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ggui"></nav>
  • <optgroup id="kggui"></optgroup>
  • <menu id="kggui"></menu><xmp id="kggui"><nav id="kggui"></nav>
    <menu id="kggui"><menu id="kggui"></menu></menu>
    <nav id="kggui"></nav>

    求詩詞分別5首高考原題帶賞析原文不要太長

    2015年高考各地語文卷古典詩詞鑒賞真題及解析匯編

    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全國1卷

    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 岑參

    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遲,私向夢中歸。

    [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

    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

    ②輪臺:庭州厲縣.在今新魯木齊。

    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誚簡要分析。

    (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直接描寫,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直接描寫了“胡天八月即飛雪”的壯美;《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則是間接描寫,如“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描寫了連年見雪飛的惡劣環境。

    9.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

    尾聯表達了作者思鄉的思想感情。

    對全詩的抒發有點染和升華的作用。

    報效祖國當然不能因為距離遙遠、環境惡劣而有所報怨,但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感情卻難以控制。

    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全國II卷

    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

    完成8~9題。

    殘春旅舍 韓偓①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②。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免被塵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韓偓(約842~923):字致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這首詩是作者流徙閩地時所作。

    ②咸京:這里侑指都城長安。

    ③梁:官帽上的橫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區分官階。

    ④朝簪: 朝廷官員的冠飾。

    8.古人認為這首詩的頷聯“乃晚唐巧句”,請指出這一聯巧在哪里,并簡要賞析。

    (5分)

    【答案】

    頷聯巧妙之處在于用了“抱”“吹”兩個動詞。

    【解析】

    解答此題,要在讀懂詩句大意的基礎上進行,并且抓住“巧”子進行分析。

    9.這首詩的后兩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6分)

    【答案】后兩聯表達了作者悲憤的情懷以及詩人兢兢業業,力求盡職,無負朝冠的心情。

    2015年高考語文江蘇卷

    古詩詞鑒賞(11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劉禹錫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

    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點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注: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

    (1)聯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

    (4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提煉和概括詩歌中相關信息的能力。

    能力層級C級。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圍景色優美;自己心情閑適;主人品味高雅;賓主志同道合。

    【解析】此題的解答方法與前面第9題相同。

    詩人“開顏”原因詩中一再提到,要仔細篩選相關信息,再作適當的聯想、引申、整合,如題目中的“新居”可聯想到朋人新居剛剛落成;頷聯與頸聯描繪的景色很迷人;首聯中點出的風景之“閑”可襯托詩人心境的“悠閑”;頷聯與頸聯新居環境描寫中選取的典型物象——山、水、松、紅藥,可暗示主人的品味高雅;尾聯“認得”一詞,此處意思為“能夠確定某一人或事物是這個人或事物而不是別的”,相當于說“只有老朋友你能長處此間”,表達詩人對朋友的仰慕、認同,說明二人是志同道合、心靈相通。

    再對上面內容加以提煉整合即可。

    【點評】此題表面看是考查提煉和概括詩歌中相關信息,實質考查對全詩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如同2014年的第⑵小題,鑒賞詩歌首先要理解詩歌,這江蘇詩歌鑒賞題一貫的命題風格。

    (2)簡要賞析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

    (4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鑒賞詩歌藝術技巧”的能力。

    能力層級D級。

    【答案】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還)。

    【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審清題目問的是什么,“賞析寫景藝術”換一種問法就是:“寫景手法是什么?產生怎樣的藝術效果?”描寫景物的手法通常有:(1)描寫景物的角度(空間、色彩、感覺器官等);(2)表現手法的角度(抒情方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寫哀情等;描寫方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鋪陳描摹等);(3)結構特點的角度(一句一景、句句寫景、景語作結等);(4)錘煉字詞的角度(一字傳神,惟妙惟肖再現景物特點等);(5)修辭手法的角度(考綱列出的七種)。

    “賞析題”答題時要具備三方面內容:一是“用了什么手法”、二是“如何用這種手法”、三是“產生怎樣的藝術效果或表達什么樣情感”。

    具備以上的知識儲備,解答此題就一定思路。

    困難的是點難以找全,特別是第一點——“選取景物,鋪陳描摹”,考生難以想到。

    【點評】賞析題是傳統考題,每年都考,但每年選擇的文本與賞析的角度并不一樣,今年這道考題貼近考生生活,貼近考生實際,是一道不錯的考題。

    但提供的答案如“選取景物,鋪陳描摹”值得商榷,篇幅所限,不再展開論述。

    (3)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3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評價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

