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名人事例10則后有一句感悟

    事例一:桑蘭

    桑蘭,著名體操運動員,被譽為中國的“跳馬王”。

    但,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國紐約,第四屆友好運動會的體操賽場。

    只是一次賽前訓練,只是一次偶然,桑蘭的一個沒有做完的手翻轉體動作,結束了她的體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為“著名”。

    讓桑蘭“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遠燦爛的微笑。

    17歲的花季,即使受傷的花朵依然美麗。

    桑蘭的傷勢異常嚴重:第五-七頸椎呈開放性、粉碎性骨折,75%錯位,中樞神經嚴重損傷,雙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覺。

    美國的送護人員十分盡職:從長島拿騷縣醫療中心,到紐約市區最著名的蒙賽耐康復中心,醫療專家們拿出了最佳的治療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藥品。

    世人對桑蘭極為關切:當地聞知此事的美國有關官員和普通百姓絡繹不絕地前去探視,鮮花堆滿了桑蘭的病房;中國體操協會委托的監護人謝曉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蘭最痛苦的時候緊握住她的手;祖國人民更傾注了無盡的親情和關愛,十二億份遙遠的祝福飛越大洋彼岸……

    但表現最出色的還是桑蘭:從她蘇醒過來以后,她就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從她重新面對公眾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遠浮現著燦爛的微笑。

    17歲的小姑娘,17歲的純真的讓人慨嘆的微笑,征服了美國,征服了中國,征服了世界……十個月后,傷情基本穩定的桑蘭終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國,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這是一個更為漫長而艱苦的歷程。

    桑蘭挺住了。

    她忍受著極大的痛苦與送護人員積極配合,由截癱可能引起的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感染、壓瘡、脊柱側變等并發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糾正,體位性低血壓已經緩解,名個關節保持著良好的活動度,肌肉力量開始恢復,輪椅已能自己搖出很遠;桑蘭的生活自理能力大為提高,她可以自己穿**、襪子和鞋,可以獨立進食、洗臉、刷牙、洗澡,正在學習英語,可以操作電腦,可以完成從輪椅到床的轉換……

    當然,實際上她完成的是角色的轉換。

    她不再是一個體操運動員,甚至她也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高位截癱的殘疾人。

    她是一個19歲的永遠微笑的姑娘,是一個與常人一樣對新生活充滿渴望和希冀的活力四溢的年青生命。

    她現在是中國最著名的學府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數學、語文、英語……花季中的蓓蕾在迫不及待地接受著人類文化知識的灌溉;她有著人天性中的善良,將社會各界贈給她的價值百萬元的各種康復器械和殘疾人生活用品,又全部轉贈給北京博愛醫院和更需要、更困難的殘疾患者。

    她是人道主義的慈善大使,以殘疾之軀奔波于祖國各地,在上海點燃中國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的火炬,在深圳與施瓦辛格先生一起為智殘兒童募捐,她的事跡感染著人們,一個服刑人員給她來信,一位不務正業的青年到病床前看望她,她都熱情回信和接待……

    19歲的桑蘭,人生的美麗畫卷剛剛展開。

    她曾經跌倒過,她正在站起來。

    中國的一位著名作家問過:永遠有多遠?19歲的桑蘭用她的人生經歷如此回答:生命永遠,微笑永遠……

    事例二:左拉

    年輕時的左拉很窮。

    為了抵擋饑餓,他拿捕雀器在屋頂上捉麻雀,用掛窗簾的鐵絲將麻雀串起來在火上烤著吃;為了堅持寫作,他把僅有的幾件衣服也送進了當鋪,只能用被子來御寒。

    偶爾得到一個蠟燭頭,他竟會如過節似的高興,因為今夜可以讀書寫作了。

    正是貧窮磨礪了他的意志,他終于寫成了轟動一時的《盧貢·馬加爾家族》。

    事例三:巴雷尼

    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

    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

    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

    從那以后,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

    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

    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

    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于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

    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于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

    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

    大學畢業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經學的研究。

    最后,終于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臺。

    事例四:華羅庚

    初中畢業后,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學費而中途退學,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

    此后,他開始頑強自學,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

    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

    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多篇論文。

    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中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學界贊賞。

    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國,在昆明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里,他艱難地寫出名著《堆壘素數論》。

    事例五:威爾瑪·魯道夫

    盡管威爾瑪·魯道夫(WilmaRudolph)因小兒麻痹癥而致殘,但是這個小時候患肺炎、小兒麻痹,一只腳需要靠鐵架矯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田徑賽事中仍奪得3枚金牌。

