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去年花里逢君別下一句

    今日花開已一年

    【原詩】

    《寄李儋元錫》

    韋應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芒愧俸錢。

    聞到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譯文及注釋】

    去年花開的時候與你分別,今日花開的時候已是一年。

    世事變幻心茫茫難以意料,心情愁苦意昏昏春日獨眠。

    一身全是病想念故里田園,邑有災民慚愧領朝廷俸錢。

    聽說你今年還要來看望我,我天天上西樓盼望你早還。

    ⑴李儋(dān):字元錫,武威(今屬甘肅)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

    ⑵春愁:因春季來臨而引起的愁緒。

    黯黯:低沉暗淡。

    一作“忽忽”。

    ⑶思田里:想念田園鄉里,即想到歸隱。

    ⑷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轄的地區內還有百姓流亡。

    愧俸錢:感到慚愧的是自己食國家的俸祿,而沒有把百姓安定下來。

    ⑸問訊:探望。

    【詩歌鑒賞】

    韋應物這首敘述了與友人別后的思念和盼望,抒發了國亂民窮造成的內心矛盾。

    詩是寄贈好友的,所以從敘別開頭。

    首聯即謂去年春天在長安分別以來,已經一年。

    以花里逢別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憶的意味;而以花開一年比襯,則不僅顯出時光迅速,更流露出別后境況蕭索的感慨。

    頷聯寫自己的煩惱苦悶。

    “世事茫茫”是指國家的前途,也包含個人的前途。

    當時長安尚為朱泚盤踞,皇帝逃難在奉先,消息不通,情況不明。

    這種形勢下,他只得感慨自己無法料想國家及個人的前途,覺得茫茫一片。

    他作為朝廷任命的一個地方行政官員,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憂愁苦悶,感到百無聊賴,一籌莫展,無所作為,黯然無光。

    頸聯具體寫自己的思想矛盾。

    正因為他有志而無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辭官歸隱;但因為他忠于職守,看到百姓貧窮逃亡,自己未盡職責,于國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

    這樣進退兩難的矛盾苦悶處境下,詩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

    尾聯便以感激李儋的問候和亟盼他來訪作結。

    這首詩的藝術表現和語言技巧,并無突出的特點。

    有人說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頗為推美。

    這種評論并不切實。

    因為首聯即景生情,恰是一種相反相成的比襯,景美而情不歡;頷聯以情嘆景,也是傷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傷而景無光;都不可謂情景交融。

    其實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傳誦,主要是因為詩人誠懇地披露了一個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員的思想矛盾和苦悶,真實地概括出這樣的官員有志無奈的典型心情。

    這首詩的思想境界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兩句,自宋代以來,甚受贊揚。

    范仲淹嘆為“仁者之言”,朱熹盛稱“賢矣”,黃徹更是激動地說:“余謂有官君子當切切作此語。

    彼有一意供租,專事土木,而視民如仇者,得無愧此詩乎!”(《鞏溪詩話》)這些評論都是從思想性著眼的,贊美的是韋應物的思想品格。

    但也反映出這詩的中間兩聯,在封建時代確有較高的典型性和較強的現實性。

    事實上也正如此,詩人能夠寫出這樣真實、典型、動人的詩句,正由于他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較深的生活體驗。

    【創作背景】

    這首七律是韋應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約作于公元784年(唐德宗興元元年)春天。

    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暮春入夏時節,韋應物從尚書比部員外郎調任滁州刺史,離開長安,秋天到達滁州任所。

    李儋,字元錫,是韋應物的交好友,當時任殿中侍御史,在長安與韋應物分別后,曾托人問候。

    次年春天,韋應物寫了這首詩寄贈李儋以答。

    在韋應物赴滁州任職的一年里,他親身接觸到人民生活情況,對朝政紊亂、軍閥囂張、國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體的認識,深為感慨,嚴重憂慮。

    就在這年冬天,長安發生了朱泚叛亂,稱帝號秦,唐德宗倉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復長安。

    在此期間,韋應物曾派人北上探聽消息。

    到寫此詩時,探者還沒有回滁州,可以想見詩人的心情是焦急憂慮的。

    這就是此詩的政治背景。

    【作者簡介】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

    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

    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

    散文僅存一篇。

    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

    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去年花里逢君別下一句

    散文

    滁州西澗的意思是什么

    閱讀(585)

    意思是: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夾帶著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出自:滁州西澗朝代:唐作者:韋應物原文: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擴

    散文

    親情小詩四句

    閱讀(450)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5.近鄉

    散文

    關于人間真情的詩句

    閱讀(460)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散文

    韋應物的小故事

    閱讀(568)

    有一次,修道的朋友從高入云霄的“碧澗蒼松”上采到了一些稀罕的“松英”,幾個道人連夜制成五粒“松英丸”,早上派人給韋應物送去。他在家中布置了“道場”,“齋戒”之后才服食“靈藥”。服下后便“獻詩代啟”表示感謝,并盛贊其功效:自覺身心已

    散文

    “如果有來生愿做一顆樹”這句話出自哪里

    閱讀(665)