    能力層級為D級。

    【答案】贊美恭維之意;羨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解析】解答此題的難點在對“認得”一詞的理解(見第1小題解析),再聯系首聯中的“暫”字,可以看出詩人十分羨慕竇員外鬧中有靜、忙中有閑、優雅閑適的生活情趣。

    注意這其中既有贊美、羨慕之意,又有認同之感。

    【點評】該題設置與第(1)小題有交叉之嫌。

    【總評】今年的選材與去年賞析兩首詩相比有一定變化,但仍屬“唐宋詩詞”范疇,且三個題目依然是平時訓練比較多的題目,屬常規題型。

    從寫什么到怎么寫,再到為什么寫,題目層次清晰,有區分度。

    2015年高考語文湖南卷

    10.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

    (8分)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

    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

    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漫漫漳河曲。

    城郭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園明月在。

    鄴傍高冢多貴臣,蛾眉曼睩共灰塵。

    試上銅臺歌舞處,唯有秋風愁殺人。

    (張說《鄴都引》,選自《全唐詩》)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選自普通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注】虛:廢墟。

    (1)第二段詩句節選自唐代詩人張若虛的《 》。

    (2分)

    (2)請賞析兩詩中劃橫線詩句所抒發的人生感悟的差異。

    (6分)

    答:

    【答案】(1)春江花月夜

    (2)“城郭為墟人改代,但有西園明月在”,以都邑變為廢墟,人世盛衰更替與月之千秋永照對比,突顯人非物換,抒發了世事滄桑,人生如寄的感慨。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將人類的代代相續與月之永恒不變對舉,表現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無限,強調人類的綿延不絕,抒發了一種豁達樂觀的情懷。

    【解析】張說的《鄴都引》是借憑吊古跡而抒發胸臆的懷古之作,詩分兩層。

    前六句為第一層,主要是緬懷和描述曹操生前的非凡業績,以寄托自己的凌云壯志。

    詩的后六句為第二層,主要敘述魏武身后的歷史變遷,流露出詩人哀嘆時光易逝、英雄業績無繼的感慨。

    “城郭為墟人代改,但見西園明月在”二句,是通過曹魏時代的城郭建筑今已凋蔽頹敗揭示鄴都環境的今昔變遷。

    “城郭”和“西園”淪為廢墟,標志著魏武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的陳跡,明月依舊,卻照不見曹操在西園“夜接詞人賦華屋”,更襯托出今日鄴都的凄涼冷落。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張若虛感嘆江月長明而人生短促,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綿延著,無窮無盡;人們年復一年地眺望江上的月亮,也亙古不變。

    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

    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試題分析:本題選材又有新突破,考的是唐代的歌行體——盛唐七古。

    第一空文學常識比較簡單,第二問是賞析兩首詩句的理趣與人生感悟,回到了詩歌內容的考查。

    抓住“人生感悟的差異”這一命題暗示,結合詩句分析作答即可。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5年高考語文福建卷

    古代詩歌閱讀(6分)

    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6分)

    秋夜紀懷

    [宋]陸游

    北斗垂莽蒼,明河①浮太清②。

    風林一葉下,露草百蟲鳴。

    病入新涼減,詩從半睡成。

    還思散關③路,炬火驛前迎。

    (選自《四庫全書》本《放翁詩選》)

    [注]①眀河:銀 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關:即大散關。

    ④炬火驛前迎:舉著火把到驛館前迎接。

    (1)第二聯寫景精細,請簡要分析。

    (3分) 答:__________

    (2)三、四兩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要點]①上句寫微風穿過樹林,葉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寫露水沾濕秋草,百蟲呼叫;③全聯細致地寫出了秋夜的寂靜,營造出一種凄清的氛圍。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詩人雖秋夜病臥,仍壯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關的戰斗生活,還想重返戰場,報效國家。

    (意思對即可。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詩歌技巧中的寫景技巧。

    (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詩歌的情感。

    題干問的是“第三、四兩聯”,就要奔向詩歌的最后兩聯。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詩人的情感。

    2015年高考語文浙江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21——22題。

    (7分)