    這個奧運傳奇性人物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是美國田納西州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的孩子。

    小時候因為肺炎和腥紅熱,引發高燒造成小兒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縮無法走路,必須靠著鐵架矯正鞋才能勉強行走。

    11歲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鐵鞋才能勉強跟著別人走路。

    11歲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鐵鞋脫掉,打赤腳跟著她的哥哥們打籃球玩耍。

    到了12歲,她已經完全擺脫鐵鞋。

    脫掉鐵鞋之后,她的運動天分逐漸發展開來,才4年的時間,在16歲那一年,入選美國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短跑代表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她在個人項目200米未能進入決賽,但是她是美國女子4×100米接力隊成員,為美國隊奪得了銅牌。

    她獲得田納西州州立大學運動獎學金,進入大學就讀并且再度受訓,順利入選美國羅馬奧運會代表隊,共獲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項比賽金牌,都是以極大差距領先對手。

    因為她的跑步姿態輕盈美妙,步伐協調,被意大利人譽為“黑羚羊”。

    1962年她退出田徑比賽,開始教師生涯和教練職業,在20世紀80年代成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用于培養年輕運動員。

    1994年11月12日,這位“黑羚羊”因腦癌病逝,享年54歲。

    1983年,她入選美國奧運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國體育獎。

    2004年7月14日,美國郵政為她發行一枚紀念郵票。

    這枚郵票面值為0.23美元,一版20枚,發行量為1億枚,這是美國郵政的《杰出美國人物》系列郵票2004年版郵票,也是這個系列的第5枚郵票。

    事例六:米勒

    米勒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作家。

    他生于農家,年輕時跟人學畫,因為不滿其老師浮華的藝術風格,便離開了他的老師。

    后來,他在巴黎以畫裸體畫糊口,漸漸地他對此種藝術感到厭倦,但其他題材的畫也賣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貧困、苦惱和絕望的深淵。

    為生活所迫,他只好離開巴黎,住到鄉下。

    在農村,他依然未能擺脫貧困,但美麗的大自然、淳樸的農民和農家生活,激起了畫家的創作激情。

    他忍受了一切艱難,堅持創作,創作出了許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種者》等。

    事例七:張海迪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

    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

    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

    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

    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

    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

    后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

    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事例八:富蘭克林·D·羅斯福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elt)(1933—1945),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

    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生于紐約。

    父親詹姆斯·羅斯福是一個百萬富翁。

    母親薩拉·德拉諾比父親小26歲。

    羅斯福曾就讀于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

    1910年任紐約州參議員。

    1913年任海軍部副部長。

    1921年因患脊髓灰質炎致殘。

    1928年任紐約州長。

    1932年競選總統獲勝。

    執政后,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美國采取不介入政策,但對希特勒采取強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國。

    1941年底,美國參戰。

    羅斯福代表美國兩次參加同盟國“三巨頭”會議。

    羅斯福政府提出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并得到了實施。

    羅斯福提出了建立聯合國的構想,也得到了實施。

    63歲時由于腦溢血去世。

    1945年4月12日,一位現代歷史上的巨人與世長辭,他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

    雅爾塔會議結束后兩個月,身心疲憊的羅斯福在佐治亞溫泉休養時,悄然逝去。

    1882年1月30日,富蘭克林·羅斯福出生在紐約哈得孫河畔一個顯貴的家庭里。

    命運賜給他的是英俊的容貌、善良的性格和聰明的天賦。

    他14歲進入著名的格羅頓公學學習,四年后來到哈佛大學,并于1901年加入共和黨人俱樂部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也正是這一年,他的堂叔西奧多·羅斯福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羅斯福決心仿效堂叔進入政界,并在1910年找到了一鳴驚人的機會。

    他打算競選紐約市參議員,但卻是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身份出現。

    當他把這個決定告訴身為共和黨人的總統叔叔時,對方怒而罵道:“你這個卑鄙的兔崽子!你這個叛徒……”但是富蘭克林·羅斯福沒有改變前進方向。

    他乘著一輛紅色的汽車,每天進行十多次演說,最終當選紐約市參議員。

    1913年,威爾遜總統任命他為海軍助理部長,他在任七年,表現杰出。

    1920年,羅斯福被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

    雖然此次競選失敗了,但他的作為政治新星的光芒卻未曾削減。

    智慧、干練、胸懷寬廣、深孚眾望,似乎什么都不能阻擋這個39歲的男人邁上政治峰巔的腳步。

    但是,無情的災難就在這時降臨。

    1921年夏天,羅斯福帶全家在坎波貝洛島休假,在撲滅了一場林火后,他跳進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質炎癥。

