孟孫氏問我怎樣做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問:“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世時,要依禮侍奉他們,父母不在世后,要依禮節安葬他們,依禮祭祀他們。

    短句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什么意思

    閱讀(1003)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完整的句子應當為:“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釋義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的內部空空如也而不枯竭,只要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

    短句

    關于康熙的名言

    閱讀(342)

    康熙名言名句1、遇有疑難事,但據理直行,得失俱可無愧。2、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無知時就開始進行教育,八歲時就入小學,十五歲時入大學,目的是為了端正他稟性、習氣中已有偏差的地方,防止他被物質欲望所誘惑,開啟他的聰明才智,保持他的忠誠、有信,使

    短句

    愛國名人的故事

    閱讀(356)

    屈原愛國故事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候,王甚任之」.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蘭的嫉妒,就在楚懷王及

    短句

    愛國的名人事例

    閱讀(366)

    1、錢學森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

    短句

    孟子的名言警句中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閱讀(292)

    孟子名言(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2)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4)雖有天下易生之

    短句

    孟子名言有哪些

    閱讀(350)

    孟子名言名句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

    短句

    孟子的名言和成語

    閱讀(398)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

    散文

    散文聽雨設計教育活動導入語講授語提問語過渡語

    閱讀(501)

    《聽雨》在題材上的選擇符合了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活動流程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新《綱要》提出的: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或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多樣,尤其教師親切自然的

    散文

    試比較孟子散文和莊子散文在創作上的不同特點

    閱讀(632)

    孟子散文的藝術特色有:氣勢充沛,筆力鋒芒,富于鼓動性,有縱橫家、雄辯家氣概;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來闡明道理,生動而有說服力.而在先秦諸子中,《莊子》散文的藝術成就是最為突出的,魯迅曾說:“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

    散文

    《孟子》散文語言特點

    閱讀(498)

    《孟子》散文有不少特色,首先是刻畫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書中對只圖享樂,而又妄想稱霸的齊宣王;對平時不行“仁政”,到關鍵的時刻施一點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畫得淋漓盡至。其次是雄辯,孟子的散文特別顯示了靈活多樣的論辯方法。

    散文

    就《齊桓晉文之事》一文談論孟子散文的特點

    閱讀(585)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頗能反映孟子散文結構嚴謹、中心突出、論點明確、說理充分、感情激越、氣勢磅礴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對話體議論文,孟子要在與齊宣王的對話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就必須揣摸對方的心理,誘使對方順著自己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