    木蘭花慢

    贈彈琵琶者

    愛當壚年少,將雅調,寄幽情。

    盡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鳳孤鳴。

    都來四條弦里,有無窮、舊譜與新聲。

    寫出天然律呂,掃空眼底蓁箏。

    落紅。

    天氣暖猶輕。

    洗耳為渠聽。

    想關塞風寒,潯陽月色,似醉還醒。

    軒窗靜來偏好,到曲終、懷抱轉分明。

    相見今朝何處,語溪乍雨初晴。

    注:律呂,此指樂律或音律。

    蓁,一種弦樂器,如箏。

    語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鄉。

    21.下片“潯陽月色”語出白居易《琵琶行》,寫出白詩中與此句匹配的相關詩句。

    (2分)

    (1) (2)

    22.分析上片與下片對琵琶演奏描寫角度的差異。

    (5分)

    【答案】

    21.①潯陽江頭夜送客(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

    ②別時茫茫江浸月(唯見江心秋月白/繞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2.①上片從樂曲方面來描寫(樂曲的演奏者、樂曲旋律的復雜變化、樂曲聲律的高雅等),側重正面描寫、直接描寫。

    ②下片從聽者方面來描寫(氣氛感受、典 故聯想、景色渲染等),側重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解析】

    21.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要熟悉白居易《琵琶行》的相關語句,從中找出和“潯陽”“月”相關的詩句。

    【考點定位】理解識記詩句的內容。

    能力層級為理解B。

    22.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要在讀懂詩句大意的基礎上進行,注意根據詞的上下闕描寫的內容進行分析,注意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考點定位】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

    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5年高考語文上海卷

    (四)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題。

    (8分)

    隱凈山中大雨 (南宋)張孝祥

    青峰度云氣,幽壑舞回風。

    山神助我奇觀,喚起碧霄①龍。

    電掣金蛇千丈,霆震靈鼉②萬疊,洶洶欲崩空。

    誰瀉銀河水,傾入寶蓮宮。

    坐中客,凌積翠,看奔洪。

    人間應失匕箸③,高處獨從容。

    洗盡從來塵垢,潤及無邊焦槁,造物不言功。

    天宇忽開霽,日在五云東。

    [注]①碧霄:隱凈山有碧霄泉。

    ②鼉:鼉龍,揚子鱷。

    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13.這首詞的詞牌應是( )。

    (1分)

    A.沁園春 B.水調歌頭 C.雨霖鈴 D.八聲甘州

    14.對上闋中的景色描寫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青嶂”句寫山中大雨來臨之前風起云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龍喻雨,展現山中奇特的景觀。

    C.“電掣”句用金蛇、靈鼉來比喻電閃雷鳴的景象。

    D.“誰瀉”句想象豐富,寫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氣勢。

    15.下闋畫線句借雨寫懷,生動形象,請加以賞析。

    (4分)

    13.(1分)B

    14.(3分)B

    15.(4分)答案示例:畫線句借雨寫懷,借眼前大雨洗塵垢、潤焦槁的景象,形象地表現作者滌污穢、惠天下的抱負,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又以“造物不言功”,寄托作者不以功自居的寬闊胸襟。

    這樣寫言近旨遠,物我渾然。

    評分說明:雨景的特點1分,情懷2分,效果的分析1分。

    2015年高考語文北京卷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6-19題。

    醉翁操【1】

    蘇軾

    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

    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

    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2】。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時而童巔【3】,水有時而回川。

    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

    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4】。

    注釋:【1】據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瑯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蘇軾填詞。

    【2】蕢:草筐。

    《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3】童巔: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繩。

    此處代指琴。

    16.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贊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

    C. “醉翁去后”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瑯琊后,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思念之情。

    D. 詞作最后三句是說醉翁雖已離世,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卻仍然得以留存人間。

    【參考答案】C

    【解析】本詞主要借對流泉聲音的描寫來贊美歐陽修在瑯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籟的悠然自得之情。

    所以選項C說是對醉翁的思念之情不準確。

    17.詞作開篇幾句運用了以聲寫聲的手法,用玉聲形容泉聲的清亮圓潤。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5分)

    ①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3分)

    A.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B. 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

    (劉長卿《聽笛聲留別鄭協律》)

    C.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

    (韋莊《聽趙秀才彈琴》)

    D. 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

    (王仁裕《荊南席上詠胡琴妓》)