    高燒、疼痛、麻木以及終生殘疾的前景,并沒有使羅斯福放棄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堅持不懈地鍛煉,企圖恢復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療病的佐治亞溫泉被眾人稱之為“笑聲震天的地方”。

    1924年,他又拄著雙拐重返政壇,并在1928年成為紐約州州長。

    政敵們常用他的殘疾來攻擊他,這是羅斯福終生都不得不與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總能以出色的政績、卓越的口才與充沛的精力將其變成優勢。

    首次參加競選他就通過發言人告訴人們:“一個州長不一定是一個雜技演員。

    我們選他并不是因為他能做前滾翻或后滾翻。

    他干的是腦力勞動,是想方設法為人民造福。”依靠這樣的堅忍和樂觀,羅斯福終于在1933年以絕對優勢擊敗胡佛,成為美國第32屆總統。

    事例九:奧斯特洛夫斯基

    命運對奧斯特洛夫斯基是殘酷的:他念過三年小學,青春消逝在疾馳的戰馬與槍林彈雨中。

    16歲時,他腹部與頭部嚴重負傷,右眼失明。

    20歲時,又因關節硬化而臥床不起。

    面對著命運的嚴峻挑戰,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沒比掉隊更可怕的事情了。”

    奧斯特洛夫斯基與命運進行了英勇的抗爭:他不想躺在殘廢榮譽軍人的功勞簿上向祖國和人民伸手,他用沸騰的精力讀完了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如饑似渴地閱讀俄羅斯與世界文學名著。

    書籍召喚他前進,書籍陪伴他披荊斬棘。

    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學素養達到一定水平后,他寫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隊中英雄戰士的中篇小說,寄給一家雜志社,卻未被采用。

    可他并未灰心喪氣,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云的事是少有的。

    人們往往只看到成功者頭上的桂冠和脖子上的花環,而忽略了他們在未成功之前倍嘗的痛苦、冷落,甚至歧視。

    因此,一些向理想高峰攀登的人,一遇到艱難險阻,就畏縮不前,一碰到冷落、歧視,就半途而廢,驚呼生不逢時。

    奧斯特洛夫斯基忍受著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認準的目標攀登。

    1932年,他終于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

    對此,他高興地驚呼:“生活的大門向我敞開了!”“書就是我的戰士!”站著用槍戰斗,躺著用筆戰斗,死后用書戰斗。

    這就是做為一個戰士和作家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

    位于莫斯科高爾基大街14號?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本是當年蘇維埃政府分配給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新居。

    當時,他雖然年僅32歲,卻已雙目失明,四肢癱瘓,全身不能活動,雙手喪失了寫字的能力,連轉動頭部也極為困難。

    正如他在自傳中所寫:“體力幾乎全部喪失了,所剩的僅僅是一種想要多少對自己的黨和工人階級盡些力量的熱望。”他不想在安閑無聊中消磨自己有限的生命,一種強烈的歷史責任感,使他難以放下手中新的戰斗武器——筆。

    據當時醫生診斷,奧斯特洛夫斯基還可以活5年,但他本人對病情的嚴重程度十分清楚。

    他曾對護士說:“我知道我的病情嚴重,我感到遺憾的是,還有那么多工作沒有完成。”

    在臨終前一個月,他已經清楚地感到死神正向他撲來,但他沒有要求去看病,更沒有停下筆去休養,而是拼命加班,與死神爭分奪秒。

    他讓秘書們實行“三班制”守在他的床頭,他躺著口述,妻子與助手們幫他打字,他自己則一刻也不肯休息。

    奧斯特洛夫斯基思想的烈馬,馳騁在烏克蘭與波蘭交界的遼闊的原野上,他口授的每一個字母都像無情的子彈,射向入侵的德國強盜。

    正如他的妻子拉伊薩·帕爾弗列芙娜在回憶錄里所記述的那樣:“這些天,打字機的聲音猶如機關槍在掃射。”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新住宅里住了短短7個月就去世了,但他卻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他的又一部長篇力作《暴風雨所誕生的》。

    他在給斯大林的信中寫道:“我這一生都將獻給社會主義祖國青年一代的布爾什維克教育事業,直到最后一次心跳為止。”

    1936年12月20日,在完成了《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卷之后6天,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事例十:海倫·凱勒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于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