    出自三毛的現代詩歌《說給自己聽》。書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陳懋,中國

    散文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到底誰寫的啊求全文

    閱讀(554)

    是臺灣作家三毛寫的一首現代詩,全文如下:《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三毛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如果有來生,要化

    散文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顆樹」這首詩作者是誰

    閱讀(361)

    這首詩的作者是三毛,出自三毛的《說給自己聽》。作者介紹: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后改名為陳平),中國現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慶,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后去德國、美國等。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1981年回臺后,曾

    散文

    類似跟君問歸期未有期的詩句

    閱讀(679)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

    散文

    寫意外而悲傷的詩句

    閱讀(487)

    因為意外離別的悲傷1,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表達友人離別的悲傷,蠟燭流淚。2,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表達離別的容易,但相見的困難,如落花流水春去的悲傷。3,離恨恰如春草,

    散文

    《聞雁》的原文拼音是什么

    閱讀(557)

    wényàn《聞雁》zuòzhě:xǔhún作者:許渾dàishuānɡnánqùyàn,yèhǎosùtīnɡshā。帶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jīnɡqǐxiànɡhéchù,ɡāofēijíhǎiyá。驚起向何處,高飛極海涯。rùyúnshēnɡjiànyuǎn,líyu

    散文

    寫秋天景色的文章再寫寫感受200字的

    閱讀(466)

    秋天景色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好季節,秋高氣爽,果實累累,農民伯伯整天在地里忙著秋收,到處呈現出一片片忙碌的景象.一陣陣秋風吹過,落葉飄飄,樹葉像一個個傘兵,從飛機上跳了下來,隨風飄動.有的人把樹葉掃到一堆,做成肥料.孩子們用這顏色不

    散文

    130字的關于冬天寫景作文

    閱讀(509)

    我喜歡萬物復蘇的春天,赤日淡淡的夏天,果實累累的秋天,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白雪皚皚的冬天。冬天雪花飛舞,一朵朵小雪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孩子,在空中跳著優美的舞姿,飄飄灑灑的落在了房子上、地面上、樹上。不一會兒,雪停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呈現在想

    散文

    一篇寫景的作文要有關冬天的

    閱讀(465)

    冬天的早晨很美,不信,請看——每天早晨推開門出去時,刺骨的寒風呼呼地吹著,不時地向我襲來。并且,偶爾會有頑皮的小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來,就像跳舞一樣。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樣:有的像銀針,有的像落葉,還有的像碎紙片…煞是好看。落在地上,仿佛給大

    散文

    冬天寫景作文300字

    閱讀(457)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榮的景象,花木燦爛的春天固然美麗,然而,碩果累累的秋色卻透著豐收的喜悅;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繽紛的景象,枝葉茂密的夏天雖然迷人,可是,金葉滿樹的秋色卻更爽氣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機勃勃的景象,白雪皚皚的冬天固然可愛,但是

    散文

    六月荷花滿池塘下一句的下一句

    閱讀(1552)

    “六月荷花滿池塘”的下一句是“七月葵花傾向日”。這句詩來自民國《柏鄉縣志》載當地月令花歌。原文如下:一月水仙呈素妝,二月迎春是海棠,三月桃杏花如錦,四月牡丹發濃香。五月榴花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葵花傾向日,八月桂花流芬芳。九月

    短句

    有哲理的好句摘抄要有選自一句30字左右

    閱讀(528)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鄧肯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散文

    “春風一拂千山綠”的下一句是什么

    閱讀(523)

    “春風一拂千山綠”的下一句是南燕雙歸萬戶春。這是民間流傳的對聯。這句話的意思是春天到了,萬物復蘇,百草吐綠,南燕北歸,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還有流傳的對聯例如:春風一拂千山綠,周弘賞識萬戶春。春風一拂千山綠,秋香三笑幾世緣。春風一拂千

    短句

    用一句話形容少女的紅發卡中劉莎的形象

    閱讀(702)

    《少女的紅發卡》這本書描寫了三個不同性格,不同成長經歷的少女對生命的認識。葉葉的父親被抓,人們擔心患有青春抑郁癥的她心靈經受不住打擊,一直對她隱瞞著實情。少女劉莎是葉葉的同學又是鄰居,乖巧懂事的她承擔著保護和溫暖葉葉的重要責任

    散文

    求張愛玲——《遲暮》中這一句話的賞析不要太多

    閱讀(420)

    可能就是痛痛快快絢爛的活,像她本人一樣:出名要趁早。晚年的離索群居,年輕時在上海的紅極一時,她的一生是為酣舞和享樂而來的嗎,我們相信,是的追問我是要這句話,只限此文的,比如說:情感,寫作方法啊,之類的追答情感:抒發了韶華易逝的感情和落落寡歡的

    散文

    【十八歲的天空】里古越濤說得一句話:

    閱讀(367)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愛到癡迷卻不能說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

    短句

    讀一讀背背再寫一句自己課外摘抄的名句

    閱讀(318)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伊薩克巴羅√書籍是你的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它非常忠實.--雨果√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散文

    表示母子間情誼深的一句詩

    閱讀(437)

    《墨萱圖》元.王冕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送母回鄉》李商隱“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車接今

    久久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