    【參考答案】B

    【解析】A用龍吟虎嘯的聲音和萬籟百泉的秋音來寫觱篥聲;C是蜂和蟬來寫琴聲;D用白玉和黃鶯寫琴聲。

    ②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

    (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樣運用了這種手法來寫琵琶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參考答案】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18.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

    (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歡“嘯詠”,除了本詞中的醉翁,陶淵明寫曾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歸去來兮辭》)(2分)

    ②這首詞與歐陽修《醉翁亭記》有密切關聯。

    詞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嘯詠,聲和流泉”,呼應了《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參考答案】①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②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9. 歐陽修《醉翁亭記》描寫了瑯琊山的四時景色,表現了作者以山水自適、與民同樂的情懷。

    與之相比,蘇軾這首《醉翁操》所描寫的景色和表現的情懷有何不同?(6分)

    【參考答案】

    蘇軾的《醉翁操》上闋主要是通過描寫流泉的自然聲響帶來的美妙效果來贊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對歐陽修追求絕妙意境做法得以流傳的欣慰。

    如首句“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

    寫瑯琊幽谷,山水奇麗,泉鳴空澗,聲若環佩,詞人創造了一個美好意境。

    “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從聲響所產生的巨大感人效果來寫流泉聲響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們因為受此美妙樂曲所陶醉,遲遲未能入眠。

    下片寫鳴泉雖不復存,醉翁也已化為飛仙,但鳴泉之美妙樂曲,醉翁所追求之絕妙意境,卻仍然留人間。

    《醉翁亭記》則是通過描寫瑯琊山的四時景色抒發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詩歌解析】

    詞的上片寫流泉之自然聲響及其感人效果。

    “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

    四句為鳴泉飛瀑之所謂聲若環佩,創造出一個美好意境。

    瑯然,乃玉聲。

    《楚辭·九歌》曰:“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此用以狀流泉之聲響。

    清圓兩字,這里是用來說泉聲的清越圓轉。

    在這十分幽靜的山谷中,是誰彈奏起這一絕妙的樂曲?如此以來,動靜之趣立現。

    “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對上面設問的回答:這是天地間自然生成的絕妙樂曲。

    這一絕妙的樂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歐陽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

    此句依然是寫流泉聲響之無限美妙。

    “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從聲響所產生的巨大感人效果來寫流泉聲響之美妙:在此明月之夜,人們因為受此美妙樂曲所陶醉,遲遲未能入眠。

    “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二句說這一樂曲如何打動了荷蕢者。

    詞作將此流泉之聲響比作孫子之擊磬聲,用荷蕢者對擊磬聲的評價,頌揚流泉之自然聲響。

    下片寫醉翁的嘯詠聲及琴曲聲。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二句照應上片之只有醉翁歐陽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

    寫歐陽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在瑯琊幽谷聽鳴泉,且嘯且詠,樂而忘還,天籟人籟,完全融為一體。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說醉翁離開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聲響,但此自然聲響,朝夕吟詠,似帶有怨恨情緒。

    “山有時而童顛,水有時而回川。”說時光流轉,山川變換,瑯琊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遠保持原狀。

    童顛,指山無草木。

    而水,同樣也不是永遠朝著一個方向往前流動的。

    這句的意思是,瑯琊幽谷之鳴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來。

    “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說,山川變換,人事變換,人們因鳴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卻已化仙而去。

    此處用“飛仙”之典,謂醉翁化為飛仙,一去不復返,鳴泉之美妙,也就再也無人聆賞了。

    結句“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說,鳴泉雖不復存在,醉翁也已化為飛仙,但鳴泉之美妙樂曲,醉翁所追求之絕妙意境,卻仍然留在人間。