    然而海倫并沒有向命運屈服。

    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憑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并掌握了5種文字。

    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以后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贊譽和嘉獎。

    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運動。

    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事例十一:岳飛

    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制成旗后賜給他。

    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托給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并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

    "岳飛于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扎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

    但是,后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

    就在岳飛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

    后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于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事例十二:焦耳

    焦耳求知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于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

    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 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后的反應。

    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后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

    他和咯咯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

    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藥,然后扣動扳機。

    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里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里。

    這時,天空濃云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后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后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并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

    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

    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于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事例十三:安徒生

    墨水瓶的故事

    在意大利威尼斯古老的街道上,丹麥童話家安徒生若有所思地走著,他想找一個旅館住下來,趕快寫出已構思成熟的童話故事。

    路旁有一個不大干凈的旅館,安徒生不加選擇地走了進去。

    旅館老板打開了一個房間的門。

    安徒生進去,急急忙忙寫了起來。

    可是,在這里想要找點兒墨水真不容易。

    桌子上,一個墨水瓶里只剩下一點兒墨水了,寫了一會兒,瓶子里就快干了。

    安徒生靈機一動,往墨水瓶里加了點兒水,又寫了一會,再加點兒水,拿起墨水瓶搖搖晃晃……他寫的手稿一行比一行顏色淡,最后還是寫不上了。

    那篇童話沒有寫完。

    安徒生瞧著空墨水瓶,無可奈何地笑了笑。

    這時,他突然受到空墨水瓶的啟發,有了要寫的下一篇童話——留在干涸了的墨水瓶底的故事。

    作家安徒生就是這樣留心觀察各種各樣的事物,以捕捉靈感。

    于是,一個童話沒有寫完,下一個童話又有了,哪怕是空墨水瓶,也是個好話題。

    這就是他的獨創性啊!

    事例十四:貝克漢姆

    有誰統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出現在球場,無數的尖叫聲立刻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

    小貝從3歲就開始踢球,盡管那時還是“玩”球多于“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的熱愛。

    上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約定了一個常規“賭局”:如果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

    總是贏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事例十五:卓別林

    卓別林能編,能導,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

    有一次,他召開影片攝制會議,一只蒼蠅在他四周繞著圈子飛。

    起初他用手打幾下,沒有打到,就要了一個蒼蠅拍。

    會議進行中,他就握著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狠狠地望著那蒼蠅。

    可是打了三次,都沒有打到。

    后來蒼蠅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蒼蠅拍,正要作死命一擊時,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讓蒼蠅飛走。

    旁邊在座的人看了,就說: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這位諧星聳了聳肩,說:這只不是方才那只!

    名人事例10則后有一句感悟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名人事例10則后有一句感悟

    短句

    老人與海的語句摘抄

    閱讀(337)

    1、陸地上空的云塊這時候像山岡般聳立著,海岸只剩下一長條綠色的線,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現藍色,深的簡直發紫了。2、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反射的光線所引起的良性皮膚

    短句

    好運設計史鐵生好句賞析

    閱讀(1909)

    《好運設計》是史鐵生對于生命苦難的理解。他為那些抱怨不斷的人提供了一個暢想美好來世的環境,讓他們盡情地描繪自己歆羨的美麗人生:聰明大腦、俊美身材、顯赫家世、幸福愛情、殷實家庭、光鮮職業……這一切稱心、順利、圓滿的人生設計,會

    短句

    公務員考試面試很難通過求一位資深的人士幫忙答疑謝啦

    閱讀(348)

    面試一點都不難!別還沒考試就這么沒信心!這樣只會便宜了你的對手!你想想,通過筆試都已經不是簡單的人物了,面試,只是小菜而已。別給自己找借口!跟我復述10遍:我最強!接下來,你要了解,面試不是回答問題就可以了的,你需要的是打一場仗!根據我的經驗,先提

    短句

    短文中把風車當做人來寫試著摘抄

    閱讀(337)

    風車不只是一道風景,更是一種精神象征,一種圖騰。正如歐洲流傳的一句話:“上帝創造了人,荷蘭風車創造了陸地”。風車象征著荷蘭的民族文化,象征著人們對天空的熱愛,象征著童話般的幸福。西班牙隨處可見的就是風車,雖然現在的風車已經失去了它原

    短句

    行為生活都很獨立的女生怎么追

    閱讀(492)

    樓主,我的回答是摘錄別人的,希望能幫到你,。。這樣的女人急不了最好的找到適當的時機再出擊平時按照正常的交往就可以了最好讓她去習慣你這樣容易上手的多因為不管是誰都會有習慣的習慣一旦突然之間沒會不習慣對方也一樣她也習慣了自己的生

    短句

    三部名著800字摘抄最有價值的文句和段落

    閱讀(669)

    駱駝祥子:小說主要講了一個洋車夫的苦難史,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好體面,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駱駝祥子善良淳樸,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三部名著

    短句

    唯美七言古詩詞有哪些?