    詞作最后將著眼點落在琴聲上,突出了全詞的主旨。

    這首詞句式及字聲配搭非常奇特。

    開頭四句,“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只有一個仄聲字(“響”),其余都是平聲。

    接著二句亦然。

    這樣的安排,與此曲所屬宮調有關。

    同時,上下兩結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

    故鄭文焯曰:“讀此詞,髯蘇之深于律可知。”(《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

    2015年高考語文四川卷

    1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駱賓王

    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

    蘭徑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籠累,唯馀松桂心。

    解析:四川卷的詩歌鑒賞題,詩詞曲都有所涉及,當然主要是詩與詞,朝代大多為宋元,2014為清代,但幾乎沒有考查過唐代的詩歌。

    今年考查初唐駱賓王的作品,表明了對詩歌盛世大唐的致敬。

    駱賓王的詩歌難度不大,學生理解不難。

    駱賓王曾入蜀,與四川很有淵源,選他的詩歌也算體現地方特色。

    詩人簡介: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

    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

    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

    曾入蜀,居姚州道大總管李義軍幕,平定蠻族叛亂,文檄多出其手。

    在蜀時,與盧照鄰往還唱酬。

    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

    有集。

    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詩歌分析:此意境深邃,內蘊豐厚,為唐詩優秀之作。

    屬于借景抒情的詩歌。

    詩歌描繪夏日山中幽靜空明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對官場的厭倦之情。

    首聯點明題旨,月夜下游山,頷聯寫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頸聯寫山中的寂靜幽深,這三聯描繪游山所見所聞,成一幅幽靜深遠的夏夜山景;尾聯卒章顯志,“樊籠累”(陶淵明“久在樊籠里”)表明對官場、俗世的厭倦,“松桂心”(陶淵明“復得返自然”)表明對自然的喜好,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1)請簡要賞析“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

    (3分)

    解析:【參考答案】運用對比襯托的手法,用風聲襯托山谷的幽靜,用月光深遠襯托山谷的空闊。

    描繪出一幅風聲劃破山谷的寂靜,月光遍灑山谷的幽寂景色。

    此題考查詩歌的綜合鑒賞能力,雖然僅僅是對頷聯的賞析。

    注意賞析,需要理解這一聯所寫的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情感,更要把握其藝術手法,甚至語言的精妙。

    即抓住內容、思想情感和藝術手法來做分析。

    這句是寫景,所以要從寫景的手法出發,抓主要意象,描繪出畫面。

    技巧點撥:唐人寫靜,常以動相制,譬如賈島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可謂是這方面的著名典故了。

    駱賓王的“谷靜風聲徹”亦是以動制靜。

    而后半句“山空月色深”,“深”字用得尤其高妙,反復吟詠,想著若身臨其境,必將有恍若隔世之覺了。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志向?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5分)

    解析:【參考答案】作者通過記敘夏日游山的所見所聞,描繪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表達出作者厭倦世俗,向往寧靜,喜好山水,渴望歸隱的心情志向。

    此題考查詩歌的情感和志向——主題,并要求簡要分析。

    屬于“鑒賞詩歌的情感”考點,學生解答時需要注意幾點:一是讀懂詩歌,理解情感;二是要會逐聯分析,明了內容(畫面及其特點)和主題;三要語言準確優美,表達出詩人的心境,鑒賞出詩歌的美感。

    難度較高。

    抓住關鍵詞句把握主旨,如尾聯是卒章顯志。

    技巧點撥:理解詩歌主題在于讀懂詩歌,讀懂詩歌在于能夠從意象出發理解詩歌描繪的畫面,并結合詩歌的情思語(關鍵詞)來理解。

    2015年高考語文重慶卷

    11.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好事近

    清 黃之雋

    高臥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被綠痕皴斷,是叢篁幽石。

    天開十折畫屏風,遮住半江黑。

    仔細亂篙撐處,怕懸崖崩坼。

    (1)開頭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插”字有何表達效果?(4分)

    (2)末尾兩句中的“懸崖”“崩坼”分別指什么?作者為何說“亂篙撐處”“怕懸崖崩坼”?

    【答案】(1)表現了作者乘船觀看山水時悠閑自得的心情。

    用一“插”字,把江邊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現出來。

    (2)“懸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

    “崩坼”本指倒塌斷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亂。

    作者擔心竹篙一撐,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亂,美景被破壞。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5年高考語文天津卷

    1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

    (9分)

    雨過至城中蘇家

    宋 黃庭堅

    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

    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

    花飛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

    管領風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

    注 此詩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時任秘書省校書郎,是年,長期貶謫外放的蘇軾被授予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要職。

    (1)詩中描寫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結合詩句說明頸聯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4分)

    (3)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答案】土滌凈 紫煙漸散 雨過日麗 紅花沾雨 柳色蔥翠

    (2)①對仗,如“花飛”對“柳拂”,“紅香濕”對“綠色勻”。

    ②比擬,如“柳拂”。

    ③從視覺、嗅覺、觸覺等多角度(運用通感)進行描寫,如“衣袖紅 香濕”。

    (3)雨后天晴訪友喜悅之情;

    仕途上的躊躇滿志或忙中偷閑的快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求詩詞分別5首高考原題帶賞析原文不要太長

    散文

    我的讀書筆記肖復興著大概講了什么

    閱讀(481)

    本書以一個作家的角度,更是以一位兒子的父親和學生的老師的身份,講述了他自己從童年到成年的讀書經歷。這一份獨特的經歷,讓我們從作者人生的軌跡中,看到作者都讀了哪些有益而有用的書籍,以及對于我們富有啟迪意義和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適合

    散文

    四年級作文仿寫《秋天向我們微笑》

    閱讀(884)

    夏天走了,腳印還留著。秋風抓一把桂子的香氣,輕輕地把它涂掉。蘋果嚷著冷了,要穿紅襖;葡萄嚷著冷了,要披紫袍。玉米舉著紅纓樂了,忘掉一個夏天的煩惱;高粱紅著臉兒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窩釀造。幾只小小的鳥,把快活的音符一路輕拋;覓食的小螞蟻看見了

    散文

    仿寫一段描寫秋天景物的文字

    閱讀(443)

    1、楓樹葉子此時已經火紅火紅了,風一吹,楓葉脫離了樹枝,毅然的飄落,就像一只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2、秋,在這迷人的季節里,一片片樹葉從枝頭飄落,一群群大雁排著人字形隊伍往南飛,一塊塊成熟的高粱好似無際飄來的晚霞,一朵朵金黃的秋菊在秋天里開

    散文

    描寫秋天果園寫一段話

    閱讀(696)

    欣欣向榮的春天固然可愛,樹葉嫩綠、鮮花艷麗、小草依依;炎熱的夏天也很有趣,老人們在樹下乘涼,孩子們在水中嬉戲;冬天的景色同樣迷人,天降鵝毛大雪,世界一片潔白,大地銀妝素裹,絢麗的冰雕,刺激的滑雪,讓人久久回味!但是,我最喜愛的是瓜果遍地的秋

    散文

    秋天的景物仿寫秋色詩韻150字

    閱讀(492)

    盼望著、盼望著,炎熱的酷暑終于過去了,秋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是秋高氣爽的樣子,天高了,云淡了。果子熟起來了,蛐蛐兒的叫聲響起來了,天氣涼爽起來了。小草并沒有完全從大地中消失,仍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片一片滿是的。孩子們跑著,跳著

    散文

    《意林》里有一篇文章講魚玄機求原文

    閱讀(510)

    才女魚玄機置身于古代社會男性的書寫與評論里,她的詩,被稱為唐宋兩朝詩歌的壓卷之作,單是“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一句,就讓古來多少人奉為經典。但是她本身,卻被稱為文辭妖冶的尤物、敗壞風俗的女道士、心胸狹窄的河東獅、犯下命案的劊子手

    散文

    哪里有《我的鄰居胡蜂》的原文

    閱讀(461)

    我的鄰居胡蜂(一)葦岸胡蜂即我們通常所稱的馬蜂,也稱黃蜂。它們是在我搬人新居三個月后出現的。六月上旬的一天,我在書房意外地發現了它們。它們的巢筑在我的書房窗外右扇窗框上端的一角,隔著玻璃,我能清楚地看到它們的建設工作。它們的工程剛

    散文

    正月十五燈滅了解到的

    閱讀(438)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Festival),上元佳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

    散文

    高考語文現代文文本閱讀做題方法

    閱讀(412)

    現代文,你說的是語文二卷大閱讀吧,這個不好說啊,因為它分小說,新聞,訪談,散文……每一個都有不同的回答套路,而每一種題都有一般答題方法,如果想有個系統的講解,建議你,搜“語文閱讀理解解題用語”

    散文

    高考語文閱讀現代文技巧專業術語

    閱讀(492)

    http://www.lnyuwen.com.cn/xdwyd.htm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是指作家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來塑造文學形象和表現作品的內容的。具體來說,對文章的表達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達方式運用上的技巧和文體知識運用方面的技巧,二

    散文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選擇題怎么答

    閱讀(397)

    1、縱觀近幾年高考卷出現的文學類現代文閱讀題題型,大致可以歸為三類: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語句所要表達的含義,即寫什么。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寫和為什么這樣寫,可結合原文信息和所學語文知識進行

    散文

    求一篇精彩作文體裁不限只要精彩而且要最新自創.