    閱讀(348)

    錦瑟唐代: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譯文:錦瑟呀,你為何竟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我心如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

    短句

    摘抄小朋友優點的不少于150個字

    閱讀(414)

    我有個樂天助人的特點。記得有一次,我們中午放學,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看見一個老奶奶身上背著很多東西,走不動了。我馬上跑過去,問了一下情況。原來今天老奶奶去走親家,由于親家給的禮物太多,老奶奶累得走不動了。于是我對她說:“老奶奶,我幫助

    短句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主題分析800字

    閱讀(469)

    篇一:蘇東坡傳讀后感800字《蘇東坡傳》,非簡單之流水帳,更非采用“春秋筆法”,而是林語堂先生閱讀大量資料,包括蘇東坡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后所著的傳記。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與蘇東坡有諸多相似之處,不然為何其言己了解、喜愛蘇東坡,而又

    短句

    林語堂對蘇東坡的評價來自《蘇東坡傳》原文

    閱讀(12049)

    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并不精于自謀,但卻富有赤心為民的精神。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他雖生性倔強、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過也有時口不

    短句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講了一件什么事

    閱讀(381)

    這是特別好!讀“莎士比亞故事集”的感覺這個冬天,我讀的經典之作-莎士比亞故事集,喜劇和悲劇的解釋不同,但同樣精彩的劇情故事,讓我感觸頗深。本書精選了一些經典的戲劇,如“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羅密歐與朱麗葉”

    短句

    莎士比亞戲劇集精彩片段

    閱讀(976)

    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笨拙的憐人,登場片刻,便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去,這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了喧嘩和騷動,卻一無所指。《麥克白》愛情是情人的一滴眼淚.<<哈姆雷特>>莎士比亞說過:“當你說“我愛你”的時候一

    短句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的好詞

    閱讀(665)

    TheSevenAgesofManAlltheworld'sastage,大千世界是個舞臺,Andallthemenandwomenmerelyplayers;所有男男女女不外是戲子;Theyhavetheirexitsandtheirentrances;各有登場和退場,An

    短句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主要內容150字

    閱讀(700)

    莎士比亞善于描繪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喜怒哀樂。其藝術世界非常豐富,塑造了無數不朽的典型人物,他是無與倫比的戲劇結構大師,他的劇本固然有悲、喜劇之分,但在創作實際中又打破了悲、喜劇的界限,不受嚴格的傳統體裁劃分的限制,從而展現出更豐富

    散文

    歷史上姓徐的有那些名人

    閱讀(697)

    中國古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偃王徐福徐渭徐光啟徐霞客徐敬業徐建寅徐達徐淑徐天德徐大春徐安真徐陵徐稚徐訪中國近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繼畬徐世昌徐潤徐樹錚徐悲鴻徐志摩徐邦道徐慶璋徐壽徐建寅徐錫麟徐用儀徐廣縉徐壽朋徐桐徐國泰徐宗漢徐

    短句

    語文名人事例素材不少于250字

    閱讀(362)

    《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

    短句

    勵志的古詩有哪些名人名言經典語錄之類的

    閱讀(412)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更多追問追答&#xe771;追答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增白馬王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追問在給幾個。謝謝啦追答謝謝你好吧!業精于勤,荒于嬉。韓愈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

    短句

    有哪些古詩和名人名言是自己要盡最大的努力辦一件事

    閱讀(448)

    1、天才這個字本來含意極其暖昧,它的定義,決不是所謂“生而知之,不學而能”。2、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3、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鏟除埋伏各處的障礙,在家庭要教養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戴

    短句

    寫一句激勵自己的古詩名句

    閱讀(391)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漢樂府古辭《長歌行》2、業精于勤,荒于嬉。——韓愈《進學解》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5、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6、青,取

    短句

    愛國的名人事例

    閱讀(386)

    1、錢學森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

    短句

    愛國名人的故事

    閱讀(376)

    屈原愛國故事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候,王甚任之」.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蘭的嫉妒,就在楚懷王及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