    閱讀(502)

    夢一場,醉一場,醒來之后,一切都如過眼煙云。如果不能擁有,那么忘記就是最好的選擇。人的一生是短暫的,脆弱的生命不能承載太多的負荷,要學會忘記,忘記那些不該記住的東西,忘記不屬于自己的一切。無論風景有多美,我們只能做暫短的欣賞。人生不可能

    散文

    關于忘記過去的文章

    閱讀(425)

    很多時候,過去是無從想念的。遺失了發黃的照片,遺失了曾經保存很久的東西,遺失了枯萎的記憶。伸出手,抓不到任何東西。也許,總有些東西會留在生命最深處,深深淺淺的痕跡,當心輕輕拂過,已不會感到疼痛,只有一份麻木。喝著咖啡,苦苦的滋味。快樂與憂

    散文

    南方園林北方園林的和區別

    閱讀(412)

    南方園林的特點:明媚秀麗、淡雅樸素、曲折幽深,但畢竟面積小,略感局促。北方園林的特點:地域寬廣、富麗堂皇、風格粗獷,但河川湖泊、園石和常綠樹木都較少,所以秀麗媚美則顯得不足。

    短句

    山雨中的好句加賞析

    閱讀(516)

    ①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這句話著筆于聲音,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描寫了雨來時聲音由遠及近、由輕及重的動態過程,與文章開頭相對應,寫出山雨來時的特點,即“來得突然”“悄悄地來

    散文

    《意林》里有一篇文章講魚玄機求原文

    閱讀(510)

    才女魚玄機置身于古代社會男性的書寫與評論里,她的詩,被稱為唐宋兩朝詩歌的壓卷之作,單是“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一句,就讓古來多少人奉為經典。但是她本身,卻被稱為文辭妖冶的尤物、敗壞風俗的女道士、心胸狹窄的河東獅、犯下命案的劊子手

    散文

    哪里有《我的鄰居胡蜂》的原文

    閱讀(461)

    我的鄰居胡蜂(一)葦岸胡蜂即我們通常所稱的馬蜂,也稱黃蜂。它們是在我搬人新居三個月后出現的。六月上旬的一天,我在書房意外地發現了它們。它們的巢筑在我的書房窗外右扇窗框上端的一角,隔著玻璃,我能清楚地看到它們的建設工作。它們的工程剛

    短句

    關于母愛的文章好段鑒賞賞析

    閱讀(534)

    繁星春水寂寞增加郁悶忙碌鏟除煩惱――我的朋友!快樂在不停的工作里!(點評)在寂寞里我們只會想到那些令我們煩惱的事,而在忙碌中,就會沒有時間去想煩惱的事,自然而然忙碌就會鏟除煩惱,有的人不喜歡忙碌,然而再不忙碌的時候,就會增加煩惱,不是也很

    散文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強化什么閱讀

    閱讀(504)

    1、目前高考語文的復習主要還是在掌握基礎知識方面,閱讀題主要在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平時多作練習,掌握解題思路后就很容易答題了。2、目前網上關于高考改革的謠言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鑒別消息來源,不要被謠言誤導。3、目前高考改革只在上海市,

    散文

    請問高考語文一二輪復習側重點分別是什么

    閱讀(503)

    我個人感覺,高考語文復習的重點,就是你平時在語文學習和考試中的薄弱點,一、二輪復習都是這樣。在鞏固好基礎的前提下,薄弱環節提升就是復習中的重中之重。來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散文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怎么做

    閱讀(408)

    1、高效的復習,要學會梳理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去攻克、落實。哪塊內容掌握的不多就多花點時間,復習的時候要系統化,不要東一下西一

    散文

    卷高考語文一二輪復習備考策略:最近十年高考高頻成語

    閱讀(426)

    重點班肯定是配備的學校最有經驗,最出成績的老師來任課,這是自然的。當然這并不代表普通班就沒有好的老師,同樣有好的老師,只是相對重點班來說,一般會配備年輕的正在成長中的教師為主,讓他們逐漸在教學中摸索積累經驗。

    久久热在